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42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规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规程制定说明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内容为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相关指标。本规程主要依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对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验证性检验的有关要求,参考国标、公路、建工、行业标准、福建省地方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等相关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道路堆场面层质量、表面防腐涂层及表面硅烷浸渍、钢筋锈蚀性状等检验的程序、合格判定方法做进一步的统一、明确和细化。目 录1总则12 术语13基本规定24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54.1一般规定54.2取芯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64.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2、抗压强度115混凝土道路、堆场面层抗弯拉强度检验176混凝土道路、堆场面层厚度检验217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247.1一般规定247.2非破损检验方法247.3局部破损检验方法278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验289混凝土表面硅烷浸渍质量和表面涂层质量检验3110道路、堆场面层联锁块质量检验3411钢筋锈蚀性状检验36附录A:取芯设备和取芯操作方法1附录B:回弹仪的检定和保养要求1附录C: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角度修正值1附录D:回弹值检测面修正值1附录E:专用测强曲线制定方法1附录F:钢筋探测仪校准方法1附录G:钢筋锈蚀检测仪及其保养、维护和校准方法11总则1.1为了进一步统一和完善我省水运工程实体质

3、量检验技术标准,提高水运工程实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保证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制定本规程。1.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的检验。水运工程中包含的海岸工程、修造船水工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本规程未明确的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可参照执行。1.3在对我省水运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验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1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由具备相应能力等级的检测机构开展的,对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验的行为。2.2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常见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见表2.2。表2.2预制构件桩、梁、板、沉箱、扶壁、圆筒等现浇

4、构件胸墙、闸墙、坞墙、挡墙、墩台、道路、堆场面层等2.3实体施工自检: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的实体自检。2.4实体监理平行检验:监理单位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的实体平行检验。2.5实体验证性检验:建设单位组织并在质监机构监督下进行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实体复核性检验。由通过计量认证、具备相应能力等级并经质量监督机构认可的检测机构实施。2.6首件实体认可制度对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实施的典型施工中形成的第一件或段构件必须进行实体检验的制度。2.7替代构件对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主筋间距小于100mm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等进行取芯的实体抽样检验的替代构件。此构件应与被替代的实体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同批次拌合

5、料,同阶段浇筑成型,28天龄期到达后,其回弹强度与被替代的实体混凝土结构构件回弹强度差值应小于5%。2.8替代构件检验法采用替代构件替代被检验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的实体检验的方法称为替代构件检验法3 基本规定3.1水运工程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除按照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规定进行的试件检验外,还应进行实体抽样检验。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成型并达到要求的龄期后,实体应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和质监机构验证性检验。实体检验的常见结构构件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要求见表3.1。 实体检验常见结构构件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要求 表3.1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要求常见结构构件施工自

6、检监理抽检验证性检验1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现场对实体结构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或现场取芯至室内采用规定方法检测法现场取芯至室内采用规定方法检测桩、梁、板、胸墙、闸墙、坞墙、挡浪墙、墩台、沉箱、圆筒、扶壁2道路、堆场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检验现场取芯至室内按规定方法检测道路、堆场面层3道路、堆场混凝土面层厚度检验现场取芯检测道路、堆场面层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现场对实体结构构件采用非破损(电磁感应法)或局部破损法(剔凿法)检测桩、梁、板、胸墙、闸墙、坞墙、挡浪墙、墩台、沉箱、圆筒、扶壁5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验现场取芯至室内采用电通量法检测6混凝土表面防腐涂层质量检验现场对实体结构构件按规定方法检测7硅烷浸渍

7、检验现场取芯至室内按规定方法检测8道路、堆场联锁块质量检验现场取联锁块至室内按规定方法检测道路、堆场面层联锁块9钢筋锈蚀性状检验现场在实体结构构件上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检测桩、梁、板、胸墙、闸墙、坞墙、挡浪墙、墩台、沉箱、圆筒、扶壁3.2在进行实体工程检验前,应收集和具备以下资料,并制定检验方案。3.2.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名称;3.2.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3.2.3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品种、等级、规格、型号及混凝土配合比;3.2.4施工时混凝土的模板种类、浇筑工艺、养护情况和浇筑施工日期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质量的特殊情况;3.2.5混凝

