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188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与工程第3章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体系,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本章主要内容,3.1体系架构3.2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3.3管理学与物流3.4物流经济学3.5物流系统工程,3.1 体系架构,基本框架,3.1 体系架构,第一层核心: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由关键的核心概念组成,具有可扩充性。如物流、配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这一层是物流工程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核。第二层支柱:物流系统学科体系得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这四大支柱与物流系统学科体系的核心概念一起演绎出物流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物流的核心概念和这四大支柱组成了物流学科体系的主要理论。第三层理论基础。物流工程这个大学科的建立,本身依赖于

2、其他已经成熟的学科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物流学科构成最紧密联系的理论主要有四类:系统论、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章后面各节将介绍讨论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论与物流的关系。第四层相关学科。现代物流的运作和管理都依赖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条件,研究这些技术或手段的学科就成为物流工程学科体系的相关学科,比如电子、电器及信息学科对现代物流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这些学科对其他许多学科都起类似的作用,因此作为物流学科的相关学科来处理。,3.1 体系架构,以上四个层次形成的物理学科体系框架与供应、制造、流通和消费四大环节具有紧密的联系,因为物流活动发生在供应、制造、流通和消费所有环节,所以,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

3、供应、制造、流通和消费活动中的物流问题。,本章主要内容,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原材料供应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废弃物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等。物流工程学科研究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流通直至消费的供应链全过程中物的时间和空间转移规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有五个要件:流体“物”,载体设备设施,流向物的转移方向,流量物流的数量表现、数量、重量、体积,流程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任何物流系统都有这5个要素,因此物流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包括这五个方面。,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研究内容 物流学科

4、研究对象决定了物流学科的研究内容。由于物流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物流的五要素,所以物流学科的研究主要围绕物流五要素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物流作为新兴学科要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研究的问题包括: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基本技术以及物流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等。围绕对物流设施而要研究的问题 在物流学科建设的初期,急需要对下列问题进行研究:物流的概念,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物流的宏观管理,物流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物流的本质特征,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物流包括的行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物流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

5、心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围绕物流五要素而要研究的问题 从流体的角度来看,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不同商品的物流特性,不同商品的保管、养护技术与方法,商品的检验与鉴定技术、商品的识别技术等等。从载体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载体的数量与结构优化和载体的最优化配置,载体网络布局与优化,载体的规划、设计与运作技术,载体的建设与管理,载体的技术进步等。从流向的角度来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的流向规律,物流流向的组织与优化,物流流向的控制技术等。在流量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在物流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流量,尤其是尽可能少的中间库存(在库库存和在途库存),满足末端消费者需求,

6、因此要研究零库存技术、JIT技术以及其他与库存控制有关的技术。在流程方面,要配合生产资源的配置、销售网络的布局来研究如何使物流流程最短,尤其是在给定的物流网络情况下,如何使物流路径最短。,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从五要素的协调来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的关系、五要素的集成与协调技术等。围绕物流的具体功能而要研究的问题 物流系统包括的功能主要有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还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功能,物流工程与管理要研究以上某一个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要研究的方方面面问题。围绕建立物流系统而要研究的问题 物流集成是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本质区别,要将储存、运输

7、等物流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具体功能集成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流学科要研究物流系统界定的原则与标准,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组织、运作等的集成规律,比如集成的条件、模式、技术及具体措施等。当物流系统能够很好地集成之后,还要对物流系统与商流系统、制造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进行集成。越是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集成,意义就越大,这项研究对物流学科体系的建立具有战略意义。,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学科性质物流工程属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经济学属性 物流涉及许多经济学专业,比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管理学属性 物流与许多管理学类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工

8、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等。工学属性 它涉及到工学类的许多专业,比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理学属性 商品的检验、养护、鉴定、流通加工等作用环节都需要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的指导。同时,研究流体的理学属性,可以为设计、制造承载流体的载体、为用户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和指导。,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物流工程还与其他许多学科有关,比如哲学、法学等,但就物流工程整体而言,它是具有以上四种属性的新型交叉型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方法 物流工程与管理的研究方法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大成,研究方法依研究的内容而定。与物流工程

