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963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湖项目管理及市场调研定位报告.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当新城项目定位及发展策略报告 - 117 - 目 录Contents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一、经济背景(一)经济环境研究9(二)宏观政策研究16(三)行业动向研究20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政策法规导向24 (二)行业发展历程27(三)国内旅游产业概况30(四)未来发展趋势34 三、武当新城现状分析(一)武当山风景区基本概况38(二)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基本概况41(三)武当新城基本概况49 四、太极湖集团战略目标(一)太极湖集团战略目标55(二)太极湖置业战略目标58(三)战略目标的支撑要素59 第二部分 项目市场研究一、旅游市场研究(一)国内旅游市场60(二)周边旅游市场66二、

2、区域板块研究(一)西安板块68 (二)武汉板块72 (三)郑州板块76三、本项目旅游市场空间(一)武当山旅游市场现状80(二)武当山消费客户群83(三)武当山旅游模式84 (四)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机遇85四、典型案例分析(一)国外案例分析89 (二)国内案例分析98 第三部分 项目竞争力分析一、武当新城SWOT分析(一)优势109 (二)劣势109 (三)机会109(四)威胁109二、武当新城竞争力分析(一)全国竞争力分析111 (二)区域竞争力分析112 前 言 十分荣幸能与贵司合作,共同探讨、研究武当新城项目的前期策划定位,确定项目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对贵司给予我司的信任与帮助表示感谢!根

3、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围绕着市场调研、项目定位、产品定位、开发策略四个方面,我司制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计划,为本项目的分析工作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从而保证本报告的客观性、有效性。 在市场调研基础上,我司项目组针对项目现状,进行市场研究。通过宏观背景研究,了解宏观经济概况;通过行业研究,了解旅游行业及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走势;通过微观市场研究,合理、有效地锁定项目区域目标客户,研究区域市场的状况、特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以便借鉴;在深入研究项目总体规划前提下,进行基地研究分析,结合前期各专业团队工作成果,挖掘项目核心竞争力、市场切入点、空白点及支撑点等,确定本项目市场定位及开发策略。 本报告

4、共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市场研究、项目竞争力分析、项目定位、项目营销策略五个部分。 我们深信通过与贵司真诚、务实、有效的沟通,通过我司项目团队的积极努力,一定能够将项目策划工作圆满完成!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一、 经济背景(一) 经济环境研究1国内宏观经济概况(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GDP仍保持着快速稳健的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

5、8亿元,增长8.9%。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全国旅游总收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进程使得国内旅游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20042007年全国旅游收入增长迅速,最高是增长率达到22.6%。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略有下滑,但2009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旅游总收入仍然达到了1.26万亿元,增长9.0%,占整个GDP的3.8%。资料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全国人均GDP增长情况GDP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人均GDP在20062008年三年时间里实现了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20

6、08年的人均GDP达到了3266美元。随着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一般说来,一个城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就有庞大的休闲度假市场,而纵观国内几个发达城市GDP大部分已经超过5000美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4)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休闲度假需求,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7%,城镇居民家庭为

7、37.9%。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u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较快的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重新回到了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轨道。GDP的快速稳键增长,奠定了国内旅游快速增长的基础。u 旅游总收入的较快增长,旅游业在GDP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使旅游产业逐步提升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u 随着人均GDP实现3000美元的跨越,旅游消费需求大幅提升,进入爆发性增长期。u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使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全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将迅速提高。同时,随着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将发生重大改变。2湖北经济情况分析(

8、1)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湖北经济近几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009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283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高出全国8.7%的增速4.5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湖北省旅游收入旅游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升温,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旅游市场下滑的严峻形势,全省旅 资料来源: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游业仍然逆势上扬,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内旅游大幅增长,入境旅游稳中有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全省国内旅游收入713.43亿元,增长17.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42亿美元,增长7.3

