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190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课程内容,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概况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基本经验与启示,概念界定,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是指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和局部范围掌握政权,它是通过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来实现的。抗战时期,中共先后领导和创建了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它们名义上归国民政府管辖,实际上由共产党统一领导。,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概况,(一)党局部执政的历史概述苏维埃时期: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的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开端。延安

2、时期: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执政,是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一次成功的执政实践。西柏坡时期: 1948年8月,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局部执政的实践,开始了政权职能的转变,为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作了重要准备。,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概况,(二)陕甘宁边区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示范区”1、 陕甘宁边区概况2、 陕甘宁边区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示范区”陕甘宁边区成为党局部执政“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陕甘宁边区在党的局部执政中“示范”作用,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执政方式是指政

3、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方法、手段及途径的总称。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成功实践中,开创性地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党与政权系统及政权系统内部的关系,从而为边区政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基本前提,也为党日后在全国范围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一)一元化领导原则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领导体制 1、一元化领导的含义 2、实现一元化领导的途径 3、如何评价一元化领导,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是一个伟大创新。它既不同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政权,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

4、制度,还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而是结合各抗日民主政权的实际和战时特点,采取了“二权半”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1边区政权的结构及其职能边区政权由参议会、政府和法院三部分组成。边区参议会:是边区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边区参议会分区参议会、县参议会及乡参议会三级。边区政府: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从立法地位上说,政府隶属于参议会。政府的机构设置、编制由参议会决定,政府的组成人员由参议会选举。边区政府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由边区参议会在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举。政府尊重参议会的议决、创制权。未经参议会议决、创制,由政府

5、做了的重大事件,还可经参议会追认。,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长官不称职,或工作做得不好的,要受弹劾,直至罢免。政府由参议会选举产生,接受参议会的监督,同时,对参议会也有一定的制约权。参议会与政府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结合而成边区的各级政权机构。就边区一级来说,边区参议会是边区的最高权力机关,边区政府则是边区的最高行政机关。两者结合成为边区的最高政权机关。,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边区法院:是边区最高的司法机关。一切有关司法工作均由高等法院负责。边区高等法院独立行使其司法职权。边区高等法院受中央最高法院管辖,边区参议会监督,边区政府领导,院长由边区参议

6、会选举。法院在行使司法职能时是独立的,在政治上、行政上受政府的领导。司法的这种状况,当时被称为“半独立”。,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2“二权半”政权结构的合理性思考具广泛的群众基础司法制度符合战时边区的实际“二权半”政权结构的科学性,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构成1三三制的提出及实质2三三制政权的产生方式3三三制政权实行情况 三三制是政权建设的伟大创举,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四)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监督机制1加强权力结构内部的自我监督坚持党的监督的核心地位坚持权力机关监督的权威性2加强权力结构外部的

7、监督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党外各民主党派对政权的监督,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五)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权力运作机制1、在政权机构的组成上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2、在权力运行过程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方法,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一)基本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成功的关键明文规定中共中央西北局为最高领导机关 积极探索通过法律对根据地政权和社会实施领导在同党外人士合作中既尊重他们又不事事迁就加强自身建设,以正派的党风影响中间人士,影响全民族,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一)基本经验2、民主法制化、规范化是人民

8、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一)基本经验3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确立执政为民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策观、群众观和权力观。制定政策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政策的取向,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和切实保障人权;党与政府全部工作和活动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地掌权和用权。,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一)基本经验4、 加强公职人员的道德建设,倡廉防腐,推崇艰苦奋斗精神重视教化,警钟长鸣建章立制,以法治吏保障生活,低俸养廉厉行节约,以俭育廉领导垂范,以德养廉,三、

9、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二)启示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劳永逸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随着执政环境、执政目标和执政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1.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最根本的是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体现的是执政的规律性,民主执政体现的是执政的人民性,依法执政体现的是执政的合法性,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2.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陕甘宁边区概况,陕甘宁边区,也称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包括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的各一部分,东临黄河,北起长城,南达渭河流域,西迄甘宁高原和六盘山脉。它是

10、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扩大、巩固和建设起来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陕甘宁边区成为党局部执政“示范区”的有利条件,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处于首席地位,是党唯一没有丧失的革命根据地由于国民党最早承认陕甘宁边区的合法性,使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状况较前有了较大的发展陕甘宁边区的外部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陕甘宁边区在党的局部执政中“示范”作用,从政权结构上看,陕甘宁边区政府形成了完整的权力系统与有机的和谐体从建立新国家的意义上看,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系列纲领和政策,具有前瞻指导作用,一元化领导的含义,在同级党政军民

11、各组织的相互关系上,党的组织领导一切 在党内的上下级关系上,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实现一元化领导的途径,建立完备的与政权并行的党的领导系统为政权机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向各级政权选派党员干部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推动边区工作,如何评价一元化领导,一元化领导并非党政“一体化”一元化领导对中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组织保证作用,司法制度符合战时边区的实际,它适应了边区战争环境的需要适应了当时边区政权甫立,人们法制观念比较淡漠的实际适应了边区法律不完备、组织不健全、司法干部业务能力较低的实际,“二权半”政权结构的科学性,在各级权力机关的相互关系上,三级参议会独立行使立法权在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

12、的关系上,实行权力相互制约党对领导政权机关的正确认识,坚持党的监督的核心地位,通过对边区政府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实现政治监督通过加强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实现思想监督通过在政府中工作的共产党员来实现党对政权的组织监督,坚持权力机关监督的权威性,党是政治生活的领导核心,权力机关的监督活动必须在党的指导下完成权力机关的监督必须完全把握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按照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执政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去执政要科学的配置和运用权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民主执政,民主执政:根本要求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执政成果由人民共享 执政

13、的实质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人民公仆向人民主人转化,二是防止公共权力向私人权力转化执政方式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靠人民执政平等是民主的基石,知情权是民主政治的首要前提三是执政成效要由人民来评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权力法定行为依法争议法断,三三制的提出及实质,三三制政权的两个特点: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不一定在数量上要占绝对多数,而要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共产党合作各方要相互协作、相互协商,达到协议的一致,从而取得共同纲领作为施政的方针

14、三三制政权并非仅仅着眼于政权内部人员组成的比例分配,更重要的是为了真正体现政权的民主性质,三三制政权的产生方式,三三制政权是选举产生的。各级民意机关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边区各级政府则由民意机关选举产生。,三三制政权实行情况,乡一级:乡参议员和政府委员的成分,共产党在老区超过三分之一,在新区不到三分之一,平均数为三分之一左右,其他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基本上做到了三三制。县一级:1942年边区县的建制共30个,其中22个县完全实现了三三制,8个县未完全做到,主要是共产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边区一级:三三制在边区参议会常驻会和政府委员中实行的比较好,在全体议员和全体工作人员中则没

15、有完全做到。,三三制是政权建设的伟大创举,实行三三制,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了实行三三制改变了过去党直接领导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实行三三制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胡锦涛指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古人曰:“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风气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十六大一个重要的判断、告诫和警示: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风建设,实质是民心建设、民气建设。得到民心,聚集民气,就能得天下、治天下,就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