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22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矿物与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与贸易.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世界主要产品的贸易地理第一节 世界农产品的产销地理一、世界粮食的生产与贸易 粮食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贸易货物,1999年的收获面积为679,983千公顷,1999年世界粮食产量为206,418万吨,2000年世界粮食产量保持在204,941万吨。世界粮食的贸易额进入1990年代一直在2亿吨左右,1998年为20,720万吨,占世界粮食生产量的11%左右。在世界粮食贸易中有以下特点: (1)粮食净进口国的数目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近40年来许多从不进口粮食,甚至出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逐步变为净进口国。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包括南亚、西亚和北非等一些国家,它们约占世界国家和地

2、区的90%。发展中国家中除泰国、阿根廷每年有较多出口,以及少数其它几个国家能少量出口外,都成了粮食净进口国。目前世界进口粮食较大的国家主要包括: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巴西、埃及、意大利、墨西哥;(2)粮食出口地域更为集中,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目前,每年出口粮食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只有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和阿根廷等少数国家,它们占到世界总出口的90%左右。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般占世界出口量的一半;(3)粮食贸易的主体商品是小麦、稻谷和玉米,三者合计占世界全部粮食产量的80%以上被誉为世界的“三大主粮”。其他粮食作物还有大麦、燕麦、黑麦和粟类等。在国际粮食市场结

3、构中,小麦高居首位,占粮食贸易的50%左右。小麦1999年种植面积215,272千公顷,产量为583,624千吨。小麦的国际贸易几乎涉及所有国家。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有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大,1999年出口额达152,276公吨;主要进口国有中国、日本、埃及、俄罗斯、巴西等70多个国家 和地区。玉米是国际贸易中居第二位的粮食作物,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40%左右。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年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左右。其他玉米出口国主要包括:法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主要进口国有日本、韩国、中国。稻谷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然而国际贸易量不

4、大,目前不足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9%,约占世界稻谷产量的3%。泰国、美国、越南、印度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主要进口国。世界粮食的贸易运输以海运为主,其海运周转量一直在1亿吨以上。主要海运航线有北美远东航线;北美西亚、北非航线;阿根廷远东航线等。二、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贸易 经济作物是轻工业原料。它们的生长多半要求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因而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生产则要求精耕细作,使用劳动力多,因此经济作物一般来说其价值都较高,例如1998年世界农产品总贸易额达4,397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53,393亿美元的8.2%,其中粮食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不足2

5、%;粮食输出国主要是发达国家,而经济作物的生产和输出主要是不发达国家,只有棉花、甜菜、大豆等是例外。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消费的地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天然纤维包括棉花、麻类、羊毛、丝等,它们是纺织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纺织工业是仅次于食品工业的重要的轻工业部门,它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人造纤维的发展,天然纤维在纺织工业原料中所占的比重日趋下降,目前估计为40%左右,由于天然纤维有许多仍为化学纤维所不能代替的优点,因此,今后天然纤维的地位将会受到保护。天然纤维中主要是棉花,其他天然纤维所占比例则很少。 1999世界籽棉种植面积为33,154公顷,产量为52,146千吨。棉花为亚

6、热带作物,主要产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地区。最大的种植区是亚洲的中部、南部和东南部。中亚、包括我国天山南北,这里气候干燥,夏季日照充足,只要有水灌溉,对棉花的种植是十分有利的,所产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中亚是主要棉花生产区,乌兹别克斯坦2000年棉花产量为95万吨。我国的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也是主要棉花产区。我国棉花量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总产量达442万吨。印度的德干高原和印度河平原,以及西亚的一些国家,都很适于棉花种植,2000年印度的棉花产量为20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亚洲棉花总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亚洲的人口约占世界的60%,消费量大,日本、中国、

