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689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1,第二章 第五节, 知识点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案例导入,患者,男性,34岁,五年来经常咳嗽,时重时轻,平时痰量多,为黄色浓痰,时有咯血,咯血量不等,近2日来,因感冒发热,咳嗽咳痰较前加重。体检:T:39.2,P:100次/分,R:21次/分,BP:110/70mmHg,杵状指(趾),左下肺可闻固定水泡音,叩诊稍浊,语颤增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性啰音。,2, 知识点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6x109/L,N:0.88.胸片提示:左下肺野肺纹理增粗,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问题

2、:(1)请写出护理诊断。(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6x109/L,N:0.88.,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课件,(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临床较少见,支气管先天发育障碍,如巨大气管-支气管症、Kartagener综合征(支气管扩张伴鼻窦炎、内脏转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肺囊性纤维化和遗传性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3)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支气管哮喘和泛细支气管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支气管扩张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

3、失调有关。,6,(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6,2、病理病变,病理生理改变,取决于支气管病变的数量以及并发的肺实质病变;早期时病变轻且局限,肺功能测定可在正常范围。病变范围较大时,肺功能测定表现为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当病情严重而广泛,且累及胸膜时,则表现为以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的解剖分流增加,加之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及弥散功能障碍,常有低氧血症并可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7,2、病理病变病理生理改变,取决于支气管病变的数量以及并发的肺,二、护理评估,(一)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1)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 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

4、痰明显增多。 如有厌氧菌感染,痰与呼吸有臭味。 感染时痰液静置于玻璃瓶内有分层特征: 上层为泡沫,泡沫下为脓性成分, 中层为黏液, 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8,二、护理评估(一)症状8,(2) 反复咯血 半数以上病人有程度不等的反复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可不一致。发生在上叶的“干性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 (3) 反复肺部感染 其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出现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多、胸闷、胸痛等症状。一旦大量脓痰排出后,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4) 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反复继发感染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贫血等,

5、严重时伴气促、发绀。,9,(2) 反复咯血9,(二)体征 轻症或干性支气管扩张体征可不明显。病变典型者可于下胸部、背部的病变部位闻及固定、持久的粗湿啰音,呼吸音减低,严重者可伴哮鸣音,部分慢性病人伴有杵状指(趾)。(三)并发症 反复感染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脓胸、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二)体征10,(四)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1)胸部平片 早期轻症患者常无异常,偶见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典型者可见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有平面。(2)CT扫描 高分辨CT (HRC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现已成为支气

6、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特征性表现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11,(四)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11,(3)支气管造影 此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依据。可确定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为外科决定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提供依据。但由于这一技术为创伤性检查,现已被CT取代。2、实验室检查 痰涂片及痰培养可指导抗生素治疗。急性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查有助于发现免疫缺陷病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所致的支气管扩张。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有助于鉴别管腔内异物,肿瘤或其他阻塞性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12,(3)支气管造影12,(五)心理-社

7、会状况,评估患者咳嗽的特点、痰的性状;评估咳血量;评估患者有无窒息的征兆及表现。了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情况。,13,(五)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咳嗽的特点、痰的性状;评估咳血量,14,三、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处理咯血,必要时手术治疗。,14三、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1、保持呼吸道通畅 祛痰药 可选用祛痰药或生理盐水20ml加ot-糜蛋白酶5mg,超声雾化吸人,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 支气管舒张药 支气管痉挛可影响痰液排出,如无咯血,可选用支气管舒张剂,如口服氨茶碱0.1g,每天34次,或其他茶碱类药物。必要时可加用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药物喷雾吸

8、入。,15,1、保持呼吸道通畅15,体位引流 有助于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和全身中毒症状。对痰多、黏稠而不易排出者,有时其作用强于抗生素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体位引流无效时,可经纤支镜吸痰及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痰液,也可局部滴入抗生素。必要时在支气管内滴人1/1000肾上腺素消除黏膜水肿,减轻阻塞,有利痰液排出。,16,体位引流16,2、控制感染,控制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治疗的主要措施。根据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菌药物。一般轻症者可口服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或磺胺类抗菌药。重症者,尤其是假单孢属细菌感染者,常需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药联合

9、静脉用药。如有厌氧菌混合感染者加用甲硝唑(灭滴灵)或替硝唑,或克林霉素。雾化吸入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可改善气道分泌和炎症。,17,2、控制感染控制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治疗的主要措施。根,3、咯血的处理,如咯血达中等量(100ml)以上,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根据出血小动脉的定位,注入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栓,或导人钢圈行栓塞止血。,18,4、手术治疗,病灶范围较局限,全身情况较好,经内科治疗后仍有反复大咯血或感染,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段或肺叶切除术,但术前须明确出血部位。如病变范围广泛或伴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不宜手术治疗。,3、咯血的处理 如咯血达中等量(100ml)以上,,四

