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547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物质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ppt课件.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生物化学,第八章 物质代谢,第一节 生物氧化第二节 糖的代谢 第三节 脂类的代谢 第四节 核酸的代谢 第五节 蛋白质的代谢第六节 几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节与控制第七节 新鲜天然食物中组织代谢活动的特点,第八章 物质代谢,学习目标 1明确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方式。2了解生物氧化过程中CO2、H2O和ATP的生成过程。3掌握糖的酵解(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和糖醛酸途径的基本反应过程。4了解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简单过程。5掌握脂类消化、分解与吸收的简单过程,了解甘油和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6了解脂肪(甘油三酯)合成代谢的简单过程,了解磷脂合成代谢的简单过程。7了解核苷酸分解与

2、合成代谢的简单过程。8掌握氨基酸的一般(合成与分解)代谢过程,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9了解物质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代谢调节与控制的简单机制。10了解动植物等食品原料组织的代谢特点。,新陈代谢总论,新陈代谢,合成作用,分解作用,吸能反应,放能反应,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的过程。,第一节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有两个来源:光能(太阳能):植物和某些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生物能。化学能:动物和大多数的微生物,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主要是各种光合作用产物)存储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并转变成生物能。,本节重点及难点重点:

3、掌握什么是生物氧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及ATP的作用;掌握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以及受抑制的部位;掌握氧化磷酸化的部位,氧化磷酸化的作用理。难点: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概念;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机理。,主要内容 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ATP的特殊作用,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的贮能作用 呼吸链呼吸链的概念,呼吸链电子传递的顺序,电子传递抑制剂,呼吸链的多型性 氧化磷酸化作用磷酸化的部位,解偶联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

4、程。亦称“组织呼吸”或“细胞氧化”。,CO2和H2O,O2,能量,ADP+Pi,ATP,热能,生物氧化的概念,*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生物氧化的特点,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经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缓慢进行;能量逐步释放,以ATP形式储存和转运,有利于机体捕获能量,提高ATP生成的效率。,*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生物氧化,体外氧化,在高温、高压以及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是剧烈的自由基反应;能量是突发式释放的。产生的能量以光与热的形式散发在环

5、境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是由于糖、脂类和蛋白质脱氢反应或氧化脱羧产生H2O和(CO2)。,*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生物氧化,体外氧化,产生的CO2.H2O是由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体外环境,场所:真核细胞在线粒体内膜,原核细胞在质膜上进行。,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位置,原核生物细胞,细胞质中脱氢、产生CO2,细胞膜 产H2O 产能,乙酰CoA,TAC,2H,呼吸链,H2O,ADP+Pi,ATP,CO2,*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生物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有机酸脱羧的结果。脱羧作用根据脱羧的部位分为:脱羧(-decarboxylation)脱羧(-decarbo

6、xylation)脱羧作用根据脱羧的性质分为:直接脱羧(simple decarboxylation)氧化脱羧(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生物氧化中的CO2的生成?,一、生物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1.直接脱羧 不伴有氧化而是直接由脱羧酶催化脱羧形成二氧化碳,也称单纯脱羧。如:此类型也称脱羧。,氧化代谢中产生的有机羧酸(主要是酮酸)在氧化脱羧酶系的催化下,在脱羧的同时,也发生氧化(脱氢)作用。如:此类型也称脱羧。,2氧化脱羧,生物氧化中H2O的生成?,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呼吸链作用下产生,呼吸链是代谢物上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一系列电子传递体

7、,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过程。,2e,又称电子传递链,H2O,1/2 O2,电子传递体,氢传递体,脱氢辅酶-2H,MH2,2H+,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线粒体呼吸链的组成,由供氢体、传递体、受氢体以及相应的酶催化系统组成。这些递氢体或递电子体往往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供氢体、传递体、受氢体以及相应的酶有严格排列顺序。组分包括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以及细胞色素类蛋白。,主要成分: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2H 2H+2e),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NADH氧化

8、呼吸链FAD(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体内两条重要的呼吸链,1.NADH氧化呼吸链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脱下的氢,大部分经此呼吸链氧化为水。例如丙酮酸、异柠檬酸、乳酸、酮戊二酸、苹果酸、谷氨酸等。,NADH链,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NADH-辅酶Q还原酶(I),辅酶Q,细胞色素还原酶III,细胞色素C氧化酶(IV),NADH氧化呼吸链,脱氢酶作用下,NADH+H+将2个氢原子传递给FMN生成FMNH2,再将氢原子传递给CoQ,生成CoQH2,此时,H2解离成2 H+和2e,2 H+游离于线粒体内膜外与外膜形成的间隙介质中,2e通过b(Fe-S)c1 c aa31/2O2传递给O,

9、形成的O2-与2H+生成水,NAD+FMN(Fe-S)CoQb(Fe-S)c1 c aa31/2O2-0.32-0.30+0.04+0.07+0.22+0.25+0.29+0.82,嵌在线粒体内膜的酶蛋白;,琥珀酸,延胡索酸,QH2,Q,琥珀酸氧化呼吸链,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一般情况下琥珀酸、a-磷酸甘油氧化脱氢生成FADH2作为这条呼吸链的最初供体。,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2链),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延胡索酸,FAD接收脱掉的2H生成FADH2,氢传递给CoQ生成CoQH2,之后H2解离成2 H+和2e,2 H+游离于线粒体内膜外与外膜形成的间隙介质中,2e通过b(Fe-

