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案例与销售技巧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销售案例与销售技巧综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人在华为公司有六年的销售经历,以后又负责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主讲专业销售技巧课程,当我有机会亲自在销售中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时,才真正感受的其价值所在。现将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在此与大家分享。项目背景:2001年3月初,国内第五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铁通挂牌成立。铁通要想参与其它电信运营商竞争,就必须进行电信本地网的建设,而铁通在这方面的基础完全是空白。所以铁通本地网建设项目“铁通一号工程”成为铁通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由于电信行业的特点,对设备供应商来讲,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销售项目,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将来市场战略格局的划分,各个厂家无不倍加重视。“铁通一号工程”分为两期进行,一期项目是
2、各个省会城市本地网建设,作为一个城市的本地网,一般情况下只可能使用一种机型,而且省会城市的设备选型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其它城市的设备选型,所以一期项目的重要性非同寻常。本人受命与另外两个同事组成项目组负责J省“铁通一号工程”项目,本人负责客户关系平台的建立和项目协调,另外两位同事负责技术推广工作。项目背景分析:“铁通一号工程”由铁通总部对国内三个知名厂家进行招标,但各省分公司有权自己选择机型。除华为公司以外,另外两个厂家分别为B公司和Z公司。接到任务后最重要的事是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了解J省铁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决策链以及关键人物的个人背景与彼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了解相关各厂家与J省铁通
3、交往的历史和现有设备使用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对项目进行了SWOT分析。根据了解,华为公司的设备在J省铁通以往只有少量的应用,客户的反映一般。优势在于设备功能比较强,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劣势在于价格相对较贵,而且客户关系十分薄弱,平时与客户几乎没有交往,甚至不知道客户的工作地点在哪里。而B公司在J省铁通已有八千门的交换机在网上使用,由于设备比较陈旧,功能较差而且运行不很稳定。但该公司与J省铁通有长期的交往,关系密切。而且当时铁道部持有B公司的股份,所以B公司有来自铁通上层的支持,在与客户关系上占有明显的优势。Z公司设备性能与华为公司不相上下,优势在于其设备价格低、市场策略灵活,但该公司产品在J省
4、铁通从没有过应用,同样没有客户关系基础。综合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相比之下B公司对我们的威胁更大,是主要竞争对手。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清楚的知道,通常情况下客户最不信任的人就是销售人员,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是进行销售的第一步。要想取得客户的信任,关键是要让客户感受到你为客户服务的良好态度,就要处处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帮助客户去解决问题。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的就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在为客户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时,都要告诉客户这样做对他的好处。铁通的市场人员都是技术维护出身,没有丝毫的市场经验和意识,我就利用我在这方面的优势,和他们探讨铁通未来如何经营,主动为他们
