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92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件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售后人员手册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目录说明11 开机预检11.1 外部安装目视检查21.2 现场安装31.3 上电检查32 溶液调湿系统调试72.1 溶液调湿系统运行原理72.2 调试目的72.3 调试步骤和方法73 风系统调试113.1 风系统运行原理113.2 调试目的113.3 调试方法114 热泵系统调试124.1 热泵系统运行原理124.2 调试目的124.3 调试步骤和方法134.4 常见故障145 控制操作165.1 控制系统功能介绍165.2 机组自动控制策略185.3 触摸屏操作206 运行维护286.1 机组

2、故障及排除方法287 培训指导32附录二 变频器使用说明3347说明在启动溶液调湿型空调机组前,本公司售后人员应当仔细阅读本操作手册,明确安装现场的工作参数。手册中的步骤是按机组开机、运行和维护的需要进行编排的。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阅读并理解且遵循所有的产品安装维修手册中给出的指示和介绍,包括机组设备和散件上的标贴说明及其他的安全规定。以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下文简称HVF)为例作详细说明。1 开机预检售后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进行相关检查并按照机组提供的图纸及文件完成相关安装。1.1 外部安装目视检查1) 根据“机组的吊装、固定”要求检查机组安装,确保安装正确,定位牢固。(“机组的吊装、固

3、定”见产品说明书)2) 检查所有随机附件均已到达现场。3) 检查机组的外观有无明显的损伤痕迹,如有,需提前向甲方负责人声明。4) 检查需甲方外接配件:风管。新风、送风、回风、排风风管应对应正确,并且风管尺寸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同时新风和排风风管的风口应有足够的间距,避免排风被吸入新风风道内。5) 检查需甲方外接配件:水管。机组补水管连接尺寸和位置可以参照随机附带的外形尺寸图,所接水管路不能向补水管路传递轴向或径向的力及产生震动。进水必须经过分析和适当的过滤及水处理,同时需要安装控制装置,保持正常运行,防止水污染结垢和交叉污染。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本公司。水质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 水质要求软化

4、水要求范围PH值6.58.5硬度5ppm6) 检查需甲方外接配件:电源线。电线型号由安装人员确定,并根据适合每个安装现场的特性和规则,以下仅作为参考。从现场电源接入口到机组断路器之间连线的型号均已列在下表中。电源线的载流量应能满足机组铭牌上的最大电流值并留有约15%余量(参考表2),相序连接一致,地线连接正确,接线端子紧固。7) 检查制冷系统的压缩机、铜管、压力表等部件。重新紧固压缩机定位螺栓;检查铜管有无断裂;查看压力表示数并对照“出厂检验记录表”,检查是否出现漏氟。8) 检查风机、检修灯等部件。重新紧固风机定位螺栓;用手拨动风机叶轮,检查有无卡转现象,聆听是否有异物进入;检查检修灯的安装是

5、否有松脱的迹象。检查完毕后关严检修面板。9) 检查磁力驱动泵、模块、储液箱、管路等部件。重新紧固磁力驱动泵、储液箱的定位螺栓;检查模块及插板有无松动、移位痕迹,紧固螺栓;检查管路有无震裂痕迹;重新拧紧所有活接。10) 检查框架、立柱有无松动现象,重新紧固连接螺栓。11) 检查QF和QF1,均应在断开位置。12) 检查控制器的扳动开关,均应置于“AUTO”一侧。13) 检查主回路电源接线,确保接线端没有松动,如有则须重新紧固。14) 对照电气图纸检查热继电器整定值的正确性。表2 0.6/1KV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力电缆在空气中长期连续负荷载流量适用电缆型号:VV,VLV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6、70,周围环境温度:30电源线径(mm2)载流量(A)最大压降为5%时电缆长度最大值(m)铜芯铝芯4 mm24+2.5 mm2128221506 mm24+4 mm21382815010 mm24+4 mm21514015016 mm24+10 mm21685316025 mm24+16 mm21927116035 mm24+16 mm211159916550 mm24+25 mm2114411117070 mm24+35 mm211781361801.2 现场安装在机组启动前,必须按照机组提供的图纸及文件完成下列安装。1)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分别在新风、送风、回风、排风的风管合适位置固定好对应

