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4028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00td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600t/d 造纸废水处理 工程技术改造方案设 计书1.1 概况山西运城鸿茂纸业有限公司是以麦草和棉秆等为主要原料, 采用 亚铵法制浆,生产高强瓦楞原纸的中型造纸企业。在制浆和造纸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其中黑液 600m3/d ,中段水 4000m3/d 。造纸生产的废水主要来源是黑液提取、 洗浆和抄纸等工序, 其中含有大量的COD BOD SS等污染物;尤其是黑液提取工序,COD 高达数万毫克升。 目前企业采用以水解酸化、 好氧反应为主体的二级 生化法对其处理, 有效的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由于部分黑液混入中段 水中, 造成现有的处理设施负荷过大。 同时由于设施规模太小和处理 工艺不完善,加之

2、国家环保形势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相关政 策的颁布,企业现有的废水处理设施不论是处理规模还是处理效果, 都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环保的需要, 必须对其改造; 本着达标排放的 原则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及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的精神, 我们在借鉴 国内外造纸废水治理的先进技术和我公司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结合 企业的实际情况, 提出 4600t/d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 不妥之 处,敬请指正。1.2 编制依据1.2.1 业主关于建设 4600m3/d 废水处理工程的意向1.2.2 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立项的主要文件、项目建议书(缺)1.2.3 有关的方针、政策、规划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国家和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轻工局联合发布的 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技术政策;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说明;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等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对造纸企业的要求和 产业政策。1.2.4 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1;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治理 (水污染防治手册 . 制浆造纸卷);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

4、002;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2002 年修订版);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2002 年修订版);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建设部颁发的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等。1.2.5 工程地质评价报告(缺)1.3 编制范围1.3.1 工艺设计。1.3.2 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电控设备和非标设备的设计。1.3.3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管线设计

5、、电控和设备选型和安装、非标 设备制造和安装。1.3.4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 制造和安装1.3.5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供水管、泥管、气管、污水管等的设计、 制造和安装。1.3.6 工程的单机、联动、投料试运、微生物培养和驯化等调试。1.4 编制原则1.4.1 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成熟工艺技术, 确保废水处理后出水水 质长期、稳定达到 污染物排放要求;1.4.2 充分利用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尽量降低废水处理工 程投资;1.4.3 充分利用各构筑物的位差 , 尽可能实现工艺流程中废水的自 流, 达到节约能耗 , 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1.4.3 构/ 建筑物、设备布置合理,

6、结构紧凑,减少占地面积;1.4.4 废水处理设施整体部局符合工厂的整体规划要求;1.4.5 废水处理设施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气象条件;1.4.6 根据环保形式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 在对现有的污水处理 设施的处理规模、 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依据新的环保要 求,提出包扩黑液处理在内的整体处理思路和工艺 , 但本工程先对现 有污水处理设施生化后沉淀和过滤设施太小通过新建进行扩充, 与此 相关的加药也进行增补;另外利用现有的 80 亩荒地新建氧化塘设施 一套,对生化 - 物化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关 于现有的厌氧池和曝气池太小及黑液处理等问题留做下次解决, 这次 不

7、做考虑。2 工程规模和标准2.1 废水来源一般说来,以麦草为原料生产瓦楞纸其工艺流程为: 麦草T切草 机T除尘器T蒸球T喷放仓T水力碎浆机T黑液提取设备T洗浆机 T磨浆机T配料池T抄造。在整个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从备料、蒸 煮,一直到成纸各个工段都有废水排放, 只是每个工段废水排放量和 污染物成分和含量有所不同。 通常将造纸工业废水分成三类, 即制浆 的蒸煮废液即黑液, 洗浆、筛选(因企业是用亚铵法制浆生产瓦楞纸, 无漂白工序)等工段的中段废水和抄纸废水(又称纸机白水) 。2.2 工程设计规模依据企业提供的日产 80吨纸(其中麦草和棉杆制浆造纸 50 吨, 废纸制浆造纸 30 吨)、采用亚铵法