8、土施工过程中抽取的用于质量检验用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3.3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的部位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检测要求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除应以受力集中、破坏会引起严重后果以及容易发生施工质量缺陷的部位为主要检测范围外,还应考虑减少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并具备检测的代表性和检测的可操作性。3.4施工单位应在执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基础上,对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实体施工自检,检验结果作为混凝土结构构件质量评判的重要依据之一。3.5监理单位应在施工单位对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实体施工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实体监理平行检验,

9、检验结果作为监理单位对相应混凝土结构构件质量评判的重要依据之一。3.6实体验证性检验3.6.1建设单位应在实体施工自检和实体监理平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实体验证性检验。实体验证性检验应在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其结果作为工程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3.6.2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验结束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实体验证性检验。3.6.3若未通知建设单位组织进行验证性检验,便将结构或构件予以隐蔽或进入下一道工序,造成验证性检验操作无法进行的,该结构或构件按不合格论处。3.6.4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完成实体验证性检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交拟定的实体验证性检验机构报经

10、质监机构认可,提供检测工作所必要的辅助设备及操作平台等检测条件,保证实体验证性检验工作的顺利实施。3.7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应体现实体检验结果。3.8替代构件的制作3.8.1替代构件应采用与所替代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相同的配合比、相同品种、型号、规格的原材料和相同的施工工艺进行浇筑、相同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浇筑时的环境条件与所替代的结构构件浇筑时基本相同(温度变化在8,相对湿度变化在10%范围内,且时间间隔不超过三个月)。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同一种结构或构件制作一件替代构件。3.8.2当结构或构件的配合比、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条件和环境条件中任一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同样的规定再制作替代构件。

11、3.8.3替代构件的形状尺寸的一般规定见表3.8.3替代构件形状和尺寸一般规定表3.8.3序号构件名称尺寸和形状规定1桩、梁、板断面尺寸、形状同所替代的构件,长度不少于2米。2沉箱取与所替代的沉箱外墙断面形状相似的构件作为替代构件,构件厚度与所替代的沉箱外墙相同,长度不少于2米,高度不少于1.5米,两端适度扩大以模拟隔墙与外墙的连接。3扶壁取与所替代的扶壁的外墙断面形状相似的构件作为替代构件,厚度与所替代的扶壁外墙相同,长度不少于2.0米,高度不少于1.5米,适度扩大以模拟肋板与外墙的连接4圆筒取与所替代构件1/4圆弧状相似形状的构件作为替代构件,圆弧的半径、壁厚与所替代构件相同,长度不少于2

12、.0米,高度不少于1.5米。5胸墙、墩台、闸墙、挡墙取一断面为矩形的构件作为替代构件,长宽高均不少于1.2米。6道路、堆场面层取一板型构件作为代表构件,构件的长和宽均不少于4米,厚度不少于20cm3.9对重要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实施首件实体认可制度。在首件结构构件的施工完成且具备检测条件后,由施工单位先进行实体施工自检,再由监理进行实体监理平行检验。在施工自检和监理平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鉴定认可,必要时可组织验证性检验。鉴定认可结果作为改进、确定典型施工工艺,决定可否成批施工相应的结构构件的依据。4、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4.1一般规定4.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压强度的实体验证性检验采用

13、取芯法进行,实体施工自检和监理平行检验可采用回弹法或取芯法进行。4.1.2对重要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间距小于100mm的结构构件的取芯检测操作有困难,或取芯造成的损伤对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能影响较大时,应采用代表构件检验法进行检验。4.1.3无代表构件,或所制作的代表构件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应直接在结构或构件实体上进行取芯检验。4.2取芯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4.2.1取芯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采用微破损方法,钻取混凝土芯样试件,利用所取芯样试件,采用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来测试和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4.2.2可采用替代构件检验法进行检验,当无替代构件或替代构件不满足要求时,应直

14、接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上进行取芯检测。4.2.3取芯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080MPa范围内的普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超出此范围时,不宜采用取芯法。4.2.4检验组批及抽样频率和抽样数量的规定:4.2.4.1单个结构或构件检验:适用于以指定的某一结构或构件为一检验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包括采用替代构件检验法的情况。施工自检时,单个结构或构件中抽取的芯样试件不得少于3个,若为替代构件,则不得少于15个。监理平行检验、验证性检验在单个结构构件中抽取的数量规定同施工自检。4.2.4.2批量检验:适用于以同一批量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为一检验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同一批量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应由混凝土生产工

