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239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X 页数:12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课件.ppt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前 言,非常感谢您购买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为了您能更好地使用该仪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一、特点,1.功能全面,科力达KTS-440 全站仪,除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外,还同时具有参数设置、,数据存储等功能,适用于进行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2.强大的内存管理,采用16M超大内存,可存储测量数据或坐标数据至少10万个,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内存管理,实现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传输。,3.绝对编码度盘,采用绝对数码度盘,无需初始化垂直角,仪器开机即可直接进行测量。即使,中途重置电源,方位角信息也不会丢失。,4.望远镜镜头更轻巧,新一代KTS-440 全站仪的望远镜在原有的基

2、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镜头更加小巧,更方便测量。,5.测量程序丰富,此新型全站仪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程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与特殊测量程序,可进行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放样、后方交会、面积测量,满足专业测量的要求。,6.中文界面和菜单自由定制,此新型全站仪采用大屏幕6行中文界面显示,字体清晰、美观。并允许用户,自由定制软键的功能,大大地方便用户操作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二、注意事项,1234567891011,严禁将仪器直接置于地上,以免砂土对仪器、中心螺旋及螺孔造成损坏。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

3、仪器,确定电源、仪器各项指标、功能、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测量。在烈日、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时,请务必在测伞的遮掩下进行,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度或损坏仪器。此外,在烈日下作业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照准太阳,若需要可安装滤光镜。全站仪是精密仪器,务必小心轻放,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潮、防尘。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相差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使用完毕,应用绒布或毛刷清除表面灰尘;若被雨淋湿,切勿通电开机,应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檫干,并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取下电池务必先关闭电源,否则会造成内部线路的损坏。将仪器放入箱内,必须先

4、取下电池并按原布局放置;如果不取下电池可能会使仪器发生故障或耗尽电池的电能。关箱时,应确保仪器和箱子内部的干燥,如果内部潮湿将会损坏仪器。若仪器长期不使用,应将电池卸下,并与主机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使用其他物品擦拭。仪器运输时应将其置于箱内,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放一些软垫。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水平微动螺旋,显示屏,三、仪器各部件名称粗瞄准器仪器中心标志物镜管水准器水平制动螺旋,

5、圆水准器圆水准校正螺旋整平脚螺旋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望远镜把手目镜调焦螺旋,电池锁紧杆电池KB-20A,望远镜调焦螺旋目镜垂直制动螺旋光学对中器垂直微动螺旋,键盘基座固定钮,数据通讯接口底板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四、键功能KTS-440 的键盘有28 个按键,即电源开关键1 个、照明键1 个、软键4 个、操作键10个和字母数字键12个。,空格键,电源开关键退出键回车键,软键F1-F4翻页键模式转换键,照明键退格键,电源开关键打开电源:按POWER关闭电源:按住POWER 3秒钟。照明键按打开或关闭显示屏幕照明。软键KTS-4

6、40显示屏幕的底部显示出软键的功能,这些功能通过键盘左下角对应的F1至 F4来选取,若要查看另一页的功能按FNC 功能键。仪器出厂时在测量模式下各软键的功能如下:第一页: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第二页:,第三页:,操作键:,数字输入模式下:,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字母输入模式下:,注:,字母数字输入的具体方法请参见下一节。,五、字符输入向KTS-440输入的工作文件名称、数据、代码等都是以字母或数字形式进行的。字母或数字输入模式的转换借助于SFT 键完成,当仪器处于字母输入状态时,“S”显示于显示窗右侧。字母输入模式 SFT

7、数字输入模式字母数字输入模式的操作如下所示:(例如:输入特征码JOBM2)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六、显示符号在测量模式下要用到若干个符号,这些符号及其含义如下:七、模式结构KTS-440的操作是在一系列模式下进行的,本章介绍不同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给出各模式下的菜单表。模式结构图状态显示,内存模式,设置模式,测量模式,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ZA 923625,测量.,PC,HAR 1203010,P1,斜距 ZA 切换 36 置角 参数,92,25,置零,坐标,放样,记录,1、模式图:(测量模式),记录,ESC,ESC,测量

