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425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3 电子数据交换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1.1 因特网技术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2、TCP/IP3、IP地址和域名系统4、Internet的接入方式5、Internet的基本服务,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浪潮,要求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各种资源的共享,这就促使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密切结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全

2、世界越来越多的电脑采用各种通信媒体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超级的网络,这就是人们所称的Internet网。在我国曾被译为国际互联网、国际网等。1997年7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使用中文译名因特网。,Internet简介,Internet从60年代末诞生以来,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ARPAnet网的诞生 2.NSFnet网的建立 3.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 4.全球范围Internet的形成 5.下一代Internet,1.ARPAnet网的诞生,(1)1957年美国由于军事需要,决定组建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研究“如何在受到核战争袭击之后,保持军队中各个网络之间的联系”(2

3、)1968年,ARPA提出研制ARPAnet网络计划。1969年夏天,ARPAnet进入实施阶段,首先建成了具有四个结点的试验网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UCSB),斯坦福研究院的主机,犹他大学,1.ARPAnet网的诞生,(3)1971年2月建成了具有十五个结点、23台主机的网络并投入使用,这就是有名的ARPAnet网。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之一,也是美国的第一个主干网,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来源于它。(4)1974年开始研制TCP/IP 协议。1982年,TCP/IP协议通过测试并取得成功。这就为建成全球Internet网打下了基础。,2.NS

4、Fnet网的建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决定建立计算机科学网。1985年,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第一步,把当时美国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利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了全国范围的科学技术网(NSFnet)NSFNET采取的是一种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广域网络,整个网络系统由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组成。各大学的主机可连接到本校的校园网,校园网可就近连接到地区网,每个地区网又连接到主干网,这样学校中的任一主机可以通过NSFNET来访问任何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2.NSFnet网的建立,2.NSFnet网的建立,后来,NSFNET所覆

5、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全美各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美国Internet的第二个主干网,传输速率为56Kbps。1987年,NSFnet网建立一个由全美13个主干节点构成的Internet网的主干网,统一采用TCP/IP协议。该网的传输速率由56Kbps提高到1.544Mbps。,3.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在美国的NSFnet网络建成之后,美国便开始采用Internet作为互联网的名称。此后,美国联邦政府一些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网。例如,能源科学网ESnet(Energy Science Network),航天技术网NASAnet(NASA Network),商业网COMnet(C

6、ommerical Network)等等。这样便构成了美国全国的互联网USInternet。1990年,ARPAnet网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以后停止运作。同时建立了一个新的ANSnet网,它的传输速率达到45Mbps,4.全球范围Internet的形成,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Internet在美国获得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功,世界各国纷纷加入Internet的行列,使Internet很快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网络。2)1992年,成立了Internet协会(Internet Society)。此时,Internet联机数目已经突破一百万台。3)1993年,美国白宫、联合国总部和世界银行等也先后加入In

7、ternet。4)1994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Internet,成为Internet的第71个成员单位。5)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入Internet(包括全功能IP连接和单纯的电子邮件连接)。,5.下一代Internet,1996年10月,美国34所大学提出了建设下一代Internet(NGI,Next Generetion Internet)的计划,表明要进行下一代Internet(即第二代Internet2)的研制。下一代Internet的建成,将使多媒体信息可以实现真正的实时交换,同时还可以实现网上虚拟现实和实时视频会议等服务。例如,大学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医

8、生可以进行远程医疗等。下一代Internet计划进展之快以及它引起的反响之大,都超出了人们的意料。,5.下一代Internet,更大:采用IPv6协议,使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间,网络规模将更大,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应用更广泛;更快:100MB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更安全:可进行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实现一个可信任的网络;更及时:提供组播服务,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可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更方便:无处不在的移动和无线通信应用;更可管理:有序管理、有效运营、及时维护;,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情况(1)我国在1997年正式加入Inter

