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8988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部编人教版,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四课,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次会议,结果,时间,背景,基本任务(1)(2)(3),内容,意义,一部宪法,时间,性质,目的,成就(4、3、2、1),民主政治,地点,内容,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四课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三大改造,第五课,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实质,形式(政策),缺点,三第五课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实质形式(政策)缺点,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六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启示,国民经济的调整,良好开端,探索中的失误,(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时间,最大的冤案,工业、交通、水利、国防,建设成就,1、遵循客观规律;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模范人物,(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六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启示国民经济的调整良,一、选择题1.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只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

3、运输邮电业D.农轻重均衡发展,答案B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根据题干中所给各行业投资比例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重工业的投资最多。所以,我国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择B项。,一、选择题答案B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2.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无缝钢管,时值()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3.195

4、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的特点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A.B.C.D.,答案B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

5、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八大召开C.“一五”计划完成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答案A本题考查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切入点为“1956年”“制度初建”。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选择A项。,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5.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精神

6、 C.国际主义精神 D.改革创新的精神,答案B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故选择B项。,5.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材料一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材料三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分)(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意义?(4分)(3)根据材料,总结民族资本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2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成功改造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三,答案(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

7、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民族资本家的心态经历了恐慌、疑虑、担忧、不安到积极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恰当的说服教育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个人的思想觉悟。,答案(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7.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一穷二白】,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当时的经

8、济状况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3分),7.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神奇逆转】,材料二,(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2分),【神奇逆转】材料二(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重大挫折】材料三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1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请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2分),(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1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请说明理由。分,答案(1)经济状况: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途径: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2)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进行三大改造。(3)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浮夸风盛行。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答案(1)经济状况: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途径:优先发展重工,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