9、%。2009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22.62亿元,同比增长27.6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574.92万美元,同比增长21.64%。与此同时,旅游业在扩大消费、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就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发了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乡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一系列新变化。 资料来源: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湖北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28.4亿元,增长19.0%。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主导下,近两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增长。同时受“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优惠政策的影响,农村市

10、场实现零售额1800.26亿元,增长21.6%,增速高于城市3.7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占主导的格局正在悄悄改变。资料来源: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二)国家宏观政策1、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宏观政策以“保增长”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相关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是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一是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二是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三是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

11、资和居民消费。(2)货币: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一是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二是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四是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 (3)投资: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中央政府2009年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实行扩张性的投资政策,同时还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交通设施建设是最主要领域。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启动农村消费。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四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等其他政府鼓励领域。 (4)消费:增收、减负双管齐下。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内需扩大的重点。一方面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钱消费”

12、,另一方面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使居民“有处消费”。(5)外贸:促进出口平稳增长。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稳定出口增长。一是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二是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三是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四是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 (6)价格: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 ,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体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二是对于垄断行业价格加强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三是对于资源类产品,在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7)农村:促农民增收以激活农村内需。中央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及时

13、出台了强农惠农政策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二是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8)产业:中央通过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施各项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9)土地:加强了对土地的使用和监管。一是对农业建设用地纳入到土地利用计划统一安排。二是针对2009年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爆,规范了土地出让收入分期缴纳行为。 22010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预测2010年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将体现为“宽货币、稳信贷”。预计M2增速为19%左右,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7.6万亿元,信贷政策会更加突

14、出“调结构”。(2)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不会加大。在4万亿投资计划的进度不作调整的情况下,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规模上限为1.07万亿元。若4万亿投资计划出现重大调整,则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可能大幅压缩至7000亿元。另外,财政支出结构可能进一步优化,重点是建立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的社会环境。在税收政策方面,资源税改革年内出台的时机已经成熟。(3)管理通胀预期,资产价格可能成为关注的重点。政府将通过政策宣示引导预期、调控流动性和控制财政资本性支出、适当升值等手段弱化通胀预期。关于房地产,短期会采取多种措施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中长期会本着“尊重经济规律,维护社会公平”的政

15、策目标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4)产业政策将突出“调结构”。重点是继续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抑制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同时启动16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低碳经济之路。(5)需求结构调整方面,拉动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将成为重点。通过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解决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以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最终实现发展方式转型。长期来看,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还要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加快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这包括:改革和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放松垄断、出台刺激民间投资的政策,扩大民营资

16、本的市场准入范围,推进民营资本的投资自由化;推进相关税制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促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三)行业动向研究1、全国旅游业进入发展黄金期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进程使得国内旅游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十五”期间国内旅游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同期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9.2%。随着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旅游消费需求大幅提升,进入爆发性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总收入超过了石油和军火工业。2008年在世界旅游组织公布

17、的旅游业排名中,中国已经从 1978年的40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甲H1N1型流感蔓延的影响下,旅游业收入仍实现了较快增长,尤其是国内旅游收入突破了1万亿,增幅超过15%,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出境旅游4750万人次,继续位居亚洲第一。在目前全球局部地区并不太平的形势下,中国仍保持了安全的旅游目的形象,中国旅游业早已进入并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2、国内旅游市场进入养生度假游阶段按照旅游行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呈现观光(人均GDP1000美元)休闲(人均GDP2000美元)度假(人均GDP3000美元)渐次升级的模式。

18、2008年我国人均GDP约为3266美元,已经进入了养生度假游阶段。人民收入的提高,人均旅游花费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旅游者仍然以观光休闲消费为主。3、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492个,优质景区资源仍然显得非常稀少,平均每百万人仅拥有1.8个A级景区和0.6个4A级景区。而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共约2万家,星级饭店14099家、各类旅行社20110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里占了一大半。旅游景区个数世界遗产3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国家自然保护区2395国家森林公园627