8、,菜单,ESC,内存(存储模式),配置(设置模式),(记录模式)1.距离数据 JOB012.角度数据3.坐标数据4.测站数据5.注释数据6.查阅数据,(菜单模式)菜单(2)6.后方交会,内存1.工作文件2.已知数据,-3003P3高度,测量.,PC,-30,PPM 0测量.PC-303PPM 03PPMHAR 1203010 P2ZA 923625HAR 120301 0对边 后交 菜单,7.角度复测8.面积测量菜单(1)1.坐标测量2.放样3.偏心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状态屏幕)2004-10-20 10:00:48KTS-440仪器号:S12926版本:2004-1.02文件:J

9、OB01测量 内存 配置,设置(2)6.键功能设置7.仪器系统设置,3.代码设置(1)1.观测条件设置2.仪器参数设置3.日期、时间设置4.通讯参数设置,5.单位设置,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10,2、菜单表:,测量模式菜单,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11,记录模式菜单,内存模式菜单,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第一部分,测量前的准备,1、仪器开箱和存放开箱轻轻地放下箱子,让其盖朝上,打开箱子的锁栓,开箱盖,取出仪器。存放盖好望远镜镜盖,使照准部的垂直制动手轮和基座的水准器朝上,将仪器平卧(望远镜物镜端朝下)

10、放入箱中,轻轻旋紧垂直制动手轮,盖好箱盖,并关上锁栓。2、安置仪器将仪器安装在三角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应使用专用的中心连接螺旋的三角架)。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架设三角架,首先将三角架打开,使三角架的三腿近似等距,并使顶面近似水平,拧紧三个固定螺旋。使三角架的中心与测点近似位于同一铅锤线上。踏紧三角架使之牢固地支撑于地面上。,2、将仪器安置到三角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角架顶面上,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的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

11、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气泡居中。,1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利用管水准器精平仪器,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再次将仪器旋转90,重复步骤、,直到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6

12、、最后精平仪器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器气泡始终居中为止。1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3、电池的装卸、信息和充电电池的装卸 测量前请将电池充足电。取下机载电池时,必须先关掉仪器电源,否则仪器容易被损坏。,步骤,装上电池,1、将电池底部定位导块插入到仪器上的电池导槽内。2、按电池顶部的电池锁紧杆,听到咔嚓响声。,步骤,取下电池,1、按住电池顶部的电池锁紧杆。2、取出电池。电池电量信息,3:90100 电量充足,可操作使用。,2:5090,刚出现此信息时,电池尚可使用1小时左右;若不掌握已消耗的时间,测量.,PCPPM,-300,3ZA

13、923625,HAR 1203010,P1,斜距,切换,置角,参数,准备好备用电池或充电后再使用。1:1050 电量已经不多,尽快结束操作,更换电池并充电。0:010 此时到缺电关机大约可持续几分钟,电池已无电应立即更换电池并充电。注:电池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如:周围温度、充电时间和充电的次数等等,为安全起见,建议用户提前充电或准备一个充好电的备用电池。电池剩余容量显示级别与当前的测量模式有关。例如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电池剩余电量够用,但不能保证此电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也能用。因为距离测量模式耗电高于角度测量模式,当从角度模式转换为距离模式时,由于电池电量不足,有时会终止测距。电池充电注

14、意事项 电池充电应用专用充电器,本仪器配用KC-20充电器。充电时先将充电器接好电源220V,从仪器上取下电池盒,将充电器插头插入电池盒的充电插座,充电器上的指示灯为橙色表示正在充电,充电6小时后或指示灯为绿色表示充电结束,拔出插头。1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15,充电时注意事项,尽管充电器有过充保护回路,充电结束后应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要在0 45 温度范围内充电,超出此范围可能充电异常。,如果充电器与电池已连接好,指示灯却不亮,此时充电器或电池可能已经损坏,请找专业人员修理。,电池存放时的注意事项,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300500次,电池完全放电会缩短其使用寿

15、命。为更好地获得电池的最长使用寿命,请保证每月充电一次。,4、反射棱镜,全站仪在进行距离测量等作业时,需在目标处放置反射棱镜。反射棱镜有单(三)棱镜组,可通过基座连接器将棱镜组与基座连接,再安置到三角架上,也可直接安置在对中杆上。棱镜组由用户根据作业需要自行配置。,棱镜组的配置可参照下图所示:,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16,5、基座的装卸,拆卸,如有需要,三角基座可从仪器(含采用相同基座的反射棱镜基座连接器)上卸下,先用螺丝刀松开基座锁定钮固定螺丝,然后逆时针转动锁定钮约 180,即可使仪器与基座分离。,安装,将仪器的定向凸出标记与基座定向凹槽对齐,把仪器上的三个

