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4762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第1节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1 .D解析硫单质为黄色晶体,俗称硫黄,硫单质易溶于CS2,A正确;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含硫化合物,矿泉水中含有硫酸盐等,B正确;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02气体C正确;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金属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与Fe反应生成FeS,与Cu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化学式为CuzSQ错误。2 .D解析S具有弱氧化性,与Cu、Fe反应分别生成CU2S、FeS;S与。2反应生成S02,不能直接生成SCC2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CI3,不能生成FeCI2o3 .C解析操作I试管中液面上

2、升,说明S02易溶于水,A正确;S02与水反应生成H2SO3,所得溶液呈酸性,B正确;I的溶液中滴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错误;加热II的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证明S02的漂白作用具有暂时性、可逆性Q正确。4 .A解析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SO2溶于紫色石蕊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H2SO3,使溶液呈酸性而变成红色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溶液不褪色,A错误;S0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S02与浸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Br2+2H2-H2SO4+2HBr,溟水的橙色褪去,C正确;S0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也0,溶液的碱性减弱而

3、使红色变浅Q正确。5 .B解相S0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0i-+H2OjA项错误;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足量S0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02+HC03=HSO+C02,C项错误;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弱,故SO2通入BaC1.溶液中不会生成BaSo3沉淀Q项错误。6.D解析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含C02,由于S0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要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用于除去S02,再用品红检验是否除尽,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含C02,故答案选Do7.B解析S02与BaC1.2溶液、淀粉-K1

4、.溶液都无现象;S6与滤纸上的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CaSCh白色沉淀,但此现象并不明显;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2,自身被还原,溶液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02气体是否集满。8 .C解析S02和C0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气体过量时溶液又都变澄清,不能区分,错误;S02通入氢硫酸中生成S和也0,产生淡黄色浑浊,C2则不能,正确;S02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氯水褪色,C02则不能,正确;S02能将MnO4还原为Mn2+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2则不能,正确;由于HCI的酸性强于H2SO3.H2CO3,SO2或C02通入BaC1.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错误;

5、S0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2则不能正确。9 .D解析根据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也具有还原性进行检验。CCh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酸性气体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也有此现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浸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溪水褪色,S2被氧化为SOU滴加硝酸顿溶液,硫酸根离子与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物沉淀;因此只有能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硫Q符合题意。10 .D解析过量S0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SO3,此时溶液显酸性,红色褪去,A正确;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02氧化生成SO么B正确;S02具有弱氧化性,与H2S溶液反应生成S和H2O

6、,产生淡黄色沉淀,C正确;S02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了S02具有漂白性,D错误。11 .D解桐H2O2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将S02氧化生成H2SO4,B正确;根据关系式:2NaOHH2SO4SO2可知,该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IX(0.0900mo1.1.-0.0251.)64gmo-=0.072g,则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塔普=0.24g1.-1,C正确;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出的He1.也消耗NaOH溶液,使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增大,故测定结果偏高,并非H2O2溶液中溶解了CO2jD错误。12 .C解析利用红热氧化铜检验CO,利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检验并除去SO2,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7、是否除尽,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g),考虑排除干扰因素,操作顺序为检验H2O(g)f检验并除去SC)2f检验是否仍有S2*检验C2-*干燥气体f检验CO,故只有C符合要求。13 .(1)Cu+2H2SO4()CuSO4+SO2+2H2O(2)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褪色溶液恢复红色无明显现象(3)SO2+C2+2H2O=H2SO4+2HCI解析由题意可得Cu+H2SO4(浓)YuSO4+SO21+H2O,该反应中CU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部分S元素由+6价降低到+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即可。(2)装置A中产生的S02进入B中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

8、E中产生CE通过导管进入D中品红溶液,C1.与水反应生成HC1.HCIOjHCIO具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褪色。停止通气后,分别对B、D试管加热,由于S02的漂白是可逆的,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释放出S02,溶液恢复红色;HCio的漂白是永久的、不可逆的,加热时,溶液无明显现象。(3)SO2和C1.按1:1通入品红溶液发生反应:SO2+CI2+2H2OH2SO4+2HCI,品红溶液并不褪色。14.(1)2Mn0;+5SO2+2H2O2M2+5S0i-+4H(2)生成淡黄色沉淀氧化(3)装置D的试管中溶液褪色(4)品红溶液褪色后,取下装置E中的试管,加热,溶液恢复红色(5)AfC-B-DCa2+2CIO

9、+CO2+H2O-CaCO3I+2HCI0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解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装置B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装置C中硫化钠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装置D中氢氧化钠的酚酸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装置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1)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4+5S2+2H2-2Mn2+5SO充+4H+。(2)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硫化钠反应生成淡黄色的硫沉淀。(3)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

10、物的性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氢氧化钠的酚酥溶液褪色。(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为可逆过程。(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漂白粉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若要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应将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制得二氧化碳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硫,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不褪色,则说明二氧化硫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完全吸收,剩余气体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从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纯净二氧化硫-AfCfBfD;二氧化碳与漂白粉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IO+CO2+H2O=CaCO31+2HCI0o若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完全吸收,剩余气体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从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