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4624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素养测评卷(六)(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素养测评卷(六)1.A解析燃料电池发电站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地热发电厂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风力发电厂将风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2.B解析用铁粉代替铁片,可增大铁和稀盐酸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制氢气的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常温下,铝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不能制取氢气,B符合题意;利用锌粉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滴加几滴CUCI2溶液,Zn与置换出的Cu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MnO2是H2O2分解制O2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3.C解析处2尸蜉燃=0.25mo1.1.min因为u(N2):KH2):U

2、(NH3)=I:3:2,故vH2)=0.75mo1.1.-Imi-1,u(NH3)=0.5mo1.1.-Imin-1o4.B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N02不能全部转化为N2O4,A错误;当No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O2、N2O4的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消耗2mo1.N02的同时消耗1mo1.N2O4jD错误。5.B解析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的关系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则不能确定达到反应限度时,S02和S03的分子数一定相等,A错误;起始时加入2mo1.S02,化学反应中S原子守恒,则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mo1

3、.,B正确;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达到反应限度时S0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2生成速率的2倍,C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只是加快的程度不同,D错误。6 .C解析久置在空气中的锌粒,表面有氧化物,开始时锌粒表面的氧化物与硫酸反应,不产生气体,A项正确;锌与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所以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大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B项正确;题图是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KH2)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c时刻产生H2的速率最快,不是产生W的量最多,C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所以C时刻后

4、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H+浓度减小,D项正确。7 .D解析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OH+2Ag,KOH物质的量不变,但水被消耗,溶液PH升高。8 .D解析由题图可知,1mo1.H2(g)和1mo1.C1.(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mo1.HC1.(g)具有的总能量,故反应H2(g)+C2(g)-2HCI(g)是放热反应,A正确;反应2HCI(g)-H2(g)+C2(g)是吸热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释放的总能量,B正确;由题图可知,断开1mo1.H2(g)和1mo1.C2(g)中的化

5、学键共吸收679.1kJ热量,又知“断开1mo1.C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2.7kJ的能量”,则断开1mo1.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C正确;H2(g)和C1.(g)形成1mo1.HC1.(g)释放的能量为(863.5kJ-679.1kJ)=92.2kJ,D错误。9 .B解析C(S)是固体J曾加C(S)的质量不会使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在给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不再减少,生成物不再增多,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B正确;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气体使容器的容积变大,各物质的浓度会变小,反应速率会减小,C错误;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e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各物

6、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没有变化,D错误。10 .C解析取5m1.0.1mo1.1.1K1.溶液,滴加0.1mo1.1.FeCI3溶液5-6滴,K1.过量,所以溶液中既含I2又含卜,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常温下,将Mg、A1.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A1.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作负极,Mg和NaOH溶液不反应作正极,所以不能通过该反应判断Mg与A1.的金属活泼性,故B不符合题意;相同条件下,向B试管中加入23滴FeCb溶液,根据产生气体的快慢程度可以判断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常温下,相同的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与铁片发生钝化,不能先溶

7、解完,故D不符合题意。11 .B解析电极a上Fk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负极,故A错误;电路中每流过4mo1.电子,正极消耗1mo1.O2,故B正确;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O2+4&2O2-,故c错误;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2H2S+2O2-4&S2+2H2O,故D错误。12 .C解析要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控制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对应相同,故表中数据=1.2X10-2,*3.2X10-2,a正确;要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应相同,只有反应的温度不同,故应用实验和,B正确;要验证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

8、响,必须控制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对应相同,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故选用的是实验和,C错误;因为反应物的浓度对应相同时,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据表中数据分析知,反应速率:实验大于实验,实验大于实验,故反应速率最小的是实验Q正确。13 .C解桐A项,O5min,C)=0.09mo1.1.1mi-1,uA)=u(C)=0.03mo1.1.1min-,错误;B项,在10min时,A转化0.4mo1.,则B转化0.8mo1.,10min时,B)=2.4mo1.-0.8mo1.=1.6mo1.,15min时,n(B)仍为1.6mo1.,故10min时已达平衡,可能是5-10mi

9、n内的某一时刻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项,10min时已达平衡,A物质转化0.4mo1.,则同时生成C物质为1.2mo1.,c(C尸曾二0.6mo1.1.-,正确;D项,平衡时,A物质转化0.4mo1.,B物质转化0.8mo1.,B的平衡转化率为竺粤义100%七33.3%,错误。14 .A解析根据图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由5mo1.变为2mo1.,N2和。2的投料相等,则。2的转化率为当X100%=60%,A正确;10S内N2的物质的量由5mo1.变为4mo1.,反应的平均速率为KN2)=g)mo1.oo25mo1.1.1sB错误;10S内消耗1mo1.N2,10s41.x10S末

10、NO的物质的量是2mo1.,NO的浓度为半=0.5mo1.1.C错误;a41.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2iz正例2尸/逆(NO),D错误。15 .否AI-3e+4OH=AIO2+2H2OC(2)P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1)甲、乙两装置工作吐电池总反应不同,甲装置的总反应为镁和氢离子反应,Mg为负极、A1.为正极;乙装置的总反应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1.为负极、Mg为正极;则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相同。原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构成原电池负极的金属不一定比正极活泼,因为反应电极跟电解质的性质有关,a错误;镁的金属活泼

11、性一定比铝的强,但镁不一定作原电池的负极,b错误;由可知,金属在原电池中作正极还是负极,既与金属活泼性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有关,c正确。(2)原电池工作时,还原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已知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Pb+Pb2+2H2S4-2PbSo4+2H2O,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Pb;该电池充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6 .吸收945(2)放出2346(3)93放热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断开1mo1.N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45kJ的能量。(2)形成2mo1.NH3中的化学键需要放出2X3X391kJ=2346kJ能量。(3)在298K时,取1mo1.N23m

12、o1.H2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Q,则Q为2346kJ-945kJ-3436kJ=93kJo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7 .(1)放热acd0.375mo1.1.-min-75%(2)Ni-CeO2320解析(1)由图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则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

1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CO2的生成速率与WO的生成速率相等,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且反应速率是相反的,因此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CO2与W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容器中,则CO2与H2的浓度比始终为1:3,因此容器中CO2的浓度与H2的浓度之比为1: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不符合题意。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1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甲醇的浓度是1.50mo1.1.-1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

14、的浓度是1.50mo1.1.-I3=4.50mo1.1.1,所以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50mo1.1.-I12min=0.375mo1.1.1min-1,CO2的转化量为0.75mo1.,CO2的转化率=茎X100%=当=75%。(2)根据图像可知,相同时间时,使用起始量ImoINiCe2催化CO2的转化率比使用Ni催化剂大,因此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为Ni-Ceo2;使用Ni-Ceo2催化剂时,温度在320时C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随后温度升高,C2的转化率降低,故合适的反应温度为320oCo18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负(3)b6O2+4H+4e-2H2O(5)对环境无污染解

15、析该原电池中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OH+H2O-6e=CO2+6H+,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氧气得到电子与H+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o(2)Pt(a)电极通入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电池负极。(3)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即向b极移动。(4)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OH+H2O-6e=CO2t+6H+,则该电池工作时消耗1mo1.CH3OH,电路中通过6mo1.电子;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氧气得到电子与H+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02+4H+4e-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