8、制浆生产瓦楞纸、 使用蒸球间断蒸 煮等 有关技术数据和水质水量排放资料: 造纸生产过程中, 黑液提取 工段产生黑液量约为 600t/d ,洗浆以及抄纸等工段产生的中段废水 量约为 4000 t/d 。根据业主黑液处理由自行解决,不在这次不列入 考虑范畴的意见,本工程只考虑中段水处理。因此,处理规模按 4000t/d 设计,即 166.67t/H 。2.3 工程设计的进、出水指标亚铵法制浆的蒸煮废液, 其色泽实际呈黄褐色, 沿用碱法制浆蒸 煮废液的叫法,俗称黑液。一般说来黑液中含有大量木素、纤维素、 半纤维素、糖类、单宁以及蒸煮药剂(亚硫酸铵)等。其中木素主要 以“C-O-C”键或以“C-C键连

9、接形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对于草类的木素单体主要以紫丁香酚,愈仓木酚,对羟基苯为主。木 素含量约占整个蒸煮废液中有机物的 65%左右。黑液是造纸工业废水 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所产生的 COD, BOD勺为制浆全过程污染物总量 的 90%以上,而它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因制浆原料和使用化学药剂的不 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麦草和棉杆制浆产生的废液,其中污染 物及浓度都有所差异。造纸中段废水包括洗、 选等工段产生的废水, 其化学成分与黑液 相仿(还有一定量的造纸助剂,施胶剂、防水剂、防腐剂等) ,只是 浓度稍低,废水排放量大,SS和BODt高。中段废水COD浓度在1500 2500 mg/L之

10、间,需经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具有很深的颜色和很大的 毒性,是浆厂排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毒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抄纸废水称“白水”,主要来自打浆、浆料的净化筛选和造纸机 湿部。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固形物,如纤维、填料、涂料, 以及溶解的造纸原料成分、添加的湿强剂、防腐剂等造纸助剂。通常 加入的防腐剂,如醋酸苯汞等具有一定的毒性。依据通常以麦草、棉杆为原料,采用亚铵法生产高强瓦楞纸企业 排放的废水水质和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及当地环保局对该厂的水质排放要求, 确定本设计的处理前废水水质 指标和处理后废水排放标准。因此,本设计的进、出水指标如下表: 黑液处理段主要进、出

11、水水质指标:污染物CODBOIDpHSS进水水质2500011000788000出水水质 4000 11006-9 2100混合废水处理段主要进、出水水质指标:污染物CODBODpHSS进水水质300013006.5 92000出水水质 200 1006-9 100单位:PH无量纲;其它,mg/L。3 处理工艺3.1 工艺选择和确定3.1.1 造纸黑液的处理方法目前对于造纸黑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碱回收、酸析法、 LB-1 碱 析法、膜分离法、絮凝沉淀法以及生物处理法等。(1) 碱回收法碱回收的技术路线:黑液提取T蒸发浓缩T焚烧回收T苛化T回 用。其工作原理就是首先将溶解性固体物从纸浆纤维中分离出

12、来, 通 过蒸发浓缩,然后送入碱炉中焚烧,将木素等可燃性有机物燃烧掉, 生成无害的CQ和H20。燃烧后灰渣的主要成分为NqCQ,将其熔融后, 再加石灰苛化,生成NaOH后再回用到纸浆生产工艺中去。在传统的碱回收技术基础之上, 通过改进工艺又出现了混合燃烧 碱回收技术和直接碱回收技术。前者是将苛化产生的CaCO与浓缩黑液混合,利用黑液中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将 CaCO分解成CaO和CO, 再将CaO回用到苛化工艺之中;后者是将造纸黑液浓缩成固体物, 并 与赤铁矿混合高温反应,生成松散的固体铁酸钠( N a2FeO4) ,然后水 解生成赤铁矿和碱液,生成的赤铁矿固体可循环使用。采用碱回收技术可以大

