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990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讲课讲义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急救,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唐发权,创伤急救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一、概 论 二、外伤现场急救技术 三、病人转运 四、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一、概 论,概念:,创伤是指各种因素造成机体的损伤。轻者造成体表的损伤、疼痛、出血;重者造成功能障 碍、残疾、甚至死亡。,概念:创伤是指各种因素造成机体的损伤。轻,分类:,按照皮肤完整与否分为开放性(不完整)和闭合性损伤(完整)。复合伤:不同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多发伤:同一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多个部位损伤。,分类:按照皮肤完整与否分为开放性(不完整)和闭合性损伤(完整,现场急救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出血、维持生命、固定骨折、防

2、止或延缓伤情恶化、便于快速转运。,现场急救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出血、维,现场急救的原则:,1、先判断伤员和自身是否安全,自己尽可能先有保护性措施。2、全面、重点了解伤情,迅速准确查体。3、判断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检查伤口、头、脊柱、胸腹、四肢,并及时呼救。4、动作轻、快、准,防止加重损伤。5、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不可忽视沉默伤员。,现场急救的原则:1、先判断伤员和自身是否安全,自己尽可能先有,现场急救的原则:,6、对出血者迅速进行有效的止血。7、包扎(头、胸腹、四肢);固定(脊柱、四肢),再次检查患肢的感觉、运动、血循环。8、加强人文关怀,保存好伤员物品。9、必要时及时转

3、运。(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现场急救的原则:6、对出血者迅速进行有效的止血。,现场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时间紧迫3、流动性大4、急救环境差5、病重多样复杂6、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7、体力消耗大,现场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事故现场急救:,避免惊慌失措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事故现场急救:避免惊慌失措,现场救护:脱离危险环境 解除呼吸道梗阻处理活动出血 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伤口处理 离断肢体的保存抗休克 现场观察,现场救护:,外伤

4、现场急救技术一、止血术二、包扎术三、固定术,外伤现场急救技术,一.止血术,外伤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 止血术常用的方法有:指压动脉止血法 加压包扎法 填塞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止血法,一.止血术,失血的全身表现: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手足湿冷、乏力、心慌气紧、脉搏细速、表情淡漠、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止血材料:最好用无菌敷料、止血带,紧急情况下可选用相对干净的材料(毛巾、衣物等)。,失血的全身表现:,(一)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运,是一种短暂的止血方法(10-15分钟),用于出血量较多的伤口,有

5、快速止血的作用。要点:患肢抬高、位置准确、力量适中。,(一)指压止血法:,(一)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动脉止血法有四条动脉:颞浅动脉 面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指压颞浅动脉:头顶额部 颞部的大出血,(一)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动脉止血法,指压面动脉:颜面部大出血(压下颌角前凹陷处)指压耳后动脉:耳后动脉大出血(耳后乳突下凹陷处),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面动脉:颜面部大出血(压下颌角前凹陷处)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枕动脉: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大出血(用四指压耳后和枕骨粗隆间的凹陷)指压肱动脉:肘关节以下大出血(上臂中段以下内侧),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枕动脉: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大出血(用四指压耳后和枕骨粗隆间

6、,指压尺桡动脉:手部大出血(同时手腕两侧)指压指(址)动脉:指址部大出血(指址跟部两侧),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尺桡动脉:手部大出血(同时手腕两侧)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股动脉:一侧下肢大出血(双拇指压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指压胫前后动脉:脚部大出血(双手拇食指压足背前及足跟和内踝间动脉),外伤急救止血术,指压股动脉:一侧下肢大出血(双拇指压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外伤急,(二)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棉垫直接压住伤口或伤口周围,再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包扎或加压包扎来止血。要点:患肢抬高;伤口浅表的异物予以去除后包扎,刺入体内的异物予以保留,骨折断端外露时,伤口周围加垫后间接加压包扎;敷料覆盖超过伤口

