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249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物质的特性-章节复习,蔗糖由小颗粒构成,颗粒更小,分散到水中,看不到,蔗糖消失了吗?证据?,更小的微粒,1、物质都由大量的微粒构成的。,一、物质的构成,水 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蔗糖 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水 分子,蔗糖 分子,酒精 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酒精分子,氧气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物质,氧气分子,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二、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1)分子间的空隙:气态液态固态,(2)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是:,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扩

2、散现象,3、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热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弹簧测力计示数_,变大,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拉伸时表现为引力,当压缩时表现为斥力,压缩气体体积到一定程度,很难压缩,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易错点1 对分子运动中分子的界定,2023/1/10,2023/1/10,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1)物体所含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水的质量其实就是所有水分子质量的。,总和,2)科学中质量区别生活中的质量(产品质量),3)在生活中人

3、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科学中都统一叫质量。,2、质量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生活中还有:公斤、斤、两等。,1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 克=1000 毫克,1878年,用铂铱合金制成“国际千克原器”(圆柱体,高、直径都为39mm),讨论下列物体的质量如何改变?,改变形状,2050,水结成冰,从地球带到月球,当物体的 发生改变时,质量不变。,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即物体的质量是由_决定的,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二、测量质量的工具,杆秤,托盘天平,案秤,电子天平,体重秤,1、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1)

4、选正确: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调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游码恢复平衡。,3)称量,4)读数: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5、整理,天平是测量物体的 的仪器。,质量,例1:用托盘天平按正确的使用方法测量 物体的质量时,如图 所示,则被测物体 的质量为_。,20克 10克,游码读数看左边,32.4克,3.定量称出25克水的质量:,特殊测量方法:,1.测液体的质量:,2.称出5克食盐,调节天平平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在右盘放砝码5克,在左盘加减食盐至天平平衡,所得食盐质量是5克。,4、你能用天平测出一枚回形针的

5、质量吗?,1、称量前,调节天平时,若指针偏左怎么办?2、测量时,若指针偏左怎么办?何时移动游码?,5、砝码生锈,称量会?,4、天平用久了,砝码磨损,称量偏大还是偏小?,6、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用此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称量会?,3、如果砝码和物体左右位置放反了,偏大,偏大,(4)小马纠正了上述错误,这是他测量苹果质量的一个情景,其中错误的操作是。,例2.小马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玩具苹果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该苹果的质量是_g,(2)后来发现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就处于上图所示的位置,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线,则他测量的苹果实际质量为_。,33.2,30g,

6、(3)后来又发现所用砝码的生锈了,则他的测量值比实际_。,偏小,称量过程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72.72.7,7.97.97.9,8.98.98.9,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一种特性。,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2、密度的表达式:,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读作:克每立方厘米,kgm-,1克/厘米3,=千克/米3,1000,2.7103 kg/m3=_g/cm3,2.7,7.9

7、 g/cm3=kg/m3,7.9103,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形状、质量、体积无关,是定值。,4、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定值,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改变而改变。,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密度将。一块铁块制成铁锅,铁的密度将。,不变,不变,(4)气球受热后,膨大了,气球内的空气密度。,5、温度、状态、压强(尤其是气体)会影响物质的密度,(1)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密度。,(2)一瓶氧气瓶病人用掉一半,剩下在钢瓶中的氧气 质量,体积,密度。,(3)压缩针筒内的空气,针筒内的空气质量,体积,密度。,不变,变大,变小,变小,不变,变小,不变,变小,变

8、大,变小,一、测固体(如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2.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1,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到达刻度 V2,4.石块的密度:,二、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2.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量筒内 盐水的体积 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4.盐水的密度:,易错点 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2023/1/10,有关密度图像的分析,1.如图为质量体积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A物质的密度 A=克/厘米3,A、B、C三种物质 密度大小的关系是。,当体积为2

9、0厘米3时,mB=克,mC=克;,0.6,C,B,A,20,30,A物质与C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C=。,2:5,1、酱油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大。如图是小明妈妈刚从超市买来的 酱油,瓶内酱油的质量_500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问用这个瓶子能 否盛得下1千克的酒精?(酒精:0.8103千克米3),不能装下,同一容器,能不能装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大。,3.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装下1kg的()A.汽油 B.酒精 C.水银 D.盐水,CD,例2.在测定液体的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

10、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试求:液体的密度。,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位传向低温部位的现象,一、热量(Q),1、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符号Q),单位:焦耳(J)、常用(kJ),2、热传递:,(1)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2)热传递规律,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二、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2.把一壶20 水和50的水,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如何判断出?,1.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如何判断?,温度升高的多少,质量的大小,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

11、多。反之,温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物体吸收的热量多少跟 和 都有关系。,质量 升高的温度,(温度的变化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的种类,加热时间的长短,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由于酒精灯相同,加热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多,物体吸收的热量也越多。,水、砂石质量相同,相同的酒精灯,数据分析:1.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升温较快的是,,2.要使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加热时间较长的是,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砂石,水,水,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水的吸热能力强,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反映了物质的吸

12、热(放热)的本领,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并不相同的;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热量也不相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叫比热容,简称比热,2、比热容,比热较小,比热较大,吸热本领强-比热大,2)物质比热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升温快、降温也快),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位置、吸放热的多少、温度高低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例.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几组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数据分析:,1.本实验用 来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2)(3)实验组可得出结论:。,3.综合数据分析: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等 因素有关