9、net以后,基本上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1997年10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时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62万,上网计算机为29.9万台,WWW站点约1500个,国际线路总出口带宽为25Mbps。(2)在随后的近十年间,我国的Internet发展迅猛异常。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3.38亿,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368,927Mbps。(3)第29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4)第32次报告显示,截至2

10、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TCP/IP协议,TCP/IP协议,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族。,TC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位于传输层。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即进行数据通信之前,通信的双方必须先建立连接,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以后,终止连接。面向连接的服务具有高可靠性,这正是TCP协议的特点。TCP协议采取了确认、超时重发、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各种可靠性技术和措施。,IP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协议位于网络层,最早于1970年在U

11、NIX系统平台上开发成功。今天,IP协议已经发展成为网络操作系统相互之间进行通讯的标准机制,是HTTP和TCP等高层协议的基础。并且与TCP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IP协议中规定了在Internet上进行通信时应遵守的规则,例如IP数据包的组成、路由器如何将IP数据包送到目的主机等。,1.物理地址与IP地址 这里的物理地址是指在OSI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帧里包含的地址信息,也称链路层地址。它给 Internet统一全网地址带来两方面问题:第一,物理地址是物理网络技术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物理网络,其物理地址的长短、格式各不相同,这就给跨网通信设置障碍;第二,物理网络的地址一

12、般来说不能修改,否则,将造成与原来的网络技术发生冲突。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由IP层完成“统一”物理地址的方法,由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统一的地址格式。这个地址既称为“Internet地址”又称为“IP地址”。,2.IP地址结构在Internet中,IP地址采用结构编址方式。也是一种层次式编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构成网络号代表了某个特定的物理网络;主机号则表示了该物理网络中某个特定的主机。,4.2.2 IP地址表示方法IP地址是以32位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但这种形式很难适用于人阅读。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表示IP地址。32比特的IP地址,被3圆点隔开

13、成4个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于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4.2.3 IP地址管理与IP地址的层次型结构相匹配,IP地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也是层次型的。IP地址的最高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向提出IP地址申请的组织(对应于网络)分配网络地址,然后,各组织再在本网络内部对其主机号进行本地分配。,IP地址资源分配管理政策,由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nternet域名与IP地址分配机构”,负责全球互联网上的IP地址分配ICANN将部分IP地址分配给地区级的互联网注册机构(Reg

14、ional Internet Registry,RIR),然后由这些RIR负责该地区的登记注册服务。现在全球一共有5个RIR:ARIN主要负责北美地区业务,RIPE主要负责欧洲地区业务,LACNIC主要负责拉丁美洲美洲业务,AfriNIC主要负责非洲地区分配,亚太地区国家的IP地址分配由APNIC管理。,IP地址资源分配管理政策,在RIR之下还可以存在一些 IR,如国家级IR(NIR),普通地区级IR(LIR)。这些IR都可以从RIP那里得到 Internet地址,并可以向其各自的下级再进行分配。如下图所示。,4.2.5 下一代IP地址当前在Internet上使用的IP地址是在1978年确立的

15、协议,它由4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称为“IPv4”。这个协议在理论上有大约43亿个IP地址(即232)。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址都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某些机构获得了大量IP地址,而这些机构并没有充分使用所有的IP地址。IPv6协议采用128位地址,4.3.1 IP地址与域名,在Internet中,由于采用了统一的IP地址,才使网上任意两台主机能够相互通信。然而IP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数字。如果用十进制表示,一个IP地址也有10位左右整数,对于用户来说,要记住这类抽象数字的IP地址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向用户提供一种直观明了的主机识别符,TCP/IP协议专门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主机命名机制,这种主机名相

16、对于IP地址来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地址形式。这就是域名系统。,Internet采取了一种层次型结构的命名机制,称为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而通用的域名由如下3部分组成:本地名.组名.网点名 如 最高一级名字空间的划分是基于“网点名”(site name)的。一个网点作为整个Internet的一部分,由若干网络组成,这些网络在地理位置或组织关系上联系非常紧密,因此Internet将它们抽象成一个“点”。第二级名字空间的划分是基于“组”,在组名下面才是各主机的“本地名”,4.3.2 层次型域名系统命名机制及管理,顶级域名,4.3.4 域名解析在I