7、印度等这些中家每年都需要进口棉花。日本是个不生产棉花的国家,所需棉花100%要进口。印度、巴基斯坦过去一直是出口棉花的国家,1970年代以来主要用棉布和其他纺织品出口替代棉花出口。 第二棉花生产大区是美国南部,它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区,战前产量曾占世界40%,战后发展缓慢,比重已降至20%,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棉花最重要的出口区,近年来出口经常占世界三分之一,2000年的棉花产量375万吨,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第三个产棉大区是非洲,1999年非洲年产皮棉425万 吨,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1%。以非洲东北的埃及、苏丹所产长绒棉最为著名,它们所产长绒棉占世界长绒棉总产量的80%以上。

8、1999年埃及产长绒棉64万吨。 第四个棉花生产大区是拉丁美洲,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和中美洲各国,1999年巴西产皮棉61万吨,阿根廷皮棉52万吨。 战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棉花自销率大大提高;另外为缓和日益增长的粮食压力,不少发展中国家都紧缩了棉田的播种面积,有的是为了改种其他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因此尽管战后单位面积提高了,而世界棉花的总产量却是减少了。 目前世界主要棉花输出国有美国、巴基斯坦、埃及、墨西哥等;进口国主要是日本、南朝鲜、意大利、德国、法国以及我国等。 麻类纤维作物有黄麻、亚麻和剑麻等。亚麻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黄麻90%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平

9、原,2000年世界黄麻产量达402万吨,出口量为316万吨。2000年印度、孟加拉国的黄麻产量分别为174、185万吨。剑麻分布在坦桑尼亚、巴西、墨西哥等国,它的纤维坚韧耐腐,是制造船缆的好材料,但近来因化学纤维的发展,使它衰退下去。麻类纤维的主要进口国是西欧、北美发达国家,部分加工成绳索或麻袋后才输往发达国家。 中国也是黄、红麻主要产区,其产量几乎与孟加拉国相近,但都用于内销,而孟加拉国投入市场的占80%。 羊毛是毛纺工业原料。世界羊毛近年来的总产量都在230-280万吨,2000年为233万吨。羊毛以大洋洲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亚洲约占20%以上,其他各洲各约占10%。就国家而论,

10、90年代中期以前以澳大利亚最多,年产约在70万吨左右,其次是俄罗斯45万吨左右,新西兰居第三位,年产38万吨左右,中国与阿根廷各产约18万吨左右。南非、乌拉圭、土耳其等也都是重要的羊毛生产国。近年我国羊毛增长较快,2000年世界羊毛产量前三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羊毛产量分别为67、33、26万吨。世界羊毛市场上70-80%来自澳、新,且有70%以上是输往西欧、日本的。 天然橡胶由于世界人工合成橡胶的发展,在世界橡胶消费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了。目前天然橡胶和人造橡胶的比例约为1:3,仍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天然橡胶近年来的产量约在600-750万吨左右。天然橡胶产在高温多士的热带地区,以东

11、南亚国家最多,其次是西非几内亚湾一带。以国家而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生产最多,三国占世界70%以上,年产量450-600万吨之间。马来西亚有“橡胶王国”之称,但近年产量被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超过,2000年泰国产量224万吨,印度尼西亚产量为149万吨;马来西亚的产量为77万吨。此外,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越南、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年产量都在10多万吨。发展中国家的橡胶生产主要是向发达国家输出。发展中国家天然橡胶消费仅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5%左右。 咖啡、可可、茶叶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拉美有15个国家生产咖啡,其中巴西一国就占世界总产的三分之一,有“世界咖啡王国”之称,十世纪以来,它的产量和出

12、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哥伦比亚的咖啡产量无论在拉美还是在世界上都居第二位,就其质量而言,居世界首位。它的优质软咖啡生产分布广,闻名于世。此外中美地峡各国也有普遍分布。在原产地非洲大陆,当今不论在东非或者西非都有广泛的生产,但近来以西非的科特迪瓦发展最快,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咖啡生产国,2000年生咖啡产量为365,000公吨。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也是非洲生产较多的国家。亚洲的咖啡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2000年世界生咖啡总产量为7,274,856公吨,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产量为4,172,393公吨,其中巴西为1,888,924公吨。世界生产的咖啡75%进入世界市场,主要为发达国家所购。 可可同咖啡