7、的温湿度传感器,按电气图纸说明正确连接接线。各温湿度传感器需固定紧固一致,接线整齐。2) 安装外置溶液过滤器外置溶液过滤器在现场固定好后,用DN25的ABS管按下图与机组的储液箱连接。图1 外置溶液过滤器连接管路要求可靠美观。3) 各外接端口的电气接驳外部接线包括:消防信号:(003,004)远程控制信号:(116,COM1)送风机运行信号:(913、914)排风机运行信号:(917、918)消防信号由现场消防报警系统提供,机组与其连锁控制。接消防信号时,需将短接线拆除;当不接外界信号时,需保留短接线。远程控制信号和风机运行信号为无源输出信号,当用户需要输入时可将其接入。1.3 上电检查1.3

8、.1 电源检查各项检查完毕,并完成安装后,请甲方给机组供电,合上断路器QF,检查电源:1) 电源必须符合机组铭牌上的标定值,电压必须在给定的电气数据范围内。用万用表测量线电压和相电压并记录,确定线电压在额定电压(AC380V7%)范围内,且正常运行时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2%。例如:电源为380V-3ph-50Hz,各相电压测量如下:UAB=384V;UBC=377V;UCA=373V;三相平均电压=(384+377+373)/3=378V;计算偏离平均电压378V的最大值:AB:384-378=6VBC:378-377=1VCA:378-373=5V偏离平均电压378V的最大值为6V。电压不平衡

9、度为6/378100%=1.59%。该值小于允许值2%,因此是可以的。警告:不正常或不平衡电压会导致机组报警。如果机组的三相不平衡度超过2%,请立即和当地的电力部门联系,并且保证机组处于停机状态。2) 操作门上的电源指示灯在接通用户电源后正常亮起。3) 查看相序保护器检查供电情况,如正常、断相、逆相等。若供电正常,则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按指示灯所指示解决问题。4) 合上控制回路的单极断路器QF1,控制器电源指示灯应正常亮起。5) 断路器QF、QF1、急停按钮SB能正常分断/闭合电路。1.3.2 状态检查正确接入电源后,给控制回路上电,通过触摸屏和控制器检查机组的各个状态量的情况,具体包括:1)

10、 新风、送风、回风、排风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湿度。各温湿度传感器均应显示温度和湿度,且应与当时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致。2) 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各温度传感器均应显示温度,且应正确反应该温度传感器所测位置的温度。3) 检查控制器上J501端子对应的各开关量输入状态,应如下表。表3 HVF开关量输入J501端子序号功能说明对应指示灯状态(*1)停机正常指示停机异常指示运行正常指示运行异常指示DI1调湿单元溶液泵状态DI2全热回收溶液泵状态DI3送风机状态*2DI4排风机状态DI5压缩机1-1状态DI6压缩机1-2状态DI7压缩机2-1状态DI8压缩机2-2状态DI9系统1联锁保护DI10系统2联

11、锁保护DI11压缩机高压保护DI12压缩机低压保护DI13储液箱低液位开关*3DI14储液箱中液位开关DI15储液箱高液位开关DI16远程控制*4*1: 表示灯亮, 表示灯灭。*2:此处风机状态反馈因有无变频器而有区别,如下表所示:表4 风机状态反馈端子序号功能说明对应指示灯状态无变频器有变频器停机正常指示停机异常指示停机正常指示停机异常指示DI3送风机状态DI4排风机状态*3:储液箱液位状态有三种状态,如下图所示:图2 液位开关显示状态低液位低液位开关:中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安全液位 低液位开关: 中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报警液位低液位开关: 中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4:远程控制的状态

12、由远程控制信号决定,当远程信号断开时,指示灯;当远程信号闭合时,指示灯。4) 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检查四通电磁阀、补水电磁阀的工作情况。确保四通电磁阀、补水电磁阀等开关灵活。(控制模式的选择见下文“控制系统功能介绍”部分。)注意:此时不需调试磁力驱动泵、风机、压缩机,并切忌磁力驱动泵、风机、压缩机等空载运行,其调试在下文各系统调试时具体介绍。J801、J802、J803、J804端子对应的开关量输出见下表。表5 HVF开关量输出端子序号对应输出功能说明J804DO1调湿单元溶液泵1DO2全热回收溶液泵2J803DO3送风风机DO4排风风机DO5压缩机1-1DO6压缩机1-2J802DO7压缩机2

