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247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MTS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XXXX0707-A-V10.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产品名称Product name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FIS-U 特性服务内部公开产品版本Product versionTotal 70 pages 共70页V1.0IPRAN改造服务技术交底书(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Prepared byGU解决方案交付部专业服务组日期:Date2009-12-10审核:Reviewed by谢继先日期:Dateyyyy-mm-dd审核:Reviewed by日期:Dateyyyy-mm-dd批准:Granted by日期:Dateyyyy-mm-d

2、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日期Date修订版本Revision version修改描述 change Description作者Author2009-12-10V1.0初稿完成任靓2009-12-30V1.0修改设计方案架构,增加各场景分析与典型场景方案设计等。任靓2009-01-22V1.0根据评审电子流review意见修改任靓1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 方案概述91.1 目的91.2 范围91.3 使用对象91.4 依赖关系10

3、2 IPRAN改造服务简介122.1 方案简介122.2 服务需求123 方案输入信息采集与分析143.1 客户需求采集与分析143.2 原有网络信息采集与分析143.3 IPRAN网络设计方案信息采集153.4 IPRAN改造方案信息采集164 IPRAN网络设计174.1 RAN硬件需求174.2 RAN资源分配设计174.3 IPRAN组网方案设计184.4 RAN接口传输能力设计184.5 RAN OM设计184.6 RAN时钟同步设计185 IPRAN演进策略设计195.1 RNC整体演进策略195.2 IUB接口由ATM组网直接演进至全IP组网195.3 IUB接口由ATM组网经双

4、栈再演进至全IP组网196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216.1 改造策略设计216.2 NodeB部署策略设计246.3 操作策略设计256.4 主要典型配置参数设计276.5 验证方案设计286.6 回退方案设计297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327.1 改造策略设计327.2 NodeB部署策略设计387.3 操作策略设计387.4 主要典型配置参数设计397.5 验证方案设计407.6 回退方案设计408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418.1 改造策略设计418.2 改造方案设计418.3 NodeB部署策略设计488.4 操作策略设计488.5 主要典型配置参

5、数设计488.6 验证方案设计488.7 回退方案设计499 IUB接口IP over E1/STM-1到IP over FE/GE改造方案设计509.1 改造策略设计509.2 NodeB部署策略设计509.3 操作策略设计509.4 主要典型配置参数设计519.5 验证方案设计519.6 回退方案设计5110 IU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5210.1 改造策略设计5210.2 操作策略设计5310.3 主要典型配置参数设计5310.4 验证方案设计5510.5 回退方案设计5611 IUR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5711.1 改造策略设计5711.2 操作策略设计6111.3 主要

6、典型配置参数设计6111.4 验证方案设计6311.5 回退方案设计6312 附录6412.1 附录一、生成NodeB CB6412.2 附录二、检测RNC到NodeB连通6412.3 附录三、双栈配置双OMCH/双IUBCP到纯IP的演进6512.4 附录四、关于M2000上运行脚本的进一步信息:692 表目录 List of TablesTable 1-1 本文涉及网元版本10Table 1-2 组网场景10Table 1-3 本方案涉及的RNC IP传输接口板11Table 3-1 原有网络信息分析服务内容14Table 3-2 网络信息收集主要服务内容15Table 3-3 网络信息收

7、集主要服务内容16Table 6-1 改造场景与方案推荐24Table 6-2 数据规划Checklist26Table 6-3 路测Test Case表29Table 8-1 改造场景与方案推荐47Table 10-1 路测Test Case表553 图目录 List of FiguresFIGURE 1-1 网络IP化典型组网11FIGURE 6-1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122FIGURE 6-2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223FIGURE 6-3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323FIGURE 7-1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

8、133FIGURE 7-2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233FIGURE 7-3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334FIGURE 7-4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435FIGURE 7-5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436FIGURE 7-6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537FIGURE 7-7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637FIGURE 7-8 IUB接口双栈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738FIGURE 8-1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142FIGURE 8-2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2

9、42FIGURE 8-3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343FIGURE 8-4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444FIGURE 8-5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544FIGURE 8-6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645FIGURE 8-7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746FIGURE 8-8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846FIGURE 8-9 IUB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947FIGURE 11-1 IU/IUR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158FIGURE 11-2 IU/IUR接口AT

