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289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分馆专制专题(第2期)doc-陕西省图书馆-真诚服务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 西 省 图 书 馆 学 会工 作 通 讯GONG ZUO TONG XUN(总分馆专制专辑)2010年第2期(总第18期)内部交流 2010年4月9总分馆的定义及其特点总分馆通常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中设一个总馆或中心馆,其他馆作为这个总馆的分馆。总馆对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分馆是总馆派出的一个机构,专门从事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有高度统一的协调管理、严格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事业发展统筹规划,且严格按照服务人口的数量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分馆一般指一个较大的图书馆系统的附属单位,设立于特定的房舍或场所,在此空间内可以独立运作,拥有足够的馆藏供读者阅览,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同时设置分馆时

2、通常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即图书馆的目标、社区内的人口状况(通常认为每3500050000人口至少要有一个分馆提供服务)、区域内的物理障碍(即读者到达图书馆的物理距离,通常认为一个分馆可以为其半径范围在1.5到2英里的读者提供服务,这个距离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人口移动性的增强而扩大,一般认为1520分钟的路程比较合适,且要考虑图书馆附近的停车场等设施)、社区内的社会经济因素(如社区内的经济、种族、教育状况)等。设置分馆时通常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即图书馆的目标、社区内的人口状况(通常认为每3500050000人口至少要有一个分馆提供服务)、区域内的物理障碍(即读者到达图书馆的物理距离,通

3、常认为一个分馆可以为其半径范围在1.5到2英里的读者提供服务,这个距离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人口移动性的增强而扩大,一般认为1520分钟的路程比较合适,且要考虑图书馆附近的停车场等设施)、社区内的社会经济因素(如社区内的经济、种族、教育状况)等。本期编辑:尚 庄 校 对:王 阳 邮政编码:710061 电 话:85360032通讯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陕西省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Email:syxh536 传 真:85360032 分馆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总分馆模式中的分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服务对象及馆藏性质,分馆可区分为一般性分馆和专门性分馆;依据其组织体系,分馆可区分为单一系

4、统分馆、联盟系统分馆、合作系统分馆等。通常情况下,依据分馆规模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地区分馆是指较大型的分馆,是某一区域中的一群小型图书馆的资源及行政中心,负责与总馆行政部门联系,解释该区政策与操作程序,并监督、协调下一层分馆的馆藏资料、人员及相关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援。这类分馆设备完善,人员、经费、馆藏均相当充足,规模和功能接近总馆,某些地方称之为区图书馆。2. 社区分馆或邻近分馆规模次于地区分馆,与社区关系密切。其组织颇为完善,图书采购、编目与处理由总馆负责,主要功能是提供读者服务,包括流通、参考咨询及其他特殊服务。馆内设有专业人员负责业务工作。这类图书馆是标准的图书馆。3. 次

5、分馆规模较小,馆藏以满足一般阅读需求的图书及畅销书为主,主要是提供流通服务,多半由非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每周开放时间较少,设置的地点多为偏远地区。4. 寄存站通常设于特定地点,如医院、消防站、商店、拘留所、俱乐部、机场等。主要为较少到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基本阅览服务,其藏书由总馆定期更换,是非正式分馆。5. 图书馆分送中心、阅览中心类似于次分馆,馆藏以基本参考馆藏、快速参考资料及畅销书为主,属于社区图书馆的一部分,补充社区图书馆的不足。6. 移动图书馆该类分馆以汽车为空间载体,是可移动的分馆。通常情况下,在移动图书馆的汽车内部均设有书架和阅览桌椅。巡回站设于偏远地区,定期提供定点服务,并视民众利用情

6、形,每站停留15分钟、半天或全天。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模式洛杉矶公共图书馆(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简称LAPL)始建于1872年,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目前包括1个中心图书馆和72个分馆,拥有600多万册馆藏,为美国最多的用户群(近400万人)提供服务,服务的地理范围覆盖470平方英里。根据所处地域,72个社区分馆分属于6大地区分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在于提供免费、容易获取的信息、思想、图书和技术,为社区内的所有居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本地教育,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1. 集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是洛杉矶市政的一个独立部门,