5、上销售技巧课,并且以他们的客户经理的名义,为他们拓展重要的客户,使客户非常高兴和满意。在客户要进行网络规划设计时,我们就主动和他们一起连续几天干到深夜。当发现他们的建设思路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主动为他们写了一篇铁通市场分析报告,为客户做市场的SWOT分析并提醒他们在电信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我们不仅做到了客户期望厂家要做的工作,而且还做了许多超出客户期望值的事情。当你为客户做了这么多工作,而你的竞争对手却没做到时,客户对不同的销售人员和厂家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抓住客户主要需求,迅速切入 “铁通一号工程”一期项目时间非常紧迫,从开始运作到最后的投标日期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6、按照通常的方式先拉近客户感情再打入产品的话,时间上是不允许的,而且在短时间内客户关系上也很难超越B公司。所以,只有抓住客户的主要需求,迅速切入。通过与客户的初次交往,我们发现面对的客户有强烈的危机感。铁通初建,他们不仅是没有设备,没有市场,更没有电信运营的经验,对未来的发展感到困惑和茫然。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考虑的都是铁通如何生存,而无暇考虑个人利益。用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的层次理论进行分析,客户的需求应该在高于生理(物质)需求的安全需求的层次上,把握住这一点,就确定了我们市场关系的切入点。本人有着十几年在电信行业的工作经验,对电信的建设和运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这正是客户所缺乏和急切想知道的。于是
7、在与客户交往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去宣传公司的产品优越性,而是和客户畅谈电信运营商的建设和经营之道,这些对客户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客户非常乐于与我进行交流,这样使客户关系迅速地建立起来。同时,也把握住了客户的本地网建设的建设思路。发现问题,引导客户虽然客户关系迅速地建立起来,在产品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客户的完全认可。客户长期使用B公司的交换设备,对此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都比较熟悉和了解,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客户并不打算引进新的机型。客户对华为公司设备的认识也仅仅是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和对原来使用的少量设备形成的印象而已。所以客户再三表示说:“听说你们公司交换机的模块功能比较强,所以这部分我们想用你们公司的,但汇
8、接局我们还是要用B公司的,因为我们原来就用他们的设备,对它比较了解。”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了解电信行业的人都十分清楚,如果在电信本地网中不能占据汇接局这一战略制高点的话,你只能充当一个配角,随时都有可能被挤出本地网。但在这种情况下,靠强力的推销是不起作用的。此时我们没有急躁,而是冷静地通过寻问来使客户发现问题,寻找机会,引导客户。我们有意识地寻问客户B公司设备的使用情况,终于在客户陈述的情况中我们发现了机会。客户说他们使用的B公司八千门交换设备不具备局间计费功能(事实上B公司的新设备未必存在此问题),所以与中国电信间的结算只能完全由中国电信说了算,估计每个月损失十几万元。于是我
9、们进一步寻问客户:“如果八千门的交换机一个月损失十几万的话,那么将来铁通发展到几十万门、几百万门的时候将会怎么样呢?”一句话顿时使客户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我们在技术交流当中除介绍本公司交换设备的一般功能外,着重介绍了它的局间计费功能和由此能为客户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使客户完全动摇了对B公司交换设备的信心,而完全信赖了华为公司的交换设备。最终,一期项目的三万七千门交换设备被华为公司尽收囊中,并为下一步拓展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势利导,扩大客户需求一期项目刚刚尘埃落定,二期项目随之而来,J省内五个城市本地网交换设备建设项目。省会城市由于一期项目被我们全部得到,所以二期扩容已非华为公司莫属
10、。J省经济发达,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客户在当时看不到未来的市场空间,对市场前景缺乏信心,所以另外四个城市的交换机建设总量只有二万六千五百门。这样小的建设量不仅根本不能满足客户的市场发展需要,而且不足以使的华为公司交换设备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将价格昂贵的主控设备分摊到这么少的用户线上,会使平均价格变得极高,客户不可能接受。这种情况下必须想办法扩大客户的建设量。恰好此时,为了帮助其它办事处建立市场关系,我为S市铁通进行了一次市场培训。回来后,我借机把S市铁通在本地网建设上大胆做法“介绍”给客户,从侧面对客户施加影响。同时亲自为客户拓展了几个重要顾客,树立客户起对市场前景的信心。此时铁通总部也
11、对J省铁通提出了扩大建设量的要求。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客户把建设量逐步扩大到了三十几万门,一越成为全国铁通各分公司建设量之首,使我们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把握客户的思路B公司和Z公司在一期项目失利后,在二期项目中都加强了市场工作的力度,使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各个公司的产品都有其特点,厂家为客户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要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厂家中:B公司的本地网设计为汇接局下带若干个需要有人值守的端局,华为公司的设计则是汇接局下带若干个不需要人员值守的模块。如何把客户的思路引导到我们的轨道上来呢?在与客户的交流中,我们从电信经营的角度与客户探讨如何才能减员增效;如何才能及时灵活地拓展市场。这些问