10、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259FIGURE 11-3 IU/IUR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360FIGURE 11-4 IU/IUR接口ATM到IP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461FIGURE 12-1 CFM CB64FIGURE 12-2 PING65FIGURE 12-3 ADD NCP66FIGURE 12-4 ADD IUBCP66FIGURE 12-5 同步RNC的CM DATA67FIGURE 12-6 OMCH绑定路由67FIGURE 12-7 搜索NODEB67FIGURE 12-8 NODEB属性68FIGURE 12-9 OMCH的IP标志68关键词:ATM, IP,

11、 双栈,演进,搬迁摘 要:本文进行了ATM到IP演进方案的详细设计。缩略语清单: 缩略语英文说明中文说明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WCDMAWide Code Division Mutiplex Access宽带CDMACBConfiguration Baseline配置基线,NodeB备份数据配置LSWLAN Switch局域网交换机1 方案概述1.1 目的本文档用于指导UMTS专业服务交付工程师完成UMTS IPRAN改造服务的交付,UMTS专业服务交付工程师在本文档的指导下,结合IPRAN改造服务交

12、付报告模版的使用,输出最终可以交付给客户的UMTS IPRAN改造服务交付报告。详细的交付过程指导请参考UMTS IPRAN改造服务交付指导书。1.2 范围本文档所描述的UMTS RAN设备产品功能,与改造方案适用于基于RAN10、RAN11版本的UMTS RAN。对于本方案未列举的场景默认为该服务不涉及,如有需要请提出单独定制方案需求。交付操作可能将涉及CME,M2000等多种工具和产品,同时理解传输算法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本文不包括全部细节,如有需要,请参见相关产品手册和指导书。本文档详细介绍了UMTS RAN各接口向IP RAN演进的目标网方案设计与改造方案设计等内容。1.3 使用

13、对象本文档的阅读对象为UMTS RAN专业服务交付工程师。专业服务交付人员必须熟悉UMTS RAN设备产品,对与RAN设备对接的其它网元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专业服务交付人员要有二年以上UMTS RAN设备的工程或维护经验。专业服务交付人员要有商用局现场开局经验。1.4 依赖关系(1)本文档适用的RAN产品配套版本本文档根据RAN10、RAN11版本进行开发,但是对其它RNC和NodeB版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Table 1-1 本文涉及网元版本网元网元版本RNCRAN10/RAN11 V2硬件平台(BSC6810)NodeBRAN10/RAN11 V1/V2硬件平台(2)本文档适用的组网场景适用

14、于WCDMA RAN IUB接口、IU接口、IUR接口的IPRAN改造。对于IUB接口,本文档适用组网场景包括ATM组网演进至IP组网,从ATM组网演进至ATM&IP双栈组网,从ATM&IP双栈组网演进至IP组网。以及从IP over E1/STM-1演进至IP over FE/GE。本方案推荐验证至IP传输后,RNC使用GOU/FG2接口板,不涉及其他RNC IP传输接口板。Table 1-2 组网场景接口类型支持的组网场景Iu接口ATM使用UOI_ATM/AOU接口板,演进到IP使用GOU/FG2接口板IuCS与IuPS同时或其中之一演进Iur接口ATM使用UOI_ATM/AOU接口板,演

15、进到IP使用GOU/FG2接口板Iur使用独立的接口板或与IuCS/IuPS共接口板/共光口Iub接口ATM组网(使用UOI_ATM/AOU/AEU接口板)演进到IP组网(使用GOU/FG2接口板)ATM组网演进到ATM&IP双栈组网ATM&IP双栈组网演进到IP组网IP over E1/STM-1(使用POU/PEU接口板)演进到IP over FE/GE(使用GOU/FG2接口板)Table 1-3 本方案涉及的RNC IP传输接口板单板类型功能说明FG2a实现IP over Ethernet 承载提供8 路FE 端口或2 路GE 电接口提供IP over FE/GE支持Iu-CS、Iu-

16、PS、Iu-BC、Iur 和Iub 接口GOUa实现IP over Ethernet 传输方式提供2 路GE 光接口提供IP over GE支持Iu-CS、Iu-PS、Iu-BC、Iur 和Iub 接口Figure 1-2 网络IP化典型组网(3)设计输入的准确性IPRAN设计前首先需要根据UMTS RAN网络信息收集列表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再经过与运营商及其它如传输设备等设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收集的信息发生变更,需要确认变更原因,并及时更新设计输出。2 IPRAN改造服务简介2.1 方案简介该方案提供WCDMA RAN网络IP化改造的专业服务解决方案

