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5862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设备---填料塔结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2 填料塔10.2.1 填料塔的结构及其结构特性 1. 填料塔的结构如图所示为填料塔的结构示意图,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当液体沿填

2、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效应造成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分布不均,从而使传质效率下降。因此,当填料层较高时,需要进行分段,中间设置再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器和液体再分布器两部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经液体收集器收集后,送到液体再分布器,经重新分布后喷淋到下层填料上。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弹性大等优点。填料塔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填料造价高;当液体负荷较小时不能有效地润湿填料表面,使传质效率降低;不能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不太适合等。2. 填料特性的评价

3、(1)比表面积塔内单位体积填料层具有的填料表面积,m2/m3。填料比表面积的大小是气液传质比表面积大小的基础条件。须说明两点:第一,操作中有部分填料表面不被润湿,以致比表面积中只有某个分率的面积才是润湿面积。据资料介绍,填料真正润湿的表面积只占全部填料表面积的(2050)%。第二,有的部位填料表面虽然润湿,但液流不畅,液体有某种程度的停滞现象。这种停滞的液体与气体接触时间长,气液趋于平衡态,在塔内几乎不构成有效传质区。为此,须把比表面积与有效的传质比表面积加以区分。但比表面积仍不失为重要的参量。(2)空隙率塔内单位体积填料层具有的空隙体积,m2/m3。为一分数。值大则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小,故

4、值以高为宜。对于乱堆填料,当塔径与填料尺寸之比大于8时,因每个填料在塔内的方位是随机的,填料层的均匀性较好,这时填料层可视为各向同性,填料层的空隙率就是填料层内任一横截面的空隙截面分率。当气体以一定流量过填料层时,按塔横截面积计的气速称为“空塔气速”(简称空速),而气体在填料层孔隙内流动的真正气速为。二者关系为:。(3)塔内单位体积具有的填料个数根据计算出的塔径与填料层高度,再根据所选填料的n值,即可确定塔内需要的填料数量。一般要求塔径与填料尺寸之比(此比值在815之间为宜),以便气、液分布均匀。若,在近塔壁处填料层空隙率比填料层中心部位的空隙率明显偏高,会影响气液的均匀分布。若值过大,即填料

5、尺寸偏小,气流阻力增大。10.2.2 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的压降、液泛、填料表面的润湿及返混等。1. 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的持液量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在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所积存的液体体积,以(m3液体)/(m3填料)表示。持液量可分为静持液量Hs、动持液量Ho和总持液量Ht。静持液量是指当填料被充分润湿后,停止气液两相进料,并经排液至无滴液流出时存留于填料层中的液体量,其取决于填料和流体的特性,与气液负荷无关。动持液量是指填料塔停止气液两相进料时流出的液体量,它与填料、液体特性及气液负荷有关。总持液量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存留于填料层中的液体

6、总量。显然,总持液量为静持液量和动持液量之和,即填料层的持液量可由实验测出,也可由经验公式计算。一般来说,适当的持液量对填料塔操作的稳定性和传质是有益的,但持液量过大,将减少填料层的空隙和气相流通截面,使压降增大,处理能力下降。2. 填料层的压降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体,依靠重力在填料表面成膜状向下流动,上升气体与下降液膜的摩擦阻力形成了填料层的压降。填料层压降与液体喷淋量及气速有关,在一定的气速下,液体喷淋量越大,压降越大;在一定的液体喷淋量下,气速越大,压降也越大。将不同液体喷淋量下的单位填料层的压降DP/Z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标绘在对数坐标纸上,可得到如图3-13所示的曲

7、线簇。在图片10-53 中,直线0表示无液体喷淋(L=0)时,干填料的P/Zu关系,称为干填料压降线。曲线1、2、3表示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P/Zu关系,称为填料操作压降线。从图中可看出,在一定的喷淋量下,压降随空塔气速的变化曲线大致可分为三段:当气速低于A点时,气体流动对液膜的曳力很小,液体流动不受气流的影响,填料表面上覆盖的液膜厚度基本不变,因而填料层的持液量不变,该区域称为恒持液量区。此时P/Zu为一直线,位于干填料压降线的左侧,且基本上与干填料压降线平行。当气速超过A点时,气体对液膜的曳力较大,对液膜流动产生阻滞作用,使液膜增厚,填料层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大,此现象称为拦液。

