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645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主要指在言语和语言、学习和运动、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能力的发育延迟或异常。一般起病于学龄前,呈持续病程,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主要指在言语和语言、学习和运动、社会交,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指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18岁)以前由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上述概念表明:1. 精神发育迟滞不是独立的疾病

2、单元,它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脑发育受阻的一组疾病;2. 起病年龄划定在18岁以前。因此,如果在18岁以后,由于某和原因引起脑损害,继发智能障碍者,医学诊断则列为痴呆(dementia)范畴;3. 智力整个水平显著低于同年龄平均水平。通常判断智力水平,临床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采用相应的标准智力测试方法。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力水平低下,智商(IQ)为70或低于70。缺陷程度越严重,智商越低; 4. 在智力低下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缺陷。社会适应能力是指社会交往技能和责任、日常生活技能、独立生活和自给自足能力等,达不到他(她)的文化社会环境所期望的标准。,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4,上述概念表明:儿

3、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4,【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4。;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高达30。据1982年我国6大行政区12地区精神发育迟滞调查结果,总患病率为333。(包括中度和重度精神发请迟滞),而714岁的患病率为527。我国于1988年对014岁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儿童智力低下患病率为10 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前者为146。、后者75。男性与女性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一般无显著差异。程度的比率以轻度精神共育迟滞占多数,约占75;重度和中度占20;极重度占5。程度越重者,往往伴等躯体先天畸形,而且死亡率也越高。,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5,【流行病学

4、】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5,【病因】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复杂多种,涉及范围广泛,诸如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随着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一部分病例可查明病因,但仍有许多病例尚未能发现致病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分为十大类:感染和中毒;外伤和心理因素;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大脑疾病(出生后的);由于不明的出生前因素消疾病;染色体异常。未成熟儿;重性精神障碍;心理社会剥夺;其他和非特异性的病因。,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6,【病因】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复杂多种,涉及范围广泛,诸如生物学,现就产前、围生期和产后致病因素简要分述如

5、下: (一)产前损害 1遗传因素 (l)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指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由染色体异常引起者约占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1520。目前已发现60余种染色体畸变的病种,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重要病因。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尚未十分清楚,可能由遗传基因决定,也可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放射线辐射、药物、毒品、病毒感染、母体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高龄妊娠等因素所引起。染色体异常多为散发,家族性发病者较少见。数目异常较结构异常多见。,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7,现就产前、围生期和产后致病因素简要分述如下:儿童少年期心理发,染色体异常中,以21三体综合征最多见,患病率约为11000,母育龄越大,分娩2

6、1三体综合征危险性越大。 另一种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脆性X综合征,它是一种X连锁智力缺陷的疾病,在一男性群体中发生率约为0.190.92。(2)单基因遗传疾病:现已发现人类约有2800多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多数为隐性遗传。在发达国家,单基因遗传疾病约占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815。先天性代谢障碍,多数是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黑朦性痴呆等。 (3)多基因遗传疾病:是由两种或多种基因经过自然变异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脑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管缺陷造成精神发育迟滞。 (4)母子基因型不符:指Rh阴性的母亲怀孕Rh阳性的胎儿,而导致胎儿脑组织损害。,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染色

7、体异常中,以21三体综合征最多见,患病率约为11000,2感染母孕期以病毒感染为多见,在妊娠头3个月受到感染时对婴儿影响最为严重。目前已知至少有12种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水痘、乙型肝炎等病毒,均可能导致胎儿损害,而引起死胎、流产、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等。风疹病毒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心脏损害、耳聋、智力障碍。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可产生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脑性瘫痪、脉络膜视网膜炎和智力障碍。母孕早期感染弓形体病,如传染胎儿,可产生小头畸形、小眼球、白内障、脑钙化或智力障碍。此外,宫内感染梅毒、艾滋病均可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2感染儿