13、一样都生于热带高温多士地带,是有名的热带经济作物。2000年世界可可产量为3,251,360公吨。1970年代初非洲的加纳可可生产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加纳可可生产量为436,700公吨。尼日利亚、加蓬、科特迪瓦等也有大量种植。近年来科特迪瓦的可可种植发展特别迅速。可可在1980年代初期的世界总产量是170万吨左右。世界可可生产量占第二位是巴西,2000年生产192,949公吨,加纳占第三位,年产量约20余万吨,再次是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年产量各10余万吨。非洲是可可生产的第一大产区,拉美国家次之,东南亚也有种植。世界生产的可可7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主要进口国与咖啡相同。 茶叶的分

14、布范围比咖啡、可可广,在北纬42以南和南纬33以北广大低纬地带都有种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主要分布在发展中的20多个国家中。2000年世界茶叶产量是299万吨。亚洲是世界最大茶叶产区,印度、中国、斯里兰卡都是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的出口国。印度近年来年产茶叶6080万吨之间,约占世界茶叶总产的1/4,年出口在30万吨以上,均占世界第一位;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商品性最高,年产量25万吨左右,90%出口;中国近年来的产量在60-70万吨左右,出口量20多万吨。肯尼亚、印尼、土耳其的茶叶生产也较多。2000年印度、中国、斯里兰卡的茶年产量分别是75、68、29万吨。茶叶的进口国是欧洲、北美国

15、家,年贸易量都在150万吨以上,世界上茶叶进口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年进口量4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4,但有部分是转口他国的。美国和俄罗斯进口量8万多吨,巴基斯坦年进口7万多吨,埃及进口3万多吨。 2000年世界糖的总产量为152,287万吨,其中三分之二为蔗糖。三分之一为甜菜糖。甜菜和甘蔗的生产分布是有很大差别的。甜菜生产完全分布在温带,且大多数在发达国家,其中以欧洲最多,约占世界甜菜产量的80%以上,几乎每个欧洲国家都有种植。其次是北美地区,产量约等于欧洲的十分之一。甜菜生产最多的国家是法国3,000多万吨,德国2,500多万吨,意大利、波兰、英国、土耳其等年产甜菜糖也在1,000

16、万吨以上,美国的产量在2,900万吨左右。2000年世界甜菜生产大国产量情况是:法国、美国、德国、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意大利分别产3,145、2,950、2,522、1,685、1,404、1,319、1,313、1,175万吨。我国北方各省甜菜种植发展也很快,年产糖超过100万吨以上。甜菜糖进入国际糖市场的每年只有400-600万吨,其贸易范围仅限于欧洲。甘蔗是喜高温多雨作物,产于热带,以拉丁美洲为最多,其次是亚洲和澳大利亚。近年世界蔗糖产量如表2-1所示:表2-1 2000年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国家产量(单位:万吨)国 家巴 西古 巴印 度澳大利亚墨西哥美 国菲律宾南 非巴 西印 度

17、中 国泰 国墨西哥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古巴菲律宾产量324673151068285121492746333834370036003373 有些蔗糖生产国按人平均糖产量很高,如古巴和毛里求斯可达半吨以上,但国内消费量则很低,成为蔗糖输出国。世界上生产的蔗糖,每年约有三分之一投入国际市场,发达国家是世界蔗糖主要进口国,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也进口粗糖。 世界上近年来烟叶产量约700万吨左右,其中一半产在亚洲国家,其次是北美,约占五分之一,再次是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产量较少。以国家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烟叶生产国之一,2000年的产量达255万吨,印度70万吨,巴西59万吨,美国50万吨,土耳其

