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291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原创]-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的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 )生物的多样性;新物种的产生;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生物的生存斗争A B C D2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形状的基因为隐性3据新华社台北2004年9月30日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全抗性鲍氏不动杆菌”(英文名PDRAB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死亡率高达60%,据了解PDRAB菌是

2、接触传染,以下对该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PDRAB菌不断变异的主要原因 B. PDRAB菌的超强抗性是该细菌逐代对各种抗生素识别能力提高的结果 C. PDRAB菌传播途径和SARS一样是通过飞沫传染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4我们一直认为类人猿与人的亲缘关系很近,但是最近英、美等国的60多位科学家,通过对老鼠体内的基因结构的详细检测,却发现该老鼠的基因与人类的有着9899的相同,从而提出了老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也相当近的新观点。该观点有力支持着哪一种认识?( ) A老鼠无害论 B鼠的器官可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C可

3、在猴体内克隆老鼠 D在老鼠身上做一些人体病理实验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地理隔离 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地理隔离 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 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地理隔离 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6右图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35-1A从开始施用农药起,害虫抗药性开始逐渐增强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BC是抗药性变异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CB点说明害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D害虫对农药毒性具有适应性是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7.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基因

4、D生殖过程8现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型细胞乙用细胞工程的方法互换这两个细胞中的核,培养得到含乙核的甲植株、含甲核的乙植株。关于这两植株育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植株雄性可育,雌性不育 B、乙植株雄性可育、雌性不育 C、甲植株雄性不育、雌性不育 D、乙植株雄性可育、雌性可育9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壳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用为受体细胞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粘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

5、子10、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的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200种翅退化,不会飞。他的下列解释中符合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航海者的人工选择作用所致 B在针对暴风的生存斗争中,产生定向变异并积累变异C在针对暴风的生存斗争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大自然的赐予是不定向的11、下列关于突变的正确说法是( )A基因突变是所有生物普遍存在的变异类型 B只要有突变发生,自然选择就会对它们起作用C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D生物的突变结果往往是害多利少,即是指生物的突变性状对人类来说有害的多有利的少12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试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野兔的保护

6、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C桦尺蠖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产生了白色的定向变异13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正确表述是 ( )A今年的蝗虫种群在基因组成上,同前一年相比完全一样B某种群中新产生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一定逐渐增多C若某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D生物个体死亡,其表现型和基因型也一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14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有 ( )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

7、择的基础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15下列哪项事实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 ( )A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生活着大批无翅的昆虫B人类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害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C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发现大量新物种,而这些物种的产生大约只用了200万年,这在几十亿年生物进化史上只能说是“一瞬间”D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16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

8、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图1-1-2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的曲线是17、 据调查,某学校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O.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6、8 B8%、92 C78、22 D92%、818、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浅体色中间体色深体色蟹的体色蟹的数量O图2-1-219科

9、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的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1-2所示。不同数量的体色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蟹20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生物进化的标志是是否形成新物种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新物种形成后,物种间生物只要能交配,就存在基因交流21、在遗传工程技术中,下列何种目的基因一般以直接分离的方法获得 ( )A

10、 人的胰岛素基因 B 蚕的蚕丝蛋白基因 C 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 D 菜豆储藏蛋白基因22、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 有得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23、下列与基因诊断有关的一组物质是 A 蛋白质、核酸 B 放射性同位素、蛋白质 C 荧光分子、核酸 D 放射性同位素、糖类24、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工艺间单、容易操作 B 生产量大,价格较低C 所生产的胰岛素可以口服 D 所生产的胰岛素疗效大大提高2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A 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B 目前基因工程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C 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D 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进行表达26、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A 为形成杂交DNA分子提供能量 B 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 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27、下列哪一组生物是通过遗传工程方法培育成功的? ( )A 向日葵豆与无籽西瓜 B 超级小鼠与克隆羊C 超级绵羊与无籽西瓜 D 超级鱼与抗虫棉28、198

12、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和牛的生长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 DNA-RNA-蛋白质 B RNA-DNA-蛋白质 C DNA-蛋白质-RNA D RNA-蛋白质-DNA29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 ) A种群进化速率最初比B种群快 B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 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 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有水平3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依次为 ( ) A.变异、选择、隔离 B.选择、变异、遗传 C.遗传、变异、

