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326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一、电解质紊乱,2,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一、电解质紊乱2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增高与降低,无论增高或降低都会影响心肌的除极与复极及激动传导异常,并可反映在心电图上。需要强调,心电图虽有助于电解质紊乱的诊断,但由于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心电图改变与血清中电解质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如同时存在各种电解质紊乱时又可互相影响,加重或抵消心电图改变。故应密切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增高与降低,无论,1、高血钾:细胞外血钾浓度超

2、过5.5mmol/,致使Q-T间期缩短和T波高尖,基底部变窄;,4,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高血钾:细胞外血钾浓度超过5.5mmol,正 常,高钾血症,本图为血钾轻度增高时T波高尖、两支对称,基底部狭窄呈“帐篷状”。,5,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正 常高钾血症 本图为血钾轻度增高时T波高尖、两支,血清钾6.5mmol时,QRS波群增宽,P-R及Q-T间期延长,R波电压降低及S波加深,ST段压低。,6,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血清钾6.5mmol时,QRS波群增宽,P-R长,Q-T长,R波降低,T波幅度高,正 常,当血钾进一步增高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R波幅度降

3、低,P-R间期延长,T波仍然高而尖。此时血钾多在6.0mmol/L以上.,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P-R长,Q-T长,R波降低,正 常 当血钾,当血清钾增高7.0mmol/L,QRS波群进一步增宽,P-R及Q-T间期进一步延长;P波增宽,振幅减低,甚至消失。,8,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当血清钾增高7.0mmol/L,QRS波群,A,B,C,本图显示:在血钾逐渐升高以后心电图也随之逐渐发生变化,当血钾达到7.0mmol/L以上时,心电图演变见A至C。,9,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P-R长,Q-T长,R波降低,T波幅度高,QRS宽。正常室性,有时实际上窦房结仍在发出激

4、动,沿3个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因心房肌受抑制而无P波,称之为“窦室传导”。高血钾的最后阶段,宽大的QRS波甚至与T波融合呈正弦波。高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甚至心脏停搏。,10,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有时实际上窦房结仍在发出激动,沿3个结间束经,2、低血钾:典型改变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以及U波增高(U波0.毫伏或U/T1或T-U融合、双峰),Q-T间期一般正常或轻度延长,表现为QT-U间期延长。,11,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2、低血钾:典型改变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以及U波,12,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U波波幅度增高U波波幅度

5、T波幅度-T融合-T融为一,明显的低血钾可使QRS时限延长,P波振幅增高。低血钾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心动过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1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明显的低血钾可使QRS时限延长,P波振幅增高。低血钾可引,T,U,T,U,T,U,U,T,130,0,-30,-60,-90,4.0,3.0,2.0,1.0,-150,细胞外K+(mmol/L),A,B,C,D,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14,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TUTUTUUT1300-30-60-904.03.02.0,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培训

6、课件,3、高血钙和低血钙:高血钙的主要改变为ST段缩短或消失,Q-T间期缩短。严重高血钙(例如快速静注钙剂时),可发生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16,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3、高血钙和低血钙:高血钙的主要改变为ST段,低血钙的主要改变为ST段明显延长、Q-T间期延长、直立T波变窄、低平或倒置,一般很少发生心律失常。,1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低血钙的主要改变为ST段明显延长、Q-T间期,低钙血症ST改变其特点为以R波为主导联ST段呈平直延长,T波直立,ST形态呈平锅底状。,18,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低钙血症ST改变其特点为以R波

7、为主导联ST段呈平直延长,T波,二、药物影响,19,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二、药物影响19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1)洋地黄效应: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室肌,使动作电位的2位相缩短以至消失,并减少3位相坡度,因而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引起心电图特征性表现。,20,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 20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ST段下垂型压低;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双向T波往往是初始部分倒置,终末部分直立变窄,ST-T呈“鱼钩型”;QT间期缩短。上述心电图表现常为已经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标志,即所谓洋地黄效应。,21,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

8、图的影响,ST段下垂型压低;21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该种ST段常见于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ST段呈:ST段起点与S波降支融合,形成一条抛物线。该抛物线末端与T 波升支融合,使抛物线呈一种鱼钩样改变。多伴有QT 间期缩短,以R 波为主的导联终末T 波直立。,22,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该种ST段常见于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ST段呈:22电解质,本例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不等,为心房纤颤,心室率为108次/分,、aVF、V6导联ST段与T波融合,形成一降支长、升支短突然向上、呈鱼钩样改变的图形,Q-T间期为0.32秒。该患者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房纤颤。一

9、周前开始日服地高辛0.25毫克。V5导联ST改变考虑有心肌劳损。提示:心房纤颤 ST段呈鱼钩样改变提示洋地黄作用,2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本例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不等,为心房纤颤,(2)洋地黄中毒:洋地黄中毒患者可以有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但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是洋地黄中毒的主要表现。,24,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2)洋地黄中毒:洋地黄中毒患者可以有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系,常见的心律失常有:频发性(二联律或三联律)及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双向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脱节,房性心动过速伴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

10、阻滞也是常见的洋地黄中毒表现。还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当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则是洋地黄严重中毒表现。另外也可发生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25,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频发性(二联律或三联律)及多源性室性期,2、奎尼丁:奎尼丁属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对心电图有较明显作用。,26,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2、奎尼丁:奎尼丁属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奎尼丁治疗剂量时的心电图表现:QT间期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U波增高;P波稍宽可有切迹,P-R间期稍延长。,2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奎尼丁治疗剂量时的心电图表现:2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奎尼丁中毒时的心电图表现:QT间期明显延长;QRS时限明显延长(用药过程中,QRS时限不应超过原来的25,如达到50%应立即停药);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发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引起晕厥和突然死亡。,28,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奎尼丁中毒时的心电图表现:QT间期明显延长;QRS时,3、其他药物:如胺碘酮及索它洛尔等也可使心电图Q-T间期延长。,29,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3、其他药物:如胺碘酮及索它洛尔等也可使心电图Q-T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