7、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经过市宪章认定,委员由市长亲自征选并获得市会议同意后委任,委员会由5人组成,任期5年。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图书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首席执行官是图书馆馆长,由市长任命、理事会确认,负责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管理。图书馆共设有图书馆管理部、图书馆基础设施部、信息技术与馆藏部、分馆服务部、中心馆服务部、系统协调办公室,业务处、人力资源处、公共关系办公室等业务部门。其中分馆服务部门下设有执行主任、助理主任及6大分区主任,对分馆业务工作进行具体管理。2. 制定并实施总分馆发展战略规划为了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特别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通过制定详细、具

8、有前瞻性、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为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确定方向,指导图书馆的各项具体工作。(1) 制定分馆设施规划,分期逐步实施推动1988年由图书馆委员会批准,制定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分馆基础设施规划。该规划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分馆站点选择指南,基于社区位置和服务人口数量确定分馆的规模和特点;另一个是项目名单,识别现有分馆的状态和需求,确认那些目前没有分馆但需要设立分馆的社区。该分馆设施规划制定了图书馆分馆规模标准,建议对于居民数少于45000人的社区,分馆规模应为12500平方英尺,物业面积规模应达到32500平方英尺;多于45000人的社区,分馆规模应达到 14500平方英尺,物业面积规模应达到4

9、0000平方英尺。对于地区分馆,规模应达到20000平方英尺,物业面积规模应达到52000平方英尺。而对那些人口数量超过90000人的社区,建议考虑增加一个新的分馆。考虑到可获取的资金规模和配置、建筑物限制,某些分馆的具体基础设施可以与本建议的规模有所出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该分馆设施规划还建议图书馆分馆应设于居民区,图书馆一层建筑更要考虑安全因素,室内设计要充分照顾到残疾人的需要,目前和未来电子技术的需要,要考虑到未来可拓展的书架和座位空间,尽可能保证为社区提供一个会议室。图书馆应容易识别,交通方便,考虑与该区学校、其他社区图书馆的相对位置。(2) 征求各方意见,谨慎制定图书馆发展战略规划2

10、005年,图书馆完成了分馆设施规划,实现了其1996年的战略规划目标,并着手新一轮战略规划制定的准备工作。为此,图书馆再次发起对图书馆资源、服务和设备新需求的调研,对近10000名读者实施了系统的用户满意度调查,举行地区会议、社区会议指导分馆设施规划草案的修改,通过会议和访谈为战略规划做准备。20072010年战略规划的制定委员会包括公众、图书馆员、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书友会、洛杉矶图书馆基金会、市长办公室、洛杉矶市委员会成员和该市兄弟机构。通过调查研究、社区论坛和读者访谈,识别出图书馆的优势和机遇,为制订战略规划获取背景信息。该战略规划确定了包括改善我们的社区、把技术的优势带给

11、每个人、帮助学生取得成功、提供阅读引导、支持终身学习、提供新的流行资料、创建一个文明城市、拓展文化意识8项主要目标,作为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案和时间。3 拓展资金来源,促进分馆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居民人数的不断增长,修复、扩建、新建图书馆分馆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图书馆为市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方便获取图书馆资源的使命就显得相当迫切。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是由市政拨款的独立单位,有限的市政拨款不足以支持图书馆发展所需。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获取社区资助。(1) 通过建立基金会筹集资金1986年,大火烧毁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原中心馆,当地企业和社

12、区领袖发起了筹集资金挽救被大火毁坏的40多万册图书的救书运动,数以千计的志愿者筹集了上千万美元。受此启发,1992年洛杉矶图书馆基金会成立,作为一个独立组织,成为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伙伴。该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共筹集了8000万美元,平均每年为图书馆筹集500万美元,支持图书馆资源、服务和项目,帮助中心图书馆和72个分馆的建设与发展。(2) 通过书友会获取物质和经济捐赠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有很多基于社区的支持组织,通常称为书友会,为图书馆筹集资金并资助项目,帮助提高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共有70多个书友会,有些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成立,很多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随着新分馆的建立