17、nternet上,不同主机要进行通信时,每台主机都要求一个惟一的IP地址。因此必须通过域名服务器DNS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Internet中域名解析包括正向解析(从域名到IP地址)以及逆向解析(从IP地址到域名)。,4.4 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规定,4.4.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为了适应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迅速增长的互联网络服务,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CNNIC是非赢利性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对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方针、政策及管理提出建议,协助国务院信息办实施对中国互联

18、网络的管理,包括IP地址与域名管理等。网址:http:/,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1.1 因特网技术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2、TCP/IP3、IP地址和域名系统4、Internet的接入方式:见资料幻灯片5、Internet的基本服务,5、Internet的基本服务,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ppt)2)万维网(WWW)3)文件传输(FTP)4)远程登录(Telnet)5)电子公告牌(BBS),WWW简介,WWW(WORLD WIDE WEB,中文译为“万维网”)的出现被认为是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Internet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犹如Windows操作系统对个人计算机发展的贡献一样。WWW主要包括Web服务器,浏览器以及相关协议,对普通用户来讲,就是提供网站和网页服务,WWW服务 WWW(World Wide Web)可以译为“万维网”。是一种分布式多媒体超文本系统 分布式:指它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 多媒体:指WWW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的信息 超文本:指信息组织方式不是简单的顺序排列,而是由超链接组织形成的复杂网状交叉索引方式注意:万维网常被当成因特网的同义词,但万维网与因特网有着本质的差别。因特网指的是一个硬件的网络,全球的所有电脑通过网络连接后便形成了因特网。而万

20、维网更倾向于一种浏览网页的功能。,WWW发展简史,WWW的创始人是蒂姆贝纳斯李。1984年,蒂姆贝纳斯李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CERN那里开发出一个软件,并将它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上获得成功。1989年3月和5月,蒂姆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允许用户进入主机查询某个人的电话号码,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1989年12月,正式推出“World Wide Web”这个名词。中文名字为“万维网”1991年3月,CERN向世界公布WWW技术,基于字符界面的Web浏览器开始在Internet上运行。1991年夏天召开了第一次Web的研讨会。,WWW发展简史,1

21、989年“千年技术奖”评委会8名成员在全部78位候选人当中,一致推举蒂姆为“千年技术奖”的首位获奖人。WWW诞生于Internet之中,后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而今天,WWW几乎成了Internet的代名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蒂姆将自己的发明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而没有去申请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 1994年7月,蒂姆创建了万维网联盟(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蒂姆贝纳斯李,小结,Internet与WWW的区别和联系Internet提供了网络通信设施以及通信协议、技术等基本的底层应用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支持下,可以提供很多不同类型的应用服务WWW是In

22、ternet目前提供的最主要的应用服务,WWW简介,WWW(WORLD WIDE WEB,中文译为“万维网”)的出现被认为是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Internet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犹如Windows操作系统对个人计算机发展的贡献一样。WWW主要包括Web服务器,浏览器以及相关协议,对普通用户来讲,就是提供网站和网页服务,超文本与超媒体,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超媒体(hypermedia)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

23、。超媒体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电视片断,这些媒体之间也是用超级链接组织的,而且它们之间的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最早的网页就是一个超文本文件,目前网页基本都是超媒体,但还沿用以前的叫法“超文本”,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所依据的规范是电子文档交换的国际标准。简单地讲它是所有的 Internet 站点的通用语言,所有网页都是以 HTML 格式的文件为基础,再加上其他语言工具(例如:JavaScript,VBScript,Java Applet 等)构成。,一个简单网页实例,通常HTML文件的扩展名为“.htm”或者

