《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8843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8.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地理必修,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能力目标运用景观图判别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由此分析出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对比天津农业分布图与杜能环示意图的异同,初步学会对某地农业区位的简单评价。3.德育目标通过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生产关系决定论两种不同观点的讨论,树立人地相关论的正确观点,领会人类应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教学重点: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难点: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对于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结

2、合一些具体事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对于农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来理解。,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观察、对比图31和图32,从两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活动类型等方面,了解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正确认识农业区位的含义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概念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前者是绝对区位,后者是相对区位。 农业区位?,2、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等社会经济因素。,1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就热量来说,不同的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就光照来说,生物有喜阴与喜阳之分;就水分来说,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2 地形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其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山地耕作不便,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

4、同。,3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4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种植什么;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过来经营规模则会缩小。,5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但对于自给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6 政策 各国(或各地区)政府,从国家(或地区)利益、国际贸易、区域规划等方面考虑,常会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

5、业的区位选择。,本活动题说明了气候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稻是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对水热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要求高。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热量条件。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期水分的需要,除有丰富而便利的灌溉水源的地区外,一般不能发展水稻生产。,该活动题反映了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

6、大。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这里气候资源优越,光热充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但是存在着地形地貌复杂,平原面积狭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丘陵山区耕作易导致水土流失,宜发展林牧业;缓坡和谷地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耕作业;洼地积水易涝,适合发展鱼塘养鱼业。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布局模式,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不仅

7、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本活动题反映了市场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农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和园艺花卉,经济效益是递增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很快,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粮油副食品及花卉的需求量大增,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农业景观的变迁。,以下农

8、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4、南海区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5、广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例如:宁夏

9、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 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4、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例如: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地大量调

10、进蔬菜。,1(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在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和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2)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看,完善保险等社会生产保障体系,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减轻灾害损失,避免恶性市场竞争,是进一步发展该地区农业的有效措施。,2本活动题旨在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

11、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解答本活动题,首先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作物品种、经营方式、农产品的主要用途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分析市场和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D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答案】C【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方面的知识。 (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业生产,一般

12、来说,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于种植业,但不是不能进行别的农业生产活动;山区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但山区如果气候、土壤适宜,在缓坡处修筑梯田也可发展种植业。,(2)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其中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3)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基础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们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将天然橡胶的种植向北推广到北纬22的地方,是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而不是改造自然条件的结果。,【例2】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13、 )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答案】A【剖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方面的知识。 (1)需了解沼泽地和盐碱地的特点。沼泽地是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中水分太大,长期潮湿、缺氧。盐碱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的碱性成分物质,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 (2)在沼泽地、盐碱地发展种植业必须改良当地土壤。沼泽地需排水,盐碱地需洗盐、施用石膏等措施。,【例3】将以下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自然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华北平原低洼 _。(2)三江平原沼泽_。(3)东南丘陵_。(4)沿海滩涂_。,【答案】(1)土壤盐碱化较严重 (2)土壤含水量过高 (

14、3)酸性红壤、土壤贫瘠 (4)土壤含盐量过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对地形、生物、土壤、 水分、局部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其他因素-劳动力、地价、资金、技术等,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园艺业、乳畜业等影响尤其大,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 交通运输等),自然因素,气 候,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产生决定性影响,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热量,光照,降水-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 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

15、度和产量,区位的两层含义,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保证经济效益,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区域专业化,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特点、形成,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东南部和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

16、肥力。,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所面临的问题: 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处在雨影区,降水稀少。 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建东水西调水利工程。,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世界混合农业分布图,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新颖的混合农业,植桑业,蔗基业,桑基业,鱼塘,1、把下列代号填

17、入图中相应的空格中。A、种甘蔗 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E、养蚕业2、这是一种新颖的 农业,具有农业生产 性特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于是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蔗、栽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养鱼,塘泥肥田。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克服当地不利因素,使农业和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农产品加工工业也得到发展,是农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农业生态模式。,(l)该地混合农业除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一显著优点外,另两个优点是:A_ ;B_ 。(2)这里的混合农场主要是_ 农场,_农场 ,农业生产的_ 。,(3)该地所在国地广人稀,所产农产品多数供出口,其中 _出口占世界首位,_是其主要的出口对象。(4)该地由于地处背风坡,降水稀少, _成为这里的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政府不遗余力地_ ,促进该地农牧业的发展。,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