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358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3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第十章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1.1 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1.2 基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1.3 垄断与金融资本的统治1.4 垄断与资本主义矛盾,1.1 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具体内容包括: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炼钢技术的革命和进步,酸性转炉炼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第二次工业革命”词条,尼古拉特斯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第二次工业革命”词条,戈特利布戴姆勒,弗里德里希维勒,1.1 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影

2、响,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诞生了诸如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电力工业等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钢铁、石油、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人造橡胶等成为主导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出现了大型企业组织,其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企业的规模。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迅速向生产集中转变,企业之间的兼并和合作成为发展趋势,生产集中和大规模生产体制初露端倪。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升了后发国家如美、德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垄断的形成奠定了物质条件。,第二次技术产业革命与垄断的产生:以19世纪中叶美国铁路业为例,资本规模大:在美国,即使是经过西部、南部较偏远地区的一些线路,资本

3、额也很少有低于200万美元的,一般都在500万美元以上。美国一批巨型铁路公司,像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等,当时的资本额已达数千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巨。与此相比较,同一时期内,只有少数较大的纺织厂、炼铁厂和金属加工厂的资本额超过了100万美元。管理复杂:以一条30英里至50英里长且运输量颇大的早期铁路来说,大约需要1名主管、50名工人,并设1名经理负责铁路的各项主要职能:交通运输业务、铁路保养、机车与车辆的维护等。随着大型铁路的出现,还需要协调在地理上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分支机构,管理的成本会更大。,1.2 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垄断的另一推动力:经济危机,1873

4、年和1900年马克思: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资本家彼此竞争着,竞争者逐渐变成垄断资本家。并购是实现资本集中和垄断的重要途径,通常有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三种方式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和康采恩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并购与垄断,企业并购的分类方法有很多,通行的办法是根据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所处的行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一是横向并购,指在同一个地区或同一市场上,处于同一行业、同一生产阶段、生产同质商品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二是纵向并购,指并购双方有紧密的供方和需方的关系,纵向并购发生在处于连续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又分为向前和向后并购。三是混合

5、并购,涉及具有不相关经营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并购。,1.3 垄断和金融资本的统治,银行资本日益强大: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寡头形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大大加强并加速了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银行业与工商业资本的界限事实上很难划清,如:洛克菲勒集团和摩根集团,讽刺美国垄断资本家的漫画,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托拉斯帝国主义”词条,拓展: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业和塑造了慈善事业现代化结构而闻名。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历史

6、上的第一位亿万富豪与全球首富。1914年巅峰时,其财富总值达到美国GDP的2.4%(9亿美元,美国GDP365亿美元),折合今日之4000亿美元以上。,1.4 垄断与资本主义矛盾,垄断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形成后,生产社会化有了巨大进展,甚至连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也社会化了。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垄断控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流通,垄断资本家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利益,阻碍技术进步,降低了经济效率。与此同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列强之间的对立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节 美国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

7、新政,2.1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与柯立芝繁荣2.2 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的理论解释2.3 罗斯福新政与混合经济的形成,2.1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与柯立芝繁荣,约瑟芬贝克表演查尔斯顿舞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代表之一,2.1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与柯立芝繁荣,1923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高涨,被称为“柯立芝繁荣”美国的人均GDP从1921年到1929年增加了42%平均失业率小于5%基本实现财政盈余股票和房地场市场异常繁荣,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美国第30任总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柯立芝“词条,2.1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与柯立芝繁荣,除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之外,柯立芝繁荣还有一

8、些其他原因:汽车产业的兴起;新型信贷方式的出现,导致了消费革命;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也起到了拉动效应。,1919款福特T型轿跑车,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福特汽车“词条,2.2 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的理论解释,股市繁荣时代的结束:1929年9月和10月,2.2 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的理论解释,1929年到1932年大危机的影响:美国制造业下降一半;用GDP衡量的名义收入下降45.6%;9000多家银行倒闭,同1921年相比减少1/3以上;商业和市场信心崩塌,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19101960年失业率其中大萧条(19291939)的年份最为显著。

9、,2.2 经济大危机及其原因的理论解释,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西方经济学家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美联储收紧银根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以凯恩斯代表的制度分析认为大危机的主因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但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结构分析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潜伏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严重的结构性失调,体现在新兴工业、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另外,还有学者从从大财团垄断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美国对外经济不平衡、国际金融环境,以及非理性繁荣等方面进行分析。,罗斯福

