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832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伤发热急性出血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伤发热 急性出血 痛证中医护理常规,主讲人:吴素莲,内伤发热急性出血,内伤发热 急性出血 痛证中医护理常规主讲人:,学习大纳,重点掌握: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临证施护。掌握:各疾病的病位。了解:概念、健康指导。,内伤发热急性出血,学习大纳重点掌握:病情观察、饮,一、内伤发热,(一)概念: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或患者自觉身热、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西医的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的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内伤发热(一)概念:因脏,(二)护理评估要点:,1、发热的时间、程

2、度、性质和规律。2、生活自理能力。(体质消瘦虚弱、长期低热、肿瘤引起恶液质等体能消耗过多、补充不及、引起活动无耐力,造成自理缺陷)。3、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肝瘀发热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二)护理评估要点: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1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1.2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1.3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汗湿衣被。,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2、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2.1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2.2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

3、、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2.3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2、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2.1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内伤发热急性出血,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4、饮食护理,4.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辣等助湿生热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4、饮食护理4.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4.2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如莲子、莲藕、淮山、陈皮、党参、太子参、沙参、玉竹、北芪、无花果、山药、扁豆、胡桃等);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

4、热食物(如羊肉、狗肉、桂圆、沙参、玄参、麦冬、百合、红萝卜、雪梨等);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血之品(如枸杞子、猪肝、牛肝、羊血、鹿血、鸡血、乌鸡、猪瘦肉、蛋、奶、鱼、桂圆、红枣、大枣、桑葚、苦瓜、茄子、白萝卜等);肝郁发热可食疏肝理气,清热解郁之品(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内伤发热急性出血,4.2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如莲子、莲藕、淮山、陈皮、党,5、情志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调养方法,以取得配合治疗。,内伤发热急性出血,5、情志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临证施护,6.1阴虚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予中医煎水代茶饮。6.

5、2阴津耗伤,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医泡水代茶饮(如决明子、莱菔子、火麻仁、郁李仁、百合蜂蜜饮、黑芝麻桃松糊等)。,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临证施护6.1阴虚低热盗,四、健康指导,1内伤发热常缠绵反复,体温正常后嘱患者仍须注意体温变化。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急躁、焦虑、忧思等不良刺激。3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复查。,内伤发热急性出血,四、健康指导1内伤发热常缠绵反复,二、急性出血,(一)概念:因脏络受伤,血溢脉外所致。以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出肌肤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见咳(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西医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病等出血可参

6、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二、急性出血(一)概念:因脏络受,(二)护理评估要点:,1、出血部位、方式、量、颜色、性质及伴随症状。2、有无不良生活习惯,有无机械损伤消化道、泌尿道、皮肤等情况。3、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发病经过、病程长短。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5、辨证:咯血、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二)护理评估要点: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护理要点,一般护理1.1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1.2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及出血量分别安置抢救室或观察室,避免不必要的搬运和检查,并保持适宜的体位。1.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为及时输血、输液做好准备。1.4定时测量血

7、压、体温、脉搏、呼吸。1.5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盐水或遵医嘱给予中药液口腔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护理要点一般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2.1观察出血部位、色、质、量及出血诱因和时间。2.2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唇甲、舌脉及汗出等情况。2.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给药护理,3.1按医嘱准确给药。3.2中医汤剂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及反应。3.3凡中西药同用者,间隔服用,以利观察。,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给药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饮食护理,4.1饮食宜清淡

8、、富营养、易消化,忌辛辣、烟酒、煎炸之品。4.2呕血者暂时禁食。4.3实热证者,可给予清热、凉血、止血的蔬菜和水果。4.4虚证者,饮食宜温热,但出血期仍不宜过热,食物取平性为好,血止后再补益。,内伤发热急性出血,饮食护理4.1饮食宜清淡、,情志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分症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情志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6.1咳血,概念:咳血是肺络受伤,血溢脉外所致。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西医的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以及二尖瓣狭窄、肺梗死等引起的咯血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咳血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

9、,6.1.1卧床休息,尽量少翻身,少语。6.1.2大量咳血者应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凝阻塞气管而窒息。6.1.3嘱患者不要用力吸气、屏气、剧咳,如喉间有痰,应鼓励患者轻轻咳出。,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1.1卧床休息,尽量,6.1.4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6.1.4.1观察咳血的色、质、量以及伴随症状,有无胸痛、咳嗽等情况。6.1.4.2如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短神倦等等,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4病情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6.1.4.1观察咳,6.1.5饮食护理,服用汤药时宜偏凉服,同期可食用梨、甘蔗等润肺之品。6.1.6遵医嘱做好