13、-1DO8压缩机2-2DO9四通电磁阀DO10补水电磁阀1J801DO11补水电磁阀2DO12过滤溶液泵3DO13冷水电动球阀DO14热水电动球阀机组开机预检完毕后,需要着手调试。本篇分溶液调湿系统调试、风系统调试、热泵系统调试、控制操作四大部分,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理解时需连贯上下文,分别介绍如下。2 溶液调湿系统调试2.1 溶液调湿系统运行原理整个溶液循环系统包括:除湿模块、再生模块、全热回收模块、管路、储液箱、磁力驱动泵、溶液过滤器等。除湿单元:溶液从储液箱内被溶液泵抽出,与热泵的蒸发器换热后,溶液被冷却降温,并送入除湿模块里的布液器内,通过布液器将溶液均匀的喷洒在填料表面。低温的

14、浓溶液与新风接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与热量,形成干爽凉快的新风,并送入室内。再生单元:除湿单元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的溶液流回储液箱,被溶液泵抽出,溶液与热泵的冷凝器换热后,溶液被加热升温,并送入再生模块里的布液器内,通过布液器将溶液均匀的喷洒在填料表面。高温的稀溶液与室内回风接触,回风被加热并带走溶液中的水分,溶液因此得以浓缩再生,恢复原有吸湿特性。再生后的溶液流回储液箱再次被用于除湿。全热回收单元:溶液泵从储液箱里把溶液输送至上层全热回收模块里的布液器内,溶液喷淋而下润湿填料,并与室内回风在填料中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回风被加热加湿。降温浓缩后的溶液从上层全热回收模块底部流进入下层全热回

15、收模块里的布液器内,经布液器均匀的分布到下层填料中。室外新风在下层填料中与溶液接触,溶液被加温稀释,新风被降温除湿。在此全热回收单元中,利用溶液的循环流动,新风被降温除湿、回风被加热加湿,从而实现了能量从室内回风到新风的传递过程。冬季的情况与夏季相反,新风被加热加湿、回风被降温除湿。2.2 调试目的对管路系统进行调试,主要是确定下列各项工作正常、稳定,并达到机组性能要求。1) 除湿、再生、全热回收、过滤等溶液泵工作正常;2) 液位开关工作正常;3) 浮球阀、补水电磁阀工作正常;4) 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且测温准确;5) 储液箱无渗漏;6) 各模块无渗漏;7) 各管路连接正确,连接处无渗漏,运

16、行过程中无剧烈震动或摇晃;8) 各活接无渗漏;9) 各球阀无渗漏;10) 小板换、套管换热器、过滤器无堵塞、无渗漏;11) 过滤袋无堵塞;12) 管路中没有连续性气泡。2.3 调试步骤和方法2.3.1 调试步骤整个管路系统的调试需按下图所示顺序依次进行操作,确保调试过程安全、顺利,合乎要求。图3 管路系统调试流程检查阀门/管路/模块往储液箱加溶液运行溶液泵1、2检查补水管路检查溶液泵1、2停泵1、2,运行泵3检查过滤系统停止所有溶液泵检查溶液泵3下一步操作储液箱低液位回流正常调节级间流回流不正常检查液位开关2.3.2 调试方法调试具体操作如下:1) 检查管路系统上的各个阀门。打开除湿溶液泵出口

17、、再生溶液泵出口、热回收溶液泵出口、过滤溶液泵出口和与储液箱连接的进口、小板换进出口及补水管路上的手动球阀,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关闭过滤溶液泵与外接管路连接的进口上的手动球阀,防止发生泄漏。2) 检查管路,确保没有松动或震裂的痕迹。将管路重新固定牢固或换掉震裂的管。3) 检查模块进出口处的挡液网是否卷起或下坠、模块周边的插板是否有松动。将挡液网重新安装紧密,插板重新固定牢固。4) 检查完毕并确认正常后,方可往储液箱里补液。补液时,要通过储液箱侧面的透明管观察液位高低(如下图),并注意查看控制器上低液位开关、中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对应开关量输入的指示灯的状态。(补液过程中,储液箱液位状态如图1。

