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152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成(本科)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煤燃烧中氮氧化物生 成机理及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技术,NOX的生成机理低NOX燃烧器浓淡燃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第一节.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概述NOX的生成途径NOX的生成机理,1、概述,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物(NO2)这二者统称为NOX。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产生。在通常的燃烧温度下,煤燃烧生成的NOX中,NO占90%以上,NO2占510%,而N2O只占1%左右。近年来随着燃煤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发现流化床锅炉排出的N2O比煤粉炉排放的要大得多,因此已引起人们对N2O问题的日益重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燃烧方式,特别是

2、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关系密切。以煤粉燃烧为例,在不加控制时,液态排渣炉的高得多。即使是固态排渣炉,在燃烧布置方式不同时不加控制的NOX的排放值也很不相同,300mg/Nm3以下。,热力型NOX(Thermal NOX),它是空气中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NOX。燃料型NOX(Fuel 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成的NOX。快速型NOX(Prompt 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途径有三个,燃料型NOX 60%80%以上 热力型NOX 在温度足够高时,可占 20%快速型N

3、OX 煤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很小,2、NOX的生成途径,通常燃烧下,各种氮氧化物所占比例,3.煤中N的赋存形态和迁徙规率,燃煤时各种类型氮氧化物所占比例,在一般的燃烧条件下,燃料中的氮有机化合物首先热分解成氰化氢(HCN)、氨(NH3)和CN等中间产物,它们随挥发分一起从燃料中析出,称之为挥发分N。挥发分N析出后仍残留在焦碳中的氮化合物,称之为焦碳N。,燃料型氮氧化物中由挥发分N转化的NOx比例,挥发分N中最主要的氮化合物是HCN和NH3。在挥发分N中HCN和NH3所占的比例不仅取决于煤种及其挥发分的性质,而且与氮和煤的碳氢化合物的结合状态等化学性质有关,同时还与燃烧条件如温度等有关。,低NOX

4、燃烧技术,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燃料分级低NOx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低NOx排放技术低NOx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左右),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此时第一级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1,因而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的温度水平。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仰制了NOX在这一燃烧区中的生成量。,但同时要 注意一、二级风的比例,西安交通大学空气分级燃烧试验研究,炉膛内空气分级燃烧系统的布置,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一级燃

5、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1。为了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口OFA(Over Fire Air)称为“燃尽风”送入。研究了在这种燃烧方式下炉内的热负荷分布。,热态试验台系统,1,给粉机;2,下二次风;3,一次风;4,上二次风;5,烟气空气混合器;6,引风机;7,空气预热器;8,省煤器;9,送风机;10,烟囱;11,引风机,试验台总体布置图,用OFA喷口(再燃喷口)距上二次风喷口高度方向上的相对距离来表示OFA喷口(再燃喷口)位置:,hOFA喷口(再燃喷口)距上二次风的垂直距离/mm;De炉膛横截面当量直径/mm。,上图中,喷口1、喷口2、喷口3、喷口

6、4、喷口5和喷口6的相对位置高度 分别为0.13,0.26,0.45,0.68,0.94和1.08。,微量螺旋给粉系统,试验中,给粉机给粉量变化范围较大,同时给粉机调节频繁,这就要求给粉机连续、稳定、可靠运行,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为了达到试验对给粉机的要求,自行设计十二台给粉机。,图 给粉系统示意图,炉内温度场测量系统,炉内温度测点布置位置方便,这里采用相对位置来表示。宽度方向(或深度方向)的相对坐标X(或Y)取旋流气流上游燃烧器出口位置为0点,取下游燃烧器出口位置为1.0。,(2-5),x、y、z分别为某点在上述坐标系中的坐标/mm;De炉膛横截面当量直径/mm。,炉膛后墙壁面温度测点布置图

7、,炉膛中心温度测点布置图,温度采集系统图,飞灰取样系统,飞灰取样系统,烟气取样分析系统,烟气取样分析系统,试验煤的特性,神木烟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试验煤粉粒径分布,各喷嘴的出口截面积,热态试验锅炉基本热力参数设计,试验参数设计,试验工况设计,试验影响因素及试验水平设计,同轴一次风反切系统中P2/P1试验研究工况设计,燃料分级燃烧,根据NOX的破坏机理可知,已生成的NO在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烧产物CO,H2,C和CnHm时,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这些反应的总反应式为:NO+CH42N2+CO2+H20 2NO+2CnHm(2n+0.5m-1)O2N2+2n CO2+mH2O 2NO+2CO

8、+N2+2CO2 2NO+2CN2+2CO2 2NO+2H2N2+2H2O,利用这一原理,将80%85%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在1的条件下燃烧并生成NOX。送入一级燃烧区的燃料称为一次燃料。其余15%20%的燃料则在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1的条件下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使得在一级燃烧区中生成的NOX在二级燃烧区内被还原成氮分子(N2)。二级燃烧区又称为再燃区,送入二级燃烧区的燃料又称二次燃料,或称再燃燃料。在再燃区中不仅使得已生成的NOX得到还原,同时还抑制了新的NOX的生成,可使NOX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一般情况下,采取燃料分级的方法均可以使NOX的排放浓度降低50%以上。在再

9、燃区的上面还需要布置“火上风”喷口以形成第三级燃烧区(燃尽区),以保证在再燃区中生成的未完全燃烧产物的燃尽。这种再燃烧法又称为燃料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时所使用的二次燃料可以是和一次燃料相同的燃料,例如煤粉炉可以利用煤粉作为二次燃料。但目前煤粉炉采用更多的是碳氢类气体或液体燃料作为二次燃料。这是因为和空气分级燃烧相比,燃料分级燃烧在炉膛内需要有三级燃烧区,这使得燃料和烟气在再燃区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二次燃料宜于选用容易着火和燃烧的气体或液体燃料。,西安交通大学煤粉再燃热态试验研究,根据NOX的破坏机理可知,已生成的NO在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烧产物CO,H2,C和CnHm时,会发生NO

10、的还原反应。将80%85%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在1的条件下燃烧并生成NOX。送入一级燃烧区的燃料称为一次燃料。其余15%20%的燃料则在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1的条件下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使得在一级燃烧区中生成的NOX在二级燃烧区内被还原成氮分子(N2)。,烟气再循环 烟气在循环法。它是在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前抽取一部分地温烟气或直接送入炉内,或与一次风火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这样不但可降低燃烧温度,而且也降低了氧气浓度,因而可以降低NOX的排放浓度。再循环烟气量与不采用烟气再循环时的烟气量之比,称之为烟气再循环率:再循环率=(再循环烟气量)/(无再循环时烟气量)100%,烟气再循

11、环法降低NOX排放效果与燃料品种和烟气再循环率有关。经验表明,当烟气再循环为15%20%时,煤粉炉的NOX排放浓度可降低25%左右。,15层喷口,上、下两组布置 布置顶二次风(OFA)三层共12只机械雾化油枪 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 可调节周界风适应煤质变化和负荷调节 OFA和下组上二次风反切,四角切圆燃烧设备实现低NOX燃烧,低NOX双通道轴向旋流叶片燃烧器,稳 燃 环:耐磨、耐高温,整流子:煤粉浓缩,构建三次风空气分级燃烧系统。二次风要分成二股甚至三股,分级送入已着火的煤粉气流。在煤粉着火燃烧的开始阶段,只加入部分二次风,继续维持一段距离的富燃料燃烧,形成一级燃烧区。另一股二次风则应送至一级燃烧区的下游,形成1的二次燃烧区(燃尽风),以使燃料在这里完成完全燃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