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763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7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Q/XXX XXX公司企业标准Q/XXX XXXX-XXXX 企业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enterprise standards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XXX公司 发布目 次前言 . II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4.1 目标 . 3 4.2 统一性 . 3 4.3 协调性 . 3 4.4 适用性 . 4 4.5 一致性 . 4 4.6 规范性 . 4 5 结构 . 4 5.1 按内容划分 . 4 5.2 按层次划分 . 6 6 要素的起草 . 9 6.1 资

2、料性概述要素 . 9 6.2 范围性一般要素 . 10 6.3 规范性技术要素 . 11 6.4 资料性补充要素 . 13 7 要素的表述 . 14 7.1 通则 . 14 7.2 条文的注、示例和脚注 . 14 7.3 图 . 15 7.4 表 . 18 8 其他规则 . 20 8.1 引用 . 20 8.2 全称、简称和缩略语 . 22 8.3 商品名 . 22 8.4 专利 . 22 8.5 数值的选择 . 22 8.6 数和数值的表示 . 23 8.7 量、单位及其符号 . 23 8.8 数学公式 . 23 8.9 尺寸和公差 . 25 8.10 重要提示 . 25 9 编排格式 .

3、25 9.1 通则 . 25 9.2 封面 . 25 9.3 目次 . 26 9.4 前言和引言 . 26 9.5 正文 . 26 9.6 附录 . 27 9.7 参考文献和索引 . 27 9.8 其他 . 27附录A(规范性附录) 专利 . 2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 . 30附录C(资料性附录) 标准格式 . 32参考文献 . 39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5496、GB/T 1.1-2009的要求,作为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写时规定的纲领性文件。本标准为公司其他标准编写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企业标准的结构与编写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标准的结构、起草表述规

4、则和编排格式,并给出了有关表述方式。公司的其他标准的编写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ISO 3)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ISO 1000)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ISO 31-

5、0)GB 3102(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IOS 31(所有部分) GB/T 4728(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IEC 60617(所有部分)GB/T 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图形符号(IEC 60417)GB/T 6988(所有部分)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IEC 61082(所有部分)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ISO 690)GB/T 13394 电工技术用字母符号 旋转电机量的符号(IEC 27-4)GB/T 14559 变化量的符号和单位(IEC 27-1)GB/T 14691 技术制图 字体(ISO 3098-1,ISO 3098-2)GB/T

6、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6273(所有部分) 设备用图形符号(ISO 7000) GB/T 16679 信号与连接线的代号(IEC 1175) GB/T 17451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 20000(所有部分) 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1(所有部分) 标准编写规则GB/T 20002(所有部分)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GB/T 20063(所有部分) 简图用图形符号ISO 14617(所有部分)ISO 7000 设备用图形符号 索引和一览表(Graphical symbols for use on equipment-Index and synopsis)IE

7、C 60027(所有部分) 电工技术用文件符号(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IEC 指南 106 规定设备性能等级环境条件的指南(Guide for specif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equipment performance rating)3 术语和定义GB/T 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一下重复列出了GB/T 20000.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规范 specification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的文件。3.2规程

8、 code of practice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3.3指南 guideline给出某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的文件。3.4规范性要素 normative elements 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的要素。3.4.1规范性一般要素 general normative elements描述标准的名称、范围,给出对于标准的使用必不可少的文件清单等要素。3.4.2规范性技术要素 technical normative elements规定标准技术内容的要素。3.5 资料性要素 informative elements

9、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3.5.1资料性概述要素 preliminary informative elements 标识标准,介绍其内容、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的要素。3.5.2资料性补充要素 supplementary informative elements 提供有助于标准的理解或使用的附加信息的要素。3.6必备要素 required elements 在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3.7 可选要素 optional elements 在标准中存在与否取决于标准的具体需求的要素。3.8 条款provisions 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

