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172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D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蔡江&Lisa,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及RF优化流程第2章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网络优化流程,单站点验证单站点验证是优化第一阶段,涉及每个新建站点的功能验证。 单站点验证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站点安装和参数配置的正确。RF优化 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或者Cluster)优化工作随即开始。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梳理切换关系提高切换成功率,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具体工作包括了天馈参数及邻区列表的优化调整 等。在第一次RF优化测试时,要尽量遍历区域内所有的小区,以排除硬

2、件故障的情况。,RF优化的基本流程图,网络优化基本方法,网络优化,调整方向角,调整下倾角,各制式特性配置,重选、切换参数调整,功率调整,天线高度,各个制式的优化方式中工程手段基本相同,RF优化包括调整方位角,调整下倾角,天线高度、基站发射功率,以及通过各自的特性算法,性能参数等进行优化调整,主要的区别在于各制式统计量定义的异同。,LTE网络优化特点,TD-LTE系统增加了X2接口,并且采用MIMO等关键技术,以及I多种资源调度算法,无线资源管理更加复杂,LTE网络优化特点,LTE系统内干扰源,LTE RF优化对象,LTE与3G的优化有什么不同呢?,Text,RSRP (电平),SINR(信号质

3、量),切换成功率,这些指标是如何定义的?,LTE 优化对象,主要指标,说明:TD-LTE系统区别于以往GSM或TD-SCDMA系统,其存在多子载波复用的情况,因此导频信号强度测量值取单个子载波(15kHz)的平均功率,即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而非整个频点的全带宽功率。SINR:目前协议没有对SINR的具体定义,通用表达方式如下:SINR=Signal/(Interference+Noise);S: 测量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主要关注的信号和信道包括:RS、PDSCH;I: 测量到的信号或信道干扰信号的功率,包括本系统其他小区的干扰,以及异系统

4、的干扰; N: 底噪,与具体测量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有关。其他性能指标:小区平均吞吐量、连接建立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掉线率、时延指标(接入、切换),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RSRP), is determined for a considered cell as the linear average over the power contributions (in W) of the resource elements that carry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within the consider

5、ed measurement frequency bandwidth.,RSRP(单子载波下RS导频信号功率),说明:TD-LTE系统区别于以往GSM或TD-SCDMA系统,其存在多子载波复用的情况,因此导频信号强度测量值取单个子载波(15kHz)的平均功率,即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而非整个频点的全带宽功率。RSRP近、中、远点取值需要根据整个网络的信号强度分布来判断,对于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近点:-85dBm 中点:-95dBm 远点:-105dBm;目前网路参数中设置的UE驻留在小区的最低RSRP为-120dBm;,.,Referenc

6、e signal received power (RSRP), is determined for a considered cell as the linear average over the power contributions (in W) of the resource elements that carry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within the considered measurement frequency bandwidth.,协议定义,SINR(信干噪比),目前协议没有对SINR的具体定义,通用表达方式如下SINR=Signa

7、l/(Interference+Noise);S: 测量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主要关注的信号和信道包括:RS、PDSCH;I: 测量到的信号或信道干扰信号的功率,包括本系统其他小区的干扰,以及异系统的干扰; N: 底噪,与具体测量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有关。SINR 边缘经验取值:SINR-3dB,LTE网络质量衡量指标,LTE网络质量衡量指标,LTE网络质量衡量指标,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及RF优化流程第2章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内容介绍,第2章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第1节 覆盖问题第2节 信号质量问题第3节 切换成功率问题,覆盖问题分类(RSRP占主导),弱覆盖(覆盖空洞),越区覆盖,上下行不平

8、衡,无主导小区,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使实际覆盖与规划一致,解决孤岛效应导致的切换掉话问题;,从上行和下行链路损耗是否平衡角度出发,解决因为上下行覆盖不一致的问题;,使网络中每个小区都具有主导覆盖区域,防止出现因无线信号波动产生频繁重选或切换问题。,解决弱覆盖问题,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分析地理环境,检查相邻站RxLev是否正常;增强导频功率;,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问题,应给出新建基站的建议;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

9、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此外需要注意分析场景和地形对覆盖的影响。,案例-天线位置不合理造成弱覆盖,解决方案:对裕能宾馆3小区天线位置进行整改,由原位置迁移至建筑东南角区域,并将裕能宾馆LDE3天线由180度调整至200度,避免楼面遮挡造成的信号衰落。,现象:香港中路裕能宾馆以西路段测试情况如右图,该路段存在严重弱覆盖问题,部分位置RSRP在-110dBm左右,由于严重弱覆盖造成信号质量及速率差。分析:检查设备情况发现小区发射正常,勘查分析发现裕能宾馆3小区天线位置不合理,存在楼面遮挡造成信号阴影衰落严重,小区覆盖方向信号覆盖差,下图为天线位