16、固定脚对应放入基座的孔中,使仪器装在三角基座上,顺时针转动锁定钮约 180,使仪器与基座锁定,再用螺丝刀将锁定钮固定螺丝旋紧。,6、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地方,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17,

17、7、开/关机和测量前的准备,7.1 开/关机,开机,步骤,关机,按住POWER 3秒钟。,注:当需要更换电池时,显示窗将每隔 3 秒钟显示如下图所示的符号。此时应尽快停止工作,关闭电源,更换电池。,7.2 设置垂直角的倾斜改正,当启动倾斜传感器功能时,将显示由于仪器不严格水平而需对垂直角自动施加的改正数(按 SFT 后按)。为了确保角度测量的精度,倾斜改正必须选用“单轴”,其显示可以用来更好的整平仪器,若出现“补偿超限”,则表明仪器超出自动补偿的范围,必须人工整平。,KTS-440对竖轴在X方向倾斜而引起的垂直角读数误差进行补偿。,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步骤,设

18、置倾斜,有关其他参数的设置,请参见“19.1改变仪器参数”。若仪器没有整平,在测量屏幕可以看到设置倾斜改正类型的结果1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单轴,测量.,PCPPM,-300,3,ZA,补偿超限,HAR 1203010,P1,斜距,切换,置角,参数,注:,有关倾斜补偿的内容请参阅“7.8 说明:倾斜自动补偿”。有关仪器整平方法的内容请参阅“2、安置仪器”。,7.3 背景灯照明背景灯照明功能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步骤,背景灯照明开/关,1、按2、再按,打开照明。关闭照明。,7.4 设置仪器参数选择项在设置模式下,应使有关参数设置与观测条件相符。确认或改变仪

19、器参数选择项请参阅“19.1改变仪器参数”。表一:1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20,表二:,表三:,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21,7.5 仪器常数设置,按“20.8 仪器常数(K)”的方法可求得仪器常数值,仪器常数设置方法如下:,步骤,注:仪器的常数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设置好,用户一般情况下不要作此项设置。如用户经严格的测定(如在标准基线场由专业检测单位测定)需要改变原设置时,才可作此项设置。,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22,7.6 对比度设置,在“仪器参数设置”下可以对仪器的对比度进行设置,设置的方法如下

20、:,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23,7.7 设置日期和时间,在设置模式下可以设置或者显示日期和时间。,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7.8 说明倾斜自动补偿,当“,”符号出现在显示窗内时,表明倾斜传感器将自动对垂直角进行倾斜补偿。,如图:,视差的消除当观察者眼睛在目镜前轻微移动时,目标呈像与十字丝间出现的相对位移称为视差。视差会使读数产生误差,因此,观测前应通过对分划板调焦将视差消除。电源自动切断为了节约电能,KTS-440在停止操作30分钟后将自动切断电源。电源切断功能可在观察条件设置时关闭或打开,有关方法请参阅“19.1 改变

21、仪器参数”。利用倾斜显示整平仪器仪器的倾斜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依此可以进行仪器的精确整平,倾斜的测定范围为3。如下图:(按SFT 后按),测量.,PCPPM,-300,3ZA 923625,HAR 1203010,P1,斜距,切换,置角,参数,自动补偿值,X:,-00021,自动补偿值,X:补偿超限,若仪器没有整平,屏幕中显示“补偿超限”四字。2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第二部分,基本测量,本部分介绍在测量模式下的三种测量,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观测数据可记录到仪器内部存储器中,有关数据记录方法请参阅“17、记录模式下的数据记录”。测量模式屏幕:,

22、完成了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后,便可进行测量模式下的测量工作。,测量.,PC,-30,PPMZA 923625HAR 1203010,03P1,斜距,切换,置角,参数,8、角度测量本章介绍以下内容:8.1 两点间水平角的测量(水平角置零)8.2 将水平角设置成所需角度(水平角锁定)8.3 水平角显示选择(左角/右角)8.4 水平角复测8.5 坡度关于测量数据记录请参阅“17.2、记录角度测量数据”。测量之前请再次检查确认:1、仪器已精确整平2、电池已充足电3、垂直度盘指标已设置好4、仪器参数已按观测条件设置好8.1 两点间水平角的测量(水平方向置零)测定两点间的夹角,可将其中任一点的方向设置成零度。