18、26万吨,津巴布韦23万吨,印度西亚14万吨,意大利和希腊13万吨左右。世界烟叶的年贸易量约为250多万吨,发达国家烟叶进口占世界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西欧又占二分之一。 油料作物的种类很多,一年生的有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棉籽、亚麻籽、向日葵、蓖麻籽等;多年生的有油橄榄、油棕、椰子和油茶、油桐等。前者含油占世界植物油总产量的80%,后者仅占20%左右。 大豆的年产量都在16,100-16,500万吨之间。世界上产大豆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000年产量7,538万吨,占世界大豆年产一半左右,其次是巴西,2000年产量3,269万吨;阿根廷居第三位,2000年产量为2,020万吨;中国居

19、世界第四位,2000年的产量是1,541万吨。欧洲共同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市场和压榨能力最大的地区。它主要依靠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日本的大豆年进口量为700多万吨。 目前世界花生年平均产量在3,000-3,500万吨之间(带壳,下同)。2000年世界花生产量为3,451万吨。近年我国花生产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产花生最多的国家,2000年产量为1,44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印度花生产量近年来都在600-700万吨之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产量为610万吨;美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苏丹产量均在100万吨左右。花生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油菜籽的年产量在4,200万吨左右,年产最多

20、的是中国,2000年产量达1,138万吨,其次是加拿大,2000年产量712万吨;印度也是油菜籽主要生产国,2000年产量612万吨。另外欧洲共同体也是重要油菜籽产区,德国、法国、英国、2000年总产量分别为358、357、113、万吨。 世界葵花籽总产量约1,400万吨,产量最多的是俄罗斯、美国、阿根廷。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的土耳其也有广泛的种植。亚麻籽和芝麻的世界产量很少,每年约200万吨左右。亚麻籽主产于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芝麻主产于中国、印度、墨西哥和苏丹等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蓖麻油生产国与出口国,每年产油量约40万吨,出口量占世界蓖麻油总出口量60%左右,主要运销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多

21、年的生油橄榄主要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如西班牙、突尼斯、土耳其、希腊等国,世界年产约160-170万吨。油棕、椰子和腰果都是热带经济作物。棕油年产约500万吨,以马来西亚最多,年产占世界一半以上,其次是印尼和非洲的尼日利亚、科特迪瓦等国;椰子主要产在东南亚,菲律宾是世界上椰子生产最多的国家,每年可出口椰子油100万吨,其次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种植,腰果以印度为最多,常年产量占世界二分之一,其次是东非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巴西是又一个世界主要腰果产区。油桐为亚热带、暖温带经济作物,中国是主要产区,2000年世界桐油籽产量为560,060公吨,2000年中国油桐籽480,

22、000公吨;世界其他产区有阿根廷、巴拉圭,以及非洲的马拉维等。三、其它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 (一)世界主要木材的生产出口区。 1、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与东南亚热带雨林木材出口区。亚马逊河流域炎热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面积280万平方公里,蕴藏着世界1/5的森林资源,木材蓄积量达8亿多立方米,其经济价值超过7000亿美元。雨林中植物各类繁荣,堪称热带生物的天然宝库,其中巴西木、巴西果树、楞胶树和可可树等树种,经济价值较大。巴西木可以提取红色染料。“巴西”国家名称就是由巴西木而得名。巴西果树的果实含油量达70% 以上。用材林有乌木、黄松、西班牙松等,2000年成材出口1,015,0

23、00立方米,是世界木材主要输出区。刚果河横跨赤道南北,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但由于树种繁杂,交通不便,进行工业性采伐比较困难,因此林业规模较少,2000年刚果出口工业用圆木207千立方米。东南亚热带雨林。森林占该地区面积的1/2,树种繁多,盛产柚木、柴檀、楠木、樟木、铁木、乌木等名贵木材,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本区的最大木材出口国,两国每年硬木出口量分别为6800千立方米和6608千立方米。2、加拿大木材出口区。加拿大全境35%是森林,其森林工业产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林产品出口总值占世界第一位。其中锯材、原木、胶合板每年都有大量出口。此外利用木材作为原料的纸桨和造纸工业特别发达,白