13、大降低黑液的高负荷污染, 还可以回收热 能、化学能,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碱回收法对于规模大、 以木材为原料的碱法制浆厂的污染问题解决效果良好, 但是对于以草 纤维为原料、 规模偏小的制浆造纸厂的黑液却很难适应, 特别是对亚 铵法制浆的半化学浆存在分离的木素量少、 燃烧热值低及无固定碱回 收等问题,因此碱回收技术对采用亚铵法制浆的半化学浆蒸煮废液处 理有一定的局限性。(2)酸析法 造纸黑液中的木素是一种由多种复杂键型构成的高分子有机物, 难以直接进行生物降解。其基本结构为苯基丙烷,含有酚羟基、甲氧 基等, 通过醚键和碳一碳键联结而成, 多数由几个至数个苯基丙烷单 元组成。 木素为非极性化

14、合物分子, 在碱性溶液中以可溶性酚钠盐的 形式存在, 而加酸时逐渐转变成不溶性的游离酚的状态, 从黑液中析 出。利用木素上述的性质,在黑液中加入酸,可以使木素析出,进而 脱除木素,这就是酸析木素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调节黑液的 pH 至 4.5 以下,使碱木素析出,再经过沉淀和机械脱水,即可得到湿木 素。调节pH的简单方法是用烟道气中的 CQ,或加入盐酸、硫酸中和, 使木素脱去钠。酸析法脱除碱木素技术适用于中小型纸浆造纸厂的黑液处理和 利用,该方法工艺设备简单、能耗较低;还可以有效地去除黑液中的 有机污染物, 降低污染物负荷, 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也有着一定的限 制性, 如黑液中木素含量少回收经

15、济性差和需要耐酸设备 (设备价格 较高)以及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3)LB-1 碱析法LB-1 碱析法是使黑液经过斜网取出细小纤维后,加入调制好的LB-1药液,通入蒸汽加热,搅拌,95C以上反应约15 min后,排入 沉淀池,沉淀46h,然后泥水分离,沉淀物由池底泵打入板框压滤 机脱水,得到湿木素。约 25%- 35%t性滤液回用于蒸煮,其余部分 进入中段水。LB-1 碱析法不存在设备酸腐蚀的问题,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方 便,处理系统运行比较稳定,但是生成的木素含杂质多,无法综合利 用。(4)膜分离法 世界上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近几年来将膜分离技术,如超滤(UF)、反渗透(RO和电渗析(

16、ED等应用于造纸工业废水 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减少投资。膜法占地少、操作可实现自 动化、环境卫生、能耗小;同时,膜法的处理效率高,其处理效果比 常规方法好。但投资高、技术操作和管理要求严,一般企业,特别是 中小型造纸企业难以满足要求。(5)絮凝沉淀法 采用絮凝沉淀法的原理是使用絮凝剂使黑液中的胶体颗粒脱稳,聚集形成絮状体(絮体) ,生成的絮体在沉淀过程中又能在一定程度 上吸附某些溶解物质, 然后将沉淀物脱水分离, 由此达到将黑液脱色、 分离木素及减少其中部分 COD勺目的。采用加入沉淀剂的方法分离木素, 优点是分离可在中性条件下操 作,无需耐酸设备,操作简单,分离木素后的清液也便于回用;

17、但使 用絮凝剂会增加运行费用,并且单独采用絮凝沉淀处理有多种弊端, 废水中大部分低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可生物降解COD成分的溶解性物 质,比如糖类仍然未被去除,BOD去除率仅达到20%- 30%处理后出 水BOD浓度仍超过排放标准;同时,产生大量化学污泥,达不到根本去除COD勺目的。(6)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 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 氧化、分解黑液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无害的无机物一种方法, 同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提 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效率。a. 好氧生物处理法由于造纸黑液污染负荷很高, 采用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只适用于 分离木