17、(具体使用场景见本文1.4(2)本文档适用的组网场景)。WCDMA网络发展使数据业务不断演进,尤其是HSPA(及HSPA+)业务的引入,WCDMA RAN网络对IUB接口传输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依然依靠传统的ATM over E1方式解决IUB接口的传输问题,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因此,客户目前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且能够有效提升传输效率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此问题。华为WCDMA的IP传输解决方案引导业界潮流。RAN10和RAN11支持Iub/ IuCS/ IuPS/ Iur各接口的IP传输,Iub口还支持ATM/IP双栈传输。全IP正成为RAN各接口传输的主流方向。(3G

18、PP协议R4定义了RAN各个接口的IP传输。)随着IP技术的发展,承载网正在向IP演进,传输成本较高的ATM承载网正在逐步萎缩。在新建网络尽量采用IP传输的同时,对于原有的用ATM承载的WCDMA RAN传输网络也需要一个向IP演进的方案。本文进行了IPRAN改造服务方案的详细设计。2.2 服务需求IPRAN改造服务方案的设计针对RAN10、RAN11版本和常用组网场景,期望达到如下目标:1. 有效提升传输效率,节省网络投资CAPEX,减少运维OPEX 原ATM组网提供的带宽不够时(特别是需要使用HSDPA/HSUPA时),通过扩展IP传输网络,既可以节约传输费用,又能够提供高带宽。 IUB接

19、口通过ATM/IP双栈传输,不仅保护了对已有ATM传输网络的投资,而且减少了引入IP传输对ATM传输网络已有业务的影响,同时满足了客户对传输高效率、低成本以及灵活组网的要求。 RAN网络IP化是实现网络全网分组化和网络架构扁平化的基础,使承载网能同时承载多种制式,实现多业务的支撑,满足终端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从根本上降低了网络投资和运维成本,同时,还兼顾到网络的长期演进,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满足客户战略需求。 随着客户数据业务的发展,对传输带宽的要求越来越大,而采用传统的E1T1传输,需要对传输网络进行扩容,投资成本巨大,经过IP化改造后的RAN网络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

20、期短、维护成本低等优势。2. 网络规划设计专业,改造方案设计合理,全流程确保服务质量 专业的网络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传输带宽、负荷、业务发展需求等因素,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避免网络反复变更可能引起的网络性能下降; 合理的改造方案保障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使客户业务更好开展,提高终端用户感受度; 通过网络设计、服务方案制订、改造服务实施和网络调整完毕后的监控,全流程确保网络质量,保证服务实施过程中对网络和用户感受影响最小。3. 减少业务中断时间,降低服务交付风险,使网络平滑改造 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及时有效地组织资源,保障整个WCDMA IP RAN改造工程实施进度,保障网络商用质量。 专业化

21、的应急预案能有效降低改造过程中潜藏的技术、工程等风险,保证项目实施安全有效进行。 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组成的现场和远程技术支持团队,保证在出现故障时快速的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确保实施过程顺利进行。3 方案输入信息采集与分析3.1 客户需求采集与分析在IPRAN改造服务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专业服务交付人员要与客户就IPRAN建网需求进行交流沟通,获取该服务输入信息。并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客户需求对IPRAN改造服务的影响。3.2 原有网络信息采集与分析明确客户需求后,需对原有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并分析评估,主要涉及RAN设备软硬件、设备容量、接口及网络KPI等。Table 3-1 原有网

22、络信息分析服务内容分析内容描述原有网络RAN设备硬件配置分析 RNC硬件配置 NodeB硬件配置原有网络RAN设备软件版本分析 RNC软件版本分析 NodeB软件版本分析 License开通情况检查与分析 已开通特性分析原有网络RAN网络设备容量分析评估 设备容量分析评估 话务量分析评估 数据业务增长分析评估 设备告警评估原有网络传输接口分析评估 传输组网信息 传输网络接口信息以及客户需求,确定IUB传输连接策略,以及和客户传输网络的互联可行性。原有网络KPI分析分析当前网络的KPI,便于后续IP RAN改造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对比。原有网络话务模型分析分析现网话务模型,忙时话务量,话务量的忙闲

