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465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3 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批判继承),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A 经济上:,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政治上:,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加剧,C 文化上:,传统的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2、著作:,焚书藏书,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2、著作:,3、思想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不曾低。”,“致以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A 追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2、著作:,3、思想主张:,A 追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B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反对“存天

2、理,灭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2、著作:,3、思想主张:,A 追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B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反对“存天理,灭人欲”,C 主张自由、自治,,反对礼教束缚,“各从所好,各驰所长。”,李贽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婚姻自由),强调个性发展,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2、著作:,3、思想主张:,A 追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B 反对

3、抑制人的自然欲求,反对“存天理,灭人欲”,C 主张自由、自治,强调个性发展,反对礼教束缚,D 反对以孔子的标准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否定孔子权威,“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明朝“第一思想犯”),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2、著作:,3、思想主张:,4、评价:,A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C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B 利于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A 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

4、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B 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C 思想文化上:,理学空谈义理、扼杀人性,,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束缚思想,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A 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材料1:“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材料2:“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A 思想主张:,批判君主

5、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保障民权,材料3:(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主,受人民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提出“工商皆本”,材料4:“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

6、家,1、背景:,2、黄宗羲:,A 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提出“工商皆本”,B 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明夷待访录)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经济),“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A 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

7、,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提出“工商皆本”,B 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C 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反专制斗争,(经济),“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温家宝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说:“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A 思想主张:,主张经世致用,“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下列各项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A“书中自有千

8、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A,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A 思想主张:,主张经世致用,“众治”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材料: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A 思想主张:,主张经世致用,“众治”

9、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的危难C、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导致民不聊生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得国家分裂,B,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A 思想主张:,主张经世致用,“众治”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天下兴亡、

10、匹夫有责”,B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C 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4、王夫之:,A 思想主张:,材料1:“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哲学观:,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历史纵横】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 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提 出了与王阳明针锋

11、相对的观点。,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4、王夫之:,A 思想主张:,材料1:“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材料2:“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知行关系:,行是知的基础,伦理学:,肯定人本能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材料3:“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主张社会变革,“趋时更新”,哲学观:,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政治观:,坚持发展观,,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4、王夫之:,A 思想主张:,B 著作:,读通鉴论,宋论,C

12、 评价:,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2、黄宗羲:,3、顾炎武:,4、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唯物主义),批判理学,5、评价:,A 冲击君主专制,,启迪民主思潮,,解放人们思想;,(思想启蒙),B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刻,,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C 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二、明清之际儒学的特点:,A 反传统、反教条;,B 反专制,带民主色彩;,C 反空谈,倡经世致用;,D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礼教毒害和迷信愚昧,使人们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基础:4.群众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缺乏有力的,专制集权制度压制民主思想发展,缺乏,礼教纲常和文化专制,阻碍民主思想传播,缺乏,整体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春秋产生,汉代正统,宋明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新时代特色),战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