9、与管理相关的学科采用的方法可能各有侧重,比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偏重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图表分析、经济计量、系统分析等,工学、理学的研究方法偏重于采用模拟、实验、观察与观测、公式、定理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化方法以及学术争论等等是各个学科都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要采用以上所有的方法。,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基本原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应该用来阐述物流的基本运动规律,并且运用物流基本概念来反映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工程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为9个方面,即物流工程的9大原理: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要素集成化、

10、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接口无缝化、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物流运作规范化、物流经营市场化和物流服务系列化。这些基本原理是以系统论为依据,从物流系统的约束条件、物流系统的内部结构、物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物流系统的主要输出这四个方面进行构造的,这些基本原理也可以看作是物流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基本特征。,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物流工程系统论的基本原理,3.2 物流工程与管理核心问题,基本技术 物流工程研究的物流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物流技术标准 物流技术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类:物流基础设施标准、物流设备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作业标准和物流管理标准等。,3.2 物流工程与

11、管理核心问题,物流技术手段与装备 物流技术手段与装备的状况可以反映国家物流现代化水平,提高物流技术手段与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要提高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典型的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和装备包括:计算机、英特网、信息数据库技术、条形码技术、语音技术,同时还有电子数据交换等。物流技术应用方案 物流技术重在应用,物流技术应用于具体的物流活动时会产生具体的物流技术应用方案,这些方案也是物流技术的组成部分。典型的物流技术应用方案包括:运输或配送中的路线规划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过程中的可视化技术,以及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连续补货计划、供应链管理、顾客关系管理、

12、仓库管理系统、快速反应、及时制、ABC库存分析法、作业成本分析法、直接产品盈利性分析、配送资源计划、物流流程重组、直拨技术等。,本章主要内容,3.3 管理学与物流,在众多管理定义的比较认识中,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是:“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及沟通等工作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管理职能有六个方面: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及沟通。这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做的工作及发挥的职能作用。第二层含义说明管理对象有四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管理是要通过发挥上述六方面职能作用,来协调组织存在和发展的这四方面资源条

13、件,这也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所在。第三层含义进一步说明了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即协调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目的是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管理学内容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管理职能为主体内容的,主要讲解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等管理职能;第二类是以管理对象为主体内容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质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第三类是前两类的混合体研究,既有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也有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等内容。,本章主要内容,3.4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定义 物流经济学就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14、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物流经济学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位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从事物流活动主体的研究,包括:国家与企业、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相互关系等;二是对物流活动客体的研究,包括:物流活动内在运行的规则、物流经济活动所反映的客观经济规律等。其研究重点是透过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现象,揭示物流市场运行的规则和经济规律,从而指导企业按照物流市场规则及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和实现物流的有效运营。,3

15、.4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研究内容 概括地说,物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特指发生在物流领域中各种经济现象所体现的经济的与社会的关系、物流经济活动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和运动规律。这些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物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第二,物流业的性质。物流业的产业性质及行业特点、物流劳动的性质及价值创造等。第三,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关系。物流业与农业、物流业与工业、物流业与商业服务业的关系等。第四,物流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物流市场机制、物流市场供给、物流市场需求、物流市场供给与

16、需求的关系等。,3.4 物流经济学,第五,物流市场与营销策略。物流市场功能与特点、物流市场竞争要素、物流市场预测与分析、物流市场营销策略等。第六,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物流服务的内涵、物流效率的内涵、物流服务与效率的关系、影响物流效率的因素分析、物流服务与技术创新等。第七,物流行业与行业管理。物流行业及企业的概念、物流行业管理的内容和手段、我国物流行业管理的概况等。第八,中外物流业比较。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概况、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等。这些内容的列举不仅是物流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实践急需回答的问题。概括地说,以上内容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展

17、开的:其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以及与相关产业的关系;其二,物流企业运营与物流市场的关系;其三,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的关系;其四,中国物流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3.4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回答“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一理论假设是否被证实或真伪的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物流经济现象的观察,感知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的变化。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着重研究物流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发展,对制约物流发展社会背景、体制和制度背景进行描述和分析。历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对物流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