8、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3中毒目前已证实孕期用药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精神病药、抗菌素等。孕妇酒精中毒、吸毒、吸烟、服用类固醇、铅中毒或其他急性和慢性中毒,特别是妊娠早期,均可能造成胎儿损害。4营养不良孕妇持续较长时间营养不良是使胎儿生长发育障碍重要的原因,导致低体重儿和脑发育不良。孕妇如严重缺乏某些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母孕期缺碘是造成小儿发育不良和智力低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孕妇严重缺锌、铁、铜、钙等均可能形成胎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先天缺陷或脑发育不良。,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0,3中毒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0,

9、5物理和化学因素孕妇如在特定环境,受到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辐射等影响;或骨盆和腹部X线照射,尤其妊娠头3个月,对胎儿损害尤为严重,并使胎儿发生染色体畸变危险性增加。环境污染,孕妇接触或吸入某些毒性化学物质可影响胎儿发育。(二)产时损害围生期因素,包括窒息、产伤、颅内出血、感染、早产地或极低体重儿和核黄疽等是引起小儿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以窒息、产伤引起脑损害最为常见。重度的缺氧、缺血往往可导致重度智力障碍和其他脑损害,如癫痫、脑性瘫痪等。,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1,5物理和化学因素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1,(三)产后损害 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如脑

10、炎、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引起高热、昏迷、抽搐等均可致后遗神经系统损害,包括肢体瘫痪、癫痫和智力障碍。小儿由于严重颅脑外伤、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以及中毒等,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智力障碍。铅中毒是儿童行为障碍、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如在婴幼儿发育阶段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社会交往、缺乏良性环境刺激、丧失学习机会等均可产生智力发育阻滞,甚至重度智力缺陷。,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2,(三)产后损害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2,【临床特征】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

11、智商(IQ)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智商(IQ)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 即 IQ=(智龄实际年龄)100 智商(IQ)在 100士 15为正常范围。智商(IQ)70或 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 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 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现将不同程度的临床特征,分述如下:,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3,【临床特征】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l)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

12、水平,可以社会交往,具有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显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能部分自理日常简单的生活,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语言、运动功能和技巧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阅读、计算能力很差,理解能力差,对学校的功课缺乏学习的能力。成年时期不能完全独立生活。少数患者伴有躯体发育缺陷和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4,(l)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社会适应能力明

13、显缺陷,日常一切生活均须别人照护,不知危险和防御。言语发育明显障碍,或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句,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运动功能发育受限,严重者不能坐、立和走路。不能接受学习教育。常伴有癫痫、先天畸形。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完全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终生需别人照料,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 精神发育迟滞躯体特征:产前受损害和严重智力缺陷者常有先天性异常体征,如小头、面部畸形、耳低位、唇裂、腭裂、四肢和生殖器官畸形等。视觉、听觉障碍和先天性心脏损害等较为常见。,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5,(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陷,日常一,精

14、神发育迟滞临床四级分类表分级智商水平(IQ)相当智龄适应能力缺 从特殊教育中受益水平轻度5069912岁轻度通过特殊驾御可获得实践技巧及实用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并能在指引下适应社会中度354969岁中度可学会简单的人际交往、基本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简单手工技巧,但阅读和计算方面不能取得进步重度203436岁重度可从系统的习惯训练中受益极重度20以下岁 极重度对于颌、四肢训练有反应,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6,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四级分类表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6,精神发育迟滞的特殊类型 (l)先天愚型( 21三体综合征, Down综合征):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眼裂细小,眼距宽,鞍鼻,丢面沟裂

15、深而多,耳小位低,第一趾和第二趾间距宽有凹沟,小指末节发育不良,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脐疝等。(2)脆性X综合征:是X连锁智力缺陷的疾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细丝部位”,即是脆性部位,位于Xq 27或Xq28部位。大多数为男性。临床表现智力低下,语言及行为障碍,特殊面容(头大、长脸、前额及下颌突出、颧弓高、耳大)、手大、足大、睾丸巨大。行为常表现孤独、多动、羞怯或倔强,易误诊为孤独症。(3)结节性硬化:常显遗传,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病。一般在26岁被发现,临床以皮脂腺瘤、癫痫和进行性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行为异常或精神症状。大脑组织有多发性结节或钙化。,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7,精