23、2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步骤8.1.1 实例:两点间水平角的测量,(图1),(图2),步骤2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8.2 将水平方向设置成所需方向值8.2.1 利用置角功能设置所需方向值可以将仪器照准方向设置成任何所需方向值。步骤 输入规则:当角度值为903020时应输入90.3020。修改已输入的数据时,BS:删除光标左侧的一个字符。ESC:删除所输入的数据。停止输入操作:ESC,方位角计算:后视,(详见“10.2 方位角设置”),8.2.2 利用锁角功能设置所需方向值 利用水平角锁定功能可将照准方向设成所需方向值。27PD

24、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28,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 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水平角锁定功能锁角定义到键上。,步骤,在测量模式下显示出所需方向值,8.3 水平角显示选择(左角/右角),水平角显示具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即左角(逆时针角)和右角(顺时针角)。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左角(或右角)定义到键上。,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按右角,水平角显示由右角HAR形式转换成左角HAL,此时屏幕下方显示为左角形式。,二者的关系为:HAL=360-HAR,若再按左角,又转换成右角HAR形式

25、。同时屏,右角,测量.,PCPPM,-300,ZA 923625HAL 3293442,3P1,斜距,切换,左角,参数,幕下方显示变为右角。8.4 水平角复测水平角复测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角度测量结果。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测量模式的方法,将水平角复测功能定义到键上,然后再调用。步骤2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和值,400000,照准前视+确定照准后视+确定,次数 1均值 400000HAh 400000后视读数取消确定和值400000次数 1均值 400000HAh 00000前视读数取消确定,照准前视点后按确定,显示如右图所示。若

26、取消观测结果重新进行测量按取消 第二次照准后视点后按确定,显示如右图所示。第二次照准前视点后按确定,显示如右图所,示。两次测量水平角的累计值和平均值分别显示在第一行“和值”和第三行“均值”上,第二行为复测次数。若继续测量,请重复第4、5步。测量完成后按ESC 结束。,照准前视+确定,和值 800000次数 2均值 400000HAh 400000后视读数取消,确定,在水平角的复测中,即使设置了倾斜自动补偿为有效,仪器也不会对水平角进行倾斜补偿改正。最大重复次数:10次最大角度累计值:359959598.5 坡度KTS-440可按形式显示坡度。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

27、绍的方法将ZA/功能定义到键上。步骤30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按ZA/,显示由垂直角转换成坡度“V”。,若欲恢复垂直角显示再按一次ZA/。,ZA/,测量.,PCPPM,-300,3,V,-4.55,HAR 302518,P1,斜距,切换,ZA/%,参数,坡度显示范围:100 以内 当垂直角格式设为“水平0”或者“水平090”时,“ZA”显示为“VA”。9、距离测量 本章介绍有关距离测量的内容。进行距离测量之前应首先完成9.1 和9.2中介绍的准备工作。,9.19.29.39.49.5,距离测量参数设置返回信号检测距离和角度测量测量数据调用向计算机输出距离测量数据

28、,9.1 距离测量设置进行距离测量之前设置好以下参数:大气改正棱镜常数改正测距模式,说明,大气改正,全站仪所发射的红外光的光速随着大气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而改变,本仪器一旦设置了大气改正值,即可自动对测距结果实施大气改正。改正数公式如下:,PPM=273.8-,0.2900 气压值(hPa)1+0.00366 温度值(),若使用的气压单位是mmHg 时,按:1hPa=0.75mmHg进行换算。3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不顾及大气改正时,请将PPM值设为零。KTS 系列全站仪标准气象条件(即仪器气象改正值为0时的气象条件):气压:1013 hPa温度:20,说明,距离

29、测量模式,下面给出利用棱镜测距时,不同测距模式下的测量时间和距离值的最小显示。精测精度:(2+2ppmD)mm(D为距离km),测量时间:最小显示:跟踪测量测量时间:最小显示:,3秒1mm1秒10mm,距离测量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及内容:3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注:温度输入范围:-30+60(步长0.1)或 22+140(步长0.1)气压输入范围:560 1066hPa(步长0.1hPa)或 420 800mmHg(步长0.1mmHg)或16.5 31.5inchHg(步长0.1inchHg),大气改正数PPM输入范围:-999+999 PPM,(步长1 PPM

