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8519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版印刷知识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柔版印刷专业知识,内容概述,一,柔性版印刷二,柔版机械及其主要部件三,印刷水墨四,印刷版材五,承印材料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善办法,一,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柔印具有环保、印刷颜色饱和度高、印刷范围广、印刷效率高等优点。由于不断采用新的印刷技术,柔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印刷工艺,特别在包装行业中,柔印已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在各种印刷方式中,柔印比例占据28%,胶印占45%。预计未来几年内,柔印的比例将达到33%以上。,柔印、胶印、凹印三种方式比较,柔印结构原理,二,柔版印刷机的基本构造,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开卷部分,又叫进纸部。印刷部分,有的还包括开

2、槽压线。干燥部分,有些柔印机没有干燥部。收纸部,卷筒印刷又叫复卷部。此外,部分印刷机还包括折叠部和粘合部。,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形式,叠加式(层叠式):是将多个独立的印刷机组一层一层地以上下组合的形式装配起来的设备,如图所示。,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形式,排列式(机组式):印刷单元呈直线排列。其优点在于可任意增加印刷单元或其它辅助设备。见图,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形式,卫星式(CI型):所有印刷辊共用一个压印辊。其特点是使用范围广,套准精度高,速度快。附示意图,柔印机传墨系统,是由墨斗辊加网纹辊组成的传墨系统。其主要优点是滚动磨擦对网纹辊及橡胶辊的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但在高速及高网线印刷的情况下,不能

3、保证传墨量的均匀。两辊式传墨系统已逐渐被淘汰。,两辊式传墨系统,图例,刮刀式传墨系统,是由刮墨刀,网纹辊组成的传墨系统。使用刮墨刀后,使得印刷机在各种油墨粘度以及更高的速度下均可获得更好的印刷质量。又分正向刮刀式和反向刮刀式两种,一般来讲,反向刮刀优于正向。,柔印机传墨系统,图例,综合式刮刀系统,是由墨斗辊-网纹传墨辊-刮墨刀组成的输墨系统。其中,网纹辊由墨斗辊供墨。由于采用刮墨刀,墨斗辊的作用仅限于向网纹辊传递充分的油墨,而对传到印版的墨起不到控制作用。见附图,柔印机传墨系统,图例,封闭式刮刀系统,是由墨槽-刮墨刀组成的全新意义的输墨系统,墨槽采用全封闭式,槽内配有两把刮刀,正向刮刀主要起密

4、封作用,反向刮刀起刮墨作用。油墨和清洗剂都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处于流动的状态,因而即使少量的也可以循环,用少量的清洗剂也可以清洗。在高速传墨中仍能保持输墨的稳定,基本排除了高速运行时的飞墨现象。系统构造如图。,柔印机传墨系统,图例,反向刮墨系统对传墨稳定最为有利,比较而言,橡胶辊刮墨和正向刮墨系统受印刷速度影响而改变其传墨量大小,反向刮墨系统传墨量不受印刷速度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反向刮刀刮墨是柔版印刷中比较理想的刮墨方式。见附图,刮刀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刮刀的安装角度和网纹辊的吻合压力,注意选择刮刀的厚度,刮刀刀口的形状以及刮刀的材质。柔版印刷中反向刮刀的安装角度一般为30

5、40,角度大小取决于网线数的高低和刮刀的压力。一般来说,网线数越高,角度略大,但相应地刮刀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要增大。另需注意,刮墨刀不适合与镀铬网纹辊配套使用,否则易造成镀铬层的磨损。,刮刀的分类,刮刀分不锈钢刮刀和聚脂塑料刮刀两种。常用的钢刮刀厚度分为0.1mm,0.15mm,0.2mm。塑料刮刀厚度一般为0.35mm,0.5mm。钢刮刀的刀口可分为平刀口,斜刀口,薄型刮刀三种。塑料刮刀也有平刀口和斜刀口之分。如附图。,图例,如何选择合适的刮刀,塑料刮刀一般用在封闭式刮刀系统中,多用作具有密封作用的正向刮刀。塑料刮刀对网纹辊的磨损要小一些,但对网纹辊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钢刮刀的厚度一般选择