12、题都引起了客户的共鸣,而这些也正是能够充分发挥华为公司设备优势的地方。客户接受了我门的经营思想,其建设思路也就纳入了华为公司的轨道,并且由我们帮助客户做本地网设计,这样客户的购买意向也就必然倾向于华为公司的产品了。强调利益,克服缺点虽然客户对华为公司的交换设备有了高度的认可,但华为公司的交换设备价格在三个厂家中是最高的。如果客户全部选用的话,要多花四、五百万元,对资金十分紧张的客户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竞争对手为了争夺市场,纷纷向客户许诺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使客户在给予华为公司多大的市场份额问题上产生疑虑。在此情况下,我们在交流中充分阐述华为公司交换设备的优势所在,强调产品功能为客户带来
13、的长期利益,帮助客户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算一笔帐,使客户明白,虽然前期投入大一些,但得到的回报则是长期的,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通过此方法,克服了华为公司在价格方面的缺点问题,客户表示愿意尽可能多的选用华为公司的交换设备。有条件让步,一箭双雕随着投标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厂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对手不仅各自抛出更优惠的条件,而且通过高层关系向客户施加影响,而这正是我们的劣势所在。在此情况下,要想百分之百的占有市场是不可能的,为了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我们适时提出了华为公司的优惠条件:如果客户购买华为公司交换设备超过二十四万门的话,华为公司将免费赠送八千门的交换机设备。其中我们还特别声明,这八千门的交换设
14、备是可以等价转换成华为公司的其它通信产品的。此时,我们考虑的不仅二期项目的市场占有率问题,而且为下一步传输设备进入J省铁通埋下了伏笔。因为,我们估计到客户订购的三十几万门的交换设备大概需要两年才能消化掉,另外是否再多八千门的交换设备对客户并不十分重要。但可以预见的则是,交换设备间的传输问题将马上成为客户的迫切问题。由于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优惠承诺,使客户更加坚定了使用华为公司交换设备的决心。在二期项目招标中,客户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订购华为公司交换机设备近二十九万门,金额约一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几个本地网的汇接局全部使用了华为公司的128模设备,而B公司和Z公司只各自得到一个县的端局。“铁通
15、一号工程”由此结束,华为公司交换设备在J省铁通本地网上已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拿下了J省铁通交换设备项目后,公司其它产品部门也都想利用这个市场关系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如通信电源、配线架等。在与客户交流之后,我决定放弃在销售这些产品上的努力。因为,大客户销售的特点之一是集体决策,作为销售人员要想得到一个决策群中的所有人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反对意见存在是必然的。在“铁通一号工程”中,交换设备作为本地网核心产品,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客户集体利益和决策者个人利益。所以,决策者在选择使用华为公司交换设备时能顶得住来自上级压力和内部的反对意见。但如果要使决策者全部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他将
16、承受反对者舆论的压力,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况且,象电源、配线架之类的产品,质量问题对客户直接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决策者则可以通过购买上级领导推荐的产品,给上级面子还领导人情。但此时我们则把下一个重要的产品销售目标放在了传输设备上。把握节奏,步步为营 在销售过程中,抓住客户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抓住了重点。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作为本地网建设的基础对设备生产厂家而言其销售同等重要,哪个都是不能放弃的。但在销售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把握节奏。在“铁通一号工程”项目过程中,我们没有为了展示公司的实力把公司的各种产品统统介绍一番,当时只重点针对客户当时最关心的交换设备进行交流和介绍。而在得知“铁通一号工程”二