24、报纸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纸桨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出口量占第一位。加拿大能够成世界上纸桨和纸张最大出口国是因为加拿大森区大部分处于高纬及边缘地区,除部分成材林外,偏北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寒冷而不能成材,是造纸的最好原料。3、北欧木材及其制品输出区。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森林面积分别占领土的71%、52%和25%以上,多数为针叶林,主要树种为云杉和松。瑞典可供采伐的木材达2.36亿立方米,每年采伐量约占西欧的1/5,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芬兰木材蓄积量为15亿立方米,森林工业是芬兰的传统工业,全国有一万多个锯木厂,产值占全国1/4,其中新闻纸出口占世界第二位。木材加工

25、和造纸工业产品的出口值经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2以上。(二)世界主要渔场。1、北海渔场。北海渔场位于挪威海和北海等海域,是世界第一大渔场。这里是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为挪威、丹麦、冰岛等国的海洋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北海渔场仅上述三国年获渔量达700多万吨,主要鱼种为鳕鱼,是世界上重要的鱼产品出口区。2、日本的千岛渔场。日本有着发展渔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其东北部沿海相汇,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并有发达的造船业相配合,所以日本很早就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渔业国家之一。鱼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最高年获量1000多万吨,约占世界鱼获总量的15%左右。但是,由于俄罗

26、斯占领北方四岛,对日本捕鱼多方限制,致使产量不断下降,捕获量已不能满足本国需要,每年尚需进口一部分。3、北美的纽芬兰渔场。纽芬兰渔场是世界第三大渔场。大西洋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相汇处,形成了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加拿大年获鱼量约100多万吨,其中2/3供出口,主要输往美国。4、南美西海岸的秘鲁渔场。秘鲁渔场是世界第四大渔场,但渔场小,产量不稳定,平均年产量只相当于日本渔场的1/3。秘鲁渔场南起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北抵秘钽北部的阿古哈角,南北长近200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主要渔种为 鱼(秘鲁水丁鱼)。这种鱼含蛋白质高,大部分用来制造鱼粉和鱼油。鱼粉是牲畜和家禽的上好饲料,

27、同时也可肥田,1970年产量达1238万吨,超过其它三大渔场,跃居世界首位。秘鲁常年鱼粉产量约200万吨,绝大部分供出口,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1997年产鱼量7,770,562公吨。秘鲁渔场受“厄尔尼诺”洋流影响,产量起伏很大,它直接关系列世界饲料市场价格。上述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区和世界大渔场都位于世界几个大工业品产销重心区周围,因此,两者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节 世界矿物的生产与贸易一、 世界石油的生产与贸易 近50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石油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各主要工业国完成了从以煤为主要能源到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过渡以来,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

28、结构中的地们明显地迅速增长了。石油成为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60年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占34.6%,1970年上升到44.5%,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能源的运用,石油所占的比重开始下降,2000年为37%左右。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这个比重仍然很大,日本占73%,意大利占67.5%,法国占62.8%,德国占58.3%。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工业国,因为有丰富的煤和天然气可以利用,因此比重较低,美国为48%,英国为44.5%,俄罗斯是37%。表2-2 世界石油的供需量(单位:万桶/日)年份199019951997199819992000供给量经合组织1710192019901970

29、19402000其中:北海390590620620630650非经合组织497050705420552054505660其中:欧佩克245027602990304029303040世界总供给量668069907410749073907660需求量经合组织375040504180423042804290其中:美国170017701860189019501955 欧洲1260114101440147014501500 日本510570570550560550非经合组织285029303130313031903300 前苏联840460390380360370 中国23034039041043045

