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827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与发展特征.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我国于2006年底明确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方向将从偏重货物贸易转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我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为加快推进我省服务贸易发展,本文在分析全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的同时,对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和方向进行探讨。一、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和发展特征(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界定,各国的统计和经济贸易文献并无统一的、

2、公认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1、国民经济核算和国际收支统计的定义(简称BOP定义)按照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其中,服务的出口由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进行服务的销售、易货交易或赠与所组成,而服务的进口则由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进行服务的购买、易货交易或赠与的接受所组成。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五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一致,称为BOP定义,即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间的服务输入或服务输出的一种贸易形式,是指跨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

3、简称GATS定义):1994年签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把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方式提供的服务:跨境提供服务,指从一成员国境内向另一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国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另一成员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通过商业存在,即直接投资企业,提供服务;这是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即允许外国企业和经济实体到本国开业,提供服务,如在各国境内的服务业外资公司;通过自然人移动提供服务,指一成员国的自然人暂时移动到另一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该自然人并不取得法人资格。如A国律师、医生或教师以自然人身份到B国提供服务。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是目前为止最简单明了、最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

4、进行分类和描述的定义。3、世界上现行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2002年,由六大国际组织(联合国、欧共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共同编写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公认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基本框架的形成。按照该手册规定,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现行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确定以四种供应模式,即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作为服务贸易统计的范围。具体操作上,以居民与非居民间的服务贸易(即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简称BOT统计)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即FATS)两条主线进行服务贸易

5、统计。目前,各国在反映服务贸易情况时,大部分以BOT统计为主,辅以开展FATS调查。限于目前我省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尚未建立,本文中的国际服务贸易相关数据是按照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口径(简称BOP统计),以福建省国际收支申报统计表为基础,并采集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调整补充后汇总而来的,反映福建省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同时,本文中有关福建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相关分析数据都是基于上述口径进行分析和计算的。(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当前,全球服务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5330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6%,其中,出口为27108

6、亿美元,进口为26196亿美元。(一)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1980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为7675亿美元,1990年为16011亿美元,2000年为297一八亿美元,2005年达到47760亿美元,2006年为53304亿美元,26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7.7%。1980至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7108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4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提高到近1/5。(二)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并呈现以欧美为主体的格局。据统计,2006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3874亿美

7、元和3067亿美元,均比2005年增长9%,继续位居世界首位。欧洲服务贸易出口一三82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进口12230亿美元,增长8%。其中,欧盟服务贸易出口12470亿美元,进口1一三20亿美元,分别增长9%和8%。英国位居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第二位和进口第三位,其中出口2231亿美元,增长9%;进口1694亿美元,增长6%。德国服务贸易出口1642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进口2145亿美元,排名第二,增幅分别11%和7%。(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发展中国家虽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较发达国家明显滞后,但在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则具有

8、一定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尤其亚洲服务贸易增长最快。2006年,亚洲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并已连续三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服务贸易出口614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一五%;进口6660亿美元,增长14%。日本为亚洲最大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超过法国,均居第四位,其中出口1214亿美元,增长12%;进口1428亿美元,增长8%。印度由于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增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2006年,其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高达34%和40%。(四)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

9、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二战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劳动力的输入输出,而二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旅游、运输、银行、建筑和承包为代表的服务贸易逐步走向国际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1990年至2006年,运输和旅游服务合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62.5%下降到50.3%;而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9.7%。二、福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改革开放后,福建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货物贸易规模日益扩大,招商引资质量日益提高,为国际

10、服务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省服务贸易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重点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全省服务贸易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入21世纪,全省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提高,涉及领域日益拓展,贸易伙伴不断增多。(一)总量规模稳步攀升,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2001年全省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22.82亿美元,其中,出口12.02亿美元,进口10.79亿美元,2006年迅速扩大到60.84亿美元,其中,出口29.79亿美元,进口31.05亿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7倍、1.5倍和1.9倍。6年来,除2003年外(受“非典”影响),其他年份的服务贸易总额的

