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389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设备管理理念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设备管理理念及内容,现代设备管理概念、职能及组织机构,设备全过程管理是设备的一生管理,包括设备引进阶段的前期管理,试生产阶段的初期管理,生产现场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包括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维修管理、(包括备件管理)、资产管理(包括台帐、档案、资料管理)、技术改造、报废管理。,现代设备管理概念及职能机构,现代设备管理运行的四维系统结构模式资源维 空间维 信息 设备 人工 现场 整机材料 能源 部件 资金 零件 反馈 规划 报废 选型 评价 认识 改造 招标采购 计划 修理 设计制造 控制 组织 维护 安装调试 实施 运行 功能维 时间维,我国现代设备管理提倡的理念与模式,“一、

2、二、三、四、五”“一”是指设备的一生管理,要对设备的功能、价值全过程进行全系统、全效率、全员的管理。“二”是指既要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又要降低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三”是指坚持依靠技术进步,贯彻预防为主,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我国现代设备管理提倡的理念与模式,“四”是指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五”是指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的职能,负责资产管理,使设备保持安全、稳定、正常、高效运转,满足生产需求。负责动力能

3、源等公用工程系统的 正常运转,保证生产需求。制订设备检修、改造、更新计划和设备的技术及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分析、维修、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保持设备的可靠性,发挥技术效能,产生经济效益。,设备管理的职能,负责设备的技术管理(包括机械、电气、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执行国家特种设备的安全、卫生、环保等规定。负责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参加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投产、维护、检修、改造、更新的全过程管理,并做经济技术分析评价。负责设备各种信息管理,包括设备资料、故障修理、检修改造、规范和制度。,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与模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如机械、电子、冶金、造纸、石化、纺织

4、、矿山、交通运输等。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根据设备管理社会化协作程度。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主要由以上等因素设置。有垂直集中式、矩阵式、精简史3种。,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与模式,垂直集中式,经 理,设备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科,机械科,动力科,计划修理改造车间,维修一车间,维修二车间,维修三车间,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与模式,矩阵式,企业领导层,设备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科,机械科,动力科,计划修理改造车间,一分厂设备部门,二分厂设备部门,三分厂设备部门,机械员,动力员,统计员,维修一班,维修二班,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与模式,精简式,企业领导层,设备主管,设备统计员,机械员,机械员,动力员,一分厂设备部门,二分厂设备部门,

5、三分厂设备部门,机械员,动力员,统计员,维修一班,维修二班,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设备前期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备件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前期管理子系统,设备前期管理子系统,设备选型设计,设备招标采购,设备合同管理,设备安装验收,设备使用初期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租赁,固定资产转让封存,固定资产报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档案管理子系统,设备档案管理子系统,设备基本档案管理,设备运行档案管理,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设备维护档案管理,设

6、备维修改造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子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子系统,设备润滑网络管理,设备润滑计划制订,设备润滑计划执行,设备点检网络管理,设备点检计划执行,设备点检计划制订,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运行管理子系统,设备运行管理子系统,设备运行参数管理,设备运行指标分析,设备故障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备件管理子系统,设备备件管理子系统,设备备件资料管理,设备备件计划管理,设备备件采购合同管理,设备备件库存管理,设备备件采购资金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维修管理子系统,设备维修管理子系统,设备维修计划管理,设备维修执行管理,设备维修材料管理,设备维修质量管理,设备维修合同管理,设

7、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概念与计价固定资产概念 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设备、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为固定资产,未作为固定资产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概念与计价固定资产计价1、购置时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购置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交纳的有关税款。如属于外商投资,采购国产设备,减去退税款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发生的费用。如属于专向贷款,包括贷款利息。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双方确认的价格(经中介机构评估)。4、融资租入的

8、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价值。5、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的改、扩建工程费用减去由于改、扩建发生的变价费用。,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概念与计价6、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的固定资产。7、以非货币性交易拨入的固定资产和发生的税费。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双方确认的价格(经中介机构评估)。8、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加上相应的费税。,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转移到生产成本和费用中的那部分损耗价值。2、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1)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2)实现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资金来源。(3)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会影响到企业的盈亏、成本、产品