7、边缘3cm以上;被血浸湿的敷料不要丢弃,应在上面加盖敷料或棉垫。,(二)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二)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各种伤口可靠 最常用包扎范围较伤口大,外伤急救止血术,(二)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各种伤口外伤急救止血术,(三)填塞止血法:用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多的伤员,用敷料等塞入伤口内,再加压包扎,留敷料的一角在伤口外并记录塞入敷料的数量。,(三)填塞止血法:,(三)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先填塞再包扎,(三)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四)止血带止血法,只用于四肢其它方法无法应用时有橡皮止血带 气性止血带 布制止血带三种,(四)止血带止血法只用于四肢,应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8、,部位:上臂上1/3段,大腿中上段,上臂不能扎在中1/3部衬垫:必须有松紧度:以出血停止,远段摸不到博动为合适时间:小于5小时,每小时放松一次,不小于10分钟标记:标记时间和患者抬高患肢,应用止血带注意事项部位:上臂上1/3段,大腿中上段,上,(五)加垫屈肢止血法:四肢没有骨折时,用于腋窝、肘窝和腘窝以远的出血。在腋窝、肘窝和腘窝处垫上绷带卷或棉垫,并屈曲相应关节压迫此处的血管止血,再用绷带等固定该关节。准确记录时间,每50分钟放松3-5分钟。,(五)加垫屈肢止血法:,二.包扎术,应用范围广保护创面、防止污染、止血止痛、固定敷料动作要轻、包扎要劳、松紧要适宜 伤口接触面要无菌,二.包扎术应用范

9、围广,(一)包扎材料,三角巾、绷带或相对干净的衣物、毛巾等做成类似三角巾、绷带的材料。,(一)包扎材料三角巾、绷带或相对干净的衣物、毛巾等做成类似三,(二)包扎方法,头部包扎 有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面具式包扎 双眼三角巾包扎 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四种三角巾帽式包扎,(二)包扎方法头部包扎 有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面,三角巾面具式包扎 用于颜面外伤眼鼻处可开窗,外伤急救包扎术,三角巾面具式包扎 外伤急救包扎术,双眼三角带包扎 用于双眼外伤头部三角带十字包扎用于下颌 耳部 前额颞部外伤颈部三角带包扎,外伤急救包扎术,双眼三角带包扎 用于双眼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颈部包扎 用于颈部外伤 有三角巾包扎(

10、见上图)绷带包扎两种,外伤急救包扎术,颈部包扎 用于颈部外伤 外伤急救包扎术,胸 肩 背 腋下部 包扎胸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胸外伤背部三角巾包扎 似胸部,外伤急救包扎术,胸 肩 背 腋下部 包扎外伤急救包扎术,侧胸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单侧侧胸壁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侧胸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单侧侧胸壁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肩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肩部外伤腋下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腋下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肩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肩部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腹部包扎 用于腹部及会阴部外伤,外伤急救包扎术,腹部包扎 外伤急救包扎术,上下肢包扎关节8字包扎,外伤急救包扎术,上下肢包扎外伤急救包扎术,手部 脚部

11、包扎三角带和绷带都可用,外伤急救包扎术,手部 脚部包扎外伤急救包扎术,三.固定术,针对骨折防止骨折移位而损伤血管神经并不是骨折复位动作要轻 固定要牢 松紧要适宜 要有衬垫,三.固定术针对骨折,(一)材料,木制夹板钢丝夹板充气夹板负压气垫塑料夹板其他:颈围等各种特殊固定架 就地取材,外伤急救固定术,(一)材料木制夹板外伤急救固定术,(二)固定方法,头部固定胸部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肋骨骨折固定(同胸部外伤包扎),外伤急救固定术,(二)固定方法头部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四肢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 肘关节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四肢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尺桡骨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尺桡骨骨折固定外伤