23、时曲线等网络特征,用于支持IP RAN改造服务方案的设计及效果评估。3.3 IPRAN网络设计方案信息采集IPRAN网络设计相关的信息采集内容,作为对目标网的方案设计,是必要的输入信息。Table 3-2 网络信息收集主要服务内容输入内容描述目标网话务模型和网络规模获取1.Traffic Model2.RNC支持的用户数和基站小区数量3.BOQ信息目标网核心网信息收集1.核心网设备信息2.IU接口支持功能和协议信息3.IU接口对接参数信息目标网传输网络信息收集1.IU/IUR/IUB传输组网信息2.IU/IUR/IUB传输复用信息3.物理传输线路的类型和信息4.中间传输网络设备信息5.客户传输

24、网络QoS信息目标网O&M对接信息收集1.RAN O&M和客户对接信息目标网客户2G网络信息收集1.2G网络设备信息2.2G网络支持协议信息其他关联网络信息1.需要对接其他设备的IUR接口信息2.其他RNC设备信息 目标网络RAN组网设计相关信息收集,详情请参考UMTS RAN网络设计服务产品V100R001技术交底书。3.4 IPRAN改造方案信息采集收集与改造方案有关的信息,以便制订合理的改造策略、方法等。包括项目信息、软硬件信息、网络拓扑、话务模型、网元配置信息、网络设备的对接信息、网规信息、操作维护信息等。改造方案的输入数据视具体案例可能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Table 3-3 网

25、络信息收集主要服务内容输入内容描述演进路线确定演进路线,如ATM演进至双栈传输、ATM演进至全IP传输并使用IP over FE或IP over E1网络拓扑包括所有涉及到的网元拓扑结构,现网组网方案。话务模型同网络设计输入信息网元配置 RNC配置脚本 基站信息:基站典型配置脚本,软件版本,站点类型等 License信息网络设备对接信息 RNC接口板槽位,备份方式 传输组网信息,传输网络接口信息 IP地址/路由规划 VLAN配置 QoS设置等网规信息 基站信息:基站名称,基站序号,基站规格 小区信息:小区编号,频段,小区名称 基站环境信息:网络VIP区域及现网主要业务,覆盖区域类型(城市、郊区

26、)等操作维护M2000基本信息,OM网段要求,RNC和NodeB操作维护4 IPRAN网络设计对于IPRAN网络需要预先设计,属于网络设计的内容,在本文中不做赘述。详情请参考UMTS RAN网络设计服务产品技术交底书。这里仅说明需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事项等。4.1 RAN硬件需求4.1.1 RNC硬件需求校验关于RNC硬件需求的校验,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RNC硬件需求校验”章节进行。4.1.2 NodeB硬件需求设计V1平台的BBU3806/BBU3806C内置2个FE电口,可用于IP传输。V1平台的BTS 3812E/3812A/3812AE/3806/3806A等,需检查Iub接

27、口板是NDTI还是NUTI,如是NDTI则需更换为至少有一块NUTI,提供2个FE电口,用于IP传输。(较新的局一般用的NUTI板)V2平台的BBU3900的单板WMPT有一个FE光口,一个FE电口,可用于IP传输。详情请参考NodeB产品手册。4.2 RAN资源分配设计主要考虑RAN资源的合理分配,给出RNC单板槽位部署策略,NodeB在RNC接口板间的部署策略,NodeB和接口信令链路在SPU子系统间的部署策略、内部资源索引资源分配设计等。在进行RNC单板槽位部署策略设计时,需根据现网原有单板部署情况、演进策略进行具体分析。详情参考本文档后续改造方案设计中有关内容。在进行NodeB在RNC

28、接口板间的部署方案设计时,需注意结合改造策略进行设计,以避免NodeB搬迁,或将NodeB搬迁数量/次数减少到最低为原则。其他设计原则与方法可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RAN资源分配设计”,“传输资源管理设计”章节进行。4.3 IPRAN组网方案设计包括传输组网拓扑图设计、接口可靠性方案设计、故障检测方案设计、IP地址规划设计、VLAN策略设计、QOS设计。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接口组网方案设计”,“RAN传输接口可靠性设计”章节进行。4.4 RAN接口传输能力设计根据网络话务模型计算IuCS、IuPS、Iur和Iub接口的传输带宽需求,并给出接口带宽推荐配置。根据不同接口传输类型