10、置情况,天线位置为建筑楼面靠东的位置,小区覆盖裕能宾馆以西路段时由于存在40米左右楼面遮挡,信号覆盖差。,解决方案:对裕能宾馆3小区天线位置进行整改,由原位置迁移至建筑东南角区域,并将裕能宾馆LDE3天线由180度调整至200度,避免楼面遮挡造成的信号衰落。,案例-天线位置不合理造成弱覆盖,优化效果:天线整改及调整后信号覆盖改善明显,由于弱覆盖问题得到改善,该路段信号质量提升,数据业务速率得到很大改善,平均下行速率由14M左右提升至40M以上,掉线问题解决。,优化前覆盖情况,优化后覆盖情况,优化前速率情况,优化后速率情况,无主导小区,.,无主导覆盖区域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

11、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质量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不稳定,在空闲态主导小区重选更换过于频繁,连接态的终端发生切换频繁或者掉话等问题。无主导覆盖也可以认为是弱覆盖的一种。,无主导小区,解决无主导小区问题,如果实际情况与网络规划有出入,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对该区域覆盖最好的小区进行工程参数的调整。,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确定网络规划时用来覆盖该区域的小区,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现象:一段测试路线上, UE反复在

12、几个相同小区进行小区重选或者乒乓切换。分析:通过观察信令流程和PCI 分布图。这里通过观察Best PCI分布图,如果是无主导小区的现象,那么图中会出现两种或几种颜色的PCI交替变换。解决措施:通过确定规划阶段覆盖规划,337小区是该区域的主覆盖小区,而49小区的信号也较强,增大49小区的下倾角,保证337和49小区在十字路口交界处进行切换。,PCI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无主导小区,案例-分析找出无主导小区区域,越区覆盖,.,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强覆盖区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

13、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 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中,“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越区覆盖,解决越区覆盖问题,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况下,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或更换电子下倾更大的天线。调整下倾角是最为有效的控制覆盖区域的手段。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避

14、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对于高站的情况,降低天线高度。在不影响不小区业务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载频发射功率。,案例-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导致越区覆盖,现象: 图右上图所示PCI为288的小区出现越区覆盖,会对其它小区造成干扰,增加掉话的机率。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出现越区覆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此处天线高度过高或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经过核查当前的工参设置,确实发现下倾角设置偏小,建议增大下倾角设置。调整措施: 调整288小区下倾角,从3-6,从

15、右下图可以看出,下倾角调整后,288小区的越区覆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案例-天馈接反,现象:在如图1号站0号小区天线正下方(图中红色区域)的RSRP很低, 但此处2号小区的RSRP高,两个小区的信号分别在对方的覆盖区域信号质量较好。分析:在安装调测完毕开站的时候,发现原来规划的0号小区天线主瓣方向RSRP偏低(红色部分),关闭0号小区并激活2号小区后,并重新接入UE,发现接入2号小区,RSRP正常,SINR也比之前测到的0号小区高,因此判断是两个小区的天馈接反, 交换基带板的光纤后,测试结果符合预期.调整措施:交换相关基带板的光纤或者将馈线与天线调整过来。由于在机房交换光纤比较方便,所以最终采

16、用了交换基带板上的光纤这一方案。建议:在工程安装环节,一定要有网络规划的人员参与,或者用服手上有详细的网络规划资料,并在工程安装时候能够严格监督工程施工方安装,并且在安装完成后要贴上标签和存档安装资料,LTE是新产品,用服和网规在确保此环节时出现了一些疏漏,多处小区安装都出现了这个问题,需要在流程上和工程施工经验去预防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内容介绍,第3章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第1节 覆盖问题第2节 信号质量问题第3节 切换成功率问题,信号质量(SINR占主导),PCI规划不合理,基站选址天线挂高不合理,SINR 问题分析思路,天线方位角不合理 天线下倾角不合理,小区布局不合理,解决因规划参数不合理

