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703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0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首都师范大学 蒋国珍 2019 .6,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首都师范大学,话题:文献与研究课题,源自经验理论推导复制研究源自实践研究者本人的发现教育改革实践文献发现专家建议,如何选课题如何界定问题如何做文献何时做文献,话题:文献与研究课题源自经验如何选课题,问题讨论:基于文献,课题如何做侧重点、创新点如何形成成果成果形式与研究方法,如何理解什么是虚拟学习共同体为什么要建网上社区如何提高网上研修的有效性、持续性,问题讨论:基于文献课题如何做如何理解,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技术?网络平台,虚拟空间Blog,BBS;RSS,Tag,Web

2、2.0资源?发布、交流,共享?活动?开展网上培训视频会议,网上评课从校本到网上?从本校到校际?,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技术?,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Community社区(1930s,费孝通 )共同体,社群,团体虚拟(virtual)社区,网上(online)社区英Howard Rheingold(1993):当足够多的人们带着饱满的情感长期进行公开讨论,以期在赛百空间中形成个人的关系网时,在网络中所出现的社会集合体”。,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Community,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19):一定规模的人群+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的活动场所共同的社

3、会生活:社区的本质特征社区文化:秩序、规则。社区感:成员间的亲和性,归属感、认同感社区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心理基础,社区发育程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19,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社区与社会团体(social group)的区别社区:共同的活动场所+持久互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社会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社团活动,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社区与社会团体(social gr,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教师网上学习社区是什么:教师群体:某一区域,共同目的、兴趣;某一网上学习空间社区活动:教研-学习-社交,saloon社区文化:秩序,规则社

4、区感:吸引力,凝聚力。精神家园:交友,聚友;倾诉,休闲吧,减压吧加油站:求助,展示,掏宝,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教师网上学习社区是什么:,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目的Vs手段or途经?目的教师发展新途径信息素养教育均衡,为什么要以此途经?为什么不是资源?为什么不提网上培训网上评课,观摩?网上教研,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目的Vs手段or途经?为什么要以此途,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既有结论1:将传统的教学活动直接搬到网上往往难以成功既有结论2:“资源-活动-支持服务”至关重要。,什么样的活动?何种支持策略?,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既有结论1:将传统的教学活动直接搬到,二、为什么要建设

5、网上社区,只有资源 +活动不够的,关键是拿什么去吸引拿什么去保持拿什么让教师深度参与,而不是远离教师既有结论3:社区既是在线学习的核心,也是促进网上学习发生的工具;没有社区的支持与活动,就无网上学习可言(Palloff & Pratt, 2019),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只有资源 +活动不够的,关键是,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19):一定规模的人群+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的活动场所共同的社会活动:社区的本质特征社区文化:秩序、规则。社区感:成员间的亲和性,归属感、认同感社区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心理基础衡量社区发育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社区基本要素

6、构成(王思斌,2019),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疑惑:网上研修,离教师更远?人气:如何吸引更多教师主动参与鸿沟:从少数到多数态度:从接受到重视空间:如何更舒适,方便,友好/技术活动:如何开展/西城做得很好先决条件排除障碍社区感:如何形成,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疑惑:网上研修,离教师更远?,3.1 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校本教研离很多教师还有点远(濮棍铭、洪福珍 等,2019)如何让教师走近,走进?校本:流于形式 活动:听课、评课;目的:不明确。每周1小时Vs研究1周的课程内容,很难;或闲扯、改作业;作用之一:分工准备练习,比以前个人出练习,任务减轻了(夏芳敏,2019),3.1 疑惑:从

7、校本教研谈起校本教研,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教师的困惑 (徐 晖,2019)模式化:本校优势、特色不显著;形式化:申报课题-束之高阁-并不行动-徒有虚名被动性:43.1%教师认为是消极参与(王耀西,2019)模糊性:报名参加-写写论文。目的?,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教师的困惑 (徐 晖,2019),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Web-based:如何避免流于形式何种活动?何种条件?适合谁如何设计、组织如何指导、促进如何评价、保持,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Web-based:如何避免流于形,3.2 人气:从哪里来,行政推动?领导监督?激励机制?任务驱动?,内在动机满足需要现实-潜在部

8、分-多数一维-多维,被动,主动,3.2 人气:从哪里来行政推动?内在动机被动主动,3.2 人气:态度的表现,旁观/出席,发帖,活跃者,斑竹,接受,参与,重视,品格化,3.2 人气:态度的表现旁观/出席 发帖活跃者斑竹 接受 参,3.2 人气:由少到多,S曲线?,3.2 人气:由少到多,S曲线?,3.2 鸿沟说:少数影响多数新技术被大众采纳的过程,Geoffrey A. Moore,课题之一,3.2 鸿沟说:少数影响多数新技术被大众采纳的过程Ge,3.3.0 关键转变:从资源到活动,有路-有车-有货-有交通规则(标准)?,活动,资源,3.3.0 关键转变:从资源到活动有路-有车-有货-有交通规,