13、,一批新的书友会随之成立。书友会通过图书销售、拍卖用户捐赠的与图书馆业务不直接相关的物品及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书友会每年还要向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委员会提交年度财务报告。4 吸引社区公众支持和参与,促进总分馆服务深入社区(1) 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吸收社区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提供多种志愿者岗位,吸收社区公众参与到中心图书馆和各社区分馆的业务、服务工作中。如志愿者可以作为中心图书馆导游,引导游客游览中心图书馆,为游客解说图书馆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与艺术、图书馆的感知及特殊服务;可以加入书友会,为社区分馆和中心图书馆提供服务;年满21岁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申请成为“儿童导读员”,为来图书馆的儿童朗读

14、,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可以申请成为“居家之友”,为退休或因为健康原因居于家中的读者送递图书和图书馆其他资料;可以作为扫盲员,为存在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指导;为突发事件和特殊项目提供服务和帮助。5 逐步推进先进技术在图书馆总分馆的利用,促进总分馆提供无差别服务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很早就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承诺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硬件、软件等以实现图书馆的使命,努力提供最新的、一流的技术以确保市区所有人能平等地获取信息。考虑到不同社区之间技术获取的差异,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注意提供合适的技术和相关培训以及内容丰富的数据库,以缩小数字鸿沟。(来源:刘兰, 黄国彬.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

15、制典型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例,原载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8期)国外大学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图书馆总分馆制源于西方国家。美国是总分馆制实行较早的国家之一,其体制也比较完备。总分馆制首先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然后逐步应用于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分馆的产生首先源于大学的发展,分校区的建立造成地理位置上的分离,使读者利用图书馆时存在空间障碍。为满足读者便捷获取信息的需求,各大学图书馆纷纷建立了分校区图书馆。例如,加州大学现共有10个校区,各校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其次,信息资源的增长使单个图书馆无法完成对所有各类型资源的收藏。例如,从1924年起,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开始建立学科专业图书馆

16、,现仅伯克利校区就有24个主题图书馆、11个附属图书馆。加州大学各校区合计共有80多个分馆。同样,哈佛大学图书馆共有90多个分馆,这些分馆连同总馆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再次,建立分馆是图书馆提升服务内涵的需求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为满足各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的需要成立了相应的学科主题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加专深的附属图书馆,如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建有11个附属图书馆,它们连接到特定部门(如专业学院、研究机构或组织),独立于图书馆系统并且彼此独立,这些图书馆往往有独特的、难以找到的与科研单位、学术部门相关的收藏,其首要任务是满足各组织的教学和研究需求。这些分散在各校

17、区的图书馆及其下属专业图书馆和附属图书馆共同承担整个大学的信息资源服务工作,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目前美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管理及服务模式。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管理优势首先是跨校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充分体现了重大问题集中管理与决策、局部问题权力下放的灵活管理方式。总馆管理是指对全系统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在有实体总馆的情况下,由总馆馆长及各种专业委员会共同进行管理,没有实体总馆时,则由各分馆馆长和全系统范围内委员会组成的联盟共同管理,并由负责图书馆事务的副校长进行决策。分馆管理是对各校区分馆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无论有无实体总馆,

18、分馆业务均由各校区分馆馆长与分馆内各委员会共同管理。其次是全系统范围内集中管理。无论哪种形式的集中管理,都会尽量保持全局的统筹,保证馆藏、设施、人员、技术的共享。负责图书馆事务的校长通过与总馆馆长和各专业委员会(各校区图书馆馆长及各种委员会)协商全系统范围内图书馆的经费管理、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事宜,由全系统范围内各委员会向校长提供参考建议。再次是分馆管理。行政权力向各分馆下放,各校区图书馆馆长拥有各分馆的领导权和战略规划权,直接指导各分馆业务运作,并与馆内的各委员会共同进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首先是共享印刷馆藏,导致馆际互借量大大增加。其次是共享数字馆藏,这些共享资源是任何一个独立的分馆都无法