30、),棱镜常数PC输入范围:-99mm+99mm(步长1mm)9.2 返回信号检测 返回信号检测用于检查经棱镜反射回的光信号是否足够强,这对长距离测量尤其有用。返回信号检测可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以下几种情况除外:正在测距过程中正在进行后方交会计算正在显示圆水准器步骤3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9.3 距离和角度测量 KTS-440可以同时对角度和距离进行测量。如需记录测量数据请参阅“17、记录模式下的数据记录”。进行距离测量之前请检查:1、仪器已正确地安置在测站点上2、电池已充足电3、度盘指标已设置好4、仪器参数已按观测条件设置好5、大气改正数、棱镜常数改正数和测距模

31、式已正确设置6、已准确照准棱镜中心,返回信号强度适宜测量,步骤,距离类型选择和距离测量,3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进行重复测距结束后,显示距离值的平均值。若按停止停止测距,显示最后一次的测距结果。,测量.S-A,PCPPM2.645 m,-3003,ZA 923625HAR 302518,斜距,切换,置角,参数,在N次精测模式下,仪器在完成指定测距次数后,显示出距离值的平均值“S-A”。距离和角度的最新一次测量值将被存储在寄存器中,直到关闭电源才消失。这些存储于寄存器中的距离、垂直角、水平角、坐标值可以被调阅,使之显示在显示窗上,而且距离测量值可以通过按切换使之

32、在斜距、平距、高差间进行转换。关于测量数据调阅的方法请参阅“9.4 最新测量数据调阅”。如果测距模式设置为单次精测和N次精测=N,则完成指定的测距次数后将自动停止。9.4 最新测量数据调阅距离和角度的最新一次测量值将被存储于寄存器中,直到关闭电源才消失。这些存储于寄存器中的距离、垂直角、水平角、坐标值可以被调阅,使之显示在显示窗上,而且距离测量值可以通过按切换使之在斜距、平距、高差间进行转换。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最新功能定义到键上。步骤3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36,9.5 向计算机输出距离测量数据,距离测量时的数据可以

33、方便快速地输出到计算机上。,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输出功能定义到键上。,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距离测量完成时仪器发出一短声响,并将测,得的距离(S)、垂直角(ZA)和水平角(HAR)值显示,出来。接着仪器向计算机输出距离测量结果。若,选用了重复精测模式,按停止键可停止测量。,测量.,PCPPM,-300,S,1234.456 m,3,ZA 895954,HAR 1173150,P1,斜距,切换,输出,参数,注:若在第2步操作中选取了“2.角度数据”则显示窗内所显示的角度值将向计算机输出。10、坐标测量在预先输入仪器高

34、和目标高后,根据测站点的坐标,设置后视点方位角,便可直接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后视方位角可通过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后,照准后视点进行设置。坐标测量前需做好如下准备工作:设置测站设置方位角关于坐标格式的设置,请参阅“7.4设置仪器参数选择项”。10.1 测站数据输入开始坐标测量之前,需要先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和目标高。仪器高和目标高可使用卷尺量取。坐标数据可预先输入仪器。测站数据可以记录在所选取的工作文件中,关于工作文件的选取方法请参阅“16.1 选取工作文件”。3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坐标测量也可以在测量模式第3页菜单下,按菜单进入菜单模式后选“1.坐标测量

35、”来进行。步骤注:坐标输入范围:,-9999999.999至 99999999.999(m)仪器高输入范围:-9999.999至+9999.999(m)目标高输入范围:-9999.999至+9999.999(m),或-9999999.999 至 99999999.999(ft)或 9999.999 至+9999.999(ft)或 9999.999 至+9999.999(ft),中断输入按ESC(返回测站数据输入屏幕)从内存读取坐标数据:按取值(详见后面的“读取预先存入的坐标数据”)存储测站数据:按记录(详见“17.4记录测站数据”)3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39

36、,10.1.1 读取预先存入的坐标数据,若希望使用预先存入的坐标数据作为测站点的坐标,可在测站数据输入显示下按取值读取所需的坐标数据。,读取的既可以是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也可以是所指定工作文件中的坐标数据。注:这里所说的指定工作文件,并不是在内存模式下所选取的工作文件,而是在设置模式下,“1.观测条件设置”中所指定的读取坐标工作文件。,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0,10.2 方位角设置,在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后,便可计算并设置测站点到后视点方向的方位角。照准后视点,通过按键操作,仪器便根据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自动完成后视方向方位角的设置。,步骤,PD