18、)图4 液位指示初次补液应待高液位开关对应开关量输入的指示灯灭即停止补液。补液过程中检查储液箱是否有渗漏之处,若有,应立即停止补液并检修。5) 初次补液完成后,应先进行手动调试。手动调试方法:选择“手动控制模式”,短时启动待检溶液泵,观察相应溶液泵是否正转、有无异常噪音等。(控制模式的选择见下文“控制系统功能介绍”部分。)此检测需2人配合,一人操作触摸屏,另一人查看泵的运转。若有异常,须立即停止输出。待检修正常后,再如此测试,直至溶液泵工作正常。(如下图)图5 手动控制画面6) 确定溶液泵能正常运转后,打开溶液泵,使其开始工作。溶液泵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a. 观察泵入口和出口会不会出现

19、堵塞情况;泵的入口或出口发生堵塞时,会造成电机温升明显升高,电流升高。b. 防止泵里吸入空气和固体颗粒物;吸入空气后,会出现“嗡嗡”的声音,泵会忽快忽慢运转;吸入固体颗粒物(如填料碎末)后,会发出沉闷的运转声。c. 注意随时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各泵的各相电流,如果测量到电流较之额定电流有明显异常,应及时关闭溶液泵,检查原因。7) 缺液时补液。溶液泵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管路中和模块内被溶液充注,储液箱液位会逐渐降低。若液位低至触摸屏提示“缺液报警”时,则继续往储液箱里补液。补液动作如初次补液,此次补液应待中液位开关对应开关量输入的指示灯灭即停止补液。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储液箱液位不够的情况,则可能需要

20、反复进行此步操作。8) 检查活接。在系统运行时,若发现活接处有渗漏,检查其是否拧紧、缺少垫圈或漏胶。9) 检查球阀。在系统运行时,若发现球阀有渗漏,检查其两头是否拧紧、缺少垫圈或漏胶。10) 检查管路与管路、管路与模块连接处。在系统运行时,若发现管路连接处有渗漏,检查其是否需补胶或更换破裂的管材。11) 检查模块的插板四周缝隙,确保无漏液之处。12) 观察回流。每级除湿单元、再生单元和全热回收单元各有1根从模块到储液箱的回流管。在系统运行时,仔细观察各回流管的回流情况。若某回流管明显少流或无流,则单独打开该回流管所属管路连接的溶液泵,运行并检查回流情况以查找原因,检查该回流管路在槽体内部是否堵

21、塞或管路是否连错等。若回流正常,多次开停溶液泵测试,回流均正常后,才可继续运行。13) 观察带液回流。带液回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模块内喷淋溶液因风速的影响飘到挡液模块内后溢出。送风侧挡液模块内有2根带液回流管,排风侧挡液模块内有1根带液回流管。机组正常情况下,应无带液回流的情况。在系统运行时,带液回流一般会发生在泵的流量过大、回流不及、模块间串液等情况下。机组运行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带液回流的情况,但允许有少许。若带液回流明显过多且持续,应先关小风机或挡住新风或回风口一部分以加大风阻减小风速,再检查回流管,并检查溶液泵,是否因选型过大造成。14) 观察级间流。通过连接在板换进出口的透明管,观察溶液

22、流向是否正确。调试过程中,若出现小板换进出口有气泡的现象,可多次打开和关闭球阀,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到储液箱,从而使级间流平衡、稳定。15) 检查液位开关。在系统运行时,按图1所示观察液位的变化,检查液位开关是否正常工作。若液位开关对应的开关量输入状态指示灯的指示状态不与图1同,则说明是液位开关故障。16) 检查补水管路和补水电磁阀、过滤器、浮球阀是否工作正常。在储液箱中液位开关未被触发时,启动补水电磁阀对应的开关量输出,测试电磁阀是否能打开补水和关闭补水,并注意观察浮球阀的工作情况。在补水过程中,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或渗漏,若有问题应更换。17) 检查温度传感器。在系统运行时,查看触摸屏上的温度