19、实现的,所有资源都能不计地理位置、不计时间地被师生平等获取。再次是共享特许馆藏,大大减少了许可费用和管理费用。服务共享优势首先是共享印刷资源服务,最主要的服务形式是通过共享网上图书目录实现馆际互借。其次是各图书馆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设施共享优势如加州大学图书馆共享设施委员会负责制订政策、战略、计划和一般业务程序,协调使用北部和南部地区图书馆设施以及任何其他可转换或直接被全系统图书馆使用的设施。经济优势共享资源、服务、设备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方便读者需求,也为图书馆节约了大量维持相同水平服务所需的经费。总分馆的其他优势和劣势总馆与分馆之间保持技术统一及标准化使分馆在硬

20、件设备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系统运行已经成功地证明标准化硬件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困扰。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能照顾到各分馆独特需求的问题。完全标准化通常意味着分馆失去了对计算机环境定制化的权利,是以牺牲读者的方便性、舍弃特定学科常用软件及在分馆环境中缺失可能需要和使用的信息为代价的。实行总分馆在人事上的统一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可确保分馆的计算机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与总馆不分上下,以便于定期更换设备、进行系统安全设置、进行长期的设备更新和软件规划等。同时,可使读者在分馆尽可能享受到与总馆相同的服务。但是当遇到定制化问题时,仅由中央控制就会存在许多局限性,使分馆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可能会存在不尽如人

21、意之处。(来源:李晓辉,孙坦.国外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及启示;皇甫晶,孙坦,黄国彬.技术变革对大学图书馆总分馆机制的影响分析以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校区图书馆为例,原载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8期)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及其服务模式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创建于1848年,是美国最早创建分馆的图书馆。早在1867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就提出了建设分馆的构想,1870年首个分馆建于东波士顿,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分馆。到19世纪下半叶,分馆得到迅速扩张,1972年到1900年,已有超过21个分馆遍及波士顿的不同社区。目前,波士顿以1个总馆、26个分馆(另有杜德利扫盲中心和柯尔斯坦商业图书馆

22、)构成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体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馆藏特色一览表图书馆名称馆藏特色中心馆(商业馆)图书、手稿、善本、相册、绘画、地图、海报、乐谱、CD/DVD、网络数字化资源等;商业馆藏亚当斯街分馆美国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大量电影菲尔兹角分馆越南资料;CDDVD和期刊格罗霍尔分馆非裔美国人的文学作品阿珀姆斯角分馆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读物科德曼广场分馆非裔美国人的研究性历史文献下米尔斯分馆医疗研究性文献、本地历史文献埃格斯顿广场分馆面向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学习的参考读物杜德利分馆非裔美国人的历史文献、非裔美国音乐家的作品杜德利扫盲中心成人扫盲及家庭素养图书帕克希尔分馆健康、历史、大专

23、院校、事业、职业、工艺和宗教读物;种族小说和青少年通俗小说;儿童读物;西班牙语读物康诺利分馆残障成人和儿童读物牙买加平原分馆本地历史文献、神话、烹调、青少年读物;西班牙语读物布莱顿分馆本地历史文献(包括口述历史、)法纳尔分馆最新畅销书;旅游读物;大学参考读物;俄语和西班牙语读物马帕恩分馆都市小说、流行音乐读物、青少年小说;动画、漫画、影视DVD;本地历史文献北恩德分馆面向特殊人群的大字号小说;丰富的百科全书、专业词典、地图集和外语词典等参考书;本地区地方史、最新畅销书、浪漫神话、经典作品、有声读物和光盘;包括烹饪、保健、文学、个人理财等在内的读物;意大利语图书;广泛的DVD和音乐CD;包括大量