18、素后的黑液处理, 可以采用各种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特定的 微生物处理技术。特定的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某些能够降解黑液中木素的特 定微生物来治理黑液。文献报道,采用白腐菌来降解黑液中的木素, 达到净化黑液的目的。 另有报道,某种酿酒酵母菌对降解黑液中的木 素也是有益的。b.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的制浆废水的处理, 它在降解黑液中有机物的同时还可回收有效能源。 通常使用的厌氧处 理装置有厌氧流化床(AFB)、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上流式厌氧 污泥床(UASB以及毛发载体生物膜装置。其中, UASB在处理黑液 时,可以采用颗粒化活性污泥方式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

19、, 增加反应 器中的污泥贮量。c. 厌氧一好氧组合处理法 采用厌氧一好氧组合处理通常有两种实施方式, 一种是在不同的 空间中进行,即分别建厌氧池和好氧池;另一种方式,是在同一个空 间内,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两种状态的处理过程, 如序批式间歇活 性污泥法( SBR)。厌氧一好氧组合处理工艺能充分发挥厌氧微生物承担高浓度、 高 负荷与回收有效能源的优势,同时也能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速度快、 处理水质好的优点。组合处理工艺运行费用省,剩余污泥量少,对于 难降解的有机物有改性作用, 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厌氧状态能 抑制丝状菌的生长, 防止污泥膨胀, 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 理。3.1.2

20、造纸中段水的治理方法目前对于造纸中段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方法 (絮凝沉淀 法)、生物处理法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等。 其原理类同与 3.1.1 中的(5) 和(6)。在此借鉴我公司的部分工程实例各处理方法加以论述。(1)物化法对中段水进行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化学混凝法。 在工程实践中 , 我们使用本公司研制的DF系列三元复合絮凝剂分别对以麦草为原料, 采用烧碱和亚氨法的造纸中段水处理工程的广泛使用。 结果表明, DF 系列三元复合絮凝剂对造纸中段水的处理效果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 PAC相比,具有效果好、用量少、不受水温低的影响等特点。在沪平纸 业高强瓦楞纸废水处理中,采用DF系列三元复合絮凝剂进

21、行絮凝沉淀 处理后,CO去除率达75%以上,SS去除率达85%以上。收到了很好的 效果。(2)生化法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水解酸化 - 好氧的生化或厌氧 -好氧的生化工 艺造纸中段水进行处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利用不同 的微生物种群对造纸废水中的COD BO等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 污水的目的。( 3) 物化和生化结合法 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其生化处理单元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物化处理工艺中,采用絮凝沉淀法,使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这说明,采用SBR物化法处理造纸中段水不仅投资经济、 运行费用较 低,而且外排水质稳定达标。某纸厂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 - 混凝沉淀处理碱法

22、草浆中 段水。水解酸化 (特别是较长时间缺氧状态 ) 可促使生长繁殖快的酸性 细菌大量增加,在其作用下,不溶性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难生物 降解物质转变为可生物降解物质。 在低氧阶段可利用高浓度的兼氧菌 氧化有机物质, 提高系统有机物质的去除能力, 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 为后序的曝气生化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好氧生物对 CO和 B0的降解 率,最后采用混凝沉淀进行把关处理,确保了外排废水的稳定达标。综上所述,采用黑液先单独处理, 然后与中段水混合处理的方法。 黑液经厌氧、 好氧以及絮凝沉淀后和中段水混合。 混合废水经现有工 艺处理后,再絮凝沉淀、吸附过滤,最后经氧化塘处理,然后达标排 放。3.2工

23、艺流程说明:虚线框所表示的为现有的设施。3.3 工艺说明经提取设备挤出的黑液, 首先流入黑液贮存池, 经泵提升至斜网。 斜网拦截的纸浆用于生产,滤出液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废液在 专型厌氧菌的作用下,将多数有机物分解,同时产生沼气。沼气(可 利用的能源)经水封罐收集。厌氧池中分离出的上清液流入好氧池。 在好氧池中,利用好氧活性污泥的吸附以及生物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 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简单无机物或吸附、 转化到活性污泥中。 好氧池 的出水一般称为 (曝气池)混合液,其在沉淀池中完成固液分离过程。 然后废水进入管道混合器, 在其中通过水力作用使废水中的胶体颗粒 和混凝剂充分混合、 反应形成大量细小