23、显示值,比较实际测温点的温度,判断是否正常。若某温度异常,应先排除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故障;若仍异常,则检查套管换热器的溶液侧是否堵塞。18) 观察套管换热器溶液侧液体流向。通过套管换热器进出口的透明管里液体流向和流量判断换热器是否正确、顺畅。19) 观察各透明管是否有连续性气泡。若有,可调节各处手动球阀的阀门开度,让管路中的空气由液体流动带到模块或储液箱,确保管路中无空气。20) 观察运行过程中管路和模块有无剧烈震动或摇晃。若出现此情况,应在合适位置装管卡固定,及检查模块支撑梁与立柱的螺栓是否都拧紧。21) 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过滤袋取出,看其堵塞情况决定清洗或换新。3 风系统调试3.1 风系

24、统运行原理风系统主要由送风机、排风机、初效过滤器等组成。室外新风经初效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全热回收单元和除湿单元被降温除湿,由送风机送入室内;室内回风经初效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全热回收单元和再生单元被加热加湿,由排风机排出室外。3.2 调试目的对风系统进行调试,主要是确定下列各项工作正常、稳定,并达到机组性能要求。1) 风机正转,无异常噪音。2) 电机散热风扇运转稳定,电机能有效散热。3) 风机皮带不扭转、不紧绷、不松脱,运行一段时间无磨损、断裂现象。4) 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温度和湿度在机组工作环境范围内正确显示。5) 各处面板、挡风板和模块插板不漏风。6) 机组无飘液现象。7) 各风口畅

25、通,风量、机外余压达到设计要求。8) 变频器显示频率无异常波动或干扰,无报警发生。有变频器的机组,需进行此步操作,变频器操作方法和故障报警表见变频器附带的用户手册。9) 检修灯开关能控制检修灯亮或灭。3.3 调试方法调试具体操作如下:1) 检查风机运转。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如图5),短时打开风机,检测风机是否正转、工作是否正常。此检测需2人配合,一人操作触摸屏,另一人查看风机是否正转、工作是否正常。若有异常,需立即停止输出。待检修正常后,再进行测试,直至风机工作正常。2) 检查风机冷却风扇。变频电机有强制性冷却风扇,运行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认其正转且工作稳定,能对电机有效散热。3) 检查温湿

26、度传感器。通过查看触摸屏上空气参数,观察温湿度传感器是否显示正常,或安装是否有误,拨码是否错误。根据异常原因,排除故障。4) 检查机组有无漏风。风机运行过程中,用手感触或用耳倾听各面板是否有漏风、啸叫,若有则找出问题点,排除异常。5) 检查机组有无飘液现象。风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风机,打开风机箱检修门板,观察风机箱里面是否有飘液。若无飘液,则可正常执行下一步工作。若有飘液,则检查十字桥是否密封良好,并检查上水接头与槽体密封性问题等;通过以上方法如果不能解决飘液问题,则可通过供液管手动球阀来调节液体流量(具体调到多少需反复试验或者根据实际经验调节),或者通过变频器来降低风机频率以降低风机转速。

27、记录通过调节变频器频率而使机组不飘液时的风机频率。6) 检查风机皮带和轴承。风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风机的皮带是否有松动或剧烈摩擦的痕迹;并检查风机皮带轴与电机转轴是否有错位。7) 检查变频器运行情况。变频器工作稳定,操作部件灵敏,散热良好。注意:出厂时,变频器已经初始化完毕并且参数已经设置好,现场调试时,如无必要请勿更改设置参数。若必须更改,需经过培训认可的人员方可操作。8) 检查检修灯。机组不运行时手动打开风机箱内的检修灯开关,检测检修灯及开关是否工作正常,若有异常,需及时找出原因,排除异常。4 热泵系统调试4.1 热泵系统运行原理热泵系统提供系统运行的冷热源,整个系统包括:压缩机、膨

28、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四通电磁阀、干燥过滤器、气液分离器等。制冷循环:制冷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吸气口被吸入,经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经四通阀制冷侧管路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里,高温的制冷剂与溶液发生热交换。溶液从制冷剂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高温的溶液经管路从冷凝器出口注入再生模块用于溶液再生;制冷剂则从气体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里,低压液态制冷剂与溶液发生热交换。制冷剂吸收溶液中的热量逐渐蒸发汽化,溶液温度被降低,低温的溶液经管路从蒸发器出口注入调湿模块用于除湿工作。低压气态制冷从压缩机吸气口再次进入压缩机压