24、图画书、传记、音频CD和DVD等在内的儿童馆藏荷兰奥斯顿分馆科幻小说和文学作品;新兴技术及网上文化;职业发展、小企业资源、食谱、园艺、工艺品、汽车修理和法律文献等查尔斯敦分馆本地历史文献东波士顿分馆本地历史文献;法语读物;丰富的扫盲教材海德公园分馆本地历史文献;儿童绘本图书罗斯林德分馆丰富的青少年馆藏,包括大量绘画小说;丰富的宗教与精神方面的馆藏;有关本地历史、健康方面的图书与儿童图画书,同时还有大量非母语英语课程读物南波士顿分馆收藏南波士顿的历史资料;丰富的成人音乐CD;波士顿不同历史阶段的地图华盛顿村分馆休闲娱乐读物南恩德分馆面向儿童和成人有多种多样的流行读物和学术资料,包括本地历史文档以

25、及图书、城市小说、流行报纸和杂志、DVD、CD、声像图书;图画书、小说和辅导参考书等西恩德分馆有关传记、历史、旅游、财务、艺术、内部装饰、健康、烹饪、文学的图书及图画书西罗克斯伯里分馆爱尔兰历史读物、文学图书、世界语资料;儿童阅览室拥有小说、民间故事和图画书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系统主要项目服务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服务频率面向对象推广程度1电影欣赏、时光倒流每周1次成人、中老年人普遍推广2英语角每周1次成人特色推广3简历撰写和工作技能讲习班每周1次成人特色推广4英语/西班牙语交流学习小组每周1次成人特色推广5放映动画片每周1次儿童特色推广6计算机基础教学每周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7ESOL(Englis

26、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操其它语种者的英语课程)会话小组每周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8电脑故障及其修理培训每周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9青少年电影剧场每周1次学龄前儿童/青少年特色推广10国际象棋课每周/隔周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11故事会时间每周1次学龄前儿童普遍推广12幼儿神话故事每周1次幼儿特色推广13阅读准备每周/季度学龄前儿童/幼儿特色推广14作业援助项目每周15次中小学生普遍推广15一对一电脑培训每月1次成人个别/试验16工艺品项目培训每周1次中小学生特色推广17图书馆基础培训每周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18图书讨论会每月1次成人/青少年普遍推广19互

27、联网研讨会每月1次成人个别/试验20花絮之夜每月1次儿童个别/试验21暑期阅读计划夏季假期中小学生普遍推广22成人电影节夏季成人特色推广23音乐节目 冬季成人特色推广24阅读项目春/夏/秋青少年个别/试验25年度开放日每年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26爵士音乐节每年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27西班牙传统庆祝活动每年1次所有读者特色推广28各类讲座常年所有读者普遍推广29艺术展览常年所有读者普遍推广30当地历史讲座不定期所有诸特色推广31职业性演出不定期所有读者普遍推广32戏剧诗歌提高班不定期所有读者特色推广33图书著者读者见面会不定期所有读者特色推广34社区植树不定期所有读者个别/试验35市长梅尼社区学

28、习计划特定时期所有读者普遍推广(来源:陶俊, 孙坦, 金瑛. 总分馆制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研究以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系统为例,原载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8期)我国的总分馆体系和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是指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在一定的协调组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支持下,组成由若干总分馆体系和独立建制的图书馆共同参与的网状行业管理结构,使不同的总分馆体系或独立建制的图书馆可以突破因建设主体不同而产生的资源所有权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资源。因此,建立区域性服务网络的实质就是在不同建设主体资助的资源之间形成共享机制,使特定辖区内的居民不仅可以自由使用同一个建设主体支持的总馆与分馆的资源,还可