9、3.3.1 网上教研活动:先决条件,M. D. Roblyer,2019,3.3.1 网上教研活动:先决条件M. D. Roblyer,3.3.1 教研信息化的先决条件,有路、有车、有货 Vs有用、有效、易用?,舞台搭好了,未必有人来唱戏,教改是先决条件,3.3.1 教研信息化的先决条件有路、有车、有货舞台搭好了,,3.3.2 排除障碍:教师面临哪些障碍,英国教育传播技术局(2019)研究文献:时间问题,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和自修 (Fabry & Higgs 2019),没有时间把多媒体用于备课(Preston et al, 2000);运用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不足(Pelgrum,2019);认为

10、计算机技术太复杂、难用(Cox et al.,2019)等。教师评价,3.3.2 排除障碍:教师面临哪些障碍英国教育传播技术局(2,3.3.2 教师面临哪些障碍,我们2019-2019在北京的调查:时间问题: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培训问题:“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课件和资料”、“不善于将教学意图用计算机来实现”以及“不会排除软硬件故障”资源问题:课件和资料中适合教师需要的少,而不是缺少课件和资料;技术支持和保障:,3.3.2 教师面临哪些障碍我们2019-2019在北京的,3.4.0 社区:如何形成,社区共同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教研活动? 社会学习(人际互动、分享、合作、探索)有时比内容学

11、习还重要(Nipper, 1989) 定期讨论与分享意见是一个健全学习社区的特性之一(Collison, 2000)参与讨论对在线学习十分重要(Palloff & Pratt, 2019),学习者若只是在线,而没有参与讨论,还不能算是出席在线课程。,3.4.0 社区:如何形成社区共同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教,教学存在,认知存在,社会存在,(Garrison, D. R.,2000),3.4.1 社区:如何形成,教学存在认知存在社会存在(Garrison, D. R.,2,3.4.1 三要素:相互关联-不可或缺,认知存在/活动:社区最基本的要素社会存在/活动:支持认知存在,社区活动基础教学存在/

12、活动:支持和促进认知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手段(Anderson, T.,2019),3.4.1 三要素:相互关联-不可或缺 认知存在/活动:社区,3.4.2 社区类型与建构,引领型: 他组织型自组织型网上社区的构建过程社区的结构及其变化社区化与非社区化的现象和规律,3.4.2 社区类型与建构引领型: 他组织型,3.4.3自组织型社区建构:阶段与活动,Ruth E. Brown( 2019 )发现社区建立的阶段性:交友(making friends)社区接纳(community conference)社区友情(camaraderie)。,3.4.3自组织型社区建构:阶段与活动Ruth E. Bro,

13、3.4.3社区建构:阶段与活动,一个阶段进入另一阶段并非是自然过渡有效的教学活动能推动各阶段的过渡和发展 交友阶段:熟悉内容、掌握方法、排除技术障碍,进而发现与自己有相似性的成员。人以类聚。社区接纳阶段:需要成员对某一主题作一段长期的、有价值的讨论。价值贡献友情阶段:社区成员间有的长期的交流。文化交融,3.4.3社区建构:阶段与活动一个阶段进入另一阶段并非是自然,3.5 社区活动策略:网上/网下相结合,真实+虚拟,不是新建是拓展,不是代替是互补,不是包办Web+人网:通用性+针对性=互补,人机合一网下:教研、培训的具体组织、分类指导,要依靠教研室,区域教师发展学校,3.5 社区活动策略:网上/

14、网下相结合真实+虚拟,不是新建,3.6 提升在线讨论效果的方法,刺激动机:主题选择,材料准备订定在线讨论的最低要求不同任务,角色与责任主持人、协调者、引导者评论者、摘要者、结论者、观察者自治型讨论组讨论与作业结合:同侪互评与回馈积分机制随时公告表现学科教师与外界专家积极参与及快速响应,3.6 提升在线讨论效果的方法刺激动机:主题选择,材料准备,3.7 社区设想,做什么,3.7 社区设想,做什么什么内容和要求如何在网上有效实现,4. 0 研究成果与方法,哪些研究成果描述对象,现象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案,提示经验总结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反思,4. 0 研究成果与方法哪些研究成果提示,4.1 研究哪些问

15、题,影响网上研修效果的关键是什么:需求,障碍社区化现象:不同类型的社区建构过程有何规律? 社区中的个人、群体行为特点,角色变化?如何增进教师的社区感(参与意识,归属感)如何设计适当的活动吸引教师参与如何组织、促进网上教研活动(教学支持)?如何优化技术方案,增进远程互动与合作,提高网上教研活动效果?如何开发适合网上教研活动的材料? 如何评价不同类型的网上研修活动对教师学习的效果?,4.1 研究哪些问题影响网上研修效果的关键是什么:需求,障碍,4.2 研究过程,发现、培育典型生成视频案例专家引领社区建设,行为分析自组织型社区的培育,4.2 研究过程发现、培育典型,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Many Thanks,Many Thanks,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课件,4.如何持续用下去,行政推动奖励,教师自觉自愿,4.如何持续用下去行政推动,关键措施:从资源到活动,关键措施:从资源到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