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249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章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内 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生物安全技术,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描述防止实验室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意外暴露及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危险度评估生物安全基本设备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危险度等级,1 级:无或极低危险,对人或动物常不致病2 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对人或动物致 病,传播有限,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3 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常引起人或动物 严重疾病,不传播,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4 级:个体和群体危险均高。常引起人或动物严重 疾病,易传播,缺乏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

2、。,微生物的危险度评估内容,危险度等级微生物的稳定性、致病性和感染数量暴露的潜在后果自然感染途径实验室感染途径、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标本量、 拟进行的实验室操作、基因技术适宜宿主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或临床报告信息当地具备的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生物安全基本设备,生物安全柜个人防护设备:防护服 、面部防护 、手 套 、鞋 、呼吸道防护注意:离开实验区域时应脱卸个人防护装备 并洗手;脱手套、结束生物安全柜工 作后,或离开实验室之前均应洗手。,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BSCs,级:设计简单,目前仍广泛使用 保护操作者和环境,不保护操作对象级:保护操作者和操作对象

3、操作危险度2 级和3 级微生物 穿正压防护服可处理危险度4 级微生物级:对操作者防护最好 操作危险度4 级微生物 适用于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处理感染性物质处理潜在空气传播的物质密封离心杯的装样、取样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及防护,BSL:生物安全水平 BSC:生物安全柜 GMT: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一.BSL-2实验室设备和设施要求,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1.实验室必须与办公室等公共区域相隔离,4.门口有危险警示标识,3.门上有可视窗,2.实验室的门能自动关闭,实验室的进入,授权人方可进入生物安全水平BSL-2责任人:XXX联系 电话:1336

4、5XXXX,设置洗手池,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最好安装在出口处,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不渗漏、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板应当防滑。不铺设地毯。,火警报警器,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同时应安装防虫纱窗。必须考虑安全保卫措施。必须使用坚固的门、安全窗户以及门禁系统。适当时还应使用其他措施来加强安全保障。,要有可靠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以保证人员安全离开实验室。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及洗眼设施。应当配备具有适当装备并易于进入的急救区或急救室。实验室内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BSL-2实验室,应在靠近实验室的位置配备高压灭菌器或其他清除污

5、染的工具。,BSL-2,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laboratory biosecurity): 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 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生物恐怖(bioterrism): 是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袭击手段, 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布危险因子,造成疾病的暴发、 流行,导致人群失能和死亡。,生物安全技术,实验室技术 意外事故的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实验室技术,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的操作: 标本运送、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操作、感染性物质冻干管、血清分离、朊蛋白。常用设备的使用: 接种环、移液管、离心机、生物安全柜

6、 。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标准预防措施,血液和其他体液标准预防措施,标本置密闭、防穿刺、防渗漏容器 戴手套、面罩和眼罩处理标本。操作完成脱手套并洗手在BSL内处理已知或未知感染性标本或微生物禁止用嘴吸取移液使用针头和注射器时遵循标准预防指南工作结束后被污染的工作台用合适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重复使用的物品先消毒,再清洗被污染的设备在维修、送往厂家或报废之前消毒离开实验室前脱防护服、洗手,意外事故的处理,锐器伤及其他损伤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潜在危害性气溶胶释放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离心管破裂,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感染性废弃物: 指丢弃的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品。处理原则: 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丢弃;或经适当包裹运送到其他地方处理。应对参与丢弃者不造成潜在危害。清除污染的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首选)、焚烧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遵循国内外相关规定。通常为三层包装内层容器:装载标本。应密闭,防水、防渗漏, 贴指示内容物的标签第二层包装:吸水性材料,当内层容器泄漏时, 吸收溢出的液体第三层包装:保护第二层包装免受物理性损坏 高度危险性物质的运输要求严格,需查阅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