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94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护士培训课件.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训目标,1、确保在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应急调配的护理人员能胜任各临床护理岗位工作及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护理,并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2、提高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成员的全科护理能力。3、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全科护士,逐步提高机动护士的专业素质。,培训目标1、确保在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应急调配的护理人员能,机动护士职责,1、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护理专业,服从护理部及科室工作安排。2、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岗位职责,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3、积极参加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重点培养机动护士的急救、抢救

2、能力,逐渐达到全科护士能力要求。4、在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能胜任各临床护理岗位工作及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护理,并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5、每日保持 畅通,遇有突发事件时,能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并服从指挥完成任务。6、有事或因病请假,经科室及护理部批准后方生效。,机动护士职责1、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护理专业,服,机动护士培训课件,机动护士培训课件,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心跳骤停属最严重的病症。常见疾病:如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

3、肾功能衰竭等,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急危重症患者护理,1、卧位、吸氧2、测量生命体征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正确执行医嘱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5、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6、保持呼吸道通畅,急危重症患者护理1、卧位、吸氧,机动护士培训课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洗胃、神志、瞳孔、血压的监测,气管切开配合等。循环配合:抽血、配血、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心电图、执行各种医嘱,应用各种药物、导尿等。抢救记录:认真填写好抢救记录单,观察神志、血压、脉搏等,抢救开始时间及

4、抢救措施,用药途径和根据医嘱签名好执行医嘱的时间,并负责对外联系,如 通知其家属或单位,无名氏要登记送来人的姓名及 号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 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抢救配合程序、分工,护士,护士(A),保持呼吸道通畅,插管、接呼吸机,头部降温,护士(B),开通静脉通道,执行用药医嘱,心电监护、除颤,护士(C),胸外心脏按压,护士(D),机动、传递物品,安抚家属,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抢救配合程序、分工护士护士(A)保持呼吸道通畅插管、接呼吸,抢救时对护士的要求,保证吸氧管的通畅建立静脉通路,保证用药途径畅通迅速准确的执行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操作及时准确病情及生命体征

5、,抢救时对护士的要求保证吸氧管的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特点,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工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严重多发伤患者特点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取出假牙、血块,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给予建立双静脉通道,选肘静脉或颈内静脉,采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

6、,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在前30 min内输平衡液1500 m1,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护理措施,3、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因此,我们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伤口出血呈喷射样涌出立即给予伤口止血,找到动、静脉活动性出血点,行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很快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直接送人手术室手术。,护理措施3、及时控制出血,护理措施,4、

7、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5、做好术前准备 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护理措施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骨折患者搬运,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只有一人之时。对 于神志不清者,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对于神志清 醒的伤者可采用普通背负法,只要抓紧伤者的手腕使其不要左右 摇晃即可 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 者还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拖拉

8、法:如果伤者较重,人无法背负或抱持时。救护者可从后 面抱住伤者将其拖出。也可用大毛巾将伤者包好,然后拉住毛巾 的角将伤者拉走。注意:此三种方法不适用于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胸部损伤的伤者,骨折患者搬运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只有一,骨折患者搬运,双人搬运:椅托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分别站 在伤者两侧,各伸出一只手放于伤者大腿之下并相至握 紧,另一只手彼此交替搭在对方肩上,起支持伤者背部 的作用。拉车法:两名救护者,一个站在伤者的头部两手伸于腋 下,将其抱入怀中;另一人站在伤者的两腿之间,骨不 连,抱住双腿。两人步调一致将伤者抬起运走。,骨折患者搬运双人搬运:,骨折患者搬运,多人搬

9、运法: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对脊椎伤伤员应用木板或门板搬运,方法是先使伤员两 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并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其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或3人用 手臂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 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骨折患者搬运多人搬运法:,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常见疾病:如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亦可 由23人循伤员躯体的纵轴,轻轻就地滚转,将伤员移动到担 架上或木板上,脊

10、柱损伤处垫一小垫或衣服。若伤 者还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1、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护理专业,服从护理部及科室工作安排。昏迷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术者骑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跟置于患者腹部,位于脐部与剑突之间,另一手置于其上,迅速有力向内上方冲击。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心跳骤停属最严重的病症。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心跳骤停属最严重的病症。救护者可从后 面抱住伤者将其拖出。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

11、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洗胃、神志、瞳孔、血压的监测,气管切开配合等。5、做好术前准备 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常见疾病:如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循环配合:抽血、配血、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心电图、执行各种医嘱,应用各种药物、导尿等。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骨折患者搬运,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应由4人搬运,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 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 头部后再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