29、缩,完成一个循环。(如图4)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图4 制冷循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图5 制热循环制热循环:制热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吸气口被吸入,经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经四通阀制热侧管路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里,高温的制冷剂与溶液发生热交换。溶液从制冷剂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高温的溶液经管路从冷凝器出口注入调湿模块用于加湿工作;制冷剂则从气体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里,低压液态制冷剂与溶液发生热交换。制冷剂吸收溶液中的热量逐渐蒸发汽化,溶液温度被降低,低温的溶液经管路从蒸发器出口注入再生模块用于溶液再生

30、。低压气态制冷从压缩机吸气口再次进入压缩机压缩,完成一个循环。(如图5)4.2 调试目的通过此步调试,确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正常:1) 曲轴加热带工作正常;2) 高低压表显示压力正常;3) 压缩机固定牢固,正转,运行稳定;4) 压力控制器工作正常;5) 膨胀阀工作正常;6) 系统不缺氟,不漏氟;7) 排气温度保护开关工作正常;8) 四通电磁阀工作正常;9)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各出口温度均正常。4.3 调试步骤和方法4.3.1 调试步骤1) 检查曲轴加热带工作情况。2) 设置压力控制器的高低压值,并观察高低压表的显示数。3) 确定管路系统和风系统运行稳定,并观察到高低压表显示压力正常后

31、,在手动控制模式下,逐台开启压缩机测试正反转。4) 在确定压力正常,压缩机均正转后,逐台开启压缩机调试。5) 观察压力变化,检查压力控制器的工作情况。6) 观察膨胀阀工作情况。7) 观察压缩机底部视油镜的油位变化。8) 检查排气温度保护开关工作情况。9) 测试四通电磁阀换向工作情况。10) 观察蒸发器和冷凝器进出口工作情况。11) 逐台调试无故障后,压缩机全部开启调试。4.3.2 调试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 用万用表的“V500V档”测量曲轴加热带的两端电压,应为AC220V。在压缩机不启动的情况下,用手摸曲轴加热带应发热;在压缩机启动后,该压缩机对应的曲轴加热带停止工作。2) 查看压力控制器

32、设置值和高低压表。a. 压力控制器设定在规定范围:高压设置值为26bar,低压设置值为2bar0.3bar。b. 在停机时,高低压表指针均指示一定压力(具体根据充氟量和环境温度有变化,不指示0或极高即可。),且高低压平衡,读数一致。3) 管路系统和风系统运行稳定后,方可逐台开启压缩机测试正反转。调试制冷系统前,应启动溶液泵,启动风机并在额定频率下运转,观察10分钟,溶液循环正常且蒸发器与冷凝器出口管路中无大量气泡。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如图5),按实际压缩机数量,先设置好“压缩机台数”,有“0”,“1”,“2”三种可以选择。其中“0”表示双系统,“1”表示单系统双压缩机,“2”表示“单系统单压缩机

33、。”设置好后,启动一台压缩机,确认其正转。压缩机开启后,正转时较平稳。若其运转声音异常,噪声大;用手摸压缩机顶部,短时就很烫手;高压表往低压偏转,低压表往高压偏转;则表明压缩机反转。应立即关闭压缩机,调整相序,待检修正常后,再进行操作,直至压缩机正转。注:压缩机不能频繁启动,同一台压缩机两次启停间隔应保持在3分钟以上。4) 确定压力正常,且压缩机均正转后,逐台开启压缩机调试。压缩机启动时观察高低压表示数:“高压高,低压低”。国标工况下要求低压表示数在0.2-0.45MPa之间,高压表示数在1.3-2.2MPa之间,开启压缩机40s内高低压表示数达到稳定值,压力表指针没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通常,在

34、10-2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高压静压在17bar左右,低压静压在3bar左右为正常。5) 压缩机工作时,注意观察压力变化。压力变化一方面可通过高低压表的显示直接观察到,另一方面体现在压力控制器的高低压保护功能上。若发生高压、低压保护,压力控制器会发生相应的机械动作,同时触摸屏显示相应报警。6) 压缩机工作时,注意观察膨胀阀的节流情况。膨胀阀是将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常温液态制冷剂节流膨胀成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若膨胀阀堵塞,则高压高,低压低,会很快发生高压或低压保护。7) 压缩机工作时,注意观察压缩机底部视油镜的油位。从压缩机底部视油镜观察,内部应不含液体制冷剂;压缩机运行在稳定工况下,油位应处于