29、,设计接口传输典型配置,如链路数量,链路类型,DSCP等。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RAN接口传输能力设计”章节进行。4.5 RAN OM设计包括OM网络结构设计、OMIP规划设计、OM通道策略设计、OM安全性设计、时间同步设计。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RAN O&M设计”章节进行。4.6 RAN时钟同步设计针对不同传输接口类型,进行RNC时钟同步方案、NodeB时钟同步方案的设计。参考RAN网络设计技术交底书“RAN时钟同步设计”章节进行。5 IPRAN演进策略设计本章节对于RNC各接口整体演进至IP的演进策略进行设计。对于IUB接口的演进策略,是由ATM演进至IP,还是ATM经双

30、栈后再演进至IP,分析优缺点。5.1 RNC整体演进策略考虑到IU口由ATM到IP演进可整体进行,并且在新增RNC搬迁至全IP组网的场景中,优先推荐直接部署IU接口为IP组网,再搬迁NodeB的方法。所以,本方案推荐在RNC进行整体IPRAN改造时,优先进行IU口IP化改造,然后分批进行IUB口的IPRAN演进。5.2 IUB接口由ATM组网直接演进至全IP组网优点分析:一步到位获得IP传输的好处;完全不再依赖ATM传输,维护简单,降成本。缺点分析:对IP传输QoS要求更高;IP网质量不稳定容易对RAN造成冲击;演进过程中更换OM通道,存在不通的风险。5.3 IUB接口由ATM组网经双栈再演进

31、至全IP组网优点分析:保护客户现有ATM投资;对IP传输QoS要求更宽松;网络平滑演进,冲击小;ATM-Iub双栈时保持OM通道不变,Iub双栈-纯Iub IP前修改OM通道,降低风险。缺点分析:两步演进都会中断业务; 维护复杂,成本下降有限;如果演进时要调整ATM传输,操作较困难。IUB接口演进策略作为改造方案设计输入,由局方决策后给出。根据上述策略优缺点分析与比较,对于担心IP传输不稳定或IP网络未到位完全的局方,建议通过演进至双栈作为过渡是比较稳妥的策略。对于IUB接口组网最终要演进至全IP组网,并且IP网络质量较好的局点,因经过演进至双栈组网作为过渡的优势不明显,可以考虑建议IUB接口

32、直接由ATM组网演进至全IP组网。6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6.1 改造策略设计对RNC V2硬件平台进行分析,RBS框有14个槽,RSS框有10个槽可用于部署接口板,可用接口板槽位充足。在一般情况下,RNC存在空闲槽位可用于部署接口板。IUB接口从ATM演进至双栈组网,在RNC侧需要增加IP传输接口板。基于RNC V2硬件平台接口板槽位充足的特点,本方案推荐不更改RNC原有接口板部署,直接新增IP传输接口板至空闲槽位。不仅可以最简化改造操作,并且可降低改造风险,优势明显。RNC有、无空闲槽位部署IUB新增IP接口板,直接影响到IUB接口由ATM到双栈改造的策略与方法。所以,根据R

33、NC硬件部署策略划分改造场景,分别进行改造方案设计。6.1.1 RNC有空闲槽位时的改造方法可使用空闲槽位部署新增IP传输接口板。“空闲槽位”仅指RNC中可用于接口板部署的空闲槽位。针对该场景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设计改造方案。1. 如果IUB接口ATM传输接口板所在框存在充足的空闲槽位(且足以用于新增IP接口板部署),推荐直接部署IP接口板至空闲槽位。需要预先调好IP接口板数据,然后逐站进行搬迁操作。该方案为首推方案,操作风险小、操作简便。2. 如果IUB接口ATM接口板所在框内无空闲槽位,或空闲槽位不足以用于新增IP接口板部署,而本RNC其他框存在空闲槽位。可以借助本RNC其他框的空闲槽