24、“.html”第一个网页这是我的第一个网页,文档头,文档主体,网页,网页(web page),是构成网站的基本元素,是承载各种网站应用的平台。文字与图片是构成一个网页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文字,就是网页的内容,图片,就是网页的美观。除此之外,网页的元素还包括动画、音乐、程序等等。网页不同的后缀,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网页文件,如以 htm 或 html 后缀,还有以 CGI、ASP、PHP、JSP 为后缀的。,浏览器,浏览器主要功能是显示网页,用HTML描述的纯文本文件,通过“标记”对页面元素进行描述,通过浏览器对这些标记进行解释以生成实际的页面。微软的IE、以及Firefox、O

25、pera等。基本功能:书签管理、下载管理、网页内容缓存、通过第三方插件(plugins)支持多媒体附加功能:网址和表单资料自动完成、禁止弹出式广告、广告过滤,09年8月份中国用户浏览器的使用情况,网站,一组逻辑上具有整体意义的多个网页的集合;通过超链接实现网页间的彼此链接;网站通常有一个主题,如音乐网站、足球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按是否提供网络服务,可分为门户网站和非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根据所提供的服务又可分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和电子公告牌等网站;按照网站所属部门的性质,还可以分为企业网站、政府网站和个人网站等。,Web服务器软件,WEB服务器也称为WWW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网

26、上信息浏览服务,即接受浏览器发来http的请求;将执行结果发回给浏览器,还可能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注意:通常WEB服务器指的是一种软件系统,常见的Web服务器软件,1、IIS:Microsoft的Web服务器产品为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一种Web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2、Apache:世界上使用最多的Web服务器,支持跨平台的应用,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的Unix、Windows、Linux系统平台上 3、Tomcat:开放源代码、运行servlet和JSP Web应用软件的基于Java的Web应用软

27、件容器。,网站工作过程,所有网站从技术上来说都属于B/S结构。服务器存放网站内容,浏览器用来显示网站内容,两者之间由HTTP协议完成通信.网站的工作过程就是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建立网站需考虑的问题,一个网站主要包含3个部分:域名、网站空间、网页。如果把一个网站比作一个商店,域名就好比店铺的名字和地址,根据这个名字和地址,让人们找到这个店铺。而网站空间就好比店铺的房子,用来放置店铺里面的商品和货架。网站的空间其实是服务器计算机的硬盘上的一块存储空间,来放置该网站的网页。而网页就是好比商店里的货品。,租用网站空间,网站空间租用(Dedicated Hosting)即客户无须自己购置服务器,而是

28、在服务器上通过某些设置或软件分成若干个空间,然后将这些空间分配给若干个用户用来存放数据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网站空间容量:空间容量一般够用就可以,不需要太大,当然也不能太小,主要根据网站内容多少和流量来说的,个人用一般100兆-200兆就可以了;企业或者商务空间一般为300兆-1000兆之间选择。,租用网站空间,支持的网页技术:如是否支持JSP、ASP、ASP.net、PHP等,是否支持Access、SQL等数据库、是否支持邮箱速度、流量、同时在线的连接数网站的安全性:网站也会被病毒和木马感染。有的是服务器被感染,有一些是网站空间功能不全,好的空间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感染。最后是价格,自营主

29、机,用户自己购置服务器硬件设备,自己安装和配置相应的软件,申请固定IP地址,自己独享服务器空间和带宽。当然自己管理和维护服务器的日常运行,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1.2 内联网与外联网1、内联网2、外联网3、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三者的关系,Intranet概述,Intranet的概念称内部网,内联网,是一个使用与因特网同样技术(TCP/IP协议,WWW技术等)的计算机网络,它通常建立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并为其成员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等服务。Intranet是Internet的延伸和发展,有效地避免了Internet所固有的可靠性差、无整体设计、网络结构不清晰以及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等缺点