17、期项目被我们拿下之后,当客户马上面临传输问题的时候,我们则提前一步提醒客户该考虑传输设备问题了,才开始对传输产品进行介绍。此时客户已经拓展了一些用户,对传输设备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但由于铁通百业待兴,资金非常紧张,再拿出一笔钱来购买传输设备是很困难的。我们不失时机地向客户建议,把原来向客户承诺赠送的八千门交换设备等价转换成传输设备,客户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紧接着我们又从提高客户经济收益的角度出发,向客户推荐华为公司的智能网产品。在本人离开这个项目组,离开华为的时候,传输设备已经顺利地“送”进了客户的本地网,抢占了市场先机,智能网项目也已经提上了客户的日程。取得如此的销售业绩,而我们付出
18、的销售费用仅仅几千元而已。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既没有给客户送厚礼,也没有请客户吃大餐。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是因为我给予了客户更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帮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回顾整个销售过程,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销售源与理性的思考,系统的分析和具体的方法。而这一切不仅是几年销售经验的积累,更得益于在几年培训工作中对销售的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中真正感受到“观念的改变导致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导致结果的改变”的深刻含意。和政府人员打交道的经验(5it推荐) (#353867) 我所从事的行业是指纹系统集成行业,目标客户主要是国内各级政府。和政府人员接触了三年的时间内。感触多少有一些,希望大家广泛交流。 国
19、家要进步,企业要发展,自然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以信息带动农业产值,提高企业生产率这是我国总结国外成功经验之后所走的必然之路。 十六大会议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以及国务院新任总理温家宝亲自担任国家信息化小组组长等相关政府工作可以明显感觉到,我国政府采购的信息化项目已经处在空前绝后的高速发展阶段。近三年来每年政府需求近千忆,这样的大蛋糕,无不让任何从事IT企业垂帘三尺。但是政府政策不断的改变以及财政分离的政府制度再加上国内外从事政府行业项目的企业不断的涌现决定了,各个厂商之间的斗争势必会鱼死网破。在IT行业任何一个在政府应用成功的企业,的确是建立在无数个公司的痛苦之上。新的
20、政府采购法公布之后,政府各级采购大部分由政府采购办公司公开执行。这对与各个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怎么来更好的适应政府的需求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任何行业销售的职能很简单就是在公司制订的权力范围内签订合同,收回项目款你的任务就结束了,但是在政府采购的行业里,销售人员的工作基本职能无疑要比传统行业的销售人员要多一个,那就是攻关。和政府人员打交道,如果销售人员没有攻关能力,项目的拓展会很难。很多时候在政府采购一个100万以上的项目,甲方重点人员可能同时有10几个不同公司的销售人员和其接触。如果没有更好的上层支持,怎么保证你会拿下这个项目,就看销售的公关能力。攻关时要具备
21、的前提条件是:第一,具备良好产品技术基础,对你的产品和项目要非常了解,至少达到一个准专家的程度,因为千万不要小看政府领导,大部分领导不懂技术。但是和政府的信息部分接触是我们必须要跨越的鸿沟,政府信息部分领导大部分的计算机能力很强,尤其刚刚毕业时间不长的大学生科员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人的实力。如果在他们面前你不是专家,没有人喜欢和你交流,你很难跨越信息中心这一关。往往这一关无论在项目达成成交之前和之后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如果信息部分不认可项目进展就很难了,所以你对项目了解程度的高低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与否。第二,个人品质。大的项目周期会比较长,整个项目过程中你会和各个级别的领导,下到科员上到厅级领导
22、,你可能都会接触。甚至有些关键领导你要和他接触很多次,这么多次的接触你的能力和人品对方会非常了解。销售最高的层次是不需要任何手段。你的人品对方如果比较认可,同时你又可以让他放心的实现个人需求,这个人基本上就会倾向你的公司和项目,同时也会成为朋友。在对方了解你的人品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就靠你的经验和知识了,用尽你的知识和阅历培养和对方的共同语言和共同爱好。人的品质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知识、信用程度、综合素质等等)的提高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首先必须知道自身的优缺点,在生活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缺点和性格。如果掌握了这两点我相信你应该非常自信。 我国经历了上下五年的历史沉淀,