8、开始发生拦液现象时的空塔气速称为载点气速,曲线上的转折点A,称为载点。若气速继续增大,到达图中B点时,由于液体不能顺利向下流动,使填料层的持液量不断增大,填料层内几乎充满液体。气速增加很小便会引起压降的剧增,此现象称为液泛,开始发生液泛现象时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以uF表示,曲线上的点B,称为泛点。从载点到泛点的区域称为载液区,泛点以上的区域称为液泛区。应予指出,在同样的气液负荷下,不同填料的P/Zu关系曲线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形状相近。对于某些填料,载点与泛点并不明显,故上述三个区域间无截然的界限。3 液泛在泛点气速下,持液量的增多使液相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而气相则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此时气体呈

9、气泡形式通过液层,气流出现脉动,液体被大量带出塔顶,塔的操作极不稳定,甚至会被破坏,此种情况称为淹塔或液泛。影响液泛的因素很多,如填料的特性、流体的物性及操作的液气比等。填料特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填料因子上。填料因子F值越小,越不易发生液泛现象。流体物性的影响体现在气体密度rV、液体的密度rL和粘度mL上。气体密度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大、粘度越小,则泛点气速越大。操作的液气比愈大,则在一定气速下液体喷淋量愈大,填料层的持液量增加而空隙率减小,故泛点气速愈小。4 液体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的润湿填料塔中气液两相间的传质主要是在填料表面流动的液膜上进行的。要形成液膜,填料表面必须被液体充分润湿,而填料表面

10、的润湿状况取决于塔内的液体喷淋密度及填料材质的表面润湿性能。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塔截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喷淋的液体体积,以U表示,单位为m3/(m2h)。为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润湿,必须保证液体喷淋密度大于某一极限值,该极限值称为最小喷淋密度,以Umin表示。最小喷淋密度通常采用下式计算,即式中 Umin 最小喷淋密度,m3/(m2h);(LW)min 最小润湿速率,m3/(mh);a 填料的比表面积,m2/m3。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其值可由经验公式计算,也可采用经验值。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LW)min为0.08 m3/

11、(mh);对于直径大于 75mm的散装填料,取(LW)min =0.12 m3/(mh)。填料表面润湿性能与填料的材质有关,就常用的陶瓷、金属、塑料三种材质而言,以陶瓷填料的润湿性能最好,塑料填料的润湿性能最差。实际操作时采用的液体喷淋密度应大于最小喷淋密度。若喷淋密度过小,可采用增大回流比或采用液体再循环的方法加大液体流量,以保证填料表面的充分润湿;也可采用减小塔径予以补偿;对于金属、塑料材质的填料,可采用表面处理方法,改善其表面的润湿性能。5返混在填料塔内,气液两相的逆流并不呈理想的活塞流状态,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返混。造成返混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填料层内的气液分布不均;气体和液体在填料层

12、内的沟流;液体喷淋密度过大时所造成的气体局部向下运动;塔内气液的湍流脉动使气液微团停留时间不一致等。填料塔内流体的返混使得传质平均推动力变小,传质效率降低。因此,按理想的活塞流设计的填料层高度,因返混的影响需适当加高,以保证预期的分离效果。10.2.3 填料塔的传质1.相际接触面积干填料比表面积为,实际操作中润湿的填料比表面积为,由于只有在润湿的填料表面才可能发生气、液传质,故值具有实际意义。下面介绍计算的恩田(Onda)公式,该公式为:式中 液体表面张力,N/m;填料上液体铺展开的最大表面张力,N/m。要求C。C的值见表7-3。液体空塔质量通率,kg/(sm2);,液体的粘度,Ns/m2和密

13、度,kg/m3。表10-5 不同填料材质的C值材质C/(mN/m)材 质C/(mN/m)碳56聚乙烯33陶瓷61钢75玻璃73涂石蜡的表面20聚氯乙烯40 2.传质系数恩田(Onda)等关联了大量液相和气相传质数据,分别提出液、气两相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如下: (1)液相传质系数 (10-45)式中 液相传质系数,kmol/(m2 s kmol/m3);溶液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m2/s;填料的名义尺寸,m。(2)气相传质系数 (10-46)式中 系数,大于15mm的环形和鞍形填料为5.23,小于15mm的填料为2.0;气相传质系数,kmol/(m2 s kPa);气体常数,8.314KJ/(k

14、mol K); 气体温度,K;溶质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m2/s;气体粘度,;气体密度,kg/m3;气相的质量流速,kg/(m2 s);恩田提出的关联式(10-45)和式(10-46)是以式(10-44)计算的润湿表面积为基准整理的。因此,将算出的、乘以式(10-44)算出的即得体积传质系数和,从而可进一步计算传质单元高度或填料塔高度。填料塔的传质速率也可以直接用体积传质总系数、传质单元高度和等板高度表示。关于这些表示方法的经验关联式很多,此处不再举例。10.2.4填料塔的附属结构支承板 支承板的主要用途是支承板内的填料,同时又能保证气液两相顺利通过。支承板若设计不当,填料塔的液泛可能首先在支承