24、矾花之后流入絮凝池, 在絮凝 池内通过助凝剂的吸附、 架桥作用, 使废水中大量的细小矾花逐渐成 长为大矾花, 再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作用完成固液分离, 从而达到去 除废水中细小悬浮物和胶体态的污染物及降低色度的目的; 同时还可 除去部分某些溶解性物质如 COD、BOD等污染物。经这样处理后的黑液和中段水混合流入调节池, 进行水质、 水量 的均和。调节池出水经过现有处理设施处理后,再经絮凝沉淀处理, 之后废水进入吸附过滤池, 通过筛滤、 吸附等作用对沉淀池中未能完 全去除的细小颗粒、 胶体颗粒、溶解性的有机、 无机物等进一步去除。 最后废水进入好氧氧化塘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从而实现废水的 达

25、标排放。DF 絮凝剂在溶解罐中溶解,然后在贮液池中稀释,再通过加药 装置分别投加到两个絮凝沉淀池中。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和混凝沉淀池排出的污泥经污泥存储池收集,然后用泵送至污泥干化场。通过自然蒸发作用进一步降低 污泥的含水率,干泥渣应外运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3.4 主要工艺段污染指标及去除率由于黑液处理部分由业主考虑,不在这次工程设计中,这里只设 计处理流程,不做进一步设计,因此不进行主要工艺段污染指标及去 除率分析,只对中段水的主要工艺段污染指标及去除率进行分析。污染物 构筑物COD(mg/L)BO&mg/L)SS(mg/L)调节池进水300013002000水解酸化池/210010

26、401600好氧池/10504161600二沉池出水840332480混凝反应沉淀池出水550245.5192去除率34%26%60%吸附过滤池出水450220.938.4去除率18%10%80%好氧氧化塘出水15055.246去除率67%75%-19.8%出水 200 100 100去除率95%95.6%97.7%整个工艺PH值变化不大,6.59.0之间。注:现有的水解酸化、厌氧、好氧设施规模太小,污染物去除率达不 到设计要求,只好通过增加加药量来保证进氧化塘水质和最终出水水 质;建议工厂以后有条件是对现有的水解酸化、厌氧、好氧设施进行扩容,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同时降低运行费用4 工程平面

27、布置工程平面布置,在此只做原则性说明,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 土石方工程量。 避免在填土上设立构筑物, 利用原有高程尽量减少废 水提升次数,节约能源。便于交通运输,满足企业的整体规划。5 主体工艺设计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 池、干化场、电控室、药剂仓,为原有处理设施,不进行设计,这次 只做新增部分的设计。5.1 斜网回收装置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上)规格:LX BX H= 40.0mX 2.5mX 2m主要设备:滤网 100m2 尼龙, 60 目其它:表面负荷取1.7m3/m2h,安装角度55,糊网时,需要人工及 时清理。5.2 加药装置5.2.1 溶药装置

28、数量: 2 台结构形式:(地上)钢制规格: 1200, H = 1.2m主要设备:搅拌机 1 台 N=0.75kw其它参数:每天配药两次。5.2.2 药液贮池数量:二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规格:LX BX H= 3.0mX 1.0mX 1.2m主要设备:加药计量泵 2台JJM250/0.5型,250L/h , 0.55kw,其它:混凝剂采用DF复合型药剂,工作药液浓度采用5(质量浓度), 混合废水按50mg/L的投药浓度计。5.3 集水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下)砖混结构规格:LX BX H= 6nX 6nX 5m主要设备:污水提升泵 2 台 150QW120-10-5.5 型,