23、在政府里的种种弊端,对于销售来说有力也有弊。利在于政府的环节多,也就是切入点多,销售人员可以利用不同的切入点和竞争对手竞争。蔽在于如果你的切入环节出现问题,倾向于你的体系很容易被竞争对手瓦解。 政府里面分为很多行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业模式,对于销售必须要掌握你所销售的目标行业的行业模式与行业道德。每个大的项目在政府行业都不会是有一个人来决定,各个行业共通的项目流程是:1、相关领导有意向(正局长或分管副局长)-2计算机调研和评测(负责人计算机科长或信息中心主任)调研结束-3、向分管办公室主任报告审批(分管主任)-4、审批通过向分管处长报告审批(负责人处长)。-5、审批通过向分管局长或大局长汇
24、报(负责人局长)-6、由分管局长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财政局分管行业领导)。-7、审批之后签订合同。(财政部门)-8、项目实施。-9、售后服务。各个政府行业基本相似,只不过有些行业是条块化管理有些是垂直管理。以上九个流程根据项目的大小、责任人的权利等不同因素具体分析,至少需要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周期随着审批级别的升高,周期增加。基本上每个环节都需要销售人员针对不同的人应用不同的公关方式和技巧。 从政府有项目需求开始,作为销售应该积极进行项目跟踪,商场如战场一但发现对方有需要,应该立即向公司相关领导反应问题,力争用最短的时间立项,申请项目活动资金。了解了具体需求之后在公司内部寻找资源(有没有可以
25、借助的关系,这个关系什么时间用等等)。如果没有可利用资源,那就准备好单兵作战吧!当需求确定之后,了解项目过程各个环节重点负责人,有没有办法让项目走捷径。任何项目只要目标人找对了,项目进展会事半功倍。把该项目的采购流程确定。采购流程的确定是根据行业模式和机构流程来确定。 销售计划:对于政府采购项目,大部分公司都是销售人员各自负责各自的区域。包括大区、省份、城市等。根据各个公司的项目市场占有率而异。不管销售是负责什么地方的,都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销售范围和权利,确定你的销售年度计划和可实施性方案,这样在工作时才有计划性。第一种销售模式采用:“自上而下式”,比如你是某个省的省级经理采用从省厅向各个地级
26、市进行辐射。这种方式利在于省厅向下推广,你有机会做全省的项目。弊在于周期长,难度大。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一年之内绝对不可能把省厅的关系梳理透彻,同时风险也比较大,利用的人员投入大,更重要的是可能会丢掉下面的项目。第二种模式:“自下而上式”从地级市开始做工作,最后搞省厅的项目。这种方式利在于投入小、回收快、周期短、销售力度小、人员投入小。弊在于做不大项目资金少,等等。第三种模式:“上下结合”。这种方式现在下面做几个地方,在进行省厅推广,这样结合了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的利,同时利弊比较均衡,有利于销售人员发展。 销售模式的确定非常重要,关系到你的营销方案的制定,便于理清销售思路。这是作为区域销售的
27、基本指导思路。确定模式之前的分析要结合行业需求和行业成功案例而订。如果模式不确定或者营销方案总体没有纲领,销售人员经常会遇到,越销售自己的区域越乱,并且和当地集成商的合作困难等等问题。 目标政府客户的寻找方法?“大海捞针式”。这和其他行业没什么区别通过电话、邮寄资料、行业会议、市场宣传等手段进行,行业项目最好的项目拓展方式是参加行业会议,这种方式对于寻找新的政府客户最实用,尤其在销售项目时,如果是具体某项产品最好的方法一定是行业媒体推广。行业会议包括区级、省级、和市级会议,通过现场会议进行产品演示和攻关的方式投入比较小。 重点人物的选择方法?“顺藤摸瓜法”政府采购的每一个项目都会涉及到很多环节
28、,很多负责人。刚开始项目的具体负责人不会有太大的举动,因为政府领导的工作特点有一条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销售人员一定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的作用在于帮你推进项目。这么多级领导找谁呢?如果你没有其它的关系刚开始接触该项目,找太高的领导没有用。大领导会向下推,找太低的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它的话没有人相信。最好找一个不高也不低的领导,例如:分管信息化建设的主任。他的职位不高,但是他的话具有说服力。因为他分管信息化,将来软件开始使用时,他说不能用就不可以用了。上级领导也会听取他的意见,如果他坚持反对领导也不好决策。政府上下级领导之间,任何上级领导的命令,如果下面全都反对他的命令也很难执行。所以信息中
29、心这个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项目初期你要重点攻关在政府机构中起这种作用的人。如果能找更大的领导更好,往往不是很现实。如果承上启下的人,找不到或者总是让这个人不倾向于你,不要急,做项目就是这样。你去找这个人很可能别人也去找这个人,分析原因找到这个人的弱点,利用灵活技巧,或者利用它的下级向上,无论如何也要做到他不帮助你积极推进项目也不能让他反对,这就看你的能力了。这个人不积极帮你推进项目,你可以找他的上级或它的下级利用同样的方法一定找到一个帮你推进的人。销售经常会遇有些项目所有人在我面前都说好,都不反对。为什么项目没进展,没有签合同。主要原因就是你没有找到人帮你推进。只要有人推进,反对的人占少数,