37、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是,坐标测量,1.观测2.设置测站3.设置方位角,照准后视点后按 是,结束方位角设置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注:从内存读取坐标数据:,测站点坐标数据读取:使光标位于N0或E0或Z0上后按取值。后视点坐标数据读取:使光标位于NBS或EBS或ZBS上后按取值。10.3 坐标测量在完成了测站数据的输入和后视方位角的设置后,通过距离和角度测量便可确定目标点的坐标。未知点坐标的计算和显示过程如下:测站点坐标:(N0,E0,Z0)仪 器 高:棱 镜 高:,高,差:Z,仪器中心至棱镜中心的坐标差:(n,e,z)未知点坐标:(N1,E1,Z1)N1=N0+nE1

38、=E0+eZ1=Z0+仪器高+z 棱镜高4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2,测量数据可记录于所选的工作文件中。工作文件的选取请参阅“16.1选取工作文件”。进行坐标测量之前请检查:,1、仪器已正确地安置在测站点上2、电池已充足电,3、度盘指标已设置好,4、仪器参数已按观测条件设置好,5、大气改正数、棱镜常数改正数和测距模式已正确设置6、已准确照准棱镜中心,返回信号强度适宜测量7、10.1和10.2中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3,在记录坐标数据时,应注意:输入的最大点号长度是14字符,最大代码长度是14字符,代码

39、预先输入方法见说明“16.6 输入特征码”。,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第三部分,高级测量,本部分介绍:放样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后方交会测量和面积计算的内容和方法。11、放样测量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定出所要求的点。在放样测量中,通过对照准点的水平角、距离或坐标的测量,仪器所显示的是预先输入的待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显示值=实测值 放样值放样测量使用盘左位置进行。放样的步骤:1、设置测站点2、设置后视方位角,3、输入放样数据,分两种方式:,A、输入距离和角度B、输入放样点的坐标(Np、Ep、Zp),此时仪器会自动计算出测站到放样点的距离和角度,4、进行

40、放样,有两种途径:,A、在“2.放样”界面设置好以上数据后,直接按确认开始放样B、设置好以上数据后,退回到放样菜单屏幕,选择“1.观测”进行放样。11.1 距离放样测量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4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在菜单模式下选取“2.放样”也可以进行放样测量。步骤,(图1),(图2),4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按ESC 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ESC,放样1.观测,2.放样3.设置测站,4.设置后视角5.测距参数记录测量的点的坐标

41、:记录放样测量模式选取:每按一次切换,放样测量模式变化如下:斜距 平距 高差 坐标 悬高斜距:斜距放样测量平距:平距放样测量高差:高差放样测量(仪器高标志与棱镜中心之高差)坐标:坐标放样测量(见“11.3坐标放样测量”)悬高:悬高放样测量(见“11.2悬高放样测量”)注:只有直接输入放样距离后,才能使用斜距、高差、悬高放样测量。11.2 悬高放样测量悬高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设定出由于位置过高或过低,而无法在其位置上设置棱镜的所要求点。步骤4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49,11.3 坐标放样测量,坐标放样测

42、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定出其坐标值为已知的点。,在输入放样点的坐标后,仪器自动计算出所需水平角和平距值并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根据全站仪显示的角度和距离差值指挥棱镜移动,便可设定待放样点的位置。,在菜单模式下选取“2.放样”也可以进行坐标放样。,预先输入仪器的坐标数据可以通过调取作为放样点的坐标。为进行高程Z坐标的放样,请输入正确的仪器高和棱镜高。,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0,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按ESC 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从第4步开始放样下一个点。,ESC,放样1.观测,2.放样3.设置测站,4.设置后视角5.测距参数 注:

43、当第5步计算的放样距离大于900000.000 m时,将显示“错误数据”的提示,因此应特别小心。11.4 测距参数设置该功能用于设置距离测量的参数,包括温度、气压、大气改正数、棱镜常数改正值和测距模式。测量前,用户应设置好该项中的各参数。步骤 设置方法及内容:5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2,注:温度输入范围:-30+60(步长0.1)或 22+140(步长0.1)气压输入范围:560 1066hPa(步长0.1hPa)或 420 800mmHg(步长0.1mmHg),或16.5 31.5inchHg(步长0.1inchHg),大气改正数PPM输入范围:-999+