29、Q=120m3/h,H=10m, N=5.5kw,转速 1440r/mi n;5.4 混凝沉淀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规格:絮凝池 LX BX H= 2.0mX 6.0mX 4.5m沉淀池 LX BX H= 22.0mX 6.0mX 4.5m主要设备:管道混合器1台DN= 200其它参数:为了节能降耗,絮凝池采用迷宫式反应器,超高0.3m,絮凝时间HRF20min;沉淀池采用多斗平流式,超高 0.3m, HRF 3.3h,沉淀池底部设5个泥斗,泥斗高2.5m,泥斗有效容积按90 m3 计。5.5 吸附过滤池数量:二座结构形式:(半地下)钢砼结构,规格:L X BX H X 2=

30、 8.0m X 4.0mX 3.5m X 2主要设备:滤料 64m3X 2 DF- 滤料 ,布水系统,集水系统其它:两座并联,超高0.3m,滤料层2.0m,承托层0.5m,滤速5m/h,HRT=40min,5.6 好氧氧化塘数量:四座结构形式:(半地下)土池结构,规格: LX BXHX4=100.0mX75.0mX 1.7mX4其它:四个塘采用串联方式运行,超高 0.9m,坡度1:4 ;防渗设施有 条件时采用HDPE型防渗板(约30000吊),进出水管道阀门和布水设 施。5.6 兼氧氧化塘 数量:二座 结构形式:(半地下)土池结构,规格:L x BX H x 2= 100.0m x 100.0

31、mX 2.6m x 2其它:两个塘采用串联方式运行,超高 0.9m,坡度1:4 ;防渗设施有 条件时采用HDPE型防渗板(约20000吊),进出水管道阀门和布水设 施。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企业实际采用手动与自动控制相结合。7 公用系统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7.1 建筑电气设计7.1.1 设计依据( 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92;( 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196;( 5)废水处理水站为不间断运行,供电设计按一级负荷

32、设计。7.1.2 设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水站内的电缆敷设设计、照明、提升泵、污泥泵、加药装置等设备电控的设计与选型。 不包括进站电力电缆的敷设、 变 压器配置和原有动力设施的电缆敷设设计和电控的设计与选型。7.1.3 供电电源要求在原有电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配电柜容量大小,再考虑是否在管理房设置低压配电柜。7.1.4 电器控制根据工艺要求,污水提升泵、污泥泵、加药装置等设备,根据需 要均设有手动控制系统。如果原有配电柜有容量,所需电力从原有配 电柜中接入;如果原有配电柜没有容量,则供电线路由总配电室引至 配电柜,并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7.1.5 用电负荷表用电负荷统计表:序号设

33、备名称总台数(台/套)工作台数(台/套)设备容量(kw)总容量工作容量1溶药搅拌机221.50.52加药计量泵221.11.13污水提升泵4222114污水超越泵2备用5照明10.5合计总容量25.613.17.2结构设计7.2.1 地基与基础由于拟建场地暂无勘测资料,本设计方案暂按一般地质条件考虑进行施工设计时将依据地质勘测报告作相应的调整。7.2.2 抗震设计工程设计考虑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各构筑物属丙类建筑, 建筑 场地类别为 II 类场地。各贮水构筑物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 有构/ 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进行抗震设计。7.3 给水废水处理站给水

34、主要是水处理药剂溶药用水、 地坪冲洗水、 卫生 用水等;在工厂原有给水管线基础上给新增用水点接入。7.4 排水废水处理站内排水主要包括处理后外排废水、冲地坪水和雨水。 处理后外排废水和站外厂总排口联接; 冲地坪水和雨水较清洁, 按雨、 污分流制可作为雨水处理, 由原工厂设置的雨水管网收集, 然后外排。 同时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7.5 采暖通风日常运行中,溶药池、贮药池、储泥井、混合反应池、好氧反应 池、沉淀池、过滤池等设施都是敞开运行。电控室等的暖通设计参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 50019-2003),由厂方解决。7.6 办公室、实验室、值班室