6、0.15mm。油墨粘度较大或采用较低网线数的网纹辊(400LPI以下),应选用平刀口刮刀;高网线数的网纹辊应选用薄刮刀或斜刀口刮刀。,柔印机的心脏网纹辊,由于柔印机墨路短,在保证传墨均匀和稳定时,网纹辊是至关重要的。网纹辊起着向印版上图文部分定量均匀传递其所需油墨的作用。高速印刷时,还可防止油墨飞溅。,网穴和网纹辊线数,网穴是指网纹辊表面所雕刻的形状一致,分布均匀的微小凹孔,也叫着墨孔。单位长度内的网穴数称为网纹辊的线数或着墨孔的线数,单位为“线/in”(LPI)。网线数越高,传墨越均匀,墨层越薄。网穴排列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称为网角。着墨孔的结构和线数决定了网纹辊的传墨性能和使用范围。着墨

7、孔的均匀一致程度又决定了传墨的均匀程度。着墨孔表面的镀层对网纹辊的传墨性能也有影响。,网纹辊的分类,选择网纹辊时宜选用陶瓷网纹辊。陶瓷网纹辊具有使用寿命长,墨转移性好,能满足各种印刷工艺的要求。网纹辊网穴的形状有三角形、菱形、六角形三种,网角有30、45 及60 三种。其中60 六角形网穴传墨量最大,墨层最均匀,最有利于油墨的传递。且便于清洗。且其网穴间的隔墙强度高,不容易磨损,网纹辊使用寿命长,陶瓷网纹辊,镀铬钢网纹辊,图例,网纹辊选用注意事项,根据图文结构选择。对于细小文字和细微网点,应选用高网线的网纹辊;以大面积实地及粗体字应选用低网线网纹辊。根据承印物选择。承印物表面粗糙,采用低网线辊

8、,承印物表面平滑,采用高网线辊。根据印版的网线数选择。印版网线数与网纹辊线数应在1/41/5之间。根据输墨装置选择网纹辊。若是两辊式,则硬度220LPI的网辊。如果是采用反向刮刀的输墨装置,应配置220LPI网纹辊。根据CMYK色来选择。一般C、M网线数可比Y、K略高。,不同印品网纹辊选用参数表,网纹辊的清洗,一般来说,陶瓷网纹辊不易磨损,如果传墨下降,则很可能是网穴堵塞了,因而需要对网纹辊进行清洗。网纹辊清洗分为日常清洗和周期性清洗。日常清洗是指在停机或换色时采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周期性清洗是指每周,或每半月对网纹辊进行彻底清洗。周期性清洗的方法比较好的方法有苏打喷洗法和钢丝刷手动清洗法。

9、用钢丝刷清洗需先喷涂专用清洗剂。,柔印机的压印机构,压印部件由印版滚、压印滚、传动系统及调节机构构成。印压的控制。印刷压力值大小与柔版硬度有关,硬度越大,印压越大。印压的稳定与印版的松弹和吸附性及印版变形程度有关。印压和印刷机械运转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印刷压力越小。,购买印刷机时应注意的事项,、送纸选用前缘真空吸附送纸,要采用具有静摩擦功能的送纸部。只有保证送纸准确,才能保证套印的印刷精度。2、能够把对纸板的压力变动控制在最小限度,纸箱的强度就不会受影响3、为了能提高印刷品质,需要把各个颜色之间的套准精度至少应控制在正负0.75毫米左右。因此自动归零系统、印版套准器是必须装配的,而且要有高精确

10、性。相位调整时,低速启动,高速运转,停止后自动刹车。4、对于所有的纸箱厂家来说,特别对换油墨比较频繁的客户,换油墨时油墨的损失量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能把油墨的损失量控制在最小程度就是理想的机器。5、CNC数控系统要实用,并且要发挥其快速、高效的功能。要注意计算机应选用工业计算机而不能使用家用电脑,这样在强干扰的工业环境中才具有实际意义。,三,柔印油墨,柔印油墨是一种低粘度快干型油墨,可分为溶剂油墨、水基油墨和UV油墨三类。水基油墨也叫水墨,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色料、树脂、水和助剂构成。水墨是一种环保型的油墨。UV油墨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的油墨,它不含溶剂,主要成分是色料,感光树脂、活性稀释