29、以通过服务网络使用其他建设主体提供的资源。可以说,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核心就是确立成员馆之间共享资源的方式,并为这一方式的顺利运行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由于资源共享方式可以通过行业协商来确定,而维持其运行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框架也要通过行业力量来解决,因此,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行业合作问题而不是制度问题。这就决定了总分馆体系和区域性服务网络之间的根本区别:在真正的总分馆体系背后,是统一的建设主体(通常是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通常是地方政府的某个部门);然而,在我国现有的“一级政府负责一个图书馆”的体制框架下,很难产生以建设主体和主管部门同一性为基础的总分馆体系;而在区域性网络背

30、后,是共同的行业协调组织。按照这样的区分,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总分馆体系”严格说来其实是一定区域的服务网络或业务上联系相对紧密的准总分馆体系。可以说,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质就是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寻求一种使图书馆共同体成为可能的途径或模式。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大致可归纳为自下而上的全委托式、自下而上的半委托式、自上而下的全委托式、自上而下的半委托式以及通过体制改革形成的纯粹总分馆体系几种。1. 通过自下而上全委托而形成的总分馆体系指一个总馆与其分馆之间通过协议建立的、按以下模式运行的总分馆关系:分馆或其主管部门将一定数额的年度购书经费和人员工资委托给

31、总馆使用,总馆按双方认同的书刊数量、人员数量和资产管理办法为分馆配备藏书和人员,保证图书馆开放;分馆按双方认同的标准保证分馆运行所需的设备、场地和其他工作条件,同意将图书的资产权临时(在协议期内)转让给总馆支配;读者用一张读者证可以通借通还总馆和任何分馆的图书。在我国现有体制框架下,这可能是最接近于真正意义的总分馆体系的模式。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地区有苏州、哈尔滨、厦门以及2007年以前的嘉兴等地。这种模式的突出优点在于:首先,通过总馆与分馆(或所在地政府)签订的正式合作协议,基层政府承诺并切实履行了为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的责任(保障馆舍、设备、购书经费与人员工资),而中心图书馆则利用自身的人力资

32、源和专业能力为分馆读者提供资源,维持分馆开放,保证分馆的服务水准;其次,由于管理权完全归属于总馆,分馆也就成为总馆的一个部门,执行总馆的统一服务标准,总分馆之间因此形成相对紧密的体系;再次,由于签约社区原来的图书馆条件差,基层政府往往委托总馆新建社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比较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第四,尽管当地政府需要支付部分购书经费,但不负责资源建设,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动态资产权”概念,即在文献通借通还和资源调配过程中,将文献的当前馆藏地点设定为它的资产归属地点,在协议终止时,文献收藏在哪个馆,其资产权就归属哪个馆,这样就解决了文献产权对通借通还的制约,可以实现完全的通借通还。另外,由于每个分

33、馆与总馆之间都是直接的、独立的委托关系,这就形成了总分馆体系的丙级管理模式和扁平结构,技术支撑和管理都较为简便。在这种模式下,分馆只负责读者服务,所有后台工作均需总馆完成,所以这种模式对总馆的人员、资源、技术、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当分馆达到一定数量时,总馆压力就会达到极限。2. 通过自下而上的半委托而形成的总分馆体系指一个总馆与其分馆之间通过协议建立的、按以下模式运行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分馆将双方认同的一定数额的年度购书经费委托给总馆使用,总馆按双方认同的书刊数量和资产管理方法为分馆配备藏书,分馆按双方认同的标准保证图书馆运行所需的设备、场地、人员和其他工作条件,并保证按时开放;读者用一张读者证可

34、以通借或通借通还总馆和任何一个分馆的图书。这种模式在许多地区存在,如天津的阳光100小区分馆、苏州2005年3月前建设的三个分馆。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很接近于全委托模式,所不同的是分馆的人员由当地委派而不归总馆管理,因此,总馆不掌握分馆的管理权。3. 通过自上而下的半委托而形成的总分馆体系指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以文件或其他形式将支持该地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委托给某中心图书馆使用,并责成中心图书馆为下一级图书馆配备资源,实施业务管理和协调服务,从而在中心馆与下一级图书馆之间形成具有业务隶属关系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总馆为分馆配备的资源产权属于分馆,读者用一张读者证可以通借或通借通还总馆和任何一个分馆的