10、新政,一般指1933年到1939年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政策总称。1933年到1935年年初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复兴和救济;1935年到1939年的第二阶段,主要意图在于制度改革。新政期间,共颁布了700多条法令,涉及整顿金融财政,调整工业生产和节制农业发展等多个方面。,2.3 罗斯福新政与混合经济的形成,罗斯福总统于1935年8月14日签署社会保障法案。,拓展:第一次大战期间各国放弃金本位,英国于1914年8月宣布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自由流通和出口;法、德、意、俄等国相继效仿,美国1917年10月夜实行非经许可不准黄金出口的制度。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资本

11、主义国家汇率的剧烈波动:德国1918年的汇率比战前下降了50%,英国1919年3月将英镑汇率降至1913年的78.2%,法郎、里拉也纷纷调低汇率,只有美国靠战争暴富勉强维持金币本位制。各国货币之间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19年3月英国正式放弃金本位,以金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瓦解。,金融政策措施包括:紧急银行法、证券交易法等;加强了对利率和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以及强化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公共工程方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强调“以工代赈”。其中对田纳西流域的治理,成为了代表性成就。,2.3 罗斯福新政与混合经济的形成,建设中的田纳西工程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极其

12、严重,并威胁到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势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所进行的改革尝试。美国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原则,代之以有管理的资本主义,其实践与凯恩斯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不谋而合,从而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消除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为战后混合经济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1 大危机的扩散3.2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3.3 军事统治经济的建立,3.1 大危机的国际扩散,扩散途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危机迅速扩散到英国、法国、中欧国家、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国家。各国失业率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

13、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大萧条”词条,加拿大失业游行,3.2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面对经济大危机,一股国家干预主义之风悄然兴起:罗斯福新政开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代之后,英法等国也采取了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措施。英国曾经是第一个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第一个宣布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但在大危机到来时,经济衰退的状况无法依靠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扭转,英国政府不得不出手,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拯救。,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John Maynard Keynes”词条,英国的干预政策,干预汇率和金融制度,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组成英镑集团。

14、1932年,又与英联邦和英镑集团国家签订关税互利协定,即所谓的帝国特惠制;彻底抛弃自由贸易,转而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实行工业调整政策,把政府对公用事业的调控范围扩展到公路、铁路和电力部门,在煤、钢、棉、造船等部门与企业协商产品价格、数量和工资等问题;关注失业和社会问题;扩充军备,增加军费预算和支出。,3.2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法国1936年以勃鲁姆为代表组成的人民阵线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改革措施大危机时期采取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各国应对战争和干预战时经济的有力武器二战结束后,各国虽然取消了对经济的统治,却加强了干预和调节,普遍信奉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3.3 军事统治经

15、济的建立,纳粹德国建立军事统治经济:政府对军备有关的生产给予补贴和特权,所有重要部门的成立与企业的扩大都需要得到国家批准,大量中小企业破产或并入大企业;政府严格控制投资流向,使其集中于重工业,“用大炮代替黄油“,为德国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保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赫尔曼戈林”词条,1934年6月的戈林与希特勒。,日本建立军事统治经济,反危机中,国际社会的变动、国内统制经济思潮的出现、“新官僚”和军部的推动,以及财阀的转向等对日本政府建立军事统制经济体制发挥了关键作用。193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该法赋予了日本政府极为广泛的权利,一切活动全部服从于战争。1942年到1945年,日本战时

16、统制经济不断强化并最终走向崩溃。,1938年检阅陆军的裕仁,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昭和天皇”词条,第四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依附经济的挣扎,4.1 印度殖民地经济4.2 非洲殖民地经济4.3 中国半殖民地经济4.4 拉美地区依附经济,4.1 印度殖民地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空前繁荣20世纪20-30年代,水泥和制糖作为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业、机械工业和电气设备等重工业部门发展迅速,铁路、公路、水运、无线电等行业也欧了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发展较为突出,印度国民银行、印度储备银行和印度帝国银行相继建立,并开始成为英国的债权国。总的来看,到1947年民族独立

17、之前,印度民族资本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基础。,4.2 非洲殖民地经济,不同国家的殖民地打上了宗主国各自殖民政策的烙印。20世纪20到30年代,非洲单一农产品出口的畸形殖民地经济结构已经基本形成:西非黄金海岸-可可冈比亚和塞内加尔-花生法属几内亚-香蕉,可可树,4.2 非洲殖民地经济,欧洲殖民者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是非洲地区殖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采矿业主要掌握在欧洲殖民公司手中,土著居民往往被迫成为矿场的契约劳工。殖民者可以在市场和价格方面操纵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同时通过剪刀差获得垄断利润。通过对特定矿业进行投资的方式,殖民者又进一步加剧了非洲国家对其宗主国经济的依附性。非洲的殖民地经济