34、位进行。该方案会造成NodeB的控制和传输跨框,稍增大开销。不过该开销一般可以忽略。如果以后本框配置了IP接口板再搬回,需多中断一次服务。对于上述场景的改造方案设计举例说明如下。为尽量涵盖上述场景,此举例仅为假设。某RNC共有0号框、1号框。IUB接口板为AOU板,共6对,分别部署在0号、1号框。如图:Figure 6-1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1经IPRAN方案设计,需要增加两对GOU接口板用于IUB接口IP传输。1号插框中IUB接口使用1419号槽位AOU接口板,1号框2023号槽位空闲,可部署新增IP接口板。0号插框中IUB接口使用1419号槽位AOU接口板,无空闲槽位

35、可用于新增IP接口板部署。故将新增的两对IP传输接口板(以GOU为例)全部部署在1号框2023号空闲槽位。如图:Figure 6-2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2对于承载在1号框1419号槽位的NodeB,可以直接部署在本框新增的2023号槽位的两对GOU板。承载在0号框1419号槽位的NodeB,也部署在1号框2023号槽位的GOU接口板,但在增加IP传输配置时,需要考虑控制子系统与传输资源管理的跨框。改造后IUB接口拓扑示意如图:Figure 6-3 IUB接口ATM到双栈改造方案设计_举例3原部署在AOU接口板的NodeB,在改造中承载在新增GOU接口板的对应关系需要进行N

36、odeB部署策略设计,参见本章“NodeB部署策略设计”一节。6.1.2 RNC无空闲槽位时的改造方法如果RNC已无空闲槽位可用于IP接口板部署,需要先通过基站搬迁等办法调整出至少一对空闲槽位,再按上述场景给出改造策略进行。但调整空闲槽位,可能会涉及NodeB搬迁,不推荐。如果无法调整出至少一对空闲槽位,则考虑加框。加框前需准备SPM单板。判断现有框中的SPM是否多于一对(即可以多余出一对),如果可以调整出一对SPM,可考虑将多出的一对SPM放入新加框。如果现有框中均只有一对SPM,那么需要新加一对SPM到新加框。Table 6-1 改造场景与方案推荐场景推荐程度RNC有空闲槽位本框有空闲槽位

37、首选本框无空闲槽位,其他框有空闲槽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选择RNC无空闲槽位应先通过基站搬迁等方法调整出至少一对空闲槽位。涉及NodeB搬迁,不推荐。如无法调整出空闲槽位,需考虑加框。因V2平台接口板可部署槽位充足,使用空闲槽位部署新增IP接口板方案优势明显,故本服务重点考虑RNC有空闲槽位场景的改造方案设计。6.2 NodeB部署策略设计需要规划原有ATM接口板与新增IP接口板的映射关系。因ATM接口板与IP接口板处理能力不同,对于IUB接口,承载NodeB数量也有一定差距。如原来使用多块AEU板,换成FG2/GOU后会减少接口板数量。需要根据IPRAN设计时给出的RAN资源分配设计,结合本章节

38、上述RNC硬件部署策略,给出改造前后NodeB部署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的设计原则建议首先以框为单位,将部署于同一框中的ATM接口板上的NodeB,也同样部署在本框的IP接口板上。之后,再以接口板为单位进行整块的对应。部署于同一块ATM接口板的NodeB也同样部署于同一块IP接口板,不要将原有NodeB部署规划打乱。以本章节上述举例说明,如果NodeB在各框均匀分布(根据网络设计对于NodeB在RNC各框部署的推荐原则),结合该案例RNC硬件部署策略,可将部署在0号框AOU单板的NodeB全部部署于一对GOU单板,部署在1号框AOU单板的NodeB全部部署于另外一对GOU单板。如果NodeB在各

39、框不呈均匀分布状态,需要针对具体分布情况结合单板处理能力分析对应关系。如分布在0号框1417框的NodeB相对其他IUB ATM接口板承载的NodeB多。可将0号框1417号槽的NodeB部署于一对GOU板,其余0号框18、19号槽,1号框1419号槽的NodeB部署于另一块GOU板。在单板规格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打乱原有规划且尽量均分NodeB。6.3 操作策略设计详细的交付过程指导请参考UMTS IPRAN改造服务交付指导书。本文档改造方案中操作策略设计,针对改造过程重要环节进行设计,给出指导建议。6.3.1 改造工具及脚本需求需CME工具的支持,V100R005C01B062SP01或以

40、上版本,支持RNC内NodeB搬迁(传输方式变化),生成MML脚本;或手工编写MML脚本。NodeB维护通道保持不中断,即如NodeB OM不中断(通常是ATM到双栈,且ATM传输不调整),可以不给NodeB下载XML复位而是直接执行NodeB搬迁MML脚本,这部分MML需手写生成。6.3.2 传输数据检查建议检查RNC中是否存在多余的没有使用的传输数据(如非完整的NodeB配置数据),如果存在多余数据,需要删除。6.3.3 NodeB数据备份策略建议采用CB生成,备份NodeB数据。NodeB CB生成方法查看本文档附录一。如因NodeB搬迁需要而做了调整,应根据调整情况,及时再次备份。6.