9、定价。,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计提折旧的范围。(1)房屋、建筑物(2)设备设施、运输工具、模具工装等(3)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4)融资租入和以经营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不能计提折旧的范围。(1)房屋、建筑物以外不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计提完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4)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的土地,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的算法1、平均年限法。厂房、建筑物按50年寿命,平均每年折旧2%。北奔公司其他固定资产从2005年起,按12年使用寿命折旧,残值按5%,平均每年折旧7.91%。2、工作量法如汽车按行驶

10、里程,工程机械按使用台班等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设备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在使用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使用的固定资产3、已遭损毁,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4、其他实质上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5、以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维修费用1、维修费用的分类(1)备件与材料费用(2)维修人工费(3)维修停机损失费(4)维修资金储备费用2、设备维修费用指标评价(1)维修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率(2)维修费用占企业生产成本比率(3)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设备资产管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的主要

11、途径1、优化设计,提高制造质量,提高可靠性,延长设备及零部件使用寿命。2、正确操作使用、维护保养,避免非正常损坏。3、应用设备诊断技术搞好检修前的设备技术鉴定工作,拟订准确的设备维修内容,消除维修不足与过剩维修的可能性。4、根据维修项目内容,制订施工方案,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材料,统筹组织施工力量,最大限度地缩短检修工期。,设备资产管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的主要途径5、对更换拆下的零部件要认真检查测量,修旧利费,采取先进的技术修复,再利用,减少备品备件与消耗。6、对维修费用开支定期分析、统计、分解、考核,提高有关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档案与台帐管理1、设备的档案内容项目。(

12、1)设备制造完成后的内容,包括使用说明书、结构原理图、出厂合格证、精度性能检验、易损件清单、零件图、装箱单、随机附件与工具、安装图等。(2)设备投入试运行的内容,包括安装记录、试车验收记录、设备竣工图、备件目录及消耗与库存预测定额,设备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等。属于特种设备应有安全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批手续。,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档案与台帐管理1、设备的档案内容项目。(3)设备正常服役期的内容,包括设备日常运转情况记录、技术性能参数和精度定期检测记录、修理及更换备件竣工验收记录、修理费用与主要能耗与材料记录、结构或零件更改、改造、增减记录,设备事故报告记录和运行趋向分析,设备利用、停用、封存与启用记

13、录、设备报废记录。,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档案与台帐管理2、设备台帐的内容项目。(1)设备移交使用时应建立的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年月与编号、投入使用年月、使用单位和地点、资产编号、复杂系数、资产价值等。(2)设备使用后应继续补充的内容,包括设备资产折旧率、当期折旧额与累计折旧额、设备评估后变动的重置资产值、折旧资产值、设备改造或报废后的资产变动额、改造后与设备移交使用时的变动内容,资产报废后净值损失额和回收残值等。,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档案与台帐管理2、设备台帐的内容项目。(1)设备移交使用时应建立的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年月与编号、投入使用年月

14、、使用单位和地点、资产编号、复杂系数、资产价值等。(2)设备使用后应继续补充的内容,包括设备资产折旧率、当期折旧额与累计折旧额、设备评估后变动的重置资产值、折旧资产值、设备改造或报废后的资产变动额、改造后与设备移交使用时的变动内容,资产报废后净值损失额和回收残值等。,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1、设备性能状态统计与分析(1)设备完好率统计与分析 设备完好台数设备完好率=设备总台数(2)设备新度系数 期末设备净值总和设备新度系数=设备原值总和,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1、设备性能状态统计与分析(3)技术装备水平率 期末先进设备台数先进水平设备比率=期末设备总台数,设备资

15、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2、设备效能状态统计与分析(1)设备利用率 设备实际开动台时设备利用率=设备制度或计划工作台时(2)设备有效利用率 设备实际开动台时设备有效利用率=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2、设备效能状态统计与分析(3)设备可利用率 设备制度或计划工作台时-故障停机时间-修理停机时间=设备制度或计划工作台时(4)设备固定资产创工业增加值率 年工业增加值=年设备平均原值,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3、设备安全状态统计与分析(1)设备事故统计分析特大事故:修复费用50万以上、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2天以上、或造成车间供能中断1

16、周以上。重大事故:修复费用3万以上、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30分钟以上。一般事故:修复费用1000-30000万元、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30分钟以下。,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3、设备安全状态统计与分析(2)设备故障频率统计分析 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设备故障次数总和 故障次数总和故障频率=设备运行台数总和,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3、设备安全状态统计与分析(2)设备故障频率统计分析 事故故障停机时间总和事故故障停机率=制度或计划工作台时,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概述设备前期管理的概念设备全过程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包括可行性论证、规划、