35、视油镜的1/4-3/4 处,停机时油位应在视油镜的1/3-2/3 处。8) 检查排气温度保护开关的工作情况。压缩机工作时,偶尔会出现排气温度保护“报警”。若出现,则需检查排气温度保护开关是否动作如下:压缩机排气温度120+5时,排气温度保护开关断开,压缩机停止运行,触摸屏显示“系统排气温度保护”报警;排气温度120-5时,排气温度保护开关复位。9) 测试四通阀换向工作情况。四通阀用于制冷/制热切换。制热工作时,四通电磁阀启动。如果听到“啪”的一声响,说明电磁四通阀开启,此时需注意观察制冷剂流向是否被改变。10) 压缩机工作时,观察蒸发器和冷凝器进出口及溶液侧温度变化。在观察换热器溶液侧畅通时,

36、同时观察分液头管路的情况。用手感触集气管与分液头各支管路上各处温度,若温度一致,则正常;若感觉某管温度有异,则表明分液头堵塞。注意查看溶液侧温度,检查各蒸发器与冷凝器出口温度是否正确显示。11) 逐台调试均稳定后,可将压缩机全部开启,期间再根据上述几点逐一检查。4.4 常见故障热泵系统常见的问题有:1) 高压、低压报警系统的压力变化是判断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最主要的指标。导致系统出现高压或低压保护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系统充氟过多,造成冷凝压力增大,会导致高压保护;b. 系统缺氟、漏氟,造成吸气压力降低,会导致低压保护;c. 排风不畅通,引起再生模块温度过高,会导致高压保护;d. 溶液温

37、度过低,引起调湿模块温度过低,会导致低压保护;e. 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堵塞、溶液流通不畅,会导致高压或低压保护;f. 级间流不畅通,会导致高压或低压保护。2) 排气温度保护导致系统出现排气温度保护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冷凝器堵塞,冷凝压力升高,会导致排气温度保护;b. 系统缺氟,蒸发温度降低,会导致排气温度保护;c. 过热度过高,会导致排气温度保护;3) 系统缺氟压缩机运行时,若出现以下现象,则可以判断系统缺氟:a. 排气温度过高,机顶盖发烫。b. 高压偏低,低压低。c. 压缩机工作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由吸入的低温制冷剂来降温的。在正常工作时,压缩机吸气口处及压缩机底部均能被正常冷却

38、,用手触摸这些部位,有明显的凉感,而如果压缩机缺氟则此部位不能被正常冷却,这些部位无凉感,甚至发热。d. 若系统有视液镜,从视液镜里观察到有大量气泡。e.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压缩机工作时的电流,若测得的电流值明显小于该工况时压缩机的额定电流,则也可以认为系统缺氟。4) 系统充氟过多压缩机运行时,若出现以下现象,则可以判断系统充氟过多:a. 压缩机声音明显低沉、嘶哑;b. 从压缩机底部的视油镜观察到有气泡从油中升起,如沸腾状;c. 高压偏高;d.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压缩机工作时的电流,若测得的电流值明显大于该工况时压缩机的额定电流,则也可以认为系统充氟过多。e. 若系统有视液镜,从视液镜里观察到没有

39、气泡。5) 膨胀阀开度过小出现此类问题后,系统表现同系统缺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亦可以从下面的现象判断出膨胀阀开度过小:a. 系统缺氟后,高压偏低,而膨胀阀开度过小则高压偏高。b. 膨胀阀开度过小则视油镜内只有少许气泡,与系统缺氟时视油镜里有大量气泡区别明显。c. 干燥过滤器堵塞会影响膨胀阀的开度。6) 脏堵、冰堵系统发生“脏堵”、“冰堵”或干燥过滤器堵塞时,都会出现高压升高、低压降低的现象,但具体也有不同。a. “脏堵”一般发生在干燥过滤器或膨胀阀接头处。压缩机运转一段时间后,若低压始终保持在偏低的位置,待停压缩机后,压力平衡很慢,需要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以上,说明是节流装置堵塞,一般发生堵塞