10、支气管镜术前准备。,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5饮食护理服用汤药时宜偏凉,6.1.7临证施护,6.1.7.1外邪袭肺所致咳血兼口鼻干燥者,可遵医嘱中药煎水代茶饮。6.1.7.2肝火犯肺、咳血量多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6.1.7.3脾肺虚衰所致咳血者,多食补气养血食物。,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7临证施护6.1.7.1外,6.2吐血,6.2吐血概念:吐血系胃络受伤,络伤血溢所致,以血从口中呕吐而出,色红或紫黯,以夹有食物残渣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脾、胃。西医的上消化道出血或血液病、尿毒症引起吐血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吐血6.2吐,一般护理,6.2.1血期间绝对

11、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流入气道,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6.2.2病情观察并记录6.2.2.1严密观察吐血色、质、量、味以及大便性质及颜色,观察有无腹痛、心悸、出冷汗等情况。6.2.2.2若见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冷汗出、四肢厥冷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2.1血期间绝对,6.2.3饮食护理,大量吐血者暂禁食。血止后宜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煎炸等动火之品;恢复期应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而富有营养食物。,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3饮食护理大量吐血者暂,6.2.4给药护理,6.2.4.1服药期间,饮食不宜过凉,可配合健脾开胃之药膳,以调理脾胃,提高药

12、效。6.2.4.2胃火炽盛所致吐血,服药时宜凉服。,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4给药护理6.2.4,6.2.5临证施护,6.2.5.1肝火犯胃之呕血多见暴吐如涌,遵医嘱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做好三腔管护理。6.2.5.2吐血后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5临证施护6.2.5.,6.3衄血,概念:鼻衄是由肺热上蒸,迫血妄行或燥气外袭所致,以鼻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齿衄是因脏腑虚损,邪犯牙床所致,以血从齿龈而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鼻、齿,涉及肺、胃、肝。西医的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尿毒症等引起鼻出血和齿龈出血者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衄

13、血内伤发热急性,一般护理,6.3.1鼻腔大量出血者应取坐位,鼻部置冷毛巾或冰袋,向鼻中膈方向压迫鼻翼止血;血不止者遵医嘱用干棉球蘸云南白药或明胶海棉或三七粉纱布等填塞鼻腔,压迫止血;仍不止者,请耳鼻喉科会诊。6.3.2齿衄者,每日可用中药液漱口。遵医嘱取中药五倍子粉加白糖调成糊状涂擦或用棉球压迫止血。6.3.3指导患者平时注意口腔、鼻腔卫生,纠正挖鼻孔、剔牙等不良习惯。,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3.1鼻腔大量出,6.3.4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6.3.4.1观察出血部位、色、质、量及全身情况。6.3.4.2若见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冷汗出、四肢厥冷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内伤发热急性

14、出血,6.3.4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6.3.4.1观察,6.3.5饮食护理,食用能帮助止血的食物,忌食辛辣、烟酒或肥甘厚腻之物,防止动火生热。,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5饮食护理食用能帮助,6.3.6临证施护,6.3.6.1胃热壅盛者,中药宜偏凉服,多饮清凉饮料,如橘子汁、西瓜汁等。6.3.6.2肺经热盛者,室内空气应湿润,避免燥热而加重鼻衄。6.3.6.3肝火上逆、阴虚火旺者,易致心烦恼怒,应劝其克服急躁情绪,以免加重病情。6.3.6.4脾不统血所致衄血者,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食补益气血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6临证施护6.3.6.,6.4便血,概念;便血因胃、肠络脉受损,以血随

15、大便而下,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脾、胃、大肠。西医的消化道出血、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凡见大便带血者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4便血内伤发热急性出,一般护理,6.4.1出血量多者应卧床休息,切忌下床排便,注意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压损伤血络。6.4.2保持大便通畅,做好肛门及周围皮肤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4.1出血量多,6.4.3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6.4.3.1观察便血的色、质、量以判断出血的部位及全身情况。并准确记录,必要时保留标本送检。6.4.3.2如出现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细微而数、头晕、

16、心慌、汗出、四肢厥冷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4.3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6.4.3.1观察便,给药护理 饮食护理,药物宜温偏凉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烟酒、煎炸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给药护理 饮食护理药物宜温偏凉服。内伤发热,临证施护,口渴者遵嘱中药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燥者遵嘱给予润肠通便中药。,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临证施护口渴者遵嘱中,6.5尿血,概念: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所致。以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块而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膀胱。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出现的血尿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尿血概念:,一般护理

17、,6.5.1严重血尿者卧床休息。6.5.2遵医嘱做尿细菌培养、尿三杯试验,以了解出血病因。,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5.1严重血尿者,6.5.3病情观察并记录,6.5.3.1观察尿血的色、质、量、有无血块及尿频、尿痛、恶寒、发热、腰腹疼痛等情况。6.5.3.2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汗出、舌脉等情况。6.5.3.3如见面色无华、汗出肢冷、气短息微、脉沉细弱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6.5.3.4如出现无痛性血尿时也应报告医生。,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3病情观察并记录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4饮食护理,6.5.4.1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忌食膏梁厚味之品。6.5.4.2肾阳虚

