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6991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翻译思想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鲁迅看中国近现代翻译,第四组,Introduction,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属造型: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评价: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叶圣陶:与其说

2、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硬译民族文化的身份意识,翻译思想,鲁迅PK林

3、纾,鲁迅PK林语堂,翻译思想,-鲁迅以“硬译”闻,鲁迅的翻译思想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五四运动之前的翻译初期,早在1930年在日本的时期,他便翻译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光旅行,地底旅行及雨果夫人随见录中的哀尘。1907年与弟周合作翻译了俄国,捷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希腊等国作品并于1909年编印成二本域外小说集,仅售出41本,但鲁迅认为这本书意义深刻。二是五四运动至1927年的翻译中期,以译东欧,北欧以及日本作品为主,内容包括文学及文艺理论著作,如乌克兰,匈牙利诗人,保加利亚作家,芬兰女作家明娜,亢德等,德国尼采,日本一些作家等人的作品和著作。三是1927年以后的翻译后期,也

4、是鲁迅的翻译高峰期。这个时期他翻译了卢那查尔斯基的艺术论,法捷耶夫的毁灭,奥地利的女作家至尔.妙论的小彼得,鲁迅最杰出的译作作为一生最后所译的果戈理的死魂灵。,名,鲁迅对于硬译自我见解:,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 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 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 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的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这段论述不 单 深入 讨 论 了”“直译”的问 题,提出“移情”“益智”“洋气”及“异国情调”等重要观点“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

5、着原作的丰姿”又是鲁迅对于翻译标 准的精妙论述,涉及翻译美学等问题,对后人关于翻译标准的讨 论极有启迪,成为传世之论。,鲁迅:宁信而不顺 鲁迅的译文除了个别形容词的出入之外,基本是非常忠实的翻译。鲁迅所说的“直译”并不仅仅针对“意译”而言,其含义 有别于传统狭义的直译。鲁迅的直译针对“歪译”而言。后人曾 指出,鲁迅的直译实际上指的是“正译”涵概了意译在内。鲁迅,主张直译,但同时并不反对意译,反对的是偏颇的所谓“顺译”等 错误作法。,硬译中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一是硬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明的节节败退,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介绍和学习西方文明。,2.但

6、是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国人不断后退,被迫自我否定,中华民族所依附的,具有自我身份确定意义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神圣性,乃至被疏远,抛弃。,3.鲁迅面对这种现象,提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二是硬译的目的性:,鲁迅所说“我是 至今主张 宁信而不顺的,是强调尽量忠于原文:强调”“信”的 第一位,反对有人将“信”摆在第二位(第一要件是要“达)的”错误主张。他说“译得:信而不顺 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 也许能懂,译得 顺而不信 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 果好象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他进一步阐述”“宁信 而不顺”这样的译本,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

7、在 避去熟字,删掉虚字,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 不够用,”“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 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救亡图存,保存原作风姿,拿来主义&弱国情节,鲁迅PK林语堂,译者的个性,个人原因,文本的选择,目的不同,译者的个性,林语堂对艺术极其青睐,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要讲求个性美,“译学无一定之成规,且译书无所谓绝对最好之译句”,“妙文妙句天生巧合,亦必由译者之出自心裁”。,.,鲁迅的翻译著作中,鲜少提及译者个性,“宁信而不顺”其实统治了他的翻译理论的各个方面。,文本的选择,鲁迅,林语堂,鲁迅在早期的范畴是囿于科学小说,政治小

8、说从1909 年域外小说开始,鲁迅本着用文艺改造社会的希望,更多的引进弱势国家,如俄国,波兰,捷克等国家的作品后期作品通过托落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接收受了马克思主义,翻译了毁灭,铁流,静静地顿河等革命文学作品,致力于打造一个通俗的世界将西方的幽默引入中国文化,在他所创办的论语杂志上,荟萃了莎士比亚的人生七记,尼采的市场的苍蝇,法国民间故事尼姑等许多英法美式的讽刺将中国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献,以通俗化,大众化的策略介绍给西方,目的不同,对于深切感受到中国的黑暗,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直面鲜血的鲁迅来说,介绍外国进步文艺为我所用,来救活中国人的痼疾,改造社会。,为此,他看中弱势国家的东西,因为那

9、里有与中国相同的东西。,为此,他追求直译,反对归化,反对照顾国人陈旧的思维方式他要国人睁开睛看世界。,林语堂的目的是文化意味的,把西方文化介绍给中国人,介绍给普通大众。,个人原因,在“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老式教育,父亲常年卧病在床。长大后在南京接受新式教育,留学期间又深感民族危亡,弃医从文。,林语堂青年时游学欧洲,1923年回国,1936年又再次游欧,大半生都在欧风美雨中度过。同时,中国文化对他影响深刻,“中西合璧”是林语堂一生追求的文化理想。,鲁迅PK林纾,鲁迅,直译,异化,林纾,意译,归化,鲁迅的直译 林纾的意译 宁信而不顺 其内涵被认为相当于 译述,改写,谬误,任意删减等,是“忠实”和“信”的反义词。,结束语,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符号转换活动,更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使的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文化互通有无。,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