15、艺相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组成。施工自检时,抽检的结构或构件数量不得少于同批量结构或构件总数的30%,且不少于5件,监理平行检验和验证性检验时抽检施工自检的20%,且不少于3件。抽样应随机进行,并具备代表性,当同一批构件有不同的结构或构件种类时,抽检的结构或构件应覆盖所有的结构或构件种类(如批量中有桩、梁、板时,抽检的构件中应各有桩、梁、板的代表构件)。抽取的每件结构或构件上各应钻取至少3个芯样。4.2.5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取芯时,每个孔位钻取并制作一个芯样,以一个芯样的检测值作为合格评判中的一个统计数据。4.2.6取芯设

16、备和取芯操作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4.2.7芯样试件钻取部位的选择宜按以下原则进行:4.2.7.1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4.2.7.2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4.2.7.3避开主筋、预埋构件和管件的位置;4.2.7.4避开蜂窝、麻面、孔洞、掉石和裂缝等缺陷部位。4.2.7.5便于钻机安放固定和操作的位置;4.2.8芯样试件的制取芯样试件应在钻取的芯样的中部截取,每个孔位钻取的芯样长度应不小于2倍的芯样直径以供芯样试件的加工制取。4.2.9芯样试件形状和尺寸应满足以下规定:4.2.9.1芯样试件应为圆柱形试件,其直径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17、2倍,且不小于75mm。4.2.9.2宜采用标准芯样试件,标准芯样试件为公称直径为100mm,高径比为1.0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特殊情况下,如因钢筋间距、石子最大粒径限制的原因,可采用直径不大于150mm或不小于75mm的非标准芯样试件,但芯样高径比任何情况下均应为1.0。4.2.10芯样试件加工后的尺寸测量要求:4.2.10.1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构件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测量两次,取其算数平均值,精确至0.5mm ;4.2.10.2高度:用钢板尺测量与芯样轴线平行的两条母线,该两条母线各自与轴线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应相互垂直,取两个测值的算数平均值,精确至1mm。4.2.10.3垂直度:

18、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4.2.10.4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或角尺,一面用塞尺测量其与芯样端面的间隙。4.2.11芯样试件加工 后的尺寸允许误差规定:4.2.11.1直径:沿试件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在2mm及其以内;4.2.11.2高度:芯样试件高度在0.95d和1.05d之间(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4.2.11.3垂直度: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在1及其以内;4.2.11.4平整度: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为0.1mm及其以内。4.2.12芯样试件截取后应进行端面加工处理,端面加工处理方法如下:4.2.12.1

19、端面处理宜采用在磨平机上磨平的方法;4.2.12.2也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硫磺砂浆或胶泥、聚合物水泥砂浆等补平的方法,用水泥净浆时宜配合107胶使用。补平厚度不宜超过1.5mm。端面补平处理完毕的试件应先静置24h,后放入(20 2)养护池或标准养护室中养护48h,端面磨平的试件可直接放入(20 2)养护池或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和浸泡48h,方可取出进行抗压试验。4.2.13芯样试件抗压检测前和检测后,应对芯样进行检查(检测后应劈开试件检查),当有以下情况时,该试件不得用作抗压试件或测试数据无效;4.2.13.1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所含骨料中最大粒径的两倍;4.2.13.2芯样试件含有直径2

20、2mm钢筋;所含钢筋与试件受压面不平行;当芯样直径100mm,含有直径22 mm钢筋超过1根;当芯样直径100mm时,含有直径6.0 mm钢筋超过1根;4.2.13.3含有裂缝(抗压前)、孔洞、蜂窝等缺陷;4.2.13.4试件端面与抹平层分离。4.2.14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按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4.2.15芯样抗压强度的计算式中fcu-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值(MPa);d-芯样试件的直径(mm);N-芯样试件的破坏荷载(kN)。4.2.16取芯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判定:4.2.16.1以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进行检验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合格判定,当推定值大于

21、等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时,该检验批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当替代构件检验结果判定为合格时,其所代表的批量结构或构件亦判定为合格。4.2.16.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的计算(1)当为批量检测时,可剔除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统计样本中的异常值,剔除规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GB/T4883)的规定执行,剔除异常值对应的芯样试件后的各芯样试件为有效芯样试件。仅对有效芯样试件的检测值计算推定值。(2)当有效芯样试件大于等于15个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值取推定区间的上限值推定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按下式计算:上限值下限值平均值标准差式