10、、推荐或要求等形式。3.8.1要求 requirement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准许存在偏差的条款。3.8.2推荐 recommendation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3.8.3 陈述 statement 表达信息的条款。3.9最新技术水平 state of the art根据相关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判定的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技术能力的发展程度。GB/T 20000.12002,定义2.1.44 总则4.1 目标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以便促进贸易和交流。为此,标准应: 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清楚和准确;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11、(见3.9);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4.2 统一性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内,标准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其章、条的编号应尽可能相同 类似的条款应使用类似的措辞来表述;相同的条款应使用相同的措辞来表述。 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内,对于同一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 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词。每个选用的术语应尽可能只有惟一的含义。4.3协调性为了达到所有标准整体协调的目的,标准的编写应遵守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尤其涉及下列方面: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标准化术语;术语的原则和方法;量、单位及其符号;符

12、号、代号和缩略语;参考文献的标引;技术制图和简图;技术文件编制;图形符号。对于某些技术领域,标准的编写还应遵守涉及下列内容的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极限、配合和表面特征;尺寸公差和测量的不确定度;优先数;统计方法;环境条件和有关试验;安全;电磁兼容;符合性和质量。附录A给出了供参考的部分基础标准清单。4.4 适用性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并且易被其他标准或文件所引用。4.5 一致性如果有相应的国际文件,起草标准时应以其为基础并尽可能保持与国际文件相一致。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我国标准的起草应符合GB/T 20000.2的规定。4.6 规范性在起草标准之前应切丁标准的预计结构

13、和内在关系,尤其应考虑内容的划分(见5.1)。如果标准分为多个部分,则应预先确定各个部分的名称。为了保证一项标准或一系列标准的及时发布,从起草工作开始到随后的所有阶段均应遵守GB/T 1规定的规则和层序,根据编写标准的具体情况还应遵守GB/T 20000、GB/T 20001和GB/T 20002相应部分的规定。术语(词汇、术语集)标准、符号(图形符号、标志)标准、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管理体系标准的技术内容的确定、起草、编写规则或指导原则分别见GB/T 20001.1、GB/T 20001.2、GB/T 20001.4、GB/T 20001.5、GB/T 20000.7。5 结

14、构5.1 按内容划分5.1.1通则由于标准之间的差异较大,较难建立一个普遍接受的内容划分规则。通常,针对每个标准化对象应编制成一项标准并作为整体出版,特殊情况下,可编制成若干个单独的标准或在相同一个标准顺序号下将一项标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标准分成部分后,需要时,每一部分可以单独修订。5.1.2部分的划分5.1.2.1 一项标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时,通常有诸如下列特殊需要或具体原因:标准篇幅过长;后续部分的内容相互关联;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被法规引用;标准的某些内容拟用于认证。5.1.2.2 标准化对象的不同方面会分别引起各方(例如:生产者、认证机构、立法机关等)的关注时,应清楚地区分这些不

15、同方面,最好将他们分别编制成一项标准的若干个单独的部分。例如:这些不同方面可能有:健康和安全要求;性能要求;维修和服务要求;安装规则;质量评定。5.1.2.3 一项标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时,可使用下列两种方式:a) 将标准化对象分为若干个特定方面,各个部分分别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且能够单独使用。b) 将标准化对象分为通用和特殊两个方面,通用方面应作为标准的第1部分,特殊方面(可修改或补充通用方面,不能单独使用)作为标准的其他各部分。如果采用b所描述的方式,则从其中的一个部分引用另一个部分的内容,应引用最新版本。为此,可采用下列方法: 如果引用部分中特定的要素,则引用文件应注日期(见6.6.