19、国家地质公园138国家A级景区5A664A8583A5112A9271A130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最终载体。旅游景区的数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与酒店、旅行社和交通工具等旅游要素相比,景区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在观光游阶段,景区勿庸置疑是第一主角,也是最为受益的旅游子行业;在休闲度假游阶段,景区的角色分量虽然会有所弱化,但也是决定该休闲度假区域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关键条件。因此想要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在开发旅游景区资源上下足够的功夫,依托优势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复合型旅游区打造和城市运营将成为必然趋势。4、三大市场

20、“两升一降”,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1)国内旅游市场 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约为1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2)入境旅游市场2009年1月至11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15亿人次,同比下降3%:外汇收入约为390亿美元,下降4.5%。(3)出境旅游市场 2009年出境旅游人数约为4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6%。 宏观因素变化也对旅游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入境市场方面,台港澳地区在入境市场中继续发挥着稳定剂作用,虽然台港地区入境市场也出现了负增长,但降幅较外国人市场要小得多。在国内市场方面,农村市场快速增长势头受到遏制

21、,城镇市场占更大比重。而由于新休假制度的实施,旅游消费更为谨慎,短程化、散客化、自助化趋势明显。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受冲击较大,而东部地区出入境旅游下跌幅度较大。二、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 行业政策导向1国家已确立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认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应当将旅游培育成国民

22、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坚持节能环保,合

23、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发展目标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2加快城乡

24、统筹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就“努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3湖北省制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制定是优化湖北省区域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创新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鄂西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

25、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江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确立鄂西圈作为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的战略新定位,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二) 行业发展历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中国外事接待旅游发展阶段(19501977)改革开放前,中国因为出入境管制以及户籍政策较严,加上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比较低,出入境国际旅游和国内游

26、基本上都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期的旅游特点是以政务寻访为特色的公务接待以及以外交出访和考察为特色的外事接待,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在这个阶段基本不存在。2、中国旅游业起步阶段(19781989)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即采取“积极发展入境游,适度兼顾发展国内游”方针。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央的重视力度很大,相应的政策力度也比较大,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使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旅游业明确了发展思路,很快步入了正轨。依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形,采取适合本国状况的发展模式,使中国旅游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了比较强的国际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了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快速增长,

27、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突出。这时期所谓的入境旅游成为外汇创收的有效手段,有力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选择的过程中,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3、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成长阶段(19902000年)步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为了形成全面的旅游产业体系和完善发展模式,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本阶段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发生了如下变化:(1)本阶段旅游业经历了从产业地位确立到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本阶段是

28、旅游产业标准化的阶段,中国颁布16项旅游标准,标准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服务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3)本阶段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方针发生了重大改变:除了以往大力发展入境游的方针政策外,提出了积极发展国内游以及出台了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办法。在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大力发展入境游、积极发展国内游,适度发展出境游的总体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旅游市场打破了以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单一格局,出现了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形成了入境游和国内游并进的新格局。 4、中国旅游业走向成熟、迈向旅游强国阶段(2001至今)步入21世纪,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素质,使中国由旅游大国走向旅游强

29、国,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特点如下:(1)旅游业由培育新的增长点到培育增长新亮点过程,不仅突出旅游业产业地位,而且表明了旅游业的增长潜力。(2)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入境旅游为主导、以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模式格局,特别是国内游被放到重要位置,突出了国内游在总体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过去的五年中,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还是国内旅游收入都在波动中得到增长和提高。(3)本阶段国家把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放到了首位(如2002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西部地区和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并且从旅游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旅游基础设施)入手,总体上加强财政性资金和人力

30、投入,从而构筑了中国旅游发展的合力,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的发展格局。(4)本阶段是中国初步走向旅游强国的阶段,为提高对外影响力,中央政府采取政策、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出境旅游人数在这五年内稳步增长。(三)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概况1、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消费已进入高增长期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目前,中国旅游市场规模是在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的条件下形成的,随着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2)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 基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旅游业在