22、中-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单个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上限值(MPa),精确至0.1MPa;-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下限值(MPa),精确至0.1MPa;K1、k2-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和下限值系数,按4.2.16.2表取值;上、下值限值系数表表4.2.16.2试件数nk1(0.10)K2(0.05)试件数nk1(0.10)K2(0.05)151.2222.566241.3002.309161.2342.524251.3062.292171.2442.486261.3112.275181.2542.4

23、53271.3172.260191.2632.423281.3222.246201.2712.396291.3272.232211.2792.371301.3322.220221.2862.349311.3362.208231.2932.328321.3412.197-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样本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1MPa。和所构成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0.85,和之间的差值不宜大于5.0MPa和0.10两者的较大值。(3)当有效芯样试件少于15个时,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计算不再进行数据的舍弃,且取各个芯样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作为推定值。(4)单个结构构件检验时,有效芯样试件不得少于3个。4.

24、3回弹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4.3.1回弹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采用非破损方法回弹法,测试回弹值,利用回弹值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4.3.2 回弹法适用于抗压强度为10.060.0 Mpa,最短边尺寸不少于100mm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回弹法不得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4.3.3检验组批及抽样频率和抽样数量的规定:4.3.3.1单个结构或构件检验:适用于以指定的某一结构或构件为一检验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4.3.3.2批量检验:适用于以同一批量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为一检验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同一批量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应由混凝土生产工艺相同、混凝土

25、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组成。施工自检时,抽检的结构或构件数量不得少于同批量结构或构件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件,监理平行检验和验证性检验时抽检施工自检量的20%,且不少于5件。抽样应随机进行,并具备代表性,当同一检验批中有不同的结构或构件种类时,抽检的结构或构件应覆盖所有的结构或构件种类(如批量中有桩、梁、板时,抽检的构件中应各有桩、梁、板的代表构件)。4.3.3.3无论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或验证性检验,在每个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数均宜不少于10个,因结构或构件尺寸等原因限制达不到10个时,至少不得少于5个。4.3.4 测定混凝土回弹值的回弹

26、仪,宜采用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也可采用数字显示式或自记录式的回弹仪。本规程使用的回弹仪标称能量为2.207J。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为2.207J;(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的零点处或数显值为零处;(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值的率定值应为8024.3.5回弹仪使用的环境温度宜为-440;4.3.6回弹仪的检定和保养要求见附录B;4.3.7检测前,应对回弹仪作如下检查和率定;4.3.7.1检查回弹仪的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瞬间,弹

27、击锤起跳点应位于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的零点处或数显值为零处;4.3.7.2做率定值测试时,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当检查和率定情况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回弹仪重新按规定(见附录B)进行保养或检定,当符合要求时方可用于检测。4.3.8检测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4.3.8.1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在2m以内,测区距构件端面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4.3.8.2测区面积应能容纳8个或16个回弹测点,且面积不宜大于0.04m2;4.3.8.3测区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避开蜂窝、麻面、预埋件、钢筋部位,表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

28、、油垢、涂层,必要时应用砂轮、砂纸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留有粉末或碎屑。4.3.9回弹值的测定和计算4.3.9.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对小尺寸构件,弹击时应适当予以固定。4.3.9.2每个测区应弹击16个测定点,当测区具有相对于被测构件相互对应的两个平行侧面时,每个侧面可弹击8个测点,共16个测点;4.3.9.3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3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定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上;每个测点只能弹击一次;4.3.9.4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至1,读数完毕后,应使回弹仪

29、的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进行下一个回弹值测定;4.3.9.5测区回弹平均值取16个回弹值中剔除三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后所余10个回弹值的算数平均值,即: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测区中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读至1。4.3.9.6回弹仪宜处于水平方向弹击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亦可按非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注侧面或表面或底面,此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回弹值的换算修正:(1)当回弹仪为水平方向弹击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公式换算成水平方向的回弹值,Rm= Rm+R式中: Rm-角度修正后的测区平均回弹值;Rm-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R-非水

30、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角度修正值,可按本规程附录C取值。(2)当回弹仪为水平方向弹击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换算成侧面的回弹值:式中Rm-检测面修正后的测区平均回弹值;、-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表面、底面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Rt、Rb-检测面为混凝土表面、底面时回弹值检测面修正值,可按本规程附录D采用。(3)当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弹击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先按上述“(1)”条进行角度的修正,再按上述“(2)”条进行检测面的修正。4.3.10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计算4.3.10.1按上述“4.3.9”条获得的测区平均回弹值,应换算成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即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4.3.10.