13、选择 D.隔离、变异、选择3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32.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突变是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基因突变B选择C生殖隔离D物种分化33下列因素中,与基因频率变化无关的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条件的改变 D个体的迁入和迁出34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种突变

14、类型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是不定向的35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林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图中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 ) A BCD36.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

15、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隔离 自然选择 突变 定向进化ABCD二、多项选择题37下列属于生殖隔离范畴的是 ( )A动物因求偶方式不同或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B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C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D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38下列各现象中,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是 ( )A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 B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强C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 D生活在草地里的昆虫的体色与草地颜色相近39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

16、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40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B隔离阻止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C生殖隔离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4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C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D所有变异都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42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

17、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4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具有了不同的性状 4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

18、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三非选择题45 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为48条(4n)成了四倍体植株。(1)将4n的月见草与2n的月见草杂交,产生的3n后代可不可育?为什么?(2)该4n的月见草与原来2n的月见草是否是同一品种?它们之间有没有地理隔离?46.自然界中的狮和虎属于_(同一或不同)的物种,动物园里的狮和虎属于_个种群。狮和虎之间_(能或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中央电视台报道,上海动物园让狮子和老虎杂交,生下了四只长相与狮子、老虎相似的狮虎兽,结果它们仅存活了一个月的时间,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狮子和老虎之间存在着_。目前

19、世界上仅存活着10多只狮虎兽,其中有的达16岁。请问这些狮虎兽有雌雄之分吗?他们能否称为一个新物种?为什么?47.)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II号染色体上的变异很多。下表为果蝇的第II号类型25.53016.5标准型100100100A9998100B10111087C9289109染色体上的三种变异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果蝇的第II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类型可能有_,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_仔细观察发现,同一群果蝇个体间差别较多,此变异现象的主要来源是_。(2)如果果蝇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生存,_类

20、型品种占优势。如何判断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是同一物种还是另一新物种?48.科学家常用以下两种方法鉴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一是DNA分子杂交技术。首先把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用同位素加以标志,接着以加热的方法使其解旋成单链,然后把两种生物的单链DNA混合起来,使其在缓缓冷却的条件下恢复为双链DNA,此时可以通过杂种双链DNA来判断两个物种的异同程度,过程如图: 物种甲双链DNA 物种乙双链DNA加热加热 物种甲单链DNA 物种乙单链DNA 游离的单链区杂合双链区杂合双链区杂合DNA分子冷却 杂交方式染色体配对部位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黑猩猩猩猩大猩猩方法二:科学家利用物种间杂交,通过电镜观察杂种一代在减

21、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部位的多少来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左表是鉴定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它们的染色体均是24对)之间的亲缘关系的实验结果。(“+”越多表示配对位点越多)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绳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

22、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6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7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 。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所改进后的步骤: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50.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人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

23、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51(1)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的一个切

24、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的切点。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答: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答: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52、 许多生物特别是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中,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111所示),这一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回答:(1)在图1-1-1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为什么?(2)出现如图1-1-1所示种群基因频

25、率出现较大波动的原因是由于随季节的变换,种群数量_导致的,这在生物进化上称为_。这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自然选择是否矛盾?为什么?(3)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性个体大多被杀死了,保留下来的大都是抗性个体,这是由于_的选择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的频率。而越冬后存活下来的个体中敏感性个体增多,导致下一代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升高,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_。(4)根据图示情况,下列应用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A采用增加同种农药的使用次数或使用量,杀灭害虫,防止形成抗药性纯系B在抗药性形成纯系以前,停止使用该农药,可使该抗药性基因减少甚至消失C同时使用某两种具有交互抗性的杀虫剂A和B(A选择形

26、成的抗性系用B就可把它们全部杀死,反之亦然) D交替使用杀虫剂A和B 53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的如抗寒、抗冻、抗盐、抗病虫害等的抗逆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抗逆性植物的出现是_的结果,其抗性基因的来源是_。(2)某种植物出现的抗逆性状,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_。(3)利用具有抗逆性的某野生植物培育抗逆性状的农作物,常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_、_。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该方法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点?图1-1-354在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经灭绝的剑尾动物。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与宽之比都进行了测量。这