30、0 其它亚洲国家530790902870880920世界总需求量660069907310736074807580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世界石油生产迅速的发展起来,特别是1950-1973年是世界石油生产直线上千的大发展时期。1950年世界原油总产量是5.2亿吨,1960年就达10.5亿吨,十年增长了一倍,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1970年世界原油生产又翻了一番多,达22.6亿吨,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11.5%;197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达28.83亿吨,较1970年增长27.6%,平均每年增长9.2%,2000年增长到7580万桶/日。 世界上的石油在蕴藏、生产与消费的地理分布上都是极不均衡

31、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北美的石油资源已被大量勘探和发现,它占有世界资源探明量的80%以上,而亚非拉广大地区的石油资源则基本上还处于未经或很少勘探过的状况。战后经过五十年代的发展,世界石油探明量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960年,亚非拉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探明量的80%,其中特别是波斯湾地区,它富集了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0%,成为举世瞩目的“石油宝库”。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西方国家为了掠夺石油资源而进行大规模勘探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资源开始都集中控制在西方石油公司手中(主要有EXXON-MOBIL,TEXACO,CHEVRON,BP AMOCO,SH

32、ELL,PHILLIPS,ARCO,REPSOL-YPF TOTAL-FINA等)。目前剩余探明储量较大的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墨西哥、利比亚、尼日利亚和俄罗斯,1999年分别是3,532,760、153,450、1,282,160、1,333,992、1,223,508、990,264、652,292、402,380、306,900、662,535万吨。19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石油勘探活动的普遍和深入,使世界石油探明量倍增。1997年世界原油剩余探明可采量为1409亿吨,相当于1950年的35倍。西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国消费量大,占总储量的

33、比重底。14个石油输出国拥有的石油储量超过1200亿吨,占石油总储量的70%左右。2000年世界石油剩余储量为10285亿桶。 近几十年来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海陆分布上亦有很大的变化。战前和战后初期,石油的勘探活动基本上是在大陆地区进行的,随着六十年代世界石油需求的激增,以及海洋勘探技术的进步,海洋探油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而海底油田藏量大,运输方便,也大大刺激着海洋石油勘探工作的进展。到七十年代后期,世界海底探明的石油储量在25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的30%。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 目前,世界已被探明的石油储藏区和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以下地区: (1)波斯湾地区。这里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

34、、产量最大、输出最多的地区,截至1999年1月1日止,该地区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是1100亿吨,约占世界同期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70%,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国就拥有353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科威特蕴藏有128亿吨;伊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拥有100亿吨以上的石油储量。1999年该地区的原油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占世界出口量的一半左右。目前该地区其他工业尚不发达,因而自身的石油消费很少,90%以上的石油都为外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它输出的原油每年约占世界原 油贸易量的60%,其中约有25%是输往日本,50%是输往西欧,约有12.5%是输往北美。 (2)北美地区。19

35、6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其产量经常占世界三分之二左右,号称世界“石油帝国”,但近20年来生产停滞不前,先后被波斯湾地区和苏联所超。美国的石油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的得克萨斯州和路易安那州,以及加利福尼亚洲大陆和沿海。美国是海洋采油技术最强大的国家。1960年代末,美国在阿拉斯加的北坡冻土地和邻近海域找找到了北美最大的油田,原油储量在13亿吨以上,很可能达45亿吨。天然气储量达7,300亿立方米。1979年阿拉斯加原油产量达7,700万吨,已成为美国仅次于得克萨斯的第二大产油州,1999年美国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30亿吨,居世界前列。 (3)前苏联是世界上

36、石油工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资源也丰富。1940年前苏联的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外高加索一带,以巴库为中心,它生产的石油占全苏总产的80%以上。1940年以后,前苏联在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生产的石油占全苏总产的80%。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伯利亚秋明大油田的发现又将中心转移到西伯利亚,目前西伯利亚生产的石油占全苏的50%以上。从1974年起,前苏联的石油产量就跃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1989年苏联解体。 (4)北海地区。北海油田主要属英国和挪威两国。北海油田于六十年代中叶发现,挪威之后,英国也在北海地区加强了勘探,到1981年止,英国已有14个油田投产,日产165万桶。北海油田的发现与开发