18、出现泛泛而谈或研究不深入等现象。对物流经济的研究需要将历史研究方法与理论演绎结合起来,用理论方法观察、解释历史,以便于挖掘物流经济活动中的新要素、新问题、新理论。,3.4 物流经济学,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是物流经济研究中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对国内外物流的比较,传统与现代物流的比较等等,非常普遍。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纵向与横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一个具体的物流经济活动或事例,对物流经济活动的行为、物流经济政策、物流经济制度等作出详细的描述或深入剖析。,3.4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的性质物流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是以“物流服务

19、”的形式存在的“物流服务”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服务物流”“物流服务”的价值表现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研究物流需求与供给的根本目的,宏观上在于寻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总量上的基本平衡,以及结构上相互适应的条件,微观上在于指导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物流需求(1)物流需求的含义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3.4 物流经济学,(2)物流需求的特征派生性

20、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如果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劳务需求派生出来的,则称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为派生性需求。广泛性多样性不平衡性空间特定性和时间特定性层次性化解性弹性小,3.4 物流经济学,(3)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物流供给水平空间经济布局技术因素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物流价格,3.4 物流经济学,(4)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物流市场需求主体 随着人们对物流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都在扩展对物流的需求。总体来讲,工商企业仍然占据物流需求的主体地位,非企业物流需求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以家庭和个人为主体的

21、物流需求迅速发展。企业物流需求主体 主要介绍生产企业物流需求和商贸企业物流需求。政府物流需求主体 一般来讲,以政府为主体的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一些突发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应急物流,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型项目物流等。家庭及个人物流需求主体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家庭和个人为主体的城市配送物流需求增长十分迅速。,3.4 物流经济学,反映物流市场需求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总体物流需求规模的发展空间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反映的是现实物流需求总量增长进出口总额反映的国际物流需求增长物流供给(1)物流供给的含义 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

22、的能力或资源,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物流供给的实质就是物流服务的提供。(2)物流供给的特征 个性化 无形性 完整性 供给弹性小 短缺性,3.4 物流经济学,(3)影响物流供给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物流服务价格 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 物流需求 制度和政策 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布局(4)物流供给能力 物流供给主体 物流供给设施情况(5)物流服务水平分析 物流服务的本质是达到顾客满意,服务作为物流的核心功能,直接使物流与营销相联系,为用户提供物流的时空效用,因而其衡量标准只能看顾客是否满意。物流服务包含三个要素: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备货保证);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

23、(品质保证);在客户所期望的时间内送达产品(输送保证)。,3.4 物流经济学,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物流市场运行机制 市场与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行为与秩序 物流市场的分类 按照供求关系可以把物流市场分为买方物流市场、卖方物流市场和均衡市场。(2)物流价格含义:物流价格是指物流企业对特定的业务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格。特征:物流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物流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物流价格的决定因素 物流成本、物流供求关系、物流市场、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3.4 物流经济学,(3)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反映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商品需

24、求量变动的比率。下图为需求曲线示意图。,3.4 物流经济学,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用弹性系数来描述,公式如下:Ed=(Q/Q)/(P/P)E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Q需求量变动的比率;P/P价格变动的比率。当E=1时,即需求是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也随之升降1%,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少见。当E1时,即需求富于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当E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3.4 物流经济学,(4)物流供给价格弹性 物流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25、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表示为:Es=(Q/Q)/(P/P)Es物流供给弹性系数;Q/Q供给量变动的比率;P/P价格变动的比率;当Es1时,供给量富于弹性;当Es=1时,供给单一弹性;当Es1时,供给缺乏弹性。,本章主要内容,3.5 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的构成因素繁杂,在具体实施系统方法进行管理分析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系统对象,根据它们的系统目的、系统组成和系统外部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作为一种实施系统管理活动的步骤,还是有相同方面的。比照霍尔三维结构,可初步设计出物流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供实施物流系统工程时参考。,3.5 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系统最优化技术 常用的物流系统优化方法有:数学规划法 包括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规划法。主要运用线性规划解决物资调运。分配和人员分派的优化问题;运用整数规划法选择适当的厂(库)址和流通中心位置;采用扫描法对配送路线进行扫描求优。动态规划法 探索法 分割法网络技术分解协调技术,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