16、6.5.2); 如果引用整个部分,在保证所有部分中相应的改变能同步进行时,引用文件允许不注日期(见6.6.6.5.3);否则,引用文件不允许不注日期,只有从标准本身的角度考虑,可接受所引用文件将来的所有变化时,规范性引用文件才可不注日期。 在起草标准的每一个部分时,应遵照GB/T 1.1对单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5.1.3 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标准由各类要素构成。一项标准的要素可按下列方式进行分类:按要素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按要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标准中的具体位置划分,可分为:“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和“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按要素的必备

17、的或可选的状态划分,可分为:“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各类要素在标准中的典型编排以及每个要素所允许的表述方式如表1所示。表1 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要素类型要素的编排要素所允许的表述形式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文字(标示标准的信息,见6.1.1)目次文字(自动生成的内容,见6.1.2)前言条文注脚注引言条文图表注脚注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名称文字范围条文图表注脚注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清单(规范性引用)注脚注规范性技术要素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条文图表注脚注资料性补充要素资料性附录条文图表注脚注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附录条文图表注脚注资料性补充要素参考文献文件清单(规范性引用)脚注索引文

18、字(自动生成的内容,见6.1.2)注:表中各类要素的前后顺序即其在标准中所呈现的具体位置。黑体表示“必备的”;正体表示“规范性的”;斜体表示“资料性的”。一项标准不一定包含表1中的所有规范性技术要素,然而可以包含表1之外的其他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的构成及其在标准中的编排顺序根据所起草的标准的具体情况而定。5.2 按层次划分5.2.1 概述一项标准可能具有的层次见表2。表2 层次及其编号示例层次编号示例部分.1章条条段列项55.15.1.1无编号列项符号;字母编号a)、b)和下一层次的数字编号1)、2)附录附录A5.2.2 部分5.2.2.1 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部分编号。部分的

19、编号应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并用下脚点与标准顺序号隔开,例如:9999.1、9999.2等。部分可以连续编号,也可以分组编号。部分不应再分成分部分。5.2.2.2 部分的名称的组成方式应符合6.2.1的规定。同一标准的各个部分名称的引导要素(如果有)和主要素应相同,而补充要素应不同,以便区分各个部分。在每个部分的名称中,补充要素前均应使用部分编号标明“第部分”:(为与部分编号完全相同的阿拉伯数字)。5.2.2.3 编写标准的每个部分应遵守GB/T l 对编写单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5.2.3 章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

20、见5.2.7)之前。每一章均应有章标题,并应置于编号之后。5.2.4 条条是章的细分。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第一层次的条(例如5.1、5.2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例如5.1.1、5.1.2等),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例如5.1.1.1.1.1、5.1.1.1.1.2等)。一个层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是才可以设条,应避免对无标题条再分条。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条标题,并应置于编号之后。第二层次的条可同样处理。某一章或条中,其下一个层次上的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例如,第10章的下一层次10.1有标题,则10.2、10.3等也应有标题。可将无标题条首句中的关键术语或短语标为黑体,以标明所涉

21、及的主题。这类术语或短语不应列入目次。5.2.5 段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为了不在引用时产生混淆,应避免在章标题或条标题与下一层次条之间设段(称为“悬置段”)。 示例:下面左侧所示。按照隶属关系,第5章不仅包括所标出的“悬置段”,还包括5.1和5.2。鉴于这种情况,在引用这些悬置段时有可能发生混淆。下面右侧示出避免混淆的方法之一:将左侧的悬登段编号并加标题“5.1 总则”(也可给出其他适当的标题),并且将左侧的5.1和5.2重新编号,依次改为5.2和5.3。避免混淆的其他方法还有,将悬置段移到别处或删除。不正确5 标记 悬置段 5.1 5.2 6 实验报告正确5 标记5.1 总则 5.2

22、 5.3 6 实验报告5.2.6 列项列项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见以下示例)。在列项的各项之前应使用列项符号(“破折号”或”圆点”)(见示例1、示例2) ,在一项标准的同一层次的列项中,使用破折号还是圆点应统一。列项中的项如果需要识别,应使用字母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在各项之前进行标示。在字母编号的列项中,如果需要对某一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若干分项,则应使用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在各分项之前进行标示(见示例3)。在列项的各项中,可将其中的关键术语或短语标为黑体,以标明各项所涉及的主题(见示例4)。这类术语或短语不应列人目次;如果有必要列人目次,则不应使用列项