30、最后这些人也会倾向于你。政府领导一定谁也不要得罪,不管官大官小“村长也是官”。你象如果一个项目有人积极推,没有人反对,你说这个项目是不是早晚是你做。从主任到上级,一层一层的向上走。抓住重点向上级各个击破,千万不要孤注一掷,这样你的项目丢得很可怜。 在行业内发展新客户的方法?“借力法”,政府机关领导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省内经常开会,在开会之余,大家都会谈到各自单位的业务情况。你只要帮助他把项目做的确做好,只要用了并且带来明显政绩,而且你又和他是朋友。哥们不要急保证你的第二个项目很快就快了。行业内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媒体,而是内部的一个口碑,你的口碑好了,并且有很好的成功案例,
31、再通过某种方式(这个方式很简单不易说)让你的老客户推荐给新客户或者朋友(基本上每个领导的关系在行业内错综复杂),一传十、十传百,老客户自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销售人员可能介绍一百个好,不过行业内领导实际应用的出来的一个结论,千万记住,怎么充分发挥老客户的潜力。销售人员千万不要在政府客户身上搞一锤子买卖,这样吃亏的是你。 政府人员攻关核心?“抓住人的弱点”,任何一个政府人员没有不想发展的,谁也不想一辈子做一个科长,发展靠什么一方面是个人关系但是还有一方面是通过一种介质,介质在政府就是政绩。靠什么体现政绩?以前靠人力、现在靠科技。小平同志的“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口号真的很有远见。所有的项目对于政府官
32、员都是体现政绩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的政府有些行业的资金年底花不完是要上缴的,如果是你你想花钱做项目体现政绩呢,还是想把钱上缴,答案很简单。另外所有人都有需求,需求的几个层次不断的提高,怎么样满足他的需求就看销售的嗅觉了(比如对方的生活需求等等)。一定积累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抓住对方的弱点,这样才能和对方达成一种约定。我的创业经历,有信念就一定能成功(5it强烈推荐) (#327545) 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支持,文笔不好,见谅,我在创业到现在有写日记的习惯,喜欢把自己每天的感受记录下来,我把创业过程写出来,还会把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感受感悟写出来,供要创业的朋友和正在创业的朋友参考,也希望更多的朋
33、友关注我们的企业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谢谢大家. 创业没有成功,只有阶段的胜利,所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毕业于*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在95年毕业时我选择教师工作,我们这个专业本来不属于师范类,但是我感觉到自己在中学里太内向,应该积累自己交际和演讲能力,毕业时都选择了其他的专业工作,我那时有创业的念头,但是一毕业就创业就面临更大的风险,应该积累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进入师专院校,成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高校的教学没有压力也没有挑战性,所以找了很多兼职,不是因为钱,而是要做更多的实践。我在一所私立学校任小学班主任。在一所中专学校任会计(自学)教师,有时候一天能工
34、作7个小时(站着讲课),从来没有感到累。 在学校从教的经历,我积累更多交际能力,也在口才上收获很大,在工作中让我感到办一个培训学校不错,我和大学同学焦开始合作筹办培训学校,也咨询了当地的教委,教委要求的条件很高,怎么办,不能难住,没有资金买电脑,借,我在很多学校里关系很好,就在暑假里借出来6台电脑,没有固定的场所,借,就在市中心一所小学里借了一间教室,送给时任校长一箱饮料搞定。这些条件都具备了,需要教委验收,没问题,我做了许多教学的内容,教委领导看了说不错,很有新意,晚上搓了一顿,就全搞定了,我成了当地私立学校里最年轻的校长,把所有证件拿到手时有一种成就感。培训学校是办起来,不是教委通过就万事
35、大吉了,很多困难都在等待我们,招生是最大的困难,电脑是借来的、教室是借来的,不能长久占用,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运转阿,怎么办,我的工资还算高,一个月1600元,我就把每个月的工资做我们的收入来运转。因为规模小还能支撑住。在私立学校的一个同事因为某些原因被炒鱿鱼了,正好就可以在我们培训学校里工作,我让他管理平常运作的事务,大总管吧;每天晚上把借来的电脑用三轮车运到借的教室里,我们是晚上教学,白天我去上班,大总管呢,策划招生。同学焦,也在电脑公司上班,晚上都聚到培训学校。虽然辛苦但是感到有了属于自己事业。 用了一年的努力,我们的招生逐渐好起来,我们租了属于自己的教室,又买了20台电脑。我们学校也在当
36、地成了不错的学校,我有个观点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多人认为是错误的观点,我认为有他正确的一面,如果一个人在一阶段内没有把现有的工作做及格,他怎么能够走好下一步呢,小学不能毕业怎么去上中学呢。所以一定让自己的工作做好,每一步都要做好,我们爬到山上就会看到更高的目标等待我们。不要满足,要积极面对。所以我感到学校的发展难以支撑我们事业的发展。我就在把学校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要进行其他业务的经营,我在省会把另一个大学同学王拉了过来,他可是我们学习成绩最好的,我用10%的股份作为交换的。 我们在没有注册公司的情况下开始帮别人开发软件,我们第一个单子是帮助某局实现计算机报表统计,这个软件用了20多天,在2