13、。,加热时间长短,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大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物质的种类、升高温度,4)水的比热最大。(水吸热本领强,温度变化慢),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同。,1)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的。,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位置、吸放热的多少、温度高低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海水很凉,沙子很烫,沙子变凉了,海水很暖和,因为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温较小;沙石的比热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温较快,所以,中午时海水凉沙子烫。,中午,傍晚,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滩上沙子的温度不一样?,4、利用比热特性解释一些现

14、象,固,液,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物态变化,凝华(放热),升华(吸 热),物质三态,自下而上,水浴法,海波,石蜡,一、晶体熔化的条件:,二、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无熔点,三、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凝固?,晶体熔化的图象,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晶体凝固的图象,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有一定的熔点,没有一定的熔点,有一定的凝固点,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甲,乙,丙,丁,固体的熔化、凝固规律,固体,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热量,温度_.,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热量,温度_.,在凝

15、固过程中,要不断_热量,温度_.,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_热量,温度_.,吸收,吸收,放出,放出,保持不变,保持不变,持续上升,持续下降,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_.,相同,固体,晶 体:,非晶体:,固体分类,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物质的特性),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冰的熔点是:0,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明矾、各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三、晶体凝固规律,1、凝固是熔化的 过程。,逆,2、凝固都要 热。,放,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不变,凝固点,4、凝固过程中处于 状态。,固液共存,5、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16、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还要继续放热,(必须存在温度差),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放热、温度降低,固体放热降温,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温度升高的是_段,温度不变的是_段,AB段处于_状态,BC段处于_状态,CD段处于_状态,吸热的是_段。,(1)由图判断出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熔化时间是_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_。,乙,210,非晶体,AB、C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3,AB、BC、CD,物质三态,例 题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冲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

17、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时间,温度,A,B,C,D,读题时,抓关键词,D,例 题2,3,阅读下表这些物质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煤油的熔点比固态水银熔点_.(填高/低)(2),-20时,煤油处于_态.(3),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某地室外气温可达-50,此地气象站冬天应使用_温度计,因为该物质的凝固点较低,在此地的低温环境下不会凝固.,液,酒精,高,3,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解析:下雪是凝固或者凝华过程,放出热量;化雪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我的眼镜怎么了?,眼镜变模糊过程中涉及了哪些科学

18、知识?,汽化、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沸腾: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二、汽化的方式之一:蒸发,1、蒸发:,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蒸发的实质吗?,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组成液体的大量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处在液体表面的分子,就容易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中。,c、比较缓慢的一种汽化现象,2、蒸发的特点:,a、在任何温度下,b、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的,3、蒸发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在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在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在液体表面积、液体表

19、面空气流动相同时,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实验结论】,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沸腾时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腾实验,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是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2、沸腾的特点,a、在一定温度下;,b、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c、剧烈的汽化现象;,d、沸腾时,温度不变。,3、沸腾的条件,(1)达到一定温度(沸点);,(2)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曲线,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C),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a.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b.液体的沸点与液

20、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低沸点物质:液态氨、氧、氮、氢、氦 常温下呈什么状态?,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蒸 发,沸 腾,不同点,相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蒸 发,沸 腾,不同点,相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液体温度 的变化,方 式,内 容,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液体表面和内部,液体表面,缓慢,剧烈,温度降低,温度不变,都是吸热的汽化现象,液化方法2:压缩体积,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吸热),液态,气态,窗玻璃上的水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水雾”。,液化要放热。,气体

21、液化的方法:,记住:所有的“白气”、雾、露等现象都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降低温度使汽体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压缩体积使汽体液化(增大压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一、升华与凝华,1、升华:,凝华:,(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固态钨,钨蒸气,固态钨,3、常见的凝华现象,(1)冰窗花,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思考:冰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内侧,(2)有微风的且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 是如何形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二、升华吸热降温的应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

22、低,,1.干冰营造的舞台效果(“白雾”),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而呈白雾。,升华吸热过程,升华要从周围或自身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升华有致冷作用。,云,雪(冰),露,雾,雨,霜,(液化),(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凝华),物质三态,判别下列常见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1、从冰柜里拿出一支棒冰,一会儿,发现棒冰纸上结了一层白霜(凝固)2、剥开纸,棒冰周围冒“白气”(汽化)3、把棒冰放在杯里,一会儿,冰化了(液化)4、气温低于0的冬天,即使没有阳光,晾在室外结了冰的衣服仍会干(熔化),固,水蒸气,凝华,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固-液:熔化,固-气:升华,关键:

23、搞清始、末状态,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关于蒸发和沸腾的问题,C,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A也熔化一半 B不熔化 C无法判断,熔化和沸腾条件的问题,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满足了晶体熔化的一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另一个条件是否也满足呢?,不能继续吸热,没有温度差,B,易错点3 对沸腾条件的认识,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可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于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

24、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的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C,例 题4,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判断气体中沸点越高,越容易液化沸点越低,越难液化,142016年8月10日中国发射了一颗特别的卫星“天眼”少年飒(SAR),这是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架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来_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5今年暑假,浙江部分地区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汽化,吸收,液化,升华,3、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25、)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油层阻碍了水分的蒸发 D、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解暑降温 B、为了寻欢作乐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新奇美观,A,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块拉成铁丝、冰雪融化、酒精挥发、矿石粉碎等,钢铁生锈、食物腐败、橡胶老化、酒精燃烧、木炭燃烧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凝固点、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等,三、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质变化(过程),物质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性质描述时往往有:“能”、“具有”、“可以”、“易(或不易)”。,1)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属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例、将下列变化或性质进行分类 A木材做成各种家具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湿衣服变干 D苹果烂了 E氧化镁是白色粉末 F肥皂呈碱性 G汽油能燃烧 H酒精易挥发,F、G,B、E、H,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