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053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修改)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灌肠技术,调查,有多少人操作过灌肠?肥皂水怎样配置合适的浓度?,主要内容,大肠的解剖,大肠是人体参与排便运动的主要器官,全长1.5m,起自回肠末端止于肛门。u盲肠:大肠与小肠的衔接部分,其内有回盲瓣,起括约肌的作用。u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围绕在小肠周围。,大肠的解剖,u直肠:全长约16cm。有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会阴曲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方的弯曲,骶曲是直肠在骶尾骨前面下降形成凸向后方的弯曲。u肛管:上续直肠下止于肛门,长约4cm。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有协助排便作用;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束。,大肠的生理功能,u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u形

2、成粪便并排出体外。u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大肠的运动,u袋状往返运动 u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u蠕动 u集团蠕动(1)胃-结肠反射(2)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排便的评估,u评估内容排便次数: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每天排便超过3次(成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排便量: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g300g粪便的性状,粪便的性状形状与软硬度,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可为稀便或水样便正常粪便为成形软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 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粪便的性状颜色,正常颜色为成人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异常颜色?,粪便的性状颜色,异

3、常颜色:柏油样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粪便的性状内容物,正常粪便内容物主要为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后的废物消化道感染或出血,粪便中可见混入或粪便表面附有血液、脓液或肉眼可见的粘液。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粪便的性状气味,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严重腹泻患者的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的粪便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乳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

4、脂肪酸产生气体,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异常排便的评估,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常见原因:未建立排便习惯;饮食、饮水、运动不当;情绪低落、疾病、怀孕、用药,症状体征:腹痛、腹胀、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舌苔变厚,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紧张,可触及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粪便嵌塞,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者。原因:便秘未能及时解除,症状和体征:持续便意、腹胀、无法排出粪便、少量液化粪便流出、直肠肛门疼痛,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生理因素:年龄、个人排泄习惯 心理因素:精神抑郁、情

5、绪紧张、焦虑等社会文化因素 饮食与活动:食物与液体摄入、活动等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药物、治疗检查等,排便异常的护理,u 便秘患者的护理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腹部环形按摩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使用简易通便剂 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便秘的预防,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合理安排膳食 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灌肠法,定义,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灌肠种类,保留灌肠,清洁灌肠,不保留灌肠,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反复,目的,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

6、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环境准备,用物,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量,500-1000ml/成人 200-500ml/小儿,一般39-41 降温28-32 中暑4,温度,灌肠液,正确选用溶液、温度、浓度和量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利于液体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和速度 防止气体进入直肠 避免空气进入和液体流出 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利于软化粪便 灌肠后解便一次记为1/E,灌肠后无排便记为0/E,备齐用物解释查对 左侧卧,屈膝、移

7、臀,垫巾,置弯盘 挂筒,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连肛管润滑排气夹管分开肛门插入(7-10CM)固定,开夹 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情况夹管拔管擦净肛门 保留5-10MIN,降温30MIN 观察性状必要时送检清理用物 洗手记录,操 作 步 骤,操作步骤,1、核对解释,2、安置卧位,3、铺巾、放弯盘,4、挂筒,4060cm,5、润滑肛管,6、排气、夹管,7、插管,插入710cm,、注入灌肠液,、观察,、拔管,操作要点:,1、卧位:左侧卧位2、压力:4060cm3、插入深度:710cm,大量不保留灌肠故障处理,u若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多由于管道前端孔道被阻塞,可移动肛管或挤捏肛管,使堵塞管孔的粪便脱落

8、。u若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筒的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大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u灌肠禁忌症: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u为肝昏迷患者或蛋白过敏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u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大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u老年患者应采取低压力、慢流速、低液量的灌肠法。u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u降温灌肠,液体要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记录。,大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u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

9、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健康教育,u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u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u指导患者灌肠时的配合方法。,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危重、老幼病人 灌肠液:1、2、3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油剂(甘油/石蜡油50 ml)加等量温开水温度:38,操作方法,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 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保留10-20分钟。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

10、患者的病情变化。,清洁灌肠,目的: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为直肠、结肠X线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第一次 肥皂水 以 后0.9%NS结束标准排出液无粪质液面距肛门小于厘米,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甘露醇法1.术前3d进半流质饮食2.术前1d进流质饮食3.术前1d2pm4pm 口服甘露醇溶液1500ml(20甘露醇500ml5葡萄糖1000ml混匀),硫酸镁法1.术前3d进半流质饮食,每晚口服50硫酸镁1030ml2.术前1d进流质饮食,2pm4pm口服25硫酸镁200ml(50硫酸镁100ml+5葡萄糖盐水100ml),然后再口服温开水1000ml,保留灌肠,目的 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

11、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药液:10%水化氯醛、0.5-1%新霉素 量:200ML温度:39-41高度30CM,操作步骤,同不保留灌肠注意:插入肛门1520cm,缓慢注入药液,再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尾端,使管内溶液全部注完,臀部抬高 10cm,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保留灌肠注意事项,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阿米巴痢疾病变部位在回盲部,要右侧卧位,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灌肠操作并发症,不保留灌肠

12、:肠道粘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电解质紊乱,虚脱排便困难肠道感染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灌肠操作并发症,保留灌肠:腹泻肠道粘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肛周皮肤擦伤,案例,吴某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到某医院妇科住院行子宫切除术,护士在术前清洁灌肠操作中引起直肠穿孔损伤,术后出现腹膜炎症状,肠麻痹,手术切口不愈合并流出粪便样物,转入上级医院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一年后行乙状结肠造瘘口还纳术。目前吴某仍存在排便困难,排便频繁等症状,仍需继续治疗。医院免除医疗费,并承担后续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共计数十余万元。,回顾学习内容,大肠的解剖和生理排便的评估排便异常(便秘)的护理灌肠法,肥皂水的配置,50g肥皂加入1000ml开水,浓度约为5%抽吸上述液20ml加入500ml开水即可,或者40ml加入1000ml开水,浓度约为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