37、0天里用户请我们吃了n次饭,每次都10多人作陪。可是最后主管告诉我们领导说了软件也看不到什么,给你们300元吧。这次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技术转化的难度。我开始在开发软件的同时开始做其它业务。 我们承包了和我合作筹办学校的同学焦所在公司的电脑事业部,我们开始依靠他人的公司运作业务,这个公司是做办公设备的,老板只懂复印机,不懂电脑,他也想把电脑搞上去,我们的定位是系统集成业务。当时系统集成算是很难搞懂得名词。我们当时意识到电脑业务会走向薄利,尽管当时的利润一五00元/台,一个行业的利润被该行业产品的规模和技术壁垒所控制,在销售规模逐渐扩大时,技术就没有壁垒了,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可以介入,所以利润下降成为
38、正常。可是我所在的城市规模是很难一下提高起来,所以要把自己定位到一个全新的概念上,就是网络工程、系统集成上。我们也成为了当地的唯一一个以系统集成经营为主的公司。 97年5月我辞职了,同时把培训学校转让出去,我们三个人(大学同学)开始了全新的创业,我负责管理和销售、同学王(省会挖来的)负责技术、同学焦负责公司财务和后勤;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我们的系统集成事业部业务开始了,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把“系统集成”宣传作为公司亮点。很多同行开始认可我们的定位,并开始合作。我们设计了很多成功的项目,到现在有很多行业客户和我们的关系很好。 因为是承包他人的公司,在业务逐渐好转时也就有了摩擦,一个创业的团
39、队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说个人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一定要服从集体的意志。我们在这方面就出现了问题。公司老板是他自己公司,承包时属于互补型,我用他的公司招牌,他用我们的技术和经营(自负盈亏)来把他公司搞活。可是盈利多时他感到很吃亏,在当年10月一五日,我们在没有接到任何提前通知下,让我们搬出去,真的好绝,我这个人就是不怕困难,希望挑战,因为挑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打原来工作过的私立学校让他们给我出辆车,他们很快就帮我把所有的东西搬到家里。我们已经8个人了,因为是措手不及,也没有找到房子,就先搬到家里,我给我所有的人说,我们遇到前所没有的困难,但是不能后退,要不屈不挠,我们的业务不停,照常工作,通知
40、我们原有的客户,说明情况。(待续) 我们开始找房子,因为当地政府效率低下,用了一个月才把执照申请下来,我们在11月一五日正式开始营业,第一天营业我们就有客户慕名找上门,我说这是好兆头,我们会经营好的,我们晚上三个人在一个小的酒馆里上商量以后的创业,因为我们这几个人具有互补性,所以合作起来问题不大,但是亲兄弟明算账,不要因为是同学而忽视制定规则,商业合作一定守规矩,遵守规则才行,否则到后来连同学的关系都搭进去,不值得。我制定了简单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到现在约束着我们每个股东。 我主张先把创业看成一种商业合作,同学的关系只是让我们走到一起前提条件,没有特别的用途,我制定规则如下: 合作章程 一、
41、原则 风险共担 利润共享 二、 股东权力 1、股东审议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列席公司的经营公司会议,监督公司的经营情况。 2、股东对所持有的股份有继承权和分红权。 三、 股东义务 1、有义务接受公司的经营状况。 2、有义务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 3、有义务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4、有义务遵守公司章程和规定。 四、 股东五不准 1、不准以个人身份参于公司业务或兼任外单位职务或私自经营非公司业务。 2、不准参于有损公司形象和利益的活动。 3、不准因个人利益接受外单位吃请回扣。 4、不准泄密公司业务或技术资料。 5、不准说和做影响公司团结的话和事。 在违反任何一条时,任一股东有权提出指正,并可报股东例会进行
42、讨论,确定制裁办法,可罚没当年分红最高可开除出公司。 五、 分红办法: 1、经营年后,财务核算当年经营利润,分红可占利润的40%-60%。 2、当一股东无故离开公司时,公司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存货不分,只分配公司现金的40%-60%,以何比例分配由公司股东会议讨论通过。 3、当一股东被开除出公司时,分配方法有其余股东会议讨论通过。 六、 股东例会 1、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六为例会日。 2、部门经理通报上月部门情况。 3、经理总结上月经营情况 4、讨论一阶段经营情况。 5、调整和制定下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计划。 6、处理内外部的关系策略。 七、 修改条件 任一股东提出修改意见,可召开股东会议讨论,半数