15、板上发生。对于普通填料,支承板的自由截面积应不低于全塔面积的50%,并且要大于填料层的自由截面积,常用的支承板有栅板和各种具有升气管结构的支承板(图10-56)。液体分布器 液体分布器对填料塔的性能影响极大。分布器设计不当,液体预分布不均,填料层内的有效润湿面积减少而偏流现象和沟流现象增加,即使填料性能再好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据10.2.1所述,填料塔内产生向壁偏流是因为液体触及塔壁之后,其流动不再具有随机性而沿壁流下。既然如此,直径越大的填料塔,塔壁所占的比例越小,向壁偏流现象应该越小才是。然而,长期以来填料塔确实由于偏流现象而无法放大。现已基本搞清,除填料本身性能方面的原因外,液体初

16、始分布不均,特别是单位塔截面上的喷淋点数太少,是产生上述状况的重要因素。近一、二十年来,许多直径几米至十几米的大型填料塔的操作实践表明,填料塔只要设计正确,保证液体预分布均匀,特别是保证单位塔截面的喷淋点数与小塔相同填料塔的放大效应并不显著,大型塔和小型塔将具有一致的传质效率。常用的液体分布器结构如图10-57所示。多孔管式分布器(图10-57a)能适应较大的遗体流量波动,对安装水平度要求不高,对气体的阻力也很小。但是,由于管壁上的小孔容易堵塞,被分散的液体必须是洁净的。槽式分布器(图10-57b)多用于直径较大的填料塔。这种分布器不易堵塞,对气体的阻力小,但对安装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当液体负

17、荷较小时。孔板型分布器(图10-57c)对液体的分布情况与槽式分布器差不多,但对气体阻力较大,只适用于气体负荷不太大的场合。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分布器外,各种喷洒式分布器也是比较常用的(如莲蓬头),特别是在小型填料塔内。这种分布器的缺点是,当气量较大时会产生较多的液沫夹带。液体再分布器 为改善向壁偏流效应造成的液体分布不均,可在填料层内部每隔一定高度设置一液体分布器。每段填料层的高度因填料种类而异,偏流效应越严重的填料,每段高度越小。通常,对于偏流现象严重的拉西环,每段高度约为塔径的510倍。常用的液体再分布器为截锥形。如考虑分段卸出填料,再分布器之上可另设之承板(图10-58)。除沫器 除沫器是

18、用来除去填料层顶部逸出的气体中的液滴,安装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当塔内气速不大,工艺过程由无严格要求时,一般可不设除沫器。除沫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折板除沫器,丝网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折板除沫器阻力较小(50100Pa),只能除去50的微小液滴,压降不大于250Pa,但造价较高。旋流板除沫器压降为300Pa以下,其造价比丝网除沫器便宜,除沫效果比折板好。10.2.5 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对于许多逆流气液接触过程,填料塔和板式塔都是可以适用的,设计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填料塔和板式塔有许多不同点,了解这些不同点对于合理选用塔设备是有帮助的。 填料塔操作范围较小,特别是对于液体负荷变化更为敏感。

19、当液体负荷较小时,填料表面不 能很好地润湿,传质就效果急剧下降;当液体负荷过大时,则容易产生液泛。设计良好的板式塔,则具有大得多的操作范围。 填料塔不宜于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而某些类型的板式塔(如大孔径筛板、泡罩塔等)则可以有效地处理这种物质。另外,板式塔的清洗亦比填料塔方便。 当气液接触过程中需要冷却以移除反应热或溶解热时,填料塔因涉及液体均不问题而使结构复杂化。板式塔可方便地在塔板上安装冷却盘管。同理,当有侧线出料时,填料塔也不如板式塔方便。 以前乱堆填料塔直径很少大于0.5m,后来又认为不宜超过1.5m,根据近10年来填料塔的发展状况,这一限制似乎不再成立。板式塔直径一般不小于0.6m。 关于板式塔的设计资料更容易得到而且更为可靠,因此板式塔的设计比较准确,安全系数可取得更小。 当塔径不很大时,填料塔因结构简单而造价便宜 对于易起泡物系,填料塔更适合,因填料对泡沫有限制和破碎的作用。 对于腐蚀性物系,填料塔更适合,因可采用瓷质填料。 对热敏性物系宜采用填料塔,因为填料塔内的滞液量比板式塔少,物料在塔内的停留时间短。 塔的压降比板式塔小,因而对真空操作更为适宜。-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