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661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6课 北宋的政治,时间 人物 都城 事件,960年,赵匡胤,开封(东京),陈桥兵变,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宋朝的建立,2.北宋局部统一及影响:,北宋局部统一: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影响: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时间 960年赵匡胤开封(东京)陈桥兵变宋太祖黄袍加身,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动军队,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杯酒释兵

2、权”),我不会领兵打仗啊,强人所难。枢密院官员我们只统兵,不能调兵,,(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设多重机构(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相权;宰相之下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多重机构,分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我真心不愿意!,副宰相们,我们一起帮你分担哦!,(2)在中央:我真心不愿意!副宰相们我们一起帮你分担哦!,(3)在地方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某知州 某通判 某转运使,你来监督我,他来收财赋,我能干点啥呢?,(3)在地方 某知州 某通判,VS,唐朝武将,宋代文臣,曾因国难披金

3、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曹翰退将诗,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万般皆下品,VS唐朝武将宋代文臣曾因,二、重文轻武的政策,Q1: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原因:,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Q2:宋太祖和宋太宗在重用文官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1、文臣统兵,武将受限,措施:,二、重文轻武的政策Q1: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原因:为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

4、事(行政权)。,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措施:,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取士,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 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措施:二、重文轻武,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4、武则天

5、:创立殿试和武举,5、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材料一: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宋代称为“弱宋”,总是求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前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包拯集材料三: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

6、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政府办事效率下降,朝廷财政困难,三、文人高官又重禄,武将家贫卖宝刀-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的利与弊(评价重文轻武),材料一: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宋代称为“弱宋”,总是求和宋,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武举,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

7、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武将过于受到限制,影响战场上的临阵指挥,导致北宋对外战争屡败。,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0,分化事权内外相制,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会如何治理国家?,原则: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国家大计“我”来定,文武并重,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会如何治理国

8、家?原则: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连连看:请把相关措施和对应的弊端连起来,连连看:请把相关措施和对应的弊端连起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4张),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点)重文轻武,加强兵权(“兵”)加强行政权(“权”)中央、地方加强财政权(“钱”),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抬文抑武,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事业,课堂小结:,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加强兵权(“兵”)重用文臣掌,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

9、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3.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A,A,C,基础巩固,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4、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A、宋太宗B、宋徽宗C、宋钦宗D、宋高宗 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6、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武将专权制D、宰相制度,A,B,B,基础巩固,4、宋

10、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ABB基础巩固,7、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 8、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基础巩固,C,A,D,7、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基础巩固,巩固提升,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答: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

11、而北宋是通过兵变建立的。2.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答: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巩固提升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材料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名字:李世民 赵匡胤(2)唐宗宋祖两位相同历史贡献是什么?答: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课后活动,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武将只有领兵的权力,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课后活动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武将只有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