17、造成的质量问题,通过路测、话统数据有针对性对PCI进行修改和优化。,PCI优化,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来改变干扰区域的各干扰信号强度,从而改变信号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调整的原则是增强主覆盖扇区的电平,减弱其他扇区的电平。,天馈调整,干扰是由于多个小区共同覆盖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新增小区或天线、功率调整提升一个小区的覆盖,降低其它小区的输出信号覆盖,形成一个主覆盖。,当天线下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再增大会导致天线方向图畸变时,为缩小 覆盖范围,可以减小导频功率,功率调整可以和天线调整配合使用。,增加主导覆盖,调整功率,案例-小区布局不合理,现象:下图为香港中路金丽华附近基

18、站分布情况,平均基站间距150米左右,其中金丽华与疗供基站间距仅100米左右,且金丽华站高32米、疗供站高24米,基站分布密集且站高较高造成香港中路附近重叠覆盖严重,信号质量及速率差。分析: 香港中路附近现场测试情况如下,从信号覆盖情况来看,金丽华附近信号覆盖良好,同一位置可以收到多个强度相近的小区信号,重叠覆盖严重,造成SINR及下行速率差。前期已针对金丽华、疗供、碧波酒店进行天线调整,控制小区覆盖范围,减小重叠覆盖,由于基站间距过小无法进一步调整改善。,案例-小区布局不合理,解决措施:根据基站分布及现场实际勘查情况,建议取消基站疗供,临时关闭疗供后进行验证测试,疗供关闭后金丽华与碧波酒店基

19、站间距350米,基站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对金丽华、碧波酒店进行天线调整,规范小区覆盖。优化效果:实际测试发现取消疗供后香港中路质差问题改善明显,信号质量SINR及速率得到很大提升。香港中路金丽华附近路段平均速率由10Mbps提升至30Mbps以上,且数据业务掉线问题解决;SINR均值5dB左右提升至15dB。,案例-高站问题,现象: 路测过程中发现,在香港中路基站丝绸大厦附近同站扇区间重叠覆盖严重,B扇区覆盖区域,在距基站100米左右,B扇区信号强度为-73dBm,C扇区强度为-82dBm,A扇区的信号强度为-89dBm;继续前行,A、C两个扇区的信号逐渐减弱,到150米全部消失。分析: 本路

20、段由丝绸大厦B扇区主覆盖,丝绸大厦站高70米,为高站。 天线类型:凯瑟琳80010644,60度(D频段)双通道18dBi,天线倾角为6电子+14机械=20度。天线副瓣垂直向下,天线主瓣方向垂直60度方位内增益与副瓣接近。,案例-高站问题,分析: AC=OC*tan60 =70*1.732=121m BC=OC*tan20 =70*0.374=26m,结论: 副瓣后向20度,副瓣与主瓣垂直60度范围内增益接近。50米内主、副小区信号接近,50120米,主覆盖强1020dB,120米外副瓣渐消失。 在目前的基站选址及天线配置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正常的,对网络性能存在一定影响;如果要改变目前

21、的状况需要站点改造或天线重新选型(换装副瓣增益低天线)。 另外,高站信号覆盖无法有效控制,下倾角较大时容易造成波瓣变形,导致越区覆盖干扰,且基站附近同站小区重叠覆盖区域大。应该尽量避免高站、使用大倾角天线。,案例-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降低干扰,现象:1,2,3,7,8,9,10,11,12号站,测试过程中发现覆盖距离远,越区覆盖严重,多处出现同频干扰造成质差。分析:通过查看工参数据以及对路测数据的分析,覆盖区域内小区密度较大,每个小区实际负责覆盖的区域面积可以缩小,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减小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解决措施:28号小区下倾角2度-4度,且沿着路线打;33号小区向科技馆方向打

22、,下倾角3度-6度,50,51号小区作为28号,33号小区的跳板,下倾3度-6度;同时,为了降低33号小区对园区附近的道路的干扰,33号小区的发射功率降低3dB。 优化前的SINR 优化后的SINR,优化前信号质量差,案例-更改同频小区的PCI后降低干扰,优化效果:PCI修改后Mod3干扰解决,问题路段SINR由-3dB左右提升至15dB,改善明显,优化后该路线SINR情况如下:,问题分析: 贵州路附近信号覆盖良好,但信号质量SINR较差,造成数据业务速率差。检查发现欧本海默、神龙大厦裙楼附近没有其他小区的强信号,也不存在异系统间的干扰,初步怀疑是小区PCI Mod3结果相同,在切换同步时存在