16、神发育迟滞的特殊类型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7,(4)苯丙酮尿症(PKU)是由于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以致苯丙氨酸在体内积聚而影响脑的发育。患儿出生后数周发生呕吐、易激惹、湿疹。身体有异常臭味,头发枯黄、皮肤晰白、虹膜色素偏黄或浅蓝色,肌张力增高,智力明显低下,癫痫发作。测定血中苯丙氨酸含量20mgdl。尿三氯高铁试验阳性反应。对新生儿采用Guthric细菌抑制法筛查,早期发现即采用低苯丙酸乳制品喂养,可以防止智力障碍发生。 ( 5)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先天性代谢障碍,致使半乳糖不能转变为葡萄糖而在体内蓄积,造成脑、肝、肾、眼等器官损害。出生后不

17、久出现拒食、呕吐、腹泻、黄疽、肝肿大、白内障、蛋白尿和氨基酸尿、智力障碍。,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8,(4)苯丙酮尿症(PKU)是由于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地方性呆小病或克汀病)它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低下重要原因。主要出生于缺碘、甲状腺肿流行区。临床表现为眼距宽、鼻器厚、口唇厚、矮小、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行走蹒跚或痉挛性瘫痪,聋哑、骨龄延迟等症状。血清甲状腺素(T4)减低,促甲状腺素(TSH)增高。甲状腺扫描可见甲状腺发育不良(显像模糊、缩小、延迟)。 缺碘地区进行全面补碘,可减少克汀病及智力低下的发病率。早期诊断并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开始治疗

18、(使用甲状腺素片剂)可改善本病的预后。,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19,(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地方性呆小病或克汀病)它是,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培训课件,3儿童精神分裂症 起病于学龄前的儿童精神分裂症往往表现孤独、退缩、言语障碍、智力减退,易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但前者具有分裂症情感淡漠、不协调、行为异常、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精神症状。4.多动综合征 因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易被认为智力问题。但多动综合征是以注意力涣散、多动、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智力大多正常,学习困难成绩时好时坏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影响。但临床有的患儿符合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并伴有智力低下者,可分别作出诊断

19、。,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1,3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1,【治疗和预防】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方针是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并结合病因和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因治疗;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的治疗;对某些精神发育迟滞类型病因明确者,在特殊教育训练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病,以防止病情发展,有利于康复。可以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氨洛酸等药物治疗。对伴发精神症状和癫痫等,可选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和抗癫痫药物治疗。对于伴有感觉和运动障碍均须予以矫治。开展预防,减少残疾的发生是关系到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策略

20、。预防基本措施主要遗传咨询,加强婚前检查,限制近亲结婚,产前诊断,早期诊断,实行免疫法预防传染病,广泛宣传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2,【治疗和预防】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2,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男性多见,属于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基本特征是:起病于婴幼儿,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病因未名,预后严重。【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每1万人口中3-4例,男性为多,男女之比为2.36.5 :1。【病因学】孤独症病因尚未明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围产期因素、免疫

21、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3,儿童孤独症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3,【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起病于出生后36个月以内,部分病例在23岁之内基本正常,但在3岁以后起病。临床特征为:1.社会交往障碍:患儿表现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和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特任目光接触,不与外界接触,对环境缺乏兴趣,亲抱或父母离开时都无所谓、情感反应冷淡,不与小伙伴一起玩。2.言语交流障碍:言语发育延迟最为多见。婴儿咿呀学语减少,常发出尖叫声和无意义的音节。言语理解能力障碍,缺少对讲话的反应。3.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常常表现为重复动作、刻板运动行为,异常的

22、吃饭和睡眠姿势。日常生活方式及内容,要求维持原样不变,即使微小的变动就会发脾气、哭闹。常有特殊的兴趣或迷恋,对人不感兴趣,却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表示异常的迷恋,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4,【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起病于出生后36个月以内,部分病例在2,4.感知觉反应异常: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发生过分敏感,有的近似“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的征象。反复自伤也不表示痛苦,而对触痒却忍受不了。5.智能障碍和其他损害:孤独症患儿外貌一般无明显呆滞,但适应能力明显落后,生活不能自理,自我防卫功能减弱,约75%患儿智力低下(中度或重度为多),但由于语言和社会交往障碍,因而很难对孤独症患儿作出准确的评估