12、急救固定术,指骨骨折固定股骨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指骨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胫腓骨骨折固定颈椎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胫腓骨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胸腰椎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胸腰椎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骨盆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骨盆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伤病员搬运术,有徒手搬运和器械搬运两种徒手搬运 搀扶,伤病员搬运术有徒手搬运和器械搬运两种,徒手搬运 背驮 呼吸困难胸外伤不适用,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 背驮 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受托背扛,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受托背扛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 双人搭椅双人协调合作 步调一致,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 双人搭椅外伤

13、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 拉车式,外伤急救搬运术,徒手搬运 拉车式外伤急救搬运术,脊柱脊髓损伤搬运防止扭曲脊柱部,外伤急救搬运术,脊柱脊髓损伤搬运外伤急救搬运术,搬运者的自我保护,正确姿势和提抬技术搬运者相互协调必要的保护措施,外伤急救搬运术,搬运者的自我保护正确姿势和提抬技术外伤急救搬运术,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一、地震二、火灾三、交通事故四、一氧化碳中毒五、溺水六、触电七、烧、烫伤八、高原病九、气道异物梗阻,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一、地震,一、地震救护原则:,1、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人,后救远处的人。2、先挖后救,挖救结合。3、先救命后治伤。4、对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骨折应固定。5、检伤分类,分清轻

14、重缓急,有效实施抢救运送。6、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心理支持治 疗。,一、地震救护原则:1、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人,后救远处的,地震现场急救,1、在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窒息。2、挖出后立即想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检伤及相应的处理。3、因恐惧,伤员原有心脏病、高血压可加重、复发,引起猝死,应特别关注。4、身处危险环境中自救。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或其他危险物,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扩大周围的活动空间。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不要大喊大叫,保存体力,用敲击方法求救。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保护和节约饮用水、食物。,地震现场急救1、在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

15、道,以防窒,各种避震场所,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就近选择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易发生次生灾害处,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1、在室内避震 在空间小的地方躲藏。不要跳楼和站在窗边,不要去阳台。2、在学校、公共场所避震3、在户外避震,各种避震场所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火灾救护原则,1、报警2、火灾初期采取措施(最有效)。3、撤离(1)匍匐前进、逃出门外(2)浸湿外衣,从下楼梯(3)利用阳台或坚固的绳索下滑(4)被迫跳楼时要缩小落差和利用缓冲垫,火灾救护原则1、报警,火灾现场救护,1、迅速转移病员2、立即抢救

16、生命3、气体中毒的救治4、保护创面,火灾现场救护1、迅速转移病员,交通事故救护原则及方法,1、紧急呼救2、切勿立即运动伤员,除非处境会危及生命3、防止汽车滑动4、呼救同时,现场人员立即检伤并处理5、尽量保护现场6、恶性交通事故时,要在抢险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抢救,交通事故救护原则及方法1、紧急呼救,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护,根据症状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1、排除险情,保护好自我,严禁在现场打电话、点火和开启照明设备2、发现伤员,立即打开门窗或将伤员移至空气新鲜处3、立即呼救4、较轻的伤员注意保暖,有条件可吸氧5、对呼吸、心脏骤停者行CPR,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护根据症状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溺水

17、,一、概述二、现场救护原则和方法 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置溺水者头低臀高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呼吸抑制立即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换上干净的衣服,注意保暖;尽快转送医院。,溺水一、概述,触电,一、概述二、症状三、现场救护原则方法 脱离电源(不要在电源未断开前,去拉伤员或直接接触伤员身体,以免发生抢救者自身触电)、心肺复苏、包扎伤口、急送医院。,触电一、概述,烧伤、烫伤,一、概述二、症状三、现场救护 立即脱离险境,带火者立即卧倒、就地打滚灭火,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洗伤肢,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消毒敷料覆盖伤处,口渴严重可饮淡盐水,急送医院。,烧伤、烫伤一、概述,气道异物梗阻,救治手法 1.拍击胸背部 2.腹部冲击法 3.倒悬排击法,气道异物梗阻救治手法,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