12、员躺在木板上 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多人搬运法 胸腰段脊柱损伤 可采用三人搬运法,即三人并排蹲在伤员的同侧,用手 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腰部和臀部及并拢的双下肢,同时 保持平卧姿势下同步抬起,三人步调一致地向前行进。亦可 由23人循伤员躯体的纵轴,轻轻就地滚转,将伤员移动到担 架上或木板上,脊柱损伤处垫一小垫或衣服。,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骨折患者搬运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骨折患者搬运,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 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 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搬运伤员时伤员常采用的体位 仰

13、卧 位 侧卧 位 半卧 位 俯卧 位 坐位 适合所有重伤员,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椎的过度弯曲而防 止椎体错位的发生;对腹壁缺损的开放伤的伤员,当伤 员喊叫屏气时,肠管会脱出,让伤员采取仰卧屈曲下肢 体位,可防止腹腔脏器脱出 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可采用侧卧位。以防止伤员在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仅有胸部损伤的伤员,在除外合并胸椎、腰椎损伤及休 克时,可以采用这种体位,以利于伤员呼吸。对胸壁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而严重缺氧的伤员,可 以采用俯卧位。,骨折患者搬运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院内安全转运护理,转运的目的:进行CT、X线片等各种检查 急诊手术、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转运的要求:转运

14、前正确评估病情、转运人员的要求、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院内安全转运护理 转运的目的:进行CT、X线片等各种检查 急,常用急救技术,膈下腹部冲击法:清醒患者取坐位或立位,术者站于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只手成拳,大拇指侧放于患者腹部中线、脐部上方,剑突下,在用另一只手住此拳,迅速向内连续冲击。昏迷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术者骑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跟置于患者腹部,位于脐部与剑突之间,另一手置于其上,迅速有力向内上方冲击。,常用急救技术膈下腹部冲击法:,常用急救技术,除颤:操作要点、相关知识洗胃:自动洗胃仪洗胃、注射器洗胃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按压止血法

15、、止血带止血法、结扎法。口咽通气管放置: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心肺复苏:评估(时间10S),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骨下陷至少5CM,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一次(时间10S),双人复苏换位、进行气管插管或除颤时中断时间不超过10S。,常用急救技术除颤:操作要点、相关知识,对机动护士要求,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快捷的反应速度有效的反应质量良好的素质,对机动护士要求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工作顺利,工作顺利,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心跳骤停属最严重的病症。常见疾病:如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

16、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洗胃、神志、瞳孔、血压的监测,气管切开配合等。循环配合:抽血、配血、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心电图、执行各种医嘱,应用各种药物、导尿等。抢救记录:认真填写好抢救记录单,观察神志、血压、脉搏等,抢救开始时间及抢救措施,用药途径和根据医嘱签名好执行医嘱的时间,并负责对外联系,如 通知其家属或单位,无名氏要登记送来人的姓名及 号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 呼吸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护,护理措施,

17、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5、做好术前准备 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护理措施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骨折患者搬运,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只有一人之时。对 于神志不清者,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对于神志清 醒的伤者可采用普通背负法,只要抓紧伤者的手腕使其不要左右 摇晃即可 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 者还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18、拖拉法:如果伤者较重,人无法背负或抱持时。救护者可从后 面抱住伤者将其拖出。也可用大毛巾将伤者包好,然后拉住毛巾 的角将伤者拉走。注意:此三种方法不适用于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胸部损伤的伤者,骨折患者搬运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只有一,骨折患者搬运,双人搬运:椅托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分别站 在伤者两侧,各伸出一只手放于伤者大腿之下并相至握 紧,另一只手彼此交替搭在对方肩上,起支持伤者背部 的作用。拉车法:两名救护者,一个站在伤者的头部两手伸于腋 下,将其抱入怀中;另一人站在伤者的两腿之间,骨不 连,抱住双腿。两人步调一致将伤者抬起运走。,骨折患者搬运双人搬运:,骨折患者搬运,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应由4人搬运,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 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 头部后再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 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多人搬运法 胸腰段脊柱损伤 可采用三人搬运法,即三人并排蹲在伤员的同侧,用手 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腰部和臀部及并拢的双下肢,同时 保持平卧姿势下同步抬起,三人步调一致地向前行进。亦可 由23人循伤员躯体的纵轴,轻轻就地滚转,将伤员移动到担 架上或木板上,脊柱损伤处垫一小垫或衣服。,骨折患者搬运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