31、2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可通过我省水运工程所建立的专用测强曲线换算、计算而得。测区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换算式如下:(待提供)fcuR0=4.3.10.3当有本工程的专用测强曲线时,可优先采用本工程的专用测强曲线。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见附录E。4.3.11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碳化修正4.3.11.1当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大于或等于1.0mm时,应对上述“4.3.10”条计算得出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进行碳化修正。4.3.11.2碳化修正按下式进行。fcuR0m= mfcuR0式中fcuR0m-经碳化修正后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fcuR0-未经碳化修正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

32、-碳化修正系数,见表4.3.11.2。碳化深度修正系数m表表4.3.11.2测区强度(MPa)碳化深度(mm)1.04.03.04.05.06.010.019.90.950.900.850.800.750.7020.029.90.940.880.820.750.730.6530.039.90.930.860.800.730.680.6040.050.00.920.840.780.710.650.584.3.11.3碳化深度的检测方法(1)回弹值检测完毕后,应在每个结构构件上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该结构构件上所有测点的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为该构件的碳化深度

33、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4.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2)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的整个内壁,当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碳化深度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4.3.12回弹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判定4.3.12.1以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进行检验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合格判定,当推定值大于等于混凝土结构

34、或构件的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时,该检验批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4.3.12.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的计算:(1)当检验批中的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总数不少于10个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取(2)当检验批中的测区数少于10个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取式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最小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第“i”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n-检验批中的测区总数;(3)测区强度换算值出现小于10.0MPa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10.0MPa4.3.

35、12.3对按批量检验的结构或构件,当该批结构或构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验:(1)当该批结构或构件的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小于25MPa时,;(2)当该批结构或构件的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为25.0MPa50.0MPa时,;(3)当该批结构或构件的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大于50.0MPa时,;(4)该批结构或构件中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出现超出所用测强曲线适用强度范围的情况。5、混凝土道路、堆场面层抗弯拉强度检验5.1本规程所指的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检验是指采用取芯法,在港口道路、堆场等部位的混凝土面层上钻取混凝土芯样试件,利用所

36、取芯样试件,采用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来测试和推定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5.2可采用替代构件检验法进行检验,当无替代构件或替代构件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应直接在混凝土面层上进行取芯检测。5.3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用混凝土芯样的直径宜为150mm;高径比宜为2.00.1,最大不能超过2.1;高度宜为混凝土面层的全厚度;5.4除“5.2”条的规定,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所用混凝土芯样钻孔孔位的选择、尺寸和尺寸误差限值、尺寸测量、端面加工处理、试件养护、破型后数据剔除等要求同本规程的第“4.2.6”“4.2.8”, “4.2.10”“4.2.13”的规定。5.5检验组批及抽样频率和抽样

37、数量规定5.5.1单块板块检验:适用于以指定的单块板块为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包括采用替代构件检验法的情况。对单个板块,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和验证性检验时,取样数量均不少于一组3个。取芯位置应均匀分布。5.5.2批量检验:适用于以同一批量板块为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同一批量的板块应由混凝土生产工艺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混凝土板块组成。施工自检时,同一批量板块抽检时,道路宜按长度不大于500m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堆场宜按面积不大于2500m2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监理平行抽检和验证性检验道路可按长度不大于2000m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堆

38、场宜按面积不大于10000m2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取芯位置宜均匀分布。5.6在混凝土面层上取芯时,每个孔位钻取并制作一个芯样,同个板块或同一规定长度或面积中所取的3个芯样试件组成一组,每组试件的代表值作为合格判定中的一个统计值。5.7芯样的钻取5.7.1芯样钻取采用路面取芯钻机,路面取芯钻机有牵引式或车载式,钻机由发动机或电力驱动,均有淋水冷却装置,钻头直径宜为150mm。5.7.2钻芯的操作步骤(1)在选取采样地点的路面上,先用粉笔对钻孔位置作出标记;(2)用钻机在取样地点垂直对准路面放下钻头,牢固安放钻机,使其在运转过程中不得移动;(3)开放冷却水,启动电动机,徐徐压下钻杆,钻取芯样,但