43、(不包括半数)以上同意后股东签字并生效。 好多创业的团队都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都是因为不具备互补性和原则性,而是只是用同学情和亲情来联系到一起,这个做是很危险的,每个人都去迁就对方,在心理上越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时,矛盾就会爆发出来了,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到现在我们股东没有变化,很稳定,一个稳定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几个人约定好,每个人签字,我们逐渐形成了每周六学习的习惯,直到现在。而且我们可以在某些问题上有争议,有了争议争吵就有了思想的碰撞,也就有了创新。好多公司搞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很危险的。要能够在批评和自我批中学习提高个人的思想才行。 我们把公司作了重新定位:系统集成兼做PC销售
44、,在98年时PC利润就很低了,但是我们采取PC给带来客户资源的工具。一个企业一定要定位准确,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路子特别重要。定位好了,就可以组建队伍了。我们组建了三个队伍,一个是销售队伍,业务部,就3个人,还有一个商务部,负责公司的财务、后勤、采购,一个技术部,负责公司的项目实施、售后服务和研发。 我们股东每个人都作分工,我负责管理和业务,同学焦负责商务部,同学王负责技术部。 公司开始制定了更多的规定,这些规定都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很适合我们。有些东西到现在我们都在用,一双鞋合适自己最关键,而不是看他的外表。现在有些书上的东西很多,可是不要照搬,要去实践总结。 我们在98年定位到集成
45、项目上,业绩一般,但是我们在积累了很多客户,我们先生存后发展,在战略上采取把自己的定位宣传出去,让更多同行和客户都有一个共识,这个公司是做系统集成的,这就是品牌战略。只要提起我们的公司名称就和系统集成的联系到一起。真得很有效果,一些同行的朋友做网络就找我们合作,我们慢慢把自己的品牌渗透到这个行业里。我们起步晚,但是我们的定位要高。 有的用户慕名找到我们,一根网线也要做服务,给用户作最好的服务。我们在99-2000年作了很多集成项目,财政、公安、政府、保险、教育等等,真的发展很迅速;公司的人数到了30多人。(待续) 公司走上正规了,我也慢慢赶到发展需要新的项目来支撑公司的高速发展,因为我的从教促
46、使我发展教育产品。我在2000年,投资研发教育产品,我订了一个计划,算是战略计划,在当地走品牌战略、产品战略,一个公司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否则受制于人,我基于这种想法,就组建了开发小组。 在选择开发的项目上,我没有作太多的市场调查,这样也为我后面的失误埋下定时炸弹。当时的想法是公司小,想到失败了也无所谓,但是有时公司也需要这样的东西,放到现在就怕了,公司大了,倒失败不起了。 在这里我有很多研发的教训,在2000年8月就提出搞教育产品的研发,我在从事教育时接触过此类产品,一个大学的校办工厂做出来,我就自己根据想象来作出需求,是软硬结合的产品,我去请我的同学出山来帮助我,时只要说搞研发,激情涌
47、动,竟然晚上可以不睡觉,我的同学真的帮我很大的忙,他也没有做过此类产品,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来实现,不懂的地方去查资料,我把科研让他负责,他和另一个股东王一起做,真得很卖力气,当时没有太多的房子,就在楼顶租了一间,没有空调,很热,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一点怨言,那种精神到现在都在激励我们的研发人员。 我们多次去省会买资料,没有的元器件去北京采购,晚上12点的火车,站5个小时火车,到了北京在候车室坐着休息几个小时,因为下了车都想躺地就睡,太累了,当时的情景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害怕,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积累资料,用了三个月终于出来了,电路板和单片机的程序都搞出来,太兴奋了,测试吧,出问题了,因为我们这些研发人员只
48、是理论强,而工艺经验一点没有,软硬结合的产品需要工艺处理,元器件之间的干扰问题不能解决,我们以前的路需要重新走啊,还好我请了一个常年从事这方面的专家来给指导,解决了工艺问题,我们公司每个人都很兴奋,终于看到我们自己研发的产品了。检验产品好坏要看市场的接受,不能局限在实验室内,我请广告公司给我们做了宣传资料的策划、设计、印刷。 我心里无比兴奋,拿了宣传资料去到我们教育客户那里做市场,教育行业朋友看到资料,说你们太落后了吧,我说不可能,这是我们新设计的,他拿出更多厂家的资料让我看,我看后晕了,我们简直是闭门造车,我总结出来了,要分析市场,分析市场同类产品的发展,我呢,太封闭了,我当时对自己的研发有些灰心了,认为研发对于我们这个企业不适合,虽然投资不大,但是这次打击是心理上的,我在股东会上作了深刻检讨,我们总结出来一条,要开放型的研发队伍,我那个同学什么也没有说就辞职了,现在在联通公司负责技术,我们关系很好,经常聚会,我感谢当时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帮助。 我们在研发上作了及时的调整,重新组建研发队伍,我们分析了市场所有的产品,我们定位到大众化,普及化的产品,但是也不要落后,要具有先进性。重新做了设计方案,由我们负责技术的王来领队,我做市场方面的监督。我调动了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我的堂弟当时大学四年级,学软件专业,他负责软件设计,王负责硬件设计,他们的敬业精神也是很强的,他们住在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