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8960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无相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无相生》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千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他敢剪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无相生,江西省安义中学 胡家道,老子出生的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

2、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老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显赫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老子为道教教主。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天教主一场大战,酣战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少顷,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三个道人,俱各霞光万道、鹤发童颜,将通天教主团团围住,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逃。这就是著名的

3、“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故事。后人有诗赞曰: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

4、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

5、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还有一种说法: 老子当年出关去到了印度,后来到了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的贤圣乔达摩悉达多闻讯前去向老子求道,后来得老子点化,居然悟道成佛了.,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 河南投资2588万元造紫铜贴金老子像 重达60吨 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

6、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 2011年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7、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走近老子:老子 ,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守柔,寡欲,居后不争,善为下,斯恶已 自矜者不长起于累土 音声相和,jn,zhng,li,h,第1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译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斯:就 生:生成 成:促成 形:比较盈:补足 和:应和 随:跟随 恒:永恒的,小结: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对立,知美即知恶知善即知不善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统一,几组事物 关系,分析第一则,认识世界,第

9、2则: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当:有、只有 无:指中空之处 埏埴(sn zh):和泥制作陶器;埏,以水和土;埴,黏土。以为:用来做 利:便利 用:作用,小结: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

10、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无” “有”,“室”,比喻说理,有车之用有器之用有室之用,毂中心器中心户牖,“车”,“器”,分析第二则,认识世界,第六则: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持:守持。 兆:先兆。谋:谋划、解决。 泮:通“判”,分

11、离。散:散失。 累:通“蔂”,盛土的工具。败:前者为使动,使失败;后者为败坏。,译: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小结:不可忽略小的事物或问题,大的事情或问题都是从小开始的。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

12、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为“无祸患常积于忽微”。,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慎终如始,-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持之以恒,终成大业,-做事要善始善终,第7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所以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柔弱:柔软。 坚

13、强:僵硬。徒:类。 兵:军队。 灭:被消灭。强:刚强。 折:被折断。,小结:柔弱胜刚强。老子主张贵柔、处弱。,课堂探究,1、我们不断追求的目的就是从“无”到“有”,而老子却强调“无”,这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2、我们都希望自己强大,而老子却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你怎么理解。,小结:,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无成就了有,小成就了大,柔成就了强,第3则: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企:踮着脚跟。 立:站立,站稳。 见:通“现”,自逞己见。 彰:彰显。 伐:自我夸耀。 矜:自以为贤能。长(zhng):得到尊

14、敬赘形:肉瘤。或:有的。 恶:厌恶。处:居于,立身于。,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这些用道的观点来看,就是吃剩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小结: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第4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5、。,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强(qing)行:竭力实行。 志:意志。亡:通“妄”,荒谬。 寿:名-形,长寿,小结: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们难以做到的。,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不立不行不明不彰无功不长,阅读第三、四则,知人者自知者胜人者自胜者知足者强行者不失其所者死而不亡者,智明有力强富有志久寿,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

16、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了自我修养的价值与意义。,认识自己,第5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事:名-动,做事。 味:意动,作为滋味。是以:所以,因此。 寡:使动,使减少。大:前者为“大事”,后者为“伟大”。多:使动,使增多。 难:意动,以为困难。,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

17、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无为的态度,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重视困难,谨慎行事,分析第五则,认识人生,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

18、困难。 小结: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易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为人处世,应当谨慎做事,而不应当“轻诺”、“多易”。,本文告诉我们:客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1、3、4)有无相生 伟大来自于平凡 做事要有预见,善始善终(5、6),总结: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地夸大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末起始,而后才能成为“大”,所以要学会做小事,学会积累,还要持之以恒。,认识世界: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认识自己:不自以为是,贵有自知之明认识人生:凡事从细小处做起,积累,善始

19、善终,有预见性生存之道:以柔克刚,感受选文的思想精华,1、举出能够反映我们这一节课学习到的老子思想的例子。(成语、俗语、格言、诗句、事例均可),拓展探究举一反三,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吃一堑,长一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名句赏析,坚 持,(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2)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 冯子咸(3)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4)一日一钱,千日千钱

2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6)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7)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9)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0)行百里者半九十。(11)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坚持,亦不能立身于世间。,积 累,(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3)山积而高,泽积而长。(4)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21、 (5)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清彭端淑为学,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 “一鸟不鸣山更幽”谁的观点更正确?,刘 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

22、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汉书高祖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卧薪尝胆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在夫越(今浙江绍兴北)打败越军,越军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越王勾践率披甲持盾的5000名士兵守卫,同时贿赂吴太宰求和。越国又给夫差进献美女求和,伍员认为不妥,但夫差有志向北方扩土,不纳伍员之言,与越媾和。勾践与范蠡作为人质留在吴国,卑事夫差,而把治理国政之事交给文种。勾践在越三年,到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苦心积虑

23、,立志报仇雪恨,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辱,他把苦胆挂在室内,吃饭之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他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耕作,让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采,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周敬王三十八(前482)夏,越王勾践乘夫差远出,以大军攻吴,大败吴师,破吴都。周元王四年(前473),勾践再次大举攻吴,击败吴军,夫差自杀。此后,周元王封勾践为伯,即为诸侯之长,勾践遂称霸于诸侯。,文言知识通假字,“见”通“现”表现,逞现“亡”通“妄”荒谬“泮”通“判”分离“累”通“蔂”盛土的工具,自

24、见者不明死而不亡者寿其脆易泮起于累土,预习提问,巩固提高,(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用法,“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译为“容易的事情”,“细小的事情”(3)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用法,“以之为难”,译为“认为难”(4)其未兆易谋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显露迹象”,文言知识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死而不亡者寿名词动用,就算长寿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失败,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25、,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文言知识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不可动摇或摧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义:逞强逞大今义:(力量)坚强雄厚,3一词多义,【答案】D(A项“形”为“对照”、“比较”的意思;B项“伐”应为“夸耀”的意思;C项“慎”应作动词用,解释为“慎重对待”。),【答案】C(A组,与“也”构成状语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B组,介词“在”/介词“从,;C组,均为“的人”;D组,转折连词/修饰连词。),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图难于其

26、易,为大于其细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答案】D(ABC都是状语后置,D是正常语序),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B当其无,有车之用(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C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是软弱的,死要死得坚强)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答案】C(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27、。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答案】C(为:动词,做,引伸为解决。),7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为之于未有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C常于几成而败之 D人之生也柔弱【答案】C(败:使动用法,使失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说我们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多指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重建设性;此处结合前句,是说,严重后果形成于细微之处,重破坏性。,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言“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D本则所说的是关于前瞻性的智慧。只是想告诉我们,做事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答案】D(做事既要有预见性,注重积累,又要始终如一,不可有始无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