37、使英国等这样传统的石油进口国家变成了自给有余略有出口,给经济带来生机,其意义是重大的。1999年英国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7亿吨。 (5)拉美地区。拉美地区的石油生产与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历史悠久,早在1914马拉开波地区就开始了石油折商业性生产,随后它的石油产量见称于世界。六十年代后增长很慢,进入七十年代后反而下降了。委内瑞拉的石油藏量相当丰富,而且在东部沃里诺科平原地带还有极为丰富的重油蕴藏,1999年委内瑞拉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99亿吨,尚有相当开发前景。 墨西哥的石油工业是七十年代兴起的后起之秀,1970年以来陆续在东部沿岸包括陆地和海底发现了大量的

38、石油。1980年探明储量已达60亿吨。1999年墨西哥的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65亿吨。委内瑞拉和墨西哥是美洲国家的石油供应基地。 (6)北非地区。北非是世界石油生产与供应的另一重要基地,这里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三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和埃及是六十年代崛起的石油生产与出口国。四国拥有石油资源47亿吨以上,占非洲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1999年该地区的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超过150亿吨,绝大部分输往西欧、北美,约为世界提供7%左右的商品油。 (7)几内亚湾地区。这里是非洲又一重要石油储、产集中地区,储量约在3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加蓬、象牙海岸、利比里亚、喀麦隆、刚果、安哥拉等沿

39、海平原与近海。其中尼日利亚的尼日利河三角洲、近海大陆架和尼日利亚东部已查明的石油在23亿吨以上。尼日利亚1999年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30亿吨,原油大部分输入西欧、北美。该地区的加蓬亦是石油输出国成员。象牙海岸、喀麦隆等近年来都积极勘探开发近海油田,八十年代很有可能成为石油出口国。 (8)东南亚地区。这里包括印度尼西、马来西亚和文莱苏丹等国。目前在沿海平原和大陆架探明有20亿吨以上的石油,年开产量在2亿吨左右,约不世界提供5%左右的商品油,主要输往日本等地。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9)中国。我国大陆和沿海都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国外能源专家估计不少于100亿吨。五十年代以前主要在内陆勘

40、探与开发,六十年代以后我国在沿海平原地区找到大油田并加以开发。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又在近海大陆架发现有丰富的石油。目前正在积极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海底油田。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原油生产发展迅速,19701978年几乎平均每年以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1978年达1,04亿吨,自那时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一亿多吨水平。1993年起我国难以自给,成为净进口国。如表2-3所示,我国净进口在1000万吨以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进口大国。表2-3 1990-1998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单位:万吨)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进口量29

41、2.3597.31135.81567.41234.61708.92261.73547.22732.26出口量2398.62259.82150.71943.51855.21882.72040.31982.91560.07净进口-2106.4-1662.6-1014.9-376.0-620.6-173.8221.51564.31172.19 目前世界上石油的消费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俄罗斯和远东四个地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费国,每年消费石油在8亿吨以上。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而石油消费却占世界的29%,2000年美国每日消费石油为1950桶。虽然美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但每年却有40

42、%左右的石油需要输入,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入国,其进口主要来自于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也来自于中东和非洲。 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区,每年要输入大量的原油,70%来自中东海湾地区,其他也来自于非洲和俄罗斯。西欧输入石油最多的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使英国从一个石油输入变成为石油输出国。 远东石油消费区主要是日本、中国和韩国。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石油输入大国。日本因国内几乎没有石油资源,每年所需石油100%从国外进口,平均每年进口2亿吨以上,最高的1979年达2,86亿吨。约四分之三来自海湾国家,其次是东南亚国家,也从中国进口,每年约1,000万吨。 石油贸易是世界上最

