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__机械波.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496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__机械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15章__机械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15章__机械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15章__机械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15章__机械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章__机械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__机械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章 习题解答15-1解:(1)对的声波,由有,(2)对的声波,亦由有, 15-2解:(1)由题意t=0时刻,波源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其初相位为,波的角频率,对照标准波方程知所求波方程 其中A为波的振幅.(2)x=5m处的振动方程和初相位分别为x=15m处的振动方程和初相位分别为(3)x=16m处和x=17m处两质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其中 15-3解:(1)依题意知原点振动角频率为振幅A=0.1m,周期T=0.5s,波长=1m,原点处t=0时有, 由上式可解得 原点振动方程为 波的传播速度 故此沿x轴负向传播的平面波的波动方程为(2)如果t=0时,x=0点正达处,则原点振动方程为 如

2、果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波动方程为15-4解:(1)将已知波方程改写为标准余弦波方程: 与标准波方程 比较得,(2)将x=1m代入波动方程,得该点振动方程为该点振动位移的极大值为 该点振动速度表达式为 故x=1m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值为 (3)当t=0.4s时,x=1m处质点的振点位移为该质点的振动速度 (4)又经过,波传播的距离为,从(3)的结果可知,经半个周期后,x=1m处的质点重复着x=0点,t=0时的状态,再经,波又前进,故此时波刚好传到处.或者,由题意知,总的, 波一定前进一个波长,故.15-5解:(1)t=6s时的波形方程为 (2)求t=6s时波峰的坐标:波峰位移,在波形方程中令 解得

3、(k=0,1,2,)即各波峰坐标为 求t=6s时各波谷的坐标:波谷位移达 在波形方程中 令 解得 (k=0,1,2,)即此时各波谷坐标为 (3)分别计算t=6s时的各波峰和各波谷传至点所需的时间:从波方程可知,此波沿x负向传播,故只有位于x轴正向一侧的波峰,波谷才能传至原点,即在t=6s时,这些波峰所对应的位置满足 即 解得 这些波峰传至原点所需时间为 ,为求波速将波方程改写为可知波速 ,故有 (k=10,11,12,)同理,可得t=6s时这些波谷对应的位置应满足k10,即位于x轴正向一侧的波谷至原点所需时间为 (k=10,11,12,)15-6解:(1)设x轴上任意点的坐标为x,由于波沿x正

4、方向传播,故该点振动比的点振迟 任意点x在任意时刻t时的振动为这就是该波的波方程.(2)t=T时的波形与t=0时的波形相同,波形方程为,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时的波形与时的波形相同,将地的波形曲线沿x正方向平移即可,如图中虚线所示解15-6图 解15-7图15-7解:(1)已知,在A点左侧取任意点P,波自左向右传播, P点比A点早振动,用A点振动方程 可得波方程为 将 代入上式得B点的振动方程为(2)以O为原点,向右为x轴正向,取任意点P如图(2)所示, P点比A点晚振动 秒, 波方程为将代入上方程得B点的振动方程为 与在(1)中结果相同.15-8解:(1)图中x点比p点振动落后 波方程为 (2)

5、图中x点比p点振动超前,t时刻x点的振动是时刻p点的振动. 波方程为 解15-8图15-9解:(1)从Fig15-34中知:,又,作t=0处,振动曲线的切线,知,即t=0时,x=0点经处向负y方向运动, 如振幅矢量图所示. x=0点的振动方程为 解15-9图(2)波速,波沿正x方向传播 波方程为 或 (3)t=1s时的波形方程和波形曲线为 解-15-9图或解 , , k=-1, , , k=0,15-10解:已知x=0点的振动曲线为Fig.15-35,从图中可知t=0时, , , 时, , 时, , 在t=T时以上3个状态分别传到处, 处 处15-11解:(1)从 Fig.15-36中p点t=

6、0时刻向下运动可判断出后p点的位置,依此描出时的波形(虚线),从而知波向负x方向传播,且已知, 解15-11图又t=0时,x=0点,而, 故x=0初相位为 , 原点的振动方程为 波动方程为 (2)距原点100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其振动速度为 15-12解:(1)将Fig.15-37中t=0时的波形沿负x方向平移,从而判断出t=0时a点运动方向向上,b点向下,c点向下,d点向上.(2)从图知, 波传播速度 解15-12图周期 又从图知t=0时,x=0点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原点初相位 原点的振动方程为波方程为 (3)质点振动速度为15-13解:(1)由图15-38知:A=0.1m,经波向右传播,

7、波沿正x方向从图知还知t=0时, 原点振动方程为 波方程为 (2)将a点坐标代入波方程得15-14解:(1)平均能流密度(2)每分钟传过该面积的能量为15-15解:波的强度(能流密度)波的平均能量密度 15-16解:(1)平均能量密度为又由可得 (2)管中两相邻同相面相距,则其间的能量为 15-17解:由题意知,两相干波在AB连线上任一点P所引起的二分振动的相位差为以A为原点, 根据干涉条件,凡满足 的空间各点将因干涉而静止(振幅为零),即 (k=0,1,2,) 解得 解15-17图又有 (k=0, 1, 9)15-18解:沿ox传播的波与从AB面反射的波在坐标x处相遇,两波的波程差为代入干涉

8、加强条件,有 解15-18图 (k=1,2,)解得 k=1,2,3(为O点左侧的极大)当x=0时,由 可得15-19解:(1)从图15-40中可知两列波在相遇点P点的相位差为 解15-19图则,发出的两波在P点的相位分别为合振动的初相为15-20解:(1)外侧:在外侧取任意点, , 解15-20图此为的奇数倍, 外侧各点因干涉而静止.(2)外侧:取外侧任意点, , 解15-20图此为的偶数倍,故外侧各点因干涉而振动数大(3)之间,以为原点,取任意点x, 当 , (k=0,1,2,8) 如 k=0,; k=1, 当 (k=-1,0,1,7) 如 ,;,实际上在 之间是两相向而行的波的叠加,形成驻

9、波,的点为波腹,的点为波节,从以上计算可看出,相邻波腹和相邻波节之距均为。15-21解:将入射波波形向右平移,可判断出在入射波中P点t时刻过平衡位置向负y方向运动,;已知在反射波中,P点振动相位发生的突变,即,P点在反射波中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即将反射波波形向左平移, 解15-21图P点一定要在方向,因此可判断反射波t时刻的波形同入射波波形相同.15-22解:已知入射波波方程在B点自由地反射即在B点反射时没有半波损失,B点在反射波中的相位与在入射波中的相位相同,即 解15-22图在距原点x远处,其在反射波中的振动比B点迟 反射波方程为15-23解:(1)将代入波方程合成波方程为 (2)波腹,波节位置当x满足 时, 出现波腹即 (k=0,1,2,) 出现波腹当x满足 , 出现波节 (k=0,1,2,)即 出现波节(3)x=1.2m处振幅为15-24解:驻波方程 满足 的点形成波腹即 第k+1个波腹与第k个波腹之距即为半个波长 : 又 , 15-25解:由题意知,这是一个声源相对于静止的观察者运动的问题.(1)声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波长变短(2)声源背向观察者运动,波长变长15-26解:由题意,这是一个声源和观察者均运动的问题:(1)相向运动 (2)相背运动 15-27解:(1)声源向着墙运动,墙为观察者(2)此时,墙为反射波声源,由题意,观察者(车)向着声源运动,接收到的频率为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