23、的形式,而应采用条的形式,将相应的术语或短语作为条标题(见5.2.4)。示例1:下列各类仪器不需要开关: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功耗不超过 10W 的仪器;在任何故障条件下使用 2 min ,测得功耗不超过 50W 的仪器;用于连续运转的仪器。示例2:仪器中的振动可能产生于: 转动部件的不平衡; 机座的轻微变形; 滚动轴承; 气动负载。示例3: 图形标志与箭头的位置关系遵守以下规则:a) 图形标志与箭头采用横向排列:1) 箭头指左向(含左上、左下)时,图形标志应位于右侧;2) 箭头指右向(含右上、右下)时,图形标志应位于左侧;3) 箭头指上向或下向时,图形标志宜位于右侧。b) 图形标志与箭头采用纵向

24、排列: 1) 箭头指下向(含左下、右下)时,图形标志应位于上方; 2) 其他情况,图形标志宜位于下方。示例4: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 标准结构的说明。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标准的第 1 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 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 称。b) 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c) 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 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d) 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

25、前言中陈述与相应文件的关系与国 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 关系。5.2.7 附录附录按其性质分为规范性附录(见6.3.6)和资料性附录(见6.4.1)。每个附录均应在正文或前言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提及。附录的顺序应按在条文(从前言算起)中提及它的先后次序编排(前言中说明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时,所提及的附录不作为编排附录顺序的依据)。每个附录均应有编号。附录编号由“附录”和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字母从“A”开始,例如:“附录A”、“附录B”、“附录C”等。只有一个附录时,仍应给出编号“附录A”。附录编

26、号下方应标明附录的性质,即“(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再下方是附录标题。每个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均应重新从 1 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录编号中表明顺序的大写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录A中的章用“A.1”、“A.2”、“A.3”等表示;图用“图 A.1”、“图A.2”、“图A.3”等表示。6 要素的起草6.1 资料性概述要素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公司标准为“武汉东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备案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

27、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A中A.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涉及专利的信息。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电子

28、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式、图和表。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 标准结构的说明。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标准的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 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 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b) 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1.1。c) 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 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d) 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以国外文件为墓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与相关

29、文件的关系。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 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e) 有关专利的说明。凡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如果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则应按照A.2的规定, 说明相关内容。f) 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使用以下表述形式: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h)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针对不同的文件,应将以上列项中的“本标准”改为”Q/DH 的本部分”、“本部分”或“本指导性技术文件”。6.1.4 引言引言为可选要素。如果需要,则给出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以及编制该标准的原因。引言不应包含要求。

30、如果已经识别出标准涉及专利,则在引言中应给A.3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引言不应编号。当引言的内容需要分条时,应仅对条编号,编为0.1、0.2等。6.2 规范性一般要素6.2.1标准名称标准名称为必备要素,应置于范围之前。标准名称应简练并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标准名称不应涉及不必要的细节。必要的补充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通常,所使用的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a) 引导要素(可选):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可使用该标准的归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名称);b) 主体要素(必备):表示上述领域内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对象;c) 补充要素(可选):表

31、示上述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或该部分)与其他 标准(或其他部分)的细节。如果标准名称中使用了“规范”(见3.1)、“规程”(见3.2)、“指南”(见3.3)等,则标准的技术要素的表述应符合7.1.3的规定。6.2.2 范围范围为必备要素,应置于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界定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如果标准分成若干个部分,则每个部分的范围只应界定该部分的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相关方面。范围的陈述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范围不应包含要求。标准化对象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的尺寸。”“本标准规定了

32、的方法。” 的特征。” 的系统。”“本标准确立了 的一般原则。”“本标准给出了的指南。”“本标准界定了的术语。”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针对不同的文件,应将上述列项中的“本标准”改为“Q/DH 的本部分”、“本部分”或“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6.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其他文件(见8.1.3)的文件清单,这些文件经过标准条文的引用后,成为标准应用时必不可少的文件。文件清单中,对于标准条文中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应给出版本号或年号(引用标准时,给出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以及完整的标准名称;对于标准条文中不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则不应给出版本号或年号。标准条文中不注日期引用一项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时应在标准顺序号后标明“(所有部分)”及其标准名称中的相同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