39、不得使劲下压钻头。待钻透全厚后,上抬钻杆,拔出钻头,停止转动,不使芯样损坏,取出芯样,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5.8芯样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中的规定执行。5.9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的计算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换算成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宜通过试验得到各自工程的换算公式,统计确定换算公式用的试验组数不宜少于15组;当无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列公式换算:石灰石、花岗岩碎石混凝土:玄武岩碎石混凝土:式中:-混凝土抗弯拉强度(MPa);-直径为150mm的芯样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MPa)。5.10取芯法检验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合格判定5.1

40、0.1以面层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推定值和最小值进行面层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合格判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推定值取各组抗弯拉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即:。式中: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推定值(MPa);-第i组混凝土抗弯拉强度(MPa);n-检验批中的芯样总组数。5.10.2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合格判定:5.10.2.1当芯样试件组数不少于10组时,若推定值和最小值满足下列要求时,该检验批混凝土面层的抗弯拉强度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当替代构件检验结果判定为合格时,其所代表的批量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亦判定为合格。(1);(2)允许有一组试件抗弯拉强度小于,但不得小于。式中-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推定值,精确至0.1MP

41、a;-设计抗弯拉强度标准值(MPa);k-合格判定系数,按表5.10.2取值;合格判定系数 表5.10.2试件组数n1014151920k0.750.700.65-实测抗弯拉强度统计均方差,按计算;Cv-实测抗弯拉强度条件变异系数,Cv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取Cv为0.15;-实测抗弯拉强度统计平均值(MPa)。5.10.2.2当芯样试件组数少于10组时,若推定值和最小值满足下列要求时,该检验批混凝土面层的抗弯拉强度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2)任一组试件抗弯拉强度不得小于。6.混凝土道路、堆场面层厚度检验:6.1本规程所指的混凝土面层厚度检验是指采用取芯法垂直于混凝土面层表

42、面钻取芯样,钻取深度贯穿面层的全厚度,利用所取的芯样试件测定面层厚度。6.2混凝土面层厚度检测用芯样,宜利用取芯法检验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所取的全厚度芯样试件,以减少对面层的破坏。面层厚度检验不采用替代构件检验法。6.3检验组批及抽样频率和抽样数量规定6.3.1单块板块检验:适用于以指定的单块板块为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单块板块检验时,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和验证性检验的取样数量均不少于3个。取芯位置应均匀分布。6.3.2批量检验:适用于以同一批量板块为合格判定单元的情况,同一批量的板块应由混凝土生产工艺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混凝土板块组

43、成。施工自检时,对同一批量板块,道路宜按长度不大于500m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堆场宜按面积不大于2500m2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监理平行抽检和验证性检验道路可按长度不大于2000m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堆场宜按面积不大于10000m2抽取至少一组3个芯样。取芯位置宜均匀分布。6.4一个芯样的厚度检测值作为合格判定中的一个统计值。6.5芯样的钻取:6.5.1芯样钻取采用路面取芯钻机,路面取芯钻机有牵引式(可用手推车)或车载式,钻机由发动机或电力驱动,均有淋水冷却装置。当芯样仅为测定面层厚度时,钻头直径宜取50,当兼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检测时,钻头直径宜为150mm。6.5.2钻芯的操作步骤(1

44、)在选取采样地点的面层表面上,先用粉笔对钻孔位置作出标记。(2)用钻机在取样地点垂直对准路面放下钻头,牢固安放钻机,使其在运转过程中不得移动。(3)开放冷却水,启动电动机,徐徐压下钻杆,钻取芯样,但不得使劲下压钻头。待钻透全厚后,上抬钻杆,拔出钻头,停止转动,不使芯样损坏,取出芯样,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6.6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测定:6.6.1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找出混凝土面层与下层的分界面;6.6.2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芯样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为该处混凝土面层厚度,精确至1mm。6.7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合格判定6.7.1以面层厚度代表值和合格率进行面层厚度

45、的合格判定。面层厚度代表值的计算按下式进行:式中-厚度代表值(即各测点厚度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mm; -各测点厚度平均值,mm; S-标准差,mm;n-测点数(即芯样数);-t分布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而变的系数,取保证率为95%,值见表6.7.1。系数表 表6.7.1保证率n95%保证率n95% 保证率n95%24.465110.546200.38731.686120.518210.37641.177130.494220.36750.953140.473230.35860.823150.455240.35070.734160.438250.34280.670170.423260.33590.620180.410270.328100.580190.398280.3226.7.2面层厚度合格率按下式计算式中H-面层厚度合格率; n-面层厚度总测点数(即芯样数); 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