11、剂、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水墨的控制-粘度,油墨粘度是指油墨在自身内部作用力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阻碍分子运动的能力。油墨的粘度是决定油墨的传递性能、印刷效果、印迹光泽的主要因素。粘度偏高,颜色变深、耗墨量增加、干燥减慢、印刷图文易产生模糊。粘度偏低,颜色变浅、干燥加快、耗墨量减少、印刷图文清晰但易造成印刷露底。要保持印刷质量的稳定,就需保持粘度稳定。一般,印刷网线越高,印速越快,粘度要求越低。,水墨粘度的调节,在印刷过程中,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注意印刷车间温度的稳定。注意水墨对稀释剂的加入量特别敏感,因此加入稀剂时切忌过量。如果水墨加入水或稀释剂过量而导致粘度太低时,应换用新墨,适量将低

12、粘度的旧墨加入到新墨中。尽量不用石蜡基的消泡剂,否则会影响印版耐印力。含硅基成份的消泡剂须用水稀释,并在持续不断地搅拌下加入油墨中。,水墨的控制-PH值,水墨的PH值应在8.59.2之间为宜。水墨PH值偏低,干燥加快,油墨流动性下降。PH值偏高,粘度下降,干燥减慢。对于PH值超出标准范围的情况,可采用加入PH值调整液或稳定剂的方式进行调整。,水墨的控制-颜色,1、印刷颜色由水墨的颜色决定,因此要保持印刷颜色的一致,就必须保持水墨颜色的一致。2、检验水墨颜色的一致性,一般是通过展色仪对比展色来进行的。,3、另外,水墨的粘度变化、承印物表面的颜色、印刷机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的调节都可以影响印刷颜色

13、的稳定性。4、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是因为水墨颜色不一致导致了印刷色差,最好是找供应商来调整或直接更换油墨。,四,印刷版材,印刷版材有橡胶版和柔性树脂版两种版材。橡胶版通过雕刻而成,其线条精度较差。而树脂版通过红外线固化晒制而成。树脂版可以晒制细微网点及高网线的图文。柔性树脂版的厚度约为37mm,硬度为肖氏2550。,R/bak衬垫,R/bak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衬垫技术,由于其衬垫材料弹性较树脂版和橡胶版高210倍,所以具有弹性高、不变形、回弹性好的特点。采用R/bak衬垫技术,可以有效吸收印刷基材、印版和印版辊之间的压力,防止印版变形和纸板损坏,使传墨更均匀,压印点面适印性更强,印刷图文更清晰

14、、层次更分明。,R/bak真空气垫的主要作用,减少印刷点面压力,有效控制网点扩大;避免印版变形,延长印版使用寿命;对于跳动较大的印版辊有独特的补尝作用;对于低质量的瓦楞纸板有良好的适印性,并能避免损坏瓦楞纸板;可提升传统印刷设备的印刷质量.,R/bak的作用原理,柔性印版变形与补尝,由于柔性板具有弹性,当它被安装到图筒形的印版辊上后,印版周向的尺寸会产生变形,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尺寸比原稿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补尝。补尝途径目前有以下几种:在原稿设计时,根据印版伸长率,在原稿尺寸中减去相应变形值。出菲林软片时,采用变形镜拍摄,缩短相应的变形尺寸。采用滚筒式的晒版方法。如采用电脑直接制版,只需在

15、原稿分色前,给一个单向的缩放命令即可。,柔性树脂版变形补尝公式,k补偿系数(减少的百分比)=-100%R 其中R=2(r+b+c),k为常数 r-印版辊半径 b-粘衬厚度 c-印版厚度,不同厚度的常数k值参数,举例,一块拼排完好的印版,树脂版厚3.94mm,衬垫厚2.75mm,贴版用胶片厚0.2mm,贴版用双面胶厚度为0.1mm,印版辊半径为260mm,求菲林片的补偿系数。题解:R=2(r+b+c)=2(260+0.2+0.1+2.75+3.94)=1662.57 k 23.94补偿系数=-100%=-=1.43%R 1676.70,五,承印材料,只用来承载印刷图文的载体。目前常见的柔印承印材