18、者,可适当给予温补食物。阴虚火旺,忌食肥腻香辣动火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4饮食护理6.5.4,6.5.5临证施护,6.5.5.1口渴、心烦、尿频、尿急、尿痛者,宜多饮温开水。6.5.5.2肢寒腹痛者,可以炒热的盐用布包,敷下腹部,或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5临证施护6.5.5,6.5.6健康指导,6.5.6.1讲解诱因,以防复发,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志过激。6.5.6.2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免过劳。6.5.6.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戒烟酒。6.5.6.4指导自行观察二便情况,有异常

19、及时就医。6.5.6.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6.5.6.6避免外感邪气以耗伤正气,随季节适时增减衣被。,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5.6健康指导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痛证,概念: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三、痛证概念:因外感六淫,护理评估要点,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疼痛承受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辨证: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内伤发热急性出血,护理评估要点疼痛的部位、性,护理要点

20、,一般护理1.1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12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内伤发热急性出血,护理要点一般护理内伤,病情观察并记录,2.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征等。2.2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病情观察并记录2.1观察疼痛,给药护理 饮食护理,汤药一般宜温服。4.1饮食宜清淡、富营养。4.2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给药护理 饮食护理内伤发热急性,情志护理,稳定情绪、多交流,取得信任并安心养病 分症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情志护理稳定情绪、多,

21、6.1头痛,概念:因内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红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头痛概念:因,病情观察,6.1.1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6.1.2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6.1.3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病情观察6.1.1观察头,6.1.4饮食护理,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

22、勿过饱,忌食肥腻、黏滑及烟酒刺激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4饮食护理以清淡、利,6.1.5临证施护,6.1.5.1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钍刺止痛。6.1.5.2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6.1.5.3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6.1.5.4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1.5临证施护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胸痹(心痛),概念: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心胸部位呈现发作性憋闷、疼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胸痹(心痛)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2.1卧床休息,采取

23、止痛措施。,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2.1卧床休息,,6.2.2病情观察并记录,6.2.2病情观察并记录6.2.2.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生命体征变化。6.2.2.2心痛剧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者,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6.2.2.3咳嗽、气喘、心律失常者,立即报告并处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2病情观察并记录6.2.2病,6.2.3饮食护理,6.2.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多食水果蔬菜,不宜过饱或过咸,忌食生冷、油腻、烟酒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3饮食护理6.2.3,6.2.4情志护理,消除紧张、恐惧不安,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

24、2.4情志护理消除紧张、恐,6.2.5临证施护,6.2.5.1心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6.2.5.2以痛发作,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或针刺止痛。6.2.5.3寒凝心脉者,宜保暖,中药热服。,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2.5临证施护6.2.5,6.3胁痛,概念: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心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胆、经络。西医的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胁痛概念:常因,一般护理,6.3.1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3.1急性期卧床,6.3.2.病情观察并

25、记录,6.3.2.1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咳嗽、饮食的关系。6.3.2.2伴有上腹部及肩背痛、呕吐、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报告医生。,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2.病情观察并记录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3饮食护理,6.3.3饮食护理宜清淡,多食清热利湿的菜果,忌油腻、辛辣、酒浆之品。,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3饮食护理6.3.3,6.3.4临证施护,6.3.4.1高热者物理降温。疼痛者遵嘱取中药熨胁痛区。呕吐者针刺或穴位注射。,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3.4临证施护6.3.4,6.4腹痛,概念: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

26、小肠、胞宫、膀胱。西医的胰腺炎、阑尾炎、消化道肿瘤、肠梗阻或肠道寄生虫等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4腹痛概念:,一般护理,6.4.1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6.4.2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暂禁食;禁用镇痛剂。,内伤发热急性出血,一般护理6.4.1观察腹痛性,6.4.3临证施护,6.4.3.1虚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带或置热水袋,忌生冷饮食。6.4.3.2腹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艾灸或中药热熨腹部止痛。6.4.3.3腹胀痛者,遵嘱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气。6.4.3.4腹痛伴大便秘结者,遵医嘱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水代茶饮。,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4.3临证施护6.4.3,6.4.4健康指导,6.4.4.1保持乐观,以防七情内伤。6.4.4.2注意气候变化,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六淫外袭。6.4.4.3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6.4.4.4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高脂乾,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6.4.4.5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6.4.4.6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内伤发热急性出血,6.4.4健康指导6.4.4,谢 谢 聆 听!,内伤发热急性出血,内伤发热急性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