44、999 PPM(步长1 PPM)棱镜常数PC输入范围:-99mm+99mm(步长1mm),12、偏心测量,偏心测量用于测定测站至通视但无法设置棱镜的点、或者测站至不通视点间的距离和角度。测量时,将棱镜(偏心点)设在待测点(目标点)附近,通过对测站至棱镜(偏心点)间距离和角度的测量。来定出测站至待测点(目标点)间的距离和角度。,下面介绍仪器提供的三种偏心测量方法:,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3,进行此项操作,应首先按“19.1.1 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偏心功能定义到键上。在菜单模式下选取“3.偏心测量”也可以进行偏心测量。偏心测量所用的测距模式与在偏心测量前所

45、用的测距模式相同。,12.1 单距偏心测量,单距偏心测量应将偏心点(棱镜)设在目标点的左侧或右侧,或者前侧或后侧。当偏心点设在目标点的左侧或右侧时,应使偏心点和目标点的连线与偏心点和测站点的连线间的夹角大致为90;当偏心点设在目标点的前侧或后侧时,应使之位于测站点与目标点的连线上。,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4,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5,注:第4步中 偏距输入范围:9999.999 m 输入单位:0.001 m,偏心方向指针:,目标点位于棱镜点的右侧目标点位于棱镜点的左侧目标点位于棱镜点的前侧目标点位于棱镜点的后侧重新观测偏

46、心点:观测,12.2 角度偏心测量,角度偏心测量应将偏心点(棱镜)设在尽可能靠近目标点的左侧或右侧的位置上,并使,二者目标高相同。,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6,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7,12.3 双距偏心测量,双距离偏心测量需要在过目标点的直线上设置两个偏心点(棱镜1和棱镜2),通过对两,个偏心点的测量,在输入偏心点2与目标点的距离后便可确定目标点的位置。,注:,1、双距偏心的偏距是在由目标点引出的直线上设置偏心点1和偏心点2后,由偏心点2,和目标点间的距离确定的。,2、需要量测目标点与棱镜2之间的距离。,PDF 文件使用

47、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58,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偏心距输入范围:9999.999 m,最小输入单位:0.001 m,放弃结果重新观察:否将结果存入工作文件:记录(详见“17.3记录坐标测量数据”)13、对边测量对边测量用于在不搬动仪器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某一起始点(P1)与任何一个其它点间的斜距、平距和高差。5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在测量两点间高差时,将棱镜安置在测杆上,并使所有各点的目标高相同。在菜单模式下选取“4.对边测量”也可以进行对边测量。13.1 多点间距离测量,步骤,测量多点间的距离,60PDF

48、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1,13.2 两点间的坡度,起始点P1与任一点P2间的坡度可以用形式显示出来。,13.3 改变起始点,最后测量的目标点可以改变为后面测量的起始点。,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2,14、悬高测量,悬高测量用于对不能设置棱镜的目标(如高压输电线、桥梁等)高度的测量。,目标高计算公式:,Ht=h1+h2,h2=Ssinz1 Ctgz2 Scosz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3,进行悬高测量时,不论选用何种测距模式,初次测量时间为0.7秒,其后每间隔0.5秒,测一次。,进行此项操作,应

49、首先按“19.1.1键功能分配”中介绍的方法将悬高功能定义到键上。在菜单模式下选取“5.悬高测量”也可以进行悬高测量。,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4,15、后方交会测量,后方交会通过对多个已知点的测量定出测站点的坐标。,KTS-440通过观测2-9个已知点便可计算出测站点的坐标。,1 可测距时,最少观测2个已知点。2 无法测距时,最少观测3个已知点。,后方交会测量也可在菜单模式下选取“6.后方交会”来进行测量。已知点的坐标可以从预先输入的坐标数据中读取。,输入的已知点的坐标可以记录到内存中,所选工作文件中的数据也可以用来计算测站点,的坐标。工作文件选取见“1

50、6.1 选取工作文件”。后方交会测量完成后,目标高将恢复其原值。,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65,步骤,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放弃计算结果停止观测:ESC,放弃计算结果重新观测:重测,(详见后面的“重新观测”),放弃计算结果增加已知点:加点采用计算结果并记入工作文件:记录(详见“17.3 记录坐标测量数据”)(需要定向设置方位角按确定),否则按ESC15.1 重新观测重新观测可以从第1已知点开始,也可以仅对最后的已知点进行重测。6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用光标选取“1.第一点开始重测”或“2.最后点重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