31、全球增长最快、大众化旅游猛增,以及国家经济强大、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中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次数仅有1.3次,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计2015年中国人均出游将达2次以上。(3)旅游收入增长高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我们的研究表明,20032007年这五年间国内旅游收入增速超过GDP 增速,值得投资者关注。随着未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上升,国内旅游业收入增速高于GDP 增速的情况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延续下去。200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已经超出2004年旅游业总收入的两倍,增速之快令人惊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

32、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还会快速增长。(4)国家政策对旅游业发展扶持力度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发展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加快旅游消费做出重要指示。从旅游业自身来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为旅游业总体稳定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海南获批成为“国际旅游岛”,树立了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标杆,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心。2、旅游业发展特色按照对旅游资源常用的分类法,首先分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3大类,然后再根据不同资源具体特征分类。简要分类如下图:名山、湖泊、湿地、峡谷、瀑布、洞穴、海岸、海岛、森林、草原、冰川、温泉、沙漠、雅丹。 自然风光 古镇、都城、遗址、石窟、陵

33、墓、寺庙、城墙、建筑、园林、民俗、革命圣地、名人故居。 人文景观 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水族馆、博物馆、休闲公园、主题公园、影视基地、户外娱乐。 现代文明为便于叙述,以下按旅游区拥有的核心优势资源进行分类:(1)古城古镇:代表地有北京、西安(2)民族宗教:代表地有拉萨、丽江(3)大江大水:大山-代表地有三山五岳;大水-代表地有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4)滨江沙滩:海南三亚、大连(5)冰川雪景:代表地有梅里雪山、哈尔滨和长白山(6)湖泊湿地:代表地有千岛湖、西溪湿地(7)红色教育:代表地有延安、华西村(8)主题公园:代表项目有华侨城(四) 未来发展趋势和行业机会1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1)世界旅游

34、发展趋势到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胜地。那些见多识广的游客将会到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地带,甚至到地球以外去寻找新的刺激。第一世界的人们可能没有时间去旅行,但他们却有钱支付包括很多活动的短暂假期。到年,技术将使人们增加独处的时间,人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而旅游就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世界旅游将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英国人将带着宠物去旅游,在亚洲旅游项目进手机,北美人会偏爱享乐式旅游,南美地区“世界尽头”是最大的诱惑,西欧人慢节奏让心灵放假,东欧流动人口返乡游会盛行,中东的宗教旅游潜力巨大,而日本多数旅游景点将不收费。(2)中国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中国旅游业的

35、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发展目标重新调整。旅游产业从第三产业中的新业产业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旅游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化,市场结构将不断完善,要素结构实现配套化,旅游合作空间将更加广泛,投资会向多元化发展。 旅游消费普遍化和小型化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旅游消费将出现普遍化趋势;随着求新求异的个性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旅游消费必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探险、商务、会展会成为游客的不同需求,散客游、家庭游、自助游越来越多,团体游的比例大大减少。2、旅游行业的发展机会(1)中国旅游

36、业的机会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存在几个内部和外部要素,归纳如下: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收入仍然很低,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钱有闲的人大幅增加,旅游业将得到爆炸式增长,旅游、休闲、度假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分布均衡性极大地为中国旅游大发展提供可能。在中国所有省(区市)中,基本都有国家级4A、5A风景区,有不少极具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快速有序的发展。 中国的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在提高,这些对旅游大发展很有利。 从入境旅游的角度看,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当前发展最快最好的国家,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各类型游客,中国对外国人而言像一