30、,使企业内部的秘密或敏感信息受到网络防火墙的安全保护。,Extranet技术,Extranet技术“Extranet”英语翻译外联网,有关准确的Extranet定义还在讨论中,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定义是:Extranet是一个使用 Internet/Intranet技术使企业与其客户和其它企业相连来完成其共同目标的合作网络。Extranet可以作为公用的Internet和专用的Intranet之间的桥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能被企业成员访问或与其它企业合作的企业Intranet的一部分。Extranet应用能为电子商务或其它的商业应用提供有用的工具。,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关系,三者既有联系,

31、又有区别P31,第2章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3 电子数据交换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2.1 网站架构1、C/S与B/S结构,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2.1 网站架构2、网站体系结构1)表示层2)功能层3)数据层,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2.2 网站软硬件1、网站硬件2、网站软件,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2.3 网站开发技术1、静态网页技术2、动态网页技术3、Web数据库技术,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1.静态网页1)每个网页都有固定URL

32、,通常以.htm、.html、.shtml等为后缀。2)网页一经发布到服务器上,其内容就保持不变,除非人为更改。3)内容相对稳定,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4)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较大。5)静态网页的交互性差,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动态网页,1)通常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降低网站维护工作量。2)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3)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4)动态网站在推广时,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以适应搜索引擎。5)常用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有ASP、ASP.

33、net、JSP、PHP等,第2章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3 电子数据交换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3 电子数据交换,2.3.1 EDI的定义与特征EDI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3个方面是相同的 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 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 EDI描述成“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EDI发展背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面

34、对面地买卖,而必须以银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证,方能达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目的。这时纸面单证就代表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美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年国民生产总值每 增加10亿美元,用纸量就会增加8万吨。此外,在各类商业贸易单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是重复出现的,需要反复地键入。有人对此也做过统计,计算机的输 入平均70%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输出,且重复输入也使出差错的机率增高,有5%的单证中存在着错误。同时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纸面贸易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EDI发展背景,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

35、及和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网络的普及又为EDI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为基础的EDI应运而生。EDI一经出现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EDI典型应用,1、订货信息系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了。它又可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rade Data Interchange,简称TDI),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2、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简称EFT),即在

36、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 Query 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这种EDI在应用时要询问到达某一目的地的航班,要求显示航班的时间、票价或其它信息,然后根据旅客的要求确定所要的航班,打印机票。,2.3 电子数据交换,2.3.2 EDI系统的组成1、EDI软件2、EDI硬件3、EDI通信网络平面文件是去除了所有特定应用(程序)格式的电子记录,从而使数据元素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应用上进行处理。这种去除电子数据格式的模式可以避免因为硬件和专有软件的过时而导致数据丢失。平面文件是一种计算机文件,所有信息都在一个信号字符串

37、中。,2.3 电子数据交换,2.3.3 EDI系统的工作流程与优势1、工作流程2、优势,2.3 电子数据交换,2.3.4 EDI的发展1、环境问题2、费用问题,第2章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2.1 因特网技术基础2.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站平台2.3 电子数据交换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1 安全概述1、存在的安全威胁1)中断2)截获3)篡改4)伪造5)否认或抵赖,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1 安全概述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1)信息的保密性2)信息的完整性3)信息的不可抵赖性4)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5)系统的可靠性,2

38、.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2 安全技术1、加密技术1)加密、解密的基本原理2)对称加密技术3)非对称加密技术4)数字信封技术,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2 安全技术2、数字摘要技术3、数字签名技术4、认证技术5、数字时间戳技术,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由证书管理机构签发的不可伪造的在网络上标识通讯各方身份信息(包括个人,计算机系统,组织)的电子文件,是互联网上的网络身份证。数字证书通过运用对称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等密码技术,数字证书具有电子签名及信息加密两大功能,能在互连网上起到身份确认,保障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及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等作用,是建立可信任的网上安全环境的基础,是广泛开展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的保障,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获得证书的申请证书的主体认证证书的生成证书的交付,2.4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2.4.3 防火墙技术1、防火墙的定义2、防火墙的功能与不足3、防火墙的类型,IE浏览器设置代理,工具-Internet选项-链接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