35、图书。采用这种模式的有东莞图书馆之城、北京西城区的总/分馆制。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1)由政府主导,分馆的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较有保障;(2)由于分馆(如街道馆)本来就有一定的服务能力,所以,用政府下拨经费购置的资产归属于分馆,因而在总分馆之间流通的文献都有明确的资产权所属馆,形成了比较复杂的产权关系;(3)分馆的人员由当地委派,因而分馆管理并不是总馆的职责,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之间没有形成“一家人”的体验。这些特点决定了该模式中的总分馆在推行通借通还等资源共享策略时,可能会遇到资产权的制约。4. 通过自上而下的全委托而形成的总分馆体系指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以文件或其他形式将支持该地区基层馆建设

36、的经费委托给某中心图书馆使用,并责成中心馆为下一级图书馆配备资源,实施业务管理和协调服务,从而在中心馆与下一级图书馆之间形成具有业务隶属关系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总馆为分馆配备的资源产权属于总馆,总馆可以在基层馆之间调配其配备的资源,使其在基层馆之间流动;流动的馆藏构成中心馆的流动分馆,同时构成基层馆的“馆中馆”。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广东省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福田区的总分馆。这种模式也由政府主导,但文献资源的产权明确归属于总馆,使总馆可以对资源按照需求进行调配。与资源产权属于分馆的模式相比,此种模式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服务的延伸,特别是通借通还。广东流动图书馆是在政府主导下,由省政府每年下拨500万

37、元(10年共5000万元)专款,责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扶持建设县级图书馆,其目标是实行资源共享、盘活县馆、方便读者。由于这项计划不可能将各县级图书馆划归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管辖,因此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用了使资源流动起来的办法,将用专款购置的资源在各个县级图书馆之间进行定期流动,在这些县级图书馆中形成了“馆中馆”,提供了全新的文献资源和规范的服务,带动了各县级图书馆的自身建设。5. 完全(纯粹)的总分馆体系指一个图书馆在本级政府支持下,投入一部分图书、设备、人员,在本馆之外另外开设新馆作为自己的分馆,总馆与分馆之间发放统一读者证,读者用一张证可以使用总馆和任何一个分馆的服务。这种模式的代表是佛山

38、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另外,厦门市、杭州市等建立的部分分馆也采用这种模式。在大多数地区,这种总分馆关系的成因都是因为在建设图书馆新馆时,政府将老馆留给图书馆作为分馆。目前实施这种模式的总分馆在所有模式的总分馆体系中所占比例最小。总馆可以把分馆作为一个派出机构,或者作为设在馆外的一个服务窗口,实施统一管理,保证服务质量,还可以把总馆的一些服务延伸下去,使读者在分馆就能够享受到与总馆基本一致的服务。其结果,分馆的形象也就是总馆的形象,总馆的资源也就是分馆的资源,在技术和管理上都不存在资源共享障碍,所以这种模式一般均实施统一管理和完全通借通还。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已经出现了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纯粹意义的总分

39、馆体系。佛山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就是这样一种总分馆体系。禅城区联合图书馆自2003年开始建设,由禅城区政府资助,禅城区图书馆作为总馆并负责实施,目标是建成包括主馆1个、分馆89个的图书馆群;联合图书馆采用统一管理、分层服务,体系内所有文献资源的所有权归属总馆,人、财、物由总馆统一调配,服务质量由总馆统一把握;全区图书统一采购,书目数据统一编制,书刊通借通还,资源完全共享。这样的总分馆体系是对现有财政体制的突破,很可能成为今后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方向之一。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嘉兴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接近于纯粹的总分馆体系。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嘉兴图书馆的镇级分馆,由市、区、镇三级政府