11、增速均快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水平,尤其是2005年以后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增速均超过同期货物贸易的增幅其中,2006年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比上年增长36.1%,为6年来最高水平,快于同期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7.7个百分点。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相比,2001年至2006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和出口、进口年均增幅分别为21.7%、19.9%和23.5%,均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出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出口和进口增幅9.4、7.3和11.6个百分点。(二)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保持稳定。2001年以来福建服务贸易发展与全国水平相比,呈现出口慢进口快的格局。2001年至2006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幅与

12、全国平均增长21.7%持平,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幅低于全国6.2个百分点,进口平均增幅快于全国5.4个百分点。福建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左右,2001年为3.2%,2006年仍为3.2%,其间波动不大。从出口和进口看,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比重由2001年的3.7%降为2006年的3.3%,服务贸易进口占全国比重则由2001年的2.8%上升到2006年的3.1%。(三)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的比重低。2001年至2006年全省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含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下同)出口比重低于10%,在5.6%和8.0%之间波动,其中2001年为8.0%,2006年为6.7%,比2001年下

13、降1.3个百分点。福建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福建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比重为5.9%,低于同期全国比重2.9个百分点,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八.9%)的三分之一。(四)传统旅游、运输服务贸易为主体,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福建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这两项传统服务贸易上,2006年全省仅旅游和运输这两项服务贸易总额就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六成以上,达63.2%,其中旅游占43.1%,运输占20.1%,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占份额较小。从出口来看,2006年旅游服

14、务出口14.71亿美元,运输服务出口6.44亿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56%和2.7倍,从发展趋势上看,旅游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主体地位,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2006年旅游服务出口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78.3%下降到2001年的49.4%,降幅达28.9个百分点,运输服务保持稳步扩大,2006年运输服务出口占21.6%,比2001年提高6.9个百分点。咨询、广告宣传以及计算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出口所占比例尽管较小,但规模明显扩大。2006年,全省咨询、广告宣传以及计算和信息服务三项出口总额分别由2001年的一三6万美元、96.6万美元和221.6万美元扩大到65一五.3万

15、美元、3262.0万美元和2360.2万美元,分别增长47倍、32.8倍和9.7倍,这三项服务出口占全省的比重由2001年的0.4%提高到4.1%。(五)贸易伙伴不断增多,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货物贸易伙伴和招商引资来源地的不断拓展,以及“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全省服务贸易伙伴也不断增加,市场日益拓宽。根据国际收支申报统计汇总数据分析,2005年,香港、美国、日本是我省服务贸易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仅这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就占同期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2.3%;日本、香港、美国和新加坡是我省服务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2005年我省从上述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进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占全省同期服务贸易进口

16、总额的82.8%。(六)服务贸易呈逆差格局,逆差项目主要集中于新兴服务贸易上。我省的服务贸易总体上呈逆差格局,2002年以来全省逆差规模表现为先扬后抑的“”型走势,2002年全省国际服务贸易逆差仅4847万美元,2003年为3.27亿美元,2004年扩大到6.96亿美元,2005年开始逐渐缩小,逆差规模为5.59亿美元,比上年缩小1.37亿美元,2006年全省国际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大幅缩小,逆差额为1.27亿美元,比2005年下降77.3%。全省国际服务贸易逆差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咨询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上,2006年这两个项目的逆差额分别为5.22亿美元和2.93亿美元。2006年,全

17、省实现顺差的项目有旅游、运输、建筑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和保险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中的教育、医疗服务等。旅游项目是我省最大的顺差来源,从2001年以来,全省旅游服务一直是呈现净出口的格局,顺差规模除特殊年份(2003年和2004年)外均在3亿美元以上,同时随着服务竞争力的提高,几年来,全省运输、建筑、计算机信息服务也均陆续由原来的逆差转为顺差。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12.31.202214:1114:11:0122.12.312时11分2时11分1秒12月. 31, 2231 十二月 20222:11:01 下午14:11:01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14:1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