10、、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多粘稠、咳嗽无力,以及未掌握有效咳痰技巧引起痰液排出不畅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 与痰多粘稠、大咯血不能及时排出有关。 3、焦虑、恐惧 与反复咯血和担心预后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和咯血有关。,19,四、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多粘稠、咳嗽无力,,五、护理目标,1、呼吸道保持通畅,能有效排出痰液,能进行有效的呼吸。 2、无并发症发生。 3、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 4、摄入足够营养,体重增加,增强抗病能力。,20,五、护理目标 1、呼吸道保持通畅,能有效排出痰液,能进行,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休息和环境 急

11、性感染或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注意保暖。使用防臭、除臭剂,消除室内异味。病情稳定时避免诱因如戒烟,避免到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和有烟雾的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等。,21,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21,饮食护理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冰冷食物诱发咳嗽,少食多餐。因咳大量脓痰,指导病人在咳痰后及进食前用清水或漱口剂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增加食欲。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充足的水分可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脏疾病者应指导患者低盐饮食。,22,饮食护理22,2、病情观察,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与体位

12、的关系,静置后是否有分层现象,记录24小时痰液排出量。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及量。若血痰较多,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是否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费力、面色的改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窒息的各种症状,并备好抢救药品和用品;注意患者有无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23,2、病情观察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与体位的关系,静,3、对症护理,(1) 体位引流护理 引流前向患者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根据病变部位、患者经验,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提高引流效

13、果。 引流时间要视病变部位、患者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每日1 3次,每次15 20分钟;在空腹下进行。,24,3、对症护理(1) 体位引流护理24,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咯血、头晕、发绀、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引流。 对于痰液粘稠者,可先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引流后,协助患者休息,给予漱口,并记录痰量和性质,复查生命体征和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25,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咯血、头晕、发绀、心悸,(2)咯血护理休息与体位 少量咯血嘱病人静卧休息,少活动。中量咯血应卧床休息,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患侧卧位。大量咯血取患侧向下,头低脚高位卧位,便于血液引流。保持环境

14、安静,大量咯血者床旁备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设备。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防止病人屏气或声门痉挛,鼓励病人轻轻咳出积在气管内的痰液或血液,及时帮助病人去除污物,给予口腔护理祛除口腔血腥味。,26,(2)咯血护理26,止血治疗 垂体后叶素是咯血治疗常用药物。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可使动脉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但其可以引起全身血管的收缩,并可引起子宫收缩,因此使用时注意控制滴速,监测血压。在存在冠心病或高血压时慎用,妊娠者则禁止使用。药物止血失败时可采取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饮食护理 少量咯血者进温凉饮食,少量多餐,禁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食纤维素食物

15、,以保持大便通畅。中量或大量咯血者暂禁食。,27,止血治疗27,病情观察 定期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观察并记录咯血量、颜色及频率,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100 500ml为中等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ml以上为大量。观察咯血先兆,如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 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应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咯血时颜色为鲜红色常提示活动性出血,应警惕咯血不畅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烦躁不安、气急、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咯血不畅等窒息前症状。,28,病情观察28,大咯血窒

16、息的抢救 抢救的关键是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畅通呼吸道。出现窒息征象时,如呼吸极度困难、表情恐怖、张口瞪目、两手乱抓、大汗淋漓、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甚至神志不清等,应立即:1)将病人抱起,取头低脚高俯卧位,使上半身与床沿呈4590度角,助手轻托患者头部使其后仰,以减少气道的弯曲,利于血液引流。2)嘱病人一定要将血咯出,不要屏气,并轻拍健侧背部促进血块排出,迅速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无效时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阻塞。3)吸氧:立即高流量吸氧。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两条静脉通路,根据需要给予呼吸兴奋剂、止血或扩容升压治疗。5)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心肺复苏。,29,大咯血窒

17、息的抢救29,4、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剂、支气管舒张药,指导患者掌握药物的疗效、剂量、用法和副作用。,30,5、心理护理,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患者极易产生悲观、焦虑心理;咯血时,自我感到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极度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态度,多与病人交谈,讲明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焦虑不安心理。咯血时医护人员应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应情绪波动加重出血。,4、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剂、支气管舒张药,指导患者,6、健康教育,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护理过程。与

18、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生活指导 讲解加强营养对机体康复的作用,使患者能主动摄取必要的营养素,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31,6、健康教育疾病知识指导31,预防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扩张与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应指导患者和家属早期发现和治疗呼吸道感染,以免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戒烟、避免烟雾和灰尘刺激有助于避免疾病的复发,防止病情恶化。各种阻塞性损害和异物应迅速解除。保健知识的宣传 教会患者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人、体位引流方法,以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患者和家属还应学会识别支气管扩张典型的临床表现:痰量增多、血痰、呼吸困难加重、发热、寒战和胸痛等。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32,预防呼吸道感染32,七、护理评价,1、痰液能否及时排出,是否能进行有效呼吸。 2、有无窒息的发生。 3、情绪是否稳定,紧张、恐惧感有无消失。 4、患者体重是否增加,抗病能力是否增强。,33,七、护理评价 1、痰液能否及时排出,是否能进行有效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