43、大宗的货物贸易,自1973年以来石油的世界贸易量每年都在14亿吨以上,1996年世界石油贸易量达17.1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的62%。 海运和国际输油管道是世界石油进出运输的主要方式。由于主要的石油进口与出口之间远隔重洋,而且进出口的数量又是如此巨大,所以,大部分的石油运输是由海运来完成的。油轮是石油海运的主要工具,战后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油轮的总运输能力有迅速的增长,而且油轮的规模也有惊人的扩大,截止1981年底止,世界油轮的总载重吨位是3.94亿吨,占世界船队总载重吨的49%。1980年世界石油海运量达16.65亿吨(其中原油运量14.20亿吨,石油产品为2

44、.45亿吨),占该年外贸海运总量的46%。目前,世界海上石油运输线中,最主要的有: (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运输线,这条航线从波斯湾各油港经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沿非洲东海岸穿过莫桑比克海峡,绕好望角,再沿非洲西海岸直达西欧、北美,主要由超级油轮经营,它是西欧、北美的主要供油运输线,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2)波斯湾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日本油运航线。这条航线从波斯湾各油港经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沿非洲东海岸,绕过印度半岛后向东南穿过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去日本,这是指20万吨以上的大型和超级油轮运输线。马六甲海峡两岸国家为了安全起见,禁止20万吨以上大型油轮通过。多年来日本

45、进口石油80%以上都经由这条航线运输。这是世界上第二大海上石油运输线。 (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该运输线苏伊士运河1980年完成扩建加深以来,15万吨级以下的中型油轮通过的日益增多。目前运河已加深至17.2米,25万吨级空载油轮亦已通过无阻。目前运河还有扩建,25万吨级满载油轮和40万吨级空载油轮能顺利通过,海湾至西欧、北美的石油运输将更多经由此航线,其石油运输的地位将大大提高。 另外,还有北非、西非西欧、北美、拉美运油航线;拉美北美、西欧运油航线;以及东南亚日本、澳新运油航线,和波斯湾印度、澳新运油航线等,不过都属于中短航线而已,而且使用的油轮也是中小型的。 采用油管运

46、油具有量大、安全、方便和运费低廉的优点,因而普遍成为各国油田与油港、炼油中心之间的纽带,在原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出口中,亦是与油轮要辅的必要运输方式。美国、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是世界输油管网最为密集的地区。目前世界上具国际意义的大油管有: (1)横越阿拉伯半岛的输油管线。该油管连接沙特阿拉伯东部油田至西部红海滨新建大油港延布,全长1,201公里,路径1.2米,年输油能力9,250万吨,远景可达1.85亿吨,于1980年建成使用,它的建成使经由苏伊士运河的油轮不必绕道阿拉伯半岛,航程可缩短4,800公里。 (2)伊拉克地中海输油管线。从伊拉克的基尔库克到土耳其的杜尔托尔港,全长1,005公里,其中伊拉克

47、境内345公里,土耳其境内660公里。1977年初投入使用,年输油能力为2,500-3,000万吨,1983年后提高到3,500万吨,海湾战争以来,由于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输油管道受到影响。 (3)苏伊士湾地中海输油管线。从埃及的苏伊士湾的埃因苏赫纳和苏伊士港至埃及亚力山大港,为一双线输油管线。管径1.05米,输油能力在8,000万吨到1.2亿吨。 (4)的里雅斯特英戈耳施塔特输油管线,从地中海的威尼斯湾经意、奥至德国的多瑙河畔英戈耳施塔特,全长462公里,管径1.02米,最大的输油能力可达5,500万吨。 (5)纵贯阿拉斯加输油管线。起自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普罗德霍油田,止于南部阿拉斯加湾的不冻港瓦尔迪兹,全长1,258公里,管径1.22米,最大输油能力可达1亿吨,于1977年6月投产。 (6)横越巴拿马输油管线,该输油线位在巴拿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