17、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调试、验收等内容。后期管理包括使用、维护、检修、改造、报废等内容。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参与介入设备前期管理的前期条件1、统一思想认识。2、建立协调机构。3、临时组建工作组。如何做好设备前期管理工作,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规划按照企业经营发展的长、中、短期目标,结合基础设施条件,考虑设备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性,适宜性等。设备的设计、选型依据规划目标,结合基础设施条件,和设备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性,适宜性等,确定设备。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招标采购,签订合同,制造过程的监造,预验收,安装调试,验收。,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设备日常维护的内容检查、调整、润

18、滑、清洁、紧固。2、设备日常维护的程序化定人、定点、定量、定时、定路线、定标准、定记录。,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设备日常维护的培训教育目的使员工建立“自主”维护的理念。步骤:(1)初试清洁点检;(2)对设备问题根源公关(找出对策);(3)标准规范的初步编制;(4)点检实习;(5)自主点检;(6)整理整顿规范化;(7)自主管理的不断完善;,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点检制度与体系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专职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要严格执行点检标准,制订维修标准,编制点检计划、检修计划、管理检修工程,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维修费用的预算。点检按照设备机台、

19、路线、区域、规定的流程进行。专业点检员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掌握设备技术和管理标准,制订维修计划、材料计划、资金预算、分析故障及处理意见,提出改善设备管理的对策等,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点检制度与体系点检计划和作业卡制订日点检卡、周点检卡、定期点检卡和计划,使点检成为标准作业。,点检体系,点检体系,日常点检,感官点检,专业点检,重点点检,解体点检,精密点检,简易点检,技术诊断,故障分析,预防维修,寿命预测,精密测试,精度点检与性能指标控制,维护保养反馈,倾向性点检,设备原有状态,设备保持状态,设备的日常管理,关重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关重设备的划分依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价值、精密程度、复杂性

20、、可替代性等因素划分。关重设备成立维护小组,实行专机专责,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组成现场维护小组,按标准执行点检。由专业维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点检执行情况。关重设备现场设立标识,标明设备连续正常安全运转天数,实行目视化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对关重设备状态分析评估,提出改善措施或意见并实施。,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环境管理要求:清洁、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润滑良好、无跑冒滴漏。依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价值、精密程度、复杂性、可替代性等因素划分。关重设备成立维护小组,实行专机专责,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组成现场维护小组,按标准执行点检。由专业维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点检执行情况。关重设备现

21、场设立标识,标明设备连续正常安全运转天数,实行目视化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对关重设备状态分析评估,提出改善措施或意见并实施。,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环境管理(5S活动)培养员工良好的素质:(1)整理:物品登记和分类,保留有用的物品,废弃无用的物品,建立废旧物品处理程序。(2)整顿:存放达到定置、定量、标识清楚。(3)清扫:定要求,如定时间,定频次,定清洁度,解决松动、渗漏、缺损、缺损等问题等。(4)清洁: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保持成果。(5)通过持续检查、总结、评比、改进提高,最终达到提高职工素养,自主管理的目的。,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故障管理设备故障管理的基本程序:,设备故障

22、收集,设备故障统计,设备故障分析,设备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紧急修理,调查及修理记录,设备管理部门,设计制造商,改进设计,失效分析,设备故障统计,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事故管理设备的事故分类按经济损失分为:特大事故:修复费用50万以上、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2天以上、或造成车间供能中断1周以上。重大事故:修复费用3万以上、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30分钟以上。一般事故:修复费用1000-30000万元、或造成全公司供能中断30分钟以下。,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事故管理设备事故的分类按责任分为:责任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脱岗、修理不良等造成。自然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其他事故

23、:如设计、制造、检修等造成的零部件损坏或停机。,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事故管理设备事故的分析1、保护现场:详细记录、测量、拍照等2、组织专业人员查看事故现场,搜集调查整理记录资料3、拆卸损坏设备其他事故:如设计、制造、检修等造成的零部件损坏或停机。4、事故善后处理,设备的日常管理,设备的事故管理设备事故的处理1、事故上报,不同等级不同要求,报保险公司2、“四不放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不手处罚不放过,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不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3、事故处理资料归档,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的作用和目的1、减少摩擦和磨损2、冷却作用3、防止锈蚀4、冲洗污垢,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材料的分类1、液态