40、时压缩机运转比较沉闷。干燥过滤器脏堵是由于制冷系统焊接不良使管内壁产生氧化皮脱落,或压缩机长期运转引起机械磨损而产生杂质,或制冷系统在组装焊接之前未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其“脏堵”现象为干燥过滤器表面发冷、凝露或结霜,导致向蒸发器供给的制冷剂不足或致使制冷剂不能循环,压缩机发出沉闷过负荷声。b. “冰堵”是由于制冷系统真空处理不良,系统内含水量过大或是制冷剂本身含水量超标等原因造成。“冰堵”大都发生在节流装置的出口端。当液体制冷剂由节流装置到蒸发器蒸发时,体积大大膨胀,变成气态,大量吸收热量。这时,蒸发温度可达到-5左右,系统内的微量水分随制冷剂循环到节流装置出口端时就冻结成冰。由于制冷剂不断循

41、环,结成的冰体积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将节流装置完全堵塞。“冰堵”的判断方法为:启动压缩机运行后,蒸发器进出口温度低,冷凝器进出口温度上升,随着“冰堵”形成,蒸发器霜全部化光,压缩机运行有沉闷声,进出口溶液温差变小。停机后,用热毛巾多次包住膨胀阀进蒸发器的入口处,由于冰堵处融化后而能听到管道通畅的制冷剂流动声,启动压缩机后,蒸发器又开始结霜,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上述情况,这就可以判断节流装置冰堵。7) 液击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液体,造成压缩机损坏的现象叫做液击。从汽液分离器表面是否严重结霜,汽液分离器到压缩机吸气口的管路是否严重结霜,压缩机运行电流增大,压缩机声音异常等现象可以判断出压缩

42、机是否液击。5 控制操作5.1 控制系统功能介绍机组的控制系统由触摸屏、控制器、执行模块、温湿度模块组成,模块之间通过RS485总线相连。其架构下图所示:图6 总线通讯触摸屏控制器温湿度模块温湿度模块温湿度模块执行模块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别介绍如下。5.1.1 触摸屏触摸屏是人机交互的接口,也是机组控制算法执行的载体。触摸屏外观如下图。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让控制器执行相应命令;另一方面,控制器定时采集相关参数,通过RS485总线发送给触摸屏,执行程序指令。图7 触摸屏5.1.2 控制器控制器负责执行参数的转换和控制命令的执行。控制器图示如下。它一方面定时采集温湿度模块检测到的参数通过RS485总线

43、发送给触摸屏,一方面依据触摸屏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输出相应的动作。图8 控制器说明:1 控制器供电电源保险管2 控制器供电电源指示灯3 通信状态指示灯4 运行指示灯5 控制器电源接口6 数字量输出通道保险管7 14路DO通道8 14路DO通道输出状态指示灯9 4路AO通道10 4路AI通道)11 8路温度采样通道12 楼宇控制信号接口13 RS485通讯信号接口14 楼宇控制接口通信跳线15 16路DI通道通断状态指示灯16 16路DI通道5.1.3 执行模块执行模块由以下功能单元组成:14路开关量输出单元(DO);16路开关量输入单元(DI);8路PT1000温度采集单元(TI);4路模拟量

44、输出单元(AO);4路模拟量输入单元(AI)。1) 开关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控制受控电气设备的启停,例如:压缩机、磁力驱动泵、风机、电磁阀等。各路输出定义见表3和表4。开关量输出单元有三种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手动控制模式、硬件手动控制模式。 将控制器上的AUTO/MANU切换开关扳动到AUTO一侧,且将控制模式设置为“自动”后,进入自动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是根据控制算法自动控制相关的电气设备。 将控制器上的AUTO/MANU切换开关扳动到AUTO一侧,且将控制模式设置为“手动”后,进入手动控制模式。通过轻触相应的菜单选择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停。在手动控制模式下,若机组有报警存在,则各设备无法启动。 将控制器上的AUTO/MANU切换开关扳动到MANU一侧后,进入硬件手动控制模式。硬件手动控制模式是通过控制器上的扳动开关手动控制14路开关量输出单元的输出。硬件手动模式是最高级的手动模式,此时机组的控制算法和连锁保护将完全失效。调试时,不推荐采用此模式。2) 开关量输入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