41、3.4 数据规划检查根据IPRAN改造目标网需求,改造方案中按照IPRAN设计结果给出数据规划检查列表。如下:Table 6-2 数据规划ChecklistCheck list(1)是否已规划好RNC IP接口板框位、槽位,备份关系等(2)是否已规划好RNC IP接口板的ETHIP/DEVIP等IP地址(3)是否已规划好各NodeB的ETHIP/DEVIP(4)是否已规划好RNC与NodeB的IP路由(包括中间传输设备)(5)是否已规划好VLAN,QoS映射(可选)(6)是否已规划好用户的传输资源映射(金银铜分别规划)6.3.5 操作实施策略建议提前完成传输网络配置,包括路由、端口模式、DHC

42、P relay(如需要)等。建议在物理连接部署完成后,近端检测IUB接口连通性,检测方案为:RNC侧换上IP接口板后,将FE&GE接口连上网络,先检测一下物理通断和到网关、NodeB的连通性。RNC到NodeB连通的检测方法请查看本文档附录二。在准备阶段可能因没有配置数据而无法进行检测。需根据具体场景判断检测时机,原则是只要有条件就第一时间操作。6.4 主要典型配置参数设计本章节给出改造中主要典型参数配置举例,仅供参考。具体参数及配置取值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详细配置可参考正式发布之产品初始配置指南、相对应版本的IPRAN开局指导书。以下参数举例如无特别说明,则为RAN10、RAN11共有参

43、数或配置。6.4.1 增加IP接口板和物理层参数RNC侧涉及的MML命令:ADD BRD、SET ETHPORT、ADD ETHREDPORT(可选)如ADD BRD: SRN=0, BRDTYPE=FG2, SN=14, RED=YES根据需要增加地址和路由:ADD ETHIP、ADD DEVIP、ADD IPRTNodeB侧涉及的MML命令:SET ETHPORT、ADD DEVIP、ADD IPRT6.4.2 增加数据链路层配置【RAN10】根据需要增加逻辑端口:ADD LGCPORT【RAN11】根据需要增加链路聚合组和聚合组链路:ADD ETHTRK、ADD ETHTRKLNK6.4

44、.3 增加控制面数据增加SCTP信令链路:ADD SCTPLNK修改传输邻节点类型:MOD ADJNODE6.4.4 增加传输资源映射增加Iub接口改为双栈后,金银铜用户对应的传输资源映射,参数需要事先规划。其中TMI(TRMMAP ID)将用于RNC脚本制作时填写:ADD ADJMAP参数(TMIGLD, TMISLV, TMIBRZ)。增加传输资源映射MML命令:ADD TRMMAP6.4.5 增加用户面数据【RAN10】根据需要增加端口控制器:ADD PORTCTRLER【RAN10&RAN11】增加IP path:ADD IP PATH、根据需要增加IP路由ADD IPRT(IUB层二

45、组网不需增加路由)、增加传输资源组ADD RSCGRP6.4.6 增加操作维护通道根据需要修改NodeB维护通道,如要将其修改至IP传输,增加NodeB IP地址,用于NodeB操作维护通道:ADD NODEBIP增加网元管理系统的IP属性:ADD EMSIP6.5 验证方案设计告警检查:首先检查IUB接口是否存在异常告警。如果存在告警,判断是否是已存在告警,如果是则不需要处理,否则需要进行分析定位。IUB接口可能出现的告警,以及相应的告警处理请参考LMT帮助。状态检查执行如下命令,检查NodeB和小区、传输状态是否正常,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命令:DSP NODEB、DSP CELL、DSP IUBCP、DSP SAALLNK、DSP ADJNODE、DSP AAL2PATH、DSP SCTPLNK、DSP IPPA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