23、。有极少数患儿可表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有超常的机械记忆和推算能力,即所谓的“白痴学者”,机制不清。,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5,4.感知觉反应异常: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发生过分敏感,,【诊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须符合下列5条: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2.接触交往障碍:需具有下列中2项: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不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别人支持和安慰;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3.言语交往障碍: 需具备下述中2项症状: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咿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如有某种

24、程度的言语功能,也缺乏主动或持续的言语交流;刻板重复地使用某些词语,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语词;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的异常;,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6,【诊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须符合下列5条:儿童少年期心理,4.兴趣和活动异常需具备下列症状之一:兴趣刻板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例如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和产生的噪声等);对个人的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做任何变动。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7,4.兴趣和活动异常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7,【鉴

25、别诊断】1.Heller综合征(又称婴儿痴呆或瓦解性精神病):是一种衰退性障碍,一般在起病前有一个明确、正常的发育过程。多数于24岁起病,经数月,患儿完全丧失语言功能,迅速发展为痴呆等特征可与之区别。2.儿童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少年期,一般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病程可自发缓解或波动以鉴别。3.精神发育迟滞:是以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治疗和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以氟哌啶醇较为常用,37岁患儿,每日剂量16mg,分23次口服。,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8,【鉴别诊断】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8,第四节 儿童期情绪障碍,【临床表现】1.分离

26、性焦虑障碍: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于其亲人离别时出现过分焦虑或惊恐不安,担心亲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们一去不返,而要求呆在家里,不愿去上学,如送患儿去上学就诉说头痛、腹痛等,检查又无异常体征。2.儿童期恐怖性障碍3.社交敏感性障碍: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去公共场所或学校。4.儿童强迫症 5.儿童癔症 6.儿童抑郁症,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29,第四节 儿童期情绪障碍 【临床表现】儿童少年,五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

2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于其同龄相比又常时间持续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行为障碍。国内报道患病率为1.3%-15.9%。【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是主要症状之一。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课,做作业也心不在焉。轻者对某些感兴趣的活动能集中注意,重度者对任何活动都表现注意涣散。2.活动过度:大多数患儿从小起就特别好动。不论在家或在校都格外兴奋多动,不能安静听课,小动作多,不遵守课堂纪律,常干扰别人。,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0,五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0,3.情绪不稳,任性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常会作出不加思考的举

28、动,易激惹或冲动,不顾后果。情绪不稳,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叫喊、哭闹。行为幼稚、不辩是非,惹是生非或伴发其他不良行为。4.认知困难,学习障碍:本症患儿大多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动过度而影响学习,造成学业不良。5.行为问题,适应困难:往往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好挑逗、打架、干扰集体活动、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或其他品行问题。,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1,3.情绪不稳,任性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常会作出不加思考的,第六节 抽动障碍,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是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重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29、,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临床表现】按临床特征和病程不同,将抽动障碍课分为以下几类:1.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儿童习惯性痉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性抽动,如眨眼、皱额、咬唇、露齿、缩鼻、摇头、点头、耸肩等不自主抽动;少数病例为简单性发声抽动,表现反复咳声、哼气或清嗓声等。,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2,第六节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2.发声或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即Tourette综合征(TS),或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TS临床特征为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抽动,常从眼面开始,而后逐步发展到肢体,

30、以致全身多部位肌肉抽动,可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皱眉、伸舌耸肩吸气等。或表现为复杂运动抽动,如呈冲动性触摸别人或周围的物品,跺脚、下蹲、跪地或反复出现一系列连续无意义动作。 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性发声如清嗓、咳嗽、哼叫等,复发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字句、无聊的语调、重复刻板的秽语等。 症状可波动起伏,新症状代替旧症状。智力正常,自知有病。,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3,2.发声或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即Tourette综合征(T,3.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见于成年人,具有抽动障碍的特征,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不同时存在,而且症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4.其他未定型的抽动障碍【治疗】氟哌啶醇1-2mg/日至1.5-8mg/日。泰必利50-100mg,每日1-3次。,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4,3.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见于成年人,具有抽动障碍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