23、干扰。 检查发现欧本海默LDE1(PCI367)与神龙大厦裙楼LDE2 (PCI208)Mod3相同,对主同步信号的加扰方式相同,切换同步时存在干扰,造成切换时信号质量SINR较差。解决方案: 修改PCI避免mod3冲突,将欧本海默1、2小区PCI互换:修改后欧本海默LDE1的PCI为366,欧本海默LDE1与神龙大厦裙楼LDE2的Mod3冲突解决。,内容介绍,第3章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第1节 覆盖问题第2节 信号质量问题第3节 切换成功率问题,切换成功率问题分析,RF阶段的切换优化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邻区优化,用于保证网内所有用户在空闲态或通话态下都能够及时重选或切换到最佳的服务小区,从而保证整

24、个网络覆盖的连续性;此外还包括切换合理性的优化,包括是否存在延迟切换,乒乓切换,非逻辑切换等,这类问题最终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覆盖,干扰和切换参数的优化。,切换问题分析,切换合理性检查首先从路测软件中分析清楚切换事件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获知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后,通过Mapinfo在地理上检查本次切换是否是合理的,即是切换是否发生在地理上相隔过远的2个小区之间。故障检查:检查小区是否存在告警,如X2告警、硬件告警、驻波告警等。干扰检查上行或下行干扰都会是导致切换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分析切换失败时应当同时关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情况覆盖问题 分析切换失败时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分别从是否存在越区覆盖,上下

25、行不平衡,载频级别接收质量和接收电平性能测量等方面来分析,案例-漏配邻区导致掉话,分析: 文登路附近测试情况如下,文登路由东往西测试时,SN世纪之星LDE1无法切换至SN西湖宾馆LDE3,RSRP及SINR恶化导致掉线,掉线后重选至SN西湖宾馆LDE3。检查SN世纪之星LDE1与SN西湖宾馆LDE3未配置邻区关系,无法正常切换导致掉线。解决措施: 增加双向邻区:SN世纪之星LDE1 (74)与SN西湖宾馆LDE3(193)。优化效果: 邻区添加后测试切换正常,SN世纪之星LDE1的RSRP下降时及时切换至SN西湖宾馆LDE3,问题路段SINR改善,掉线问题解决。,案例-Mod3冲突造成切换失败

26、,问题分析: 太平路信号覆盖良好,SINR较差,存在切换失败。铁路医院、影视中心基站距离仅120米左右,基站距离近,小区重叠覆盖区域较大,切换频繁,附近没有其他小区的强信号,也不存在异系统间的干扰,初步怀疑是小区PCI Mod3结果相同,在切换同步时存在干扰。 检查发现如图SN铁路医院LDE1(PCI29)与SN影视中心LDE3(PCI14)Mod3结果相同,对主同步信号的加扰方式相同,切换同步时存在干扰,造成切换时SINR较差。解决方案: 影视中心LDE2、3的PCI互换(14-13)。,案例-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现象: 测试过程中从PCI 281切换到PCI279切换失败分析: PCI

27、178覆盖较强,源小区281受到279和178两个扇区的强干扰, 下发的切换命令总是失败,UE无法正确接收。279小区是切换的目标小区,在切换区有一定的信号强度可以保证切换后的信号质量,279小区暂时不能减小;178小区是完全干扰小区的角色,因此首先需要减小的178小区在该区域的信号强度,减轻对281小区的干扰。解决措施: 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把178的覆盖进行收缩,切换成功。,案例-切换不及时问题,当邻区无线质量满足切换门限时,服务小区的RSRP突然陡降:,eNodeB侧表现为下发切换命令后收不到切换完成消息,或者连测量报告也收不到,调整天线或功率改变切换区域位置,避免信号突变造成切换失败;

28、修改服务小区与邻区的偏置CellIndividualOffset来提前切换、修改服务小区的延迟触发时间IntraFreqHoA3TimeToTrig来提前切换(如40ms)等。,总结,RF 优化阶段的调整措施除了邻区列表的调整外,主要是工程参数的调整。大部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工程参数加以解决:天线下倾角;天线方向角;天线高度;天线位置;天线类型;增加塔放;站点位置;新增站点/RRU,以上内容对网络优化中 RF 优化阶段涉及的内容进行描述。RF 优化关注的是网络信号分布状况的改善,为随后的业务参数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线信号环境。RF 优化测试以 DT 测试为主,其他测试方法提供补充。RF 优化分析以覆盖问题、干扰、切换问题分析为主,其它问题分析作为补充,主要是排除由于以上三个问题带来的切换、掉话、接入和干扰问题。RF 优化调整以工程参数及邻区列表调整为主,小区参数调整在参数优化阶段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