40、共同出资维持这些分馆的运行,并由市政府给嘉兴图书馆增加人员编制,以强化分馆的管理,提高分馆的服务,从而使嘉兴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建设纳入了政府主导的轨道。与总分馆体系不同的是,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要解决的是资源共享机制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正在探索的资源共享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卡通借模式、一卡通借通还模式、分层通借通还模式。一卡通借模式指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在一定的协调组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支持下,组成由三级或四级图书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共同参与的网状行业管理结构;读者用一张读者证可以到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节点)借阅图书,但需将所借图书归还原馆。典型的有2007年5月以前

41、的“北京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系统”。这种模式中的成员馆一般在网络建设前就具有比较好的基础(如资源和技术平台),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不情愿接受中心馆的“过度干预”,因而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原来的业务指导关系改变成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文献通借为形式的资源共享关系。由于各成员馆均有相对充实的文献资源和独立的购书经费,并且产权区分严格,所以很难做到统一采购和分编,也很难保证书目数据的标准和质量完全统一。此外,从技术上来说,由于网络成员馆使用的管理系统不尽相同,系统的读者库和书目数据库一般采用Z39.50协议进行共享,无法对文献产权归属进行管理。所以这一切都制约了文献通还的实现,使通借成为比较适合的资源共享模

42、式。与过去的图书馆服务相比,这种模式使资源共享跨出了一大步,读者只要办理了网络内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读者证,就可以向任何其他图书馆借阅图书,比构建服务网络前方便许多,因而是一种操作简便、成本相对低廉的资源共享模式。在较大区域或原来图书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一卡通借通还模式指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在一定的协调组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物流系统支持下,组成的由三级或四级图书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共同参与的网状行业管理结构,读者用一张诸证可以到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节点)借阅图书,且可以将所借图书归还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这种模式中,主要有“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杭州“

43、一证通”工程等。这种模式与上一种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已经在技术上解决了通还的问题,一般是在服务网络内使用同一种或同一套管理系统。与上一种模式一样,文献资源的产权仍是制约完全通借通还的因素。解决资源产权问题,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截至目前,已有若干个地区尝试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使这一模式的具体运作具有了鲜明的地区特色。“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运用了“浮动馆藏”概念和相应的管理方法,将文献的资产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文献分编加工进入大流通后,系统反映的馆藏地点是文献的动态使用权,图书的借还地点不受资产权限制,只要不剔旧、不处置,就暂时搁置文献资产权的归属问题。与上海不同,北京市首批参加通借通还网络的成

44、员馆是通过物流系统突破产权约束的,即由物流系统把通还的图书送回所属馆继续流通。从方便读者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比一卡通借模式又前进了一步,也可认为是一卡通借模式的高级阶段,但要实施这一模式,必须首先解决文献资产权这一瓶颈,观念上的解放,可以有效冲破产权关系对通借通还的制约。这就是“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分层通借通还模式指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在一定的协调组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物流系统支持下,组成的由三级或四级图书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共同参与的网状行业管理结构,读者用一张读者证可以到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节点)借阅图书,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如一个区)内通借通还任何图

45、书馆的图书。采用分层通借通还模式的有深圳图书馆之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这种模式中一般包含实力比较强的区级图书馆,这些区级图书馆因为具有较好的硬件、管理、技术、资金条件,可充当特定范围的中心馆,而市级中心馆一般无法将其作为普通分馆纳入整个网络。在这种背景下,区级馆往往被指定为二级中心馆,负责在本区内协调构建局部网络;局部网络的成员馆,除区级中心馆外,不直接与外区的图书馆形成通借通还关系。因此,读者可以在局部网络的成员馆间通借通还图书,但到了局部网络之外,则只能使用一卡通。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就是一个分层通借通还的网络。网络成员馆都使用统一的分级集群管理系统(UnionLib),该系统与其他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一个系统中分有若干套分级子系统,子系统中的数据会自动复制到中央数据库。这样,尽管各区级馆的书目数据都保留在各自的书目库中,但通过系统的自动复制功能,全部反映在中央书目库中,使每个成员馆通过对中央书目库的检索就能了解其他馆的资源,进而开展通借通还。(来源: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