27、一比值用值来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亿年时该动物的值的分布。在亿年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1-1-3中、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值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55长期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和过量使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病菌增加,到底是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选择,还是抗生素诱导细菌出现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有人设计如下实验(如下图1-1-4):CAB图1-1-4 在正常培养基A上接种某种细菌,使细菌繁殖,培养基密布菌落;将一个与培养皿内径相同的灭菌的绒布面按到细菌培

28、养基A上,使绒布面沾上细菌菌落;将绒布面按到一系列含青霉素的培养基B上,按时不要转动绒布面,以保证细菌在与培养基A的对应位置上;从A中找出与B部位相同的菌落,接种到有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结果都能生长。试回答:(1)该实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属于_培养基,细菌培养中的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_。(2)培养基A中的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表现为_ _。(3)实验结果说明_ _ _。其中抗青霉素基因位于细菌的_上,该基因的结构特点是_。56、某种子公司从外地引进一批小麦良种,经实验发现隐性纯合子稳定在0.01%。按规定,杂合子在2%以内才适合播种,请问此种子是否适合播种要求?57、图2-1-1是某一条大河两

29、岸物种演化的模型:甲乙乙乙图2-1-1丙丙 乙丙 丁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和_。(2)河东的乙物种迂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存在_。(3)假如迂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你判断物种丁是否是不同于物种乙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58镰刀型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现在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图2-1-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2-1-3(1)在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30、_,a的基因频率为_;B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a的基因频率为_。(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_,B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_。决定两地人群基因频率变化方向的是_ _。(3)如果在B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_。这说明突变的有利有害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_ _。5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绳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

31、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6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7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所改进后的步骤: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60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

32、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_ _,其产生的方向是_ 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4)已知果蝇短肢(d)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0

33、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短肢果蝇,那么短肢d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群体中Dd个体的频率是_。(5)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 _。(6)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经过长期的_隔离,常可达到_隔离。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若一旦发生了_隔离,就不会有_交流了。(7)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 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 61、在药品生产中

34、,有些药品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等,以前主要是从生物体的组织、细胞、血液中提取的,由于受原料来源限制,价格十分昂贵,而且产量低,临床供应明显不足。自20世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以来,人们逐步地在人体内发现了相应的目的基因,使之与质粒形成重组的DNA分子,并以重组DNA引入大肠杆菌,最后利用这些工程菌,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上述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请分析回答:在基因工程中质粒是一种最常用的 ,它广泛地存在于 细胞中,是一种很小的 分子。在用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DNA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工具酶是 和 。将含有“某激素基因”的质粒民入细菌细胞后,能在细菌细胞内直接指导合成“某激素”,则该激素

35、在细菌体内的合成包括 和 两个阶段。细菌中质粒能由一个变成两个,二个变成四个,质粒的这种合成方式在分子遗传学上称为 。在将质粒导入细菌时,一般要用 处理细菌,以增大 。 62、请阅读下列文字后回答:A有人把蚕的DNA分离出来,用一种酶“剪切”下制造丝蛋白的基因,再从细菌细胞中提取出一种叫“质粒”的DNA分子,把它和丝蛋白基因拼结在一起再送回细菌细胞中,结果此细菌就有产生蚕丝的本领。B法国科学家发现,玉米、烟草等植物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如加入“Fe”原子,就可以制造出人的血红蛋白,从而由植物提供医疗中所需要的人体血液。C瑞土科学家找到一个与果蝇眼睛形成有关的基因,将此基因注入果蝇幼虫不同

36、细胞以后,果蝇的翅和其它部位都长出了眼睛。为人造“器官”,供移植使用提供了可能。D1991年,我国复旦大学遗传所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用基因疗法治疗血友病的临床实验;我国科学家还将通过将高等动物生长激素基因称入泥鳅的受精卵,获得比普通泥鳅重三倍的在泥鳅。E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有关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等害虫毒杀效果高达80%100%。所有这些实验统称 工程,所有这些实验结果,有没有产生前所末有的新蛋白质? A段实验结果的细菌具有产生蚕丝的本领,说明 B段中玉米、烟草基因生产人类血红蛋白为什么要加入“Fe”原子? ;植物中含有类似人类血红蛋白基因,从进化上看,说明 。瑞士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我国“863”计划15周年成果展览中类似的实例是 。人类基因组测定了人体中 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D段中血友病基因疗法中有关的染色体是 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的大泥鳅称为 产品,你认为,此类产品的推广应做到 。“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表示为 。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