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40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6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山水田园诗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诗人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风光

2、图,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志向。,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喜悦之情。,前四句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教材联想,手法借鉴,教材链接,内容情感,融景于情,情景交融,对比,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白描。,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饮酒望岳诗人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风光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

3、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细雨和小草,赞美了初春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的生机蓬勃景象的喜悦赞美之情。,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手法借鉴,教材链接,内容情感,寓理于景,情景交融,比喻,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游山西村描写的细雨和小草,赞美了初春的美,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4、山郭外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手法借鉴,教材链接,内容情感,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富有哲理,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积雨辋川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题西林壁过故人庄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的典型意象,1、景物:野径、古木、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孤云、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三径

5、、东篱、空林、空山、禅房、古寺、暮钟、2、人:邻人、野老、樵夫、渔夫、山客、隐士、山中人、松下客、牧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谪宦、接舆3、农具:耒、耜(s)、锸、锄头、犁4、植物:五谷(黍)、栗、菊花、柳、竹、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稻香、绿树、桂花5、动物:鸟、鸡、犬、蚕、蛙、雀、白鹭、鸟雀、黄鹂、归鸿、牛羊、幕蝉、谷鸟、暮禽、孤莺,一、山水田园诗的典型意象1、景物:野径、古木、郭外、原野、农,二、常用典故,(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

6、意。(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汪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来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以及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不愿同流合污,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3.

7、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望庐山瀑布 李白 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即景说理,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

8、与农民的深厚情谊。,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写禅意、禅趣,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体现了对劳动生活的喜爱。,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遁世无门的情怀。,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题西林壁 后两句即景说理,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情感常用术语:,热爱自然 钟情山水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9、憎恶黑暗 渴望建功生活闲适 悠然自得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寄情山水 渴望归隐 ,情感常用术语:热爱自然 钟情山水 向往自由,1.把握意象: (1)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2)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3)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4)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2.分析意境: (1)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2)概括景象(意境) 特点。3.体会情感: 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5.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四、鉴

10、赏方法,1.把握意象:四、鉴赏方法,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术语,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术语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答:作者写景绘形绘声绘色,通过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营造了静谧明朗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安适(闲适恬静)的心境。,本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田园乐答:作者写景绘形绘声绘色,通过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1)点明

11、诗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就点明了人物“我和客人”事情“送别”时间“晚上”地点“江边”。 2)衬托人物性格。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琴技从而使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琵琶声中以及琵琶女内心的凄凉。3)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开头两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就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阴森的氛围。4)表达人物心情。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中即以美好的春天涌动的江水绚丽的花朵和明月夜来反衬作者内心的寂寥和愁苦。 5)创造意境,含蓄无限,五、景物作用,1)点明诗

12、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如“浔阳,六、掌握景物描写方法,技巧,感官,动静,点面,正侧,虚实,白描,修辞,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明丽斑斓、低沉暗淡,六、掌握景物描写方法技巧感官动静点面正侧虚实白描修辞时空:远,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06浙江卷)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

13、蕴涵的思想情感。,1流水 白云 2(1)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2)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1流水 白云,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朦胧飘渺、安静祥和的兰溪山色。,1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仰,16天津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

14、,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16天津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动静结合。落日与鸟,阅读下面的宋诗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7天津】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

15、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阅读下面的宋诗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 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使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缨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缨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缨、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缨、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使用对比(映衬),初中语文-山水田园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