37、个谜。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际商务交往频繁密切,商务派生出来的旅游成为很重要的一点。加上中国对外接待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甚至超乎其期望,也使中国成为很多人外国人流连忘返的重要旅游目的地。(2)湖北旅游业的机会 湖北在中国东西长江发展带和南北京九发展带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对中部崛起这一战略已经进入规划实施阶段,湖北的社会经济发展从中受益最大。武广高铁的开通对湖北经济、对湖北旅游业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湖北规划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必将推动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台阶,尤其是湖北旅游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38、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与之配套的交通路网和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规划,将直接提高鄂西圈的投资开发力度和发展水平,有利于将鄂西分散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破原来散而乱、竞争力低下的不利局面,从而形成完整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该片区在全国以及在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鄂西圈比较响的3个旅游品牌是:武当山、三峡大坝、神农架。三、武当新城现状分析武当新城由太极湖集团下属的太极湖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地址位于我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与武当山风景区、太极湖生态旅游区以及五龙景区(待建)组成大武当旅游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龙头和引擎。(一)武当山风景区简介1、武当山风景

39、区背景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是中国4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重点宗教活动开放场所和中国武林之乡,1994年武当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风景区始建于1980年,2003年成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区域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7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区面积6.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地,素有“亘古无双仙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明代永乐大帝时期,在悬崖峭壁上打造出皇家宗庙,并赋予“治世玄岳”的至高地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武当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

40、2、地理位置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境内,东经东径109度29分111度34 分,北纬 31度 31分33度16分。东邻襄樊,南依神农架,西接十堰,北临丹江口水库。3、气候条件武当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属性。年平均气温7.716.0C之间,无霜期163254天,降雨量843995毫米。4、水文条件全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6.04亿方,正常年为25.50亿方,水资源径流分布不平衡,地下水少,但客水丰富,汉江是其主要过境河流。丹江口大坝建成后,丹江口水库现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5、地形地貌武当山属大巴山脉东延北支,以老君堂五龙宫一线为界,北为汉江丘

41、陵、谷地,海拔在100500米之间,其南为武当山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照面峰1238米,南岩950米,形成群峰如林,峰峦叠嶂的低山、中山区,在垂直方向上保留有三级夷平面,沿汉江河谷则保留有四级阶地。武当山风景区最高海拔1612米,最低海拔163米,地形起伏大,土地利用状况90%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因其丘陵山地地势,整个区域的土地结构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即林地居多,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二)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基本概况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大武当山风景区内,由太极湖集团投资建设。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70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分为

42、武当新城和生态文化旅游区两大功能区,计划八至十年时间全部建设完成。届时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衔接西安兵马俑、武当山金顶、神农架原始森林三处旅游资源,以古人仙人野人的旅游线路为平台,结合武当道家太极文化精髓,整合养生产业资源,打造自身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气质,形成一条生态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中的绝对核心。同时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以武当山景区为起点、太极湖休闲度假旅游为纽带、太极文化为契机、养生产业为核心,将太极湖旅游区建设成内湖旅游度假的中国标杆,以此打造太极湖旅游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极湖集团以发展区域综合价值为己任,整合国际、国内顶尖的思想团队,将太极湖生态文化旅

43、游区打造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旅游度假目的地。1、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1)项目总体结构 综合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景观特色,确定规划区范围的总体空间结构为“一环、二轴、两核、九区”。 一环:沿湖环滨湖路作为沿太极湖道路,组织和串联主要功能分区,是重要的滨水观景游线,是功能结构和景观结构双重作用的环线。 二轴:自然景观轴和人文景观轴自然景观轴:沿山脊线形成自然景观轴线,垂直该轴布置各功能组团。人文景观轴:从武当山金顶和山门轴线延续的人文轴线,不仅组织了主要道家文化展示内容,也是主导规划区空间形态的重要轴线。 两核:新区中心和旅游区中心两大综合服务核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分为城市功能和生态文化旅游功能两大职能,两核为两大功能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空间关系图 九区:空间相对独立、功能完整的九个功能区。A、 国际生活区邀请国际著名建筑大师零要求设计,建设全国最具特色的国际化、个性化时尚生活。B、 运动公园区以低密度度假村和高尔夫物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