35、(略)办公室、实验室等不需另增加, 仪器等需要增加时企业自己购置。8 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劳动安全及消防等设计8.1 环境保护最大程度的实现废水处理站厂区绿化, 至少占废水处理水站总面 积的 30%。8.2 工业卫生本设计卫生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8.3 劳动安全(1)不安全处用明显标记标明。(2)各构筑物主要临边通道应设防护栏,阀门井、储泥井类要加盖。(3)检修或查看运行情况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8.4 消防消防措施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由 厂方自行解决。9 管理运行、劳动定员、工程进度安排9.1 管理运行废水处理站为企业的一个

36、重要部门。 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的 形象和经济利益。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后, 才能上岗。处理站每天 24h 连续运行。9.2 劳动定员废水处理站劳动定员由厂方自定。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 行。建议增加操作人员2人,实行二班制,即每班1人。9.3工程进度计划表工程进度表:阶段名称时间(工作日)负责人施工现场勘察2设计20土建60设备制作和米购30 (与土建交叉进行)设备安装15设备调试5工程调试90工程验收7验收审核1工程总需时间200备注:本建设工期不包括下雨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等影响而延误的工 期。设备订购、制作与土建交叉进行。10投资估算10.1.估算依据根据国

37、家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及城市 排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进行投资估算。参照中、小型污水厂建设投 资标准进行复核,并结合地方的人工材料价格进行调整。102工程主要费用估算一览表:第一部分:建筑工程估算单位:万元序号构/建筑物单位数量金额1斜网回收装置3 m40.0mX 2.5mX 2.0m1.042药液贮池3 m3.0m x 1.0m x 1.2mX20.03923集水池3 m6.0mX 6.0mx 5.0m0.9364混凝沉淀池3 m24.0mx 6.0mx 4.5m3.17525吸附过滤池3 m8.0m x 4.0mx 3.5mX20.57126好氧氧化塘3 m100.0m x 7

38、5.0m x1.7mX4387兼氧氧化塘3 m100.0m x 100.0mx2.6mX2238小计(Ti)66.7616第二部分:设备估算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1污水提升泵(170riT/h )台40.261.042滤网(100吊)、支架、分配器套10.0121.23厌氧沼气系统改造套14.54.54管道混合器(DN=250台11.351.355混沉池集水装置套11.891.896混沉池布水器套12.262.267吸附过滤池集水装置套20.971.948加药装置台22.755.59管道、阀门、拦杆照明等202010潜污泵台20.450.911DF滤料、支架套23.366.72

39、12电控箱个21.252.5小计(T2)49.8第三部分:附加费用估算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金额1安装费T2X 5%2.492设计费(+TQ) X 10%11.663设备运费T2 X 5%2.494利润(T1+T2) X 10%11.666调试费(T1+T2) X 2%2.332小计(T3)30.632第四部分:其它费用估算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金额1税(T1+T2+ T3)X6%8.832T1+T2+ T 3147.1936合计(T3)156.023610.3 工程总投资(小写):Y 156.0236万元整;(大写):壹佰伍拾陆万零贰佰叁拾陆元整。11结论、补充说明11.1 结论采用本方案设计的工艺技术,其处理后的水质完全能够达到上级 主管部门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年少排 COD 4968吨,技术上可行, 环境效益显著。11.2 补充说明11.2.1 对于出水水质的确定,参考相似的企业可能和实际水质情况 有所差异,在此只列出主要污染物指标。11.2.2 对于总图的设计,无工程地质评价报告,只作了原则性说明。11.2.3 本方案只是粗糙计算,更详细和准确的计算待合同签订后进 行。11.2.4 本方案内的技术参数,可能和将来工程设计的参数有出入, 以工程施工设计书为准。11.2.5 工程总投资范围为工程主要费用估算一览表所列,不包 括绿化、实验仪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