18、还体现在宗主国根据自身需要在非洲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非洲对宗主国的财政依附性。单一农产品出口经济,以及以向西方提供原料为生产目的的采矿业的殖民经济,使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并贻害至今。,4.3 中国半殖民地经济,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设立银行和垄断企业等途径从各个方面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和经济命脉。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法令,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十年”:1927-1936年。,荣家开办的茂新面粉厂,4.4 拉美地区依附经济,19世纪后期,取得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实施了初级产品出口的外向型经

19、济发展模式。初级产品主要集中在矿业,以及大庄园制和种植园奴隶制的农业。长期以来,拉美国家普遍形成一种共识,认为发展经济的希望在于出口商品和进口资本,从而形成单一的和专门化的初级产品为支柱的外向型出口经济,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因此为外资大开方便之门,加重了拉美的依附地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Agriculture in Argentina”词条,19世纪的阿根廷畜牧业,4.4 拉美地区依附经济,但在这种模式下,拉美国家的工业部门和社会经济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战期间,阿根廷的纺织业、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和汽车装配业也开始兴起。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拉美国家的出口繁荣景

20、象不复存在,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遭遇了“资源诅咒”,最终陷入了困境。,智利的铜矿,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危机和冲突,5.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5.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瓦解5.3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拓展:相互依存还是相互冲突,早在1909年,Norman Angell在其广为流传的著作伟大的幻觉中指出,大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可以防止重大的国际性军事冲突的出现,或者说,一旦出现争端,以及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大国之间至少能够迅速地就有关问题达成和解或是一致。但是,1913年前加强了相互依赖的国家却是爆发战争的国家。古典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

21、。孟德斯鸠进一步阐述了称之为“贸易精神”的自由主义贸易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孟德斯鸠认为,“贸易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两个国家之间有了贸易,就彼此互相依存。如果此方从买进中获利,则彼方由卖出获利,彼此之间的一切结合是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Gasiorowski(1986)说,尽管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得彼此从贸易交往中受益,但是,经济上的依存同样可能对国内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冲击,从而引发贸易禁运以及设立关税壁垒,甚至更为严重的冲突。新自由主义反思了自由主义无法解释一战爆发与国际贸易繁荣的困境,认为非充分竞争非对称的经济依赖跨国的实证结果表明,非对称的经济依赖之下,因为国内经济容易受到拥有主动权一方(强势

22、国家)经济政策变化的冲击,被动的一方通常会有选择性地顺从强势国家的对外政策(Richardson and Kegley,1980)。所以,Richardson and Kegley(1980)关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依存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对等性的贸易依存也许是导致他国与美国对外政策保持大体上一致的原因所在。,Broadberry and Harrison(2005)则认为战争是反全球化的。1815年至1914年,全球化有利地促进了世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减少地区性战争风险。然而,全球化同样会导致国家和市场竞争产生不稳定以及风险。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政府和政治家们可以容纳这些不稳定及风险,

23、那么,这样的自由竞争理念将有力地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但是,一旦政治家们发动民众来反对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同样会遭遇阻碍。拥护或是反抗全球化进程同样可以赢得民众,结果也许使得战争发生的可能减少或者不可避免。确实是那些经济具有紧密联系的欧洲国家首先开始战争,其后,非欧洲的参与者和殖民政体起到了次要作用,而另一些国家也逐渐被卷入(Eloranta and Harrison,2007)。,5.1 一战后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平均关税水平,解体的原因,后进工业化国家一直倡导关税保护政策;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关税战;大危机对自由贸易带来巨大冲击;自由贸易的首倡者英国也实行了关税

24、保护政策,放弃了自由贸易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瓦解,当经济大危机袭来时,各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民族利益,竞相采用关税战、商品倾销和货币战等手段争夺有限的世界市场,最终导致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溃和集团对抗。,为了维持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西方各国展开了多次国际性协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愈演愈烈的国际商战成为世界大战的序曲。,资本主义世界的瓦解,一是各国普遍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行商品倾销或进口配额制等手段二是展开了复杂和激烈的货币战,形成集团对抗。三是多边支付体系崩溃。四是国际性协调失败。1933年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5.3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25、经济原因:首先是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美国和德国作为“迟到者”心怀不满;其次是西方国家对现有殖民地分赃不均,导致了各种台前幕后的斗争,最终引发了战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词条,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凡尔赛会议前和会议期间英法美对待德国赔款问题的意见分歧,5.3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首先是一战后各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满,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其次是经济大危机后资本主义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再次是德国和日本选择了军备扩张和对外侵略来应对经济危机,把本国经济转向了军事化轨道,成为战争策源地。,偷袭珍珠港前准备起飞的日本零式战机,5.3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都是由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市场经济制度主宰了全球经济生活的大部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乃至世界霸权的斗争会日益激化,国际商战全面爆发。当关税战、贸易战和货币战,以及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本章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