16、料有瓦楞纸板,胶袋,卡纸。对瓦楞纸板来说,影响印刷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表面平滑度,吸墨性,面纸颜色。瓦楞纸质量较差时,应选硬度较低的厚版;瓦楞纸板质量较好且需印刷细小文字、细微网点时,则应选择硬度较高的薄版。印刷时,瓦楞纸板的水分含量介于1013%对印刷效果较为有利。,六,印刷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善对策1)印刷图文重影,机器印刷压力调整不当,应适当减轻印刷压力。实地版和细微图文在同一块版上。印版表面不平滑,不均匀,或印版对墨转移性不良,更换印版。水墨本身转移性不良,可加入适量转移剂。纸板不平整。印版硬度较低.硬度在50-60的树脂版晒制条码,有利于减小印刷时条码线条变形。印版衬垫不合适,换用弹性更好

17、的真衬垫。,2)印刷露底(白),印刷压力太轻,可适当增加印刷压力。衬垫没放好,适当垫高露底部位的衬垫厚度。水墨不良,调整印刷水墨,适当加入一些介面活性剂,消泡剂。纸板本身的吸墨性较差,造成印刷露底。纸板平整度不够,尤其面纸定量较低时,易出现印刷露底。,3)图文毛刺,印刷压力太大,适当减轻印刷压力。水墨粘度太高,加入适量稀释剂。纸板面纸吸墨性不佳。,4)印刷色差,水墨粘度变化,监测水墨粘度,适时加入稳定剂。一般应每隔0.5-1小时加一次,每次加入量不超过2%。机器传墨量不稳定,须保持传墨量的稳定。车速不稳定也可能导致传墨量不稳定,因此也要保持车速的稳定。保持送纸状态的稳定。人工送纸落点要固定,堆

18、码不要太高,导纸间隙要一致,纸板要平整。保持印刷设备状态良好,定期进行维护,避免机器磨损,压力不均.,5)脱色,水墨的耐磨性不良,需更换水墨或加入适量的耐磨树脂。纸板对水墨的吸附性不够。水墨干燥速度太慢。可加入适量快干剂加以改善。,6)实地与网点结合的印版,如何保证其印刷效果,实地版与网点版相结合的印版,一般难保证其印刷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版对压力的需求不一样。解决的办法为选用不同硬度或厚度的衬垫,使各部位都能得到适当的压力。,7)怎样解决印刷时的漏底问题,油墨干燥速度太快可导致墨转移性不好而导致漏底,可调高PH值或加入适量慢干剂加以解决。油墨粘度太低也会导致漏底,通过提高粘度,增加印刷压

19、力予以改善。印刷压力过小也会产生漏底,需增加压力。面纸的印刷适性差也可导致漏底。可换用面纸或改用与纸板面纸适配的油墨加以改善(采用浓度高干燥慢的油墨)。,8)层次网点原色油墨印刷后的产品与样稿颜色不符,应如何解决,由电脑打印出的样稿虽由三原色形成,但必定与实际要求有差距,因而须确定印刷样作为参考标准。如是第一次印刷色与样稿一致,而后续出现偏差时,在明确确认印刷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机器清洗状态,印刷速度,网辊线数等),则可以认为是油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需考虑更换或调整油墨。,9)满版印刷时,压线位出现拖印应如何处理。,此种情况可能是墨层干燥太慢,或墨层太厚,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调整墨的干燥速度,

20、添加快干剂加快干燥速度。降低油墨粘度,或适当降低印刷速度。换用更高线数的网纹辊,可减少上墨量。换用质量更好的油墨。,10)图文局部印迹模糊,版面局部不平,应对衬垫进行调整网纹辊局部网穴堵塞造成上墨量不均匀,应清洗网纹辊。,11)印刷图文大面积模糊,油墨干燥速度太快,应对油墨进行调整,以降低其干燥速度。印刷压力调整不当,压力太大。网纹辊线数太低或磨损严重,应更换网纹辊。油墨粘度太高,应加油墨稀释剂稀释。,12)叠色不良,前一色油墨干燥太慢,造成油墨还没干燥就印第二色,可加入适量快干剂调整或减慢车速。前一色油墨粘度太高,应加入少量稀释剂。后一色油墨粘度太低,换用新墨改善。前一色墨印刷压力太大,适当减轻前一色墨的印刷压力。,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