24、润滑油2、润滑脂3、固体润滑材料,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的分类1、液体摩擦润滑,接触面被润滑剂隔开2、半液体摩擦润滑,接触面突出部分有接触3、半干摩擦润滑,接触面部分凹谷有接触4、干摩擦,接触面没有润滑剂,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方式按对摩擦副供润滑油的性质1、无压润滑(靠润滑油自重)与有压润滑2、不回收润滑与循环润滑3、间歇润滑与连续润滑4、单独润滑与集中润滑按对供润滑油装置1、油杯式润滑(旋盖式、压注式、油芯式、针阀式等)2、压力润滑(油箱、泵、管路、阀、控制元件等),设备的润滑管理,润滑油的分类1、液体摩擦润滑,接触面被润滑剂隔开2、半液体摩擦润滑,接触面突出部分有接触3、半干摩擦润滑,接触面

25、部分凹谷有接触4、干摩擦,接触面没有润滑剂,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管理的主要内容1、润滑管理机构,设备管理部门,润滑主管人员,润滑油站点,供应部门,润滑材料库,废油再生,设备换油,设备加油,废油回收,化验室,质量管理部门,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管理的主要内容2、润滑管理职责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制订润滑油管理制度;审定润滑油品的消耗定额,制定年度用油计划,确定油品品种和代用油;监督润滑油的采购;包管、发放和使用,检查润滑油站及润滑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供应部门的职责:按计划采购供应润滑油;负责油品与器具的保管发放;按规定检验库存油品;负责废油回收、再生和报废。车间工段的职责:执行润滑制度;检查操

26、作、维修及专职人员润滑工作。操作、维修及专职人员职责:严格执行润滑制度;检查润滑状况;做好润滑记录。,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管理的主要内容设备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润滑油“三级过滤”: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设备故障的浴盆曲线,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事后维修坏了才修,不坏不修,对于非生产主流程,故障后在经济和生产经营上影响小的情况,最大限度使用直到寿命期,是最经济的维修手段之一,如照明灯这类设备。适用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低的设备,是早期生产设备维修的主要模式。,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预防维修通过周期性检查分析、制订维修计划坏了才修,不

27、坏不修,对于非生产主流程,故障后在经济和生产经营上影响小的情况,最大限度使用直到寿命期,是最经济的维修手段之一,如照明灯这类设备。适用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低的设备,是早期生产设备维修的主要模式。优点:大大缩短停机待修和修理时间,减少故障修理待机损失,精度下降导致质量损失,安全事故损失等。缺点:受检查手段、技术、经验等影响,计划修理内容不准,存在维修不足和过剩。,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计划维修是预防维修的主要形式,前苏联主要采取这种方式,我国在50-80年代也是主要采取这种方式。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修理,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维修周期,有大修(按8小时单班制满负荷,12年1次,成本如何计算

28、)、中修、小修。现在基本不采用中修,用小修加项修代替中修。小修周期根据设备情况确定。目前设备资产管理要求大修费用进入生产单位成本。优点:大大缩短停机待修和修理时间,减少故障修理待机损失,精度下降导致质量损失,安全事故损失等。缺点:受检查手段、技术、经验等影响,计划修理内容不准,存在维修不足和过剩。,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预知维修通过传感器或仪器仪表检测,分析确定设备故障,进行维修决策。优点:减少维修的盲目性,提高维修准确性和有效性。缺点:设备状态检测手段、技术和经验要求高,难以掌握。,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状态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是目前采用的最优化的维修

29、策略。不同的设备、同一设备不同的部位,根据各方面条件,分别采用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综合经济投入、对生产、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程度,考虑采取的维修决策。,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全员生产维护(TPM)20年代初期在日本推行。五个要素:1、以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2、设备一生全过程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系。3、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行(生产、维修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4、涉及每个员工,既从最高管理者到操作员工。5、通过自主的小组活动推动。以上要素组成“全员参与、全系统维修、全效率为目标的全员生产维护体系。,设备的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TPM推进的组织构架建立有力的推进组织机构,从公司的高层一层一层建立推进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对”TPM“的推进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