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8943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5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溢洪道水力计算ppt课件.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闸后接第一斜坡段,底坡i1=0.01,长度为100米。第一斜坡段后接第二斜坡段,底坡i2=1/6,水平长度为60米。第二斜坡段末端设连续式挑流坎,挑射角。上述两斜坡段的断面均为具有铅直边墙,底宽的矩形断面。其余尺寸见图7。溢洪道用混凝土浇筑,糙率n=0.014。溢洪道地基为岩石,在闸底板前端设帷幕灌浆以防渗。,水库设计洪水位为42.07米,校核洪水位为42.40米,溢洪道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见图17.8。当溢洪道闸门全开,要求:,1.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2.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3.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的挑距。,图17.7,二、绘制库水位与溢

2、洪道流量关系曲线,(一)确定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宽顶堰上堰流和孔流的界限为:,闸门全开时,闸孔高度:,则堰流和孔流分界时的相应水头为:,所以,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即:库水位在40.7米以下按堰流计算;库水位在40.7米以上按孔流计算。,(二)堰流流量计算,因闸后为陡坡段,下游水位较低,不致影响堰的过水能力,其流量可按宽顶堰自由出流流量公式(8.11)计算:,式中溢流宽度,因溢洪道上游为水库,则,溢洪道进口为上游面倾斜的宽顶堰,上游堰高,斜面坡度为1:5,则(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宽顶堰流量系数m可按 及由表9.4查得,侧收缩系数按式(9.12)计算:,其中孔数n=3;,对尖圆形闸墩墩头,

3、,;,对八字形翼墙,,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相应的H,m,和 Q,计算成果列于表8。,表8,(三)孔流流量计算,因胸墙底缘为圆弧形,闸孔流量可按具有圆弧底缘的平面闸门下自由孔流流量公式计算:,已知;,自由孔流流量系数,由表9.14取闸孔流速系数,垂向收缩系数 按式计算:,其中系数,而门底(即胸墙底)圆弧半径,则:,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一系列相应的H,,及Q,计算成果列于表17.9.,表17.9,按表17.8及表17.9的数据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于图17.9.,三、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水库设计洪水位为42.07,由表17.9知相应闸上水头为9.07米及相应设计流量为

4、1150米3/秒。,溢洪道水面曲线:,闸门后水平段,第一斜坡段,第二斜坡段,现分别计算各段的水面曲线,十二条水面曲线,十二条水面曲线,十二条水面曲线,十二条水面曲线,十二条水面曲线,水面曲线计算方法,分段求和法,水力指数法,数值积分法,(一)闸门后水平段,1、判断水面曲线形式,由图17.7知闸门后水平段长度为14.1米。,当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由表17.9知垂向收缩系数=0.815,故闸门后收缩断面水深,闸孔单宽流量,临界水深,因,闸后水平段水面曲线为 型壅水曲线。,(一)闸门后水平段,收缩断面至闸门的水平距离约为,已接近水平段末端,曲线长仅1.6米,不必计算。,参照 值,取水平段末端水深为

5、4.1米。,(二)第一斜坡段,1.判别底坡类型,底坡的类型:正坡(i0)平坡(i=0)负坡(i0),正坡的类型:陡坡(iik)-h0hk,N-N在K-K线之下 临界坡(i=ik)-h0=hk,N-N与K-K线重合 缓坡(iik)-h0hk,N-N在K-K线之上,先求正常水深 h0:底坡i1=0.01,底宽B1=34米,矩形断面边坡系数m=0,糙率n=0.014,均匀流流量模数,由附录图解查得,则,H0=0.0785B=0.078534=2.67(米),再求临界水深hk:,求得hk=5.04(米)。,因h0hk,故底坡为陡坡(iik)。,2.用水力指数法计算水面曲线 因第一斜坡段控制断面水深(即

6、闸后水平段末端水深),则,水力指数,水面曲线按下式计算:,式中;按 及 值由附录表查得。设一系列 h值,计算相应的 及 值。,计算成果列于表17.10.第一斜坡段长100米,用内插法求得其末端水深为3.85米。,如:h1=4.1m,h2=4.0m,1=h1/h0=4.1/2.67=1.536,2=h2/h0=4.0/2.67=1.498,(1)=0.240,(2)=0.255,=1.498-1.536=-0.038,()=0.255-0.240=0.015,5.15()=5.150.015=0.0773,+5.15()=-0.038+0.0773=0.0393,l=267+5.15()=267

7、0.0393=10.49(m),表17.10,(三)第二斜坡段,因底坡i2=1/6,i2i1,,故第二斜坡段为陡坡。,第二斜坡段水平长度为60米,始末高程差=32-22=10(米),则第二斜坡段长度=(602+102)1/2=60.8(米),以第一斜坡段末端水深h=3.85m作为第二斜坡段的控制断面水深,用水力指数法计算该段的水面曲线。省略计算过程,其计算成果列于表17.11.,用内插法求得第二斜坡段末端水深为1.98米。,表17.11,根据表17.10和17.11的水面曲线计算成果即可确定溢洪道边墙高度。由于第二斜坡段上水流流速较大,水中可能掺气,在确定边墙高度时应考虑由于掺气增加的水深,一

8、般可增加纯水水深的20%。,四、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挑距,并核算冲坑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一)计算最大冲刷坑深度T,1、先计算冲刷坑最低高程,冲坑高程=下游水位-冲坑水深tp,而tp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q为单宽流量;,Z为上下游水位差,可根据流量分别由图17.9及图17.8查得。,设一系列流量值,求出一系列相应的冲刷坑高程,绘制冲刷坑高程与流量关系曲线,即可找出冲刷坑最低高程及相应流量。计算成果列于表17.12.按表17.12的数据绘制冲刷坑高程与流量关系曲线于图17.10.由图查得冲刷坑最低高程为6.3米,相应的流量为.,表17.12,由图17.7知挑流坎末端地面高程为18.

9、0米,则冲刷坑最大深度为:,T=地面高程-冲坑最低高程=18.0-6.3=11.7米,(二)计算最大冲刷坑深度的相应挑距L2,挑流坎末端至冲坑最低点的水平距离=L1+l,1、计算L1,已知挑射角=25;,相应于最大冲刷坑深度的流量Q=940m3/s;,相应于此流量的库水位和下游水位分别由图17.9和17.8查得为40.25米和20.35米;,则上下游水位差Z=40.25-20.35=19.90(m);,库水位与挑流坎坎顶高差s=40.25-22=18.25(m);,由表10.1近似地选取自由孔流的溢洪道流速系数=0.85(因溢洪道较长,故选较小的值),则挑流坎末端流速,P370,将以上诸值代入L1 的公式得:,水股入水点至冲刷坑最低点的水平距离按下式计算:,2、计算l,其中冲刷坑水深tp=下游水位-冲刷坑高程=20.35-6.30=14.05(m),水股入射角按下式计算:,则36.3。于是得,3、计算,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