10、S)c1 c aa31/2O2传递给O,形成的O2-与2H+生成水,NADH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三、ATP的生成,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底物释放的能量有可能发生磷酸化而形成高能化合物,即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大量能量的磷酸酯键,常表示为 P。,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在生物体内具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很多的。根据键的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磷氧键型(OP)氮磷键型 硫酯键型 甲硫键型,ATP的特殊作用ATP在细胞的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是一个“共同中间体”。ATP可以接受在它以上的化合物的磷酸基团,所形成的ATP又可将磷酸基团转移给其

11、他的受体,形成在ATP以下的磷酸化合物。,ATP的生成和利用,ATP,ADP,机械能(肌肉收缩)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化学能(合成代谢)电能(生物电)热能(维持体温),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生物体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有两种类型:,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底物水平磷酸化,不需氧,也不通过呼吸链,在底物脱氢氧化的时,分子内部发生能量从新分配而形成高能键,并用于ATP生成例如,糖酵解反应中生成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及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氧化磷酸化,定义:指的是与生物氧化作用相伴而生的磷酸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

12、由能,用以使ADP和无机磷酸生成高能ATP的作用。这种方式是产生ATP的主要形式。,NADH氧化呼吸链存在3个偶联部位,有3处可生成ATP,即产生3molATP。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存在2个偶联部位,只有两处可生成ATP,即产生2molATP。,?是3ATP,磷酸化的部位,三个偶联部位:,NADH与CoQ之间;CoQ与Cyt c之间;Cyt aa3与氧之间。,第二节 糖类代谢,主要内容糖类的膳食利用,糖的消化和吸收糖类的合成与降解光合作用,蔗糖的生物合成与降解,淀粉、糖原的生物合成与降解糖类的中间代谢糖类的中间代谢,三羧酸循环,磷酸己糖旁路,糖醛酸途径,乙醛酸循环,糖异生作用糖代谢的调节调节血糖水

13、平的细胞化学和物理机制,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直接控制,激素对血糖调节机理的间接控制,糖类的作用,1、糖类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膳食热量 2、提供期望的质构,好的口感和众人喜爱的甜味3、促进脂肪的利用,减少脂肪积累与避免肥胖症,一、糖的消化和吸收,人类仅能消化淀粉、糖原、一些低聚糖和葡萄糖;,消化部位,淀粉,麦芽糖+麦芽寡糖,葡萄糖,-淀粉酶(唾液、胰液),麦芽糖酶-糊精酶,消化过程,-糊精,糖类在人体内的消化,膳食纤维 膳食中不可消化的多糖被称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作用 1.可有效提高肠的运动速度,使不能吸收的分解产物、代谢毒物和大量微生物能较快地排出体外;2.能擦落肠道表层衰老、中毒细胞和组

14、织,促进胃肠道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对矿物质等人体营养素的吸收;3.可吸附食物及肠道组织中的胆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起到间接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保健作用。,(二)糖的吸收,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吸收形式 单 糖,人体仅能收单糖。,二、糖的分解代谢,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1、葡萄糖酵解糖酵解是指在缺氧或无氧情况下,高等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降解为乳酸并同时生成ATP的过程,是一切有机体中都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也称为EmbDen-Meyerhof-Path途径。在厌氧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作用。乳

15、酸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作用。,糖酵解的位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的溶胶中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葡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EMP途径)丙酮酸再转变为乳酸,(1)EMP途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共五个步骤;第二阶段:2分子3-磷酸甘油醛生成2个分子丙酮酸,共五个步骤。,1,2,第一步,葡萄糖的磷酸化。,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首先被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G6P)。这一过程不仅活化了葡萄糖,还能使进入细胞的葡萄糖不再逸出细胞。催化此反应的酶是己糖激酶(HK),反应需要消耗能量ATP。,6,反应不可逆,限速酶,在一个代谢过程中往往由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限

16、制代谢反应速度,这种酶称为限速酶。,第二步,6-磷酸葡萄糖的异构反应。,这是由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F-6-P)的过程。,第三步,6-磷酸果糖的磷酸化,此反应是6-磷酸果糖进一步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根由ATP供给,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PFKl)。,反应不可逆,限速酶,第四步,1,6-二磷酸果糖裂解反应,醛缩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第五步,磷酸二羟丙酮的异构反应,磷酸丙糖异构酶催化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1,第一步,3-磷酸甘油醛氧化反应,此反应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

17、化3-磷酸甘油醛氧化脱氢并磷酸化,生成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第二步,1,3二磷酸甘油酸的高能磷酸键转移反应。,在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催化下,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同时生成ATP。,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ATP(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第三步,3-磷酸甘油酸的变位反应。,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下3-磷酸甘油酸生成2磷酸甘油酸。,异构,第四步,2-磷酸甘油酸的脱水反应。,由烯醇化酶催化,2-磷酸甘油酸脱水的同时,能量重新分配,生成含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五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磷酸转移。,在丙酮酸激酶(PK

18、)催化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高能磷酸根转移至ADP生成ATP。,2,Pi,生成2分子ATP,+,丙酮酸,裂解,脱氢,异构,产能,脱水,异构,EMP途径小结,反应部位在胞液不需氧的产能过程(底物水平磷酸化)葡萄糖2丙酮酸+2ATP,共三步不可逆反应!反应总体不能全部逆转。,3.氧化产能步骤:,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是酵解中首次遇到的氧化作用,也是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反应。该步反应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4.有3步不可逆反应:G G-6-P F-6-P F-1,6-BP PEP 丙酮酸,EMP途径小结,(2)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调节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而影响代谢速度,糖酵解的调控,1.磷酸

19、果糖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起调节作用的酶。ADP和AM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而ATP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当ATP浓度低时,ATP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作为底物,酶发挥正常的催化功能;当浓度高时,ATP可被酶的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构象改变而失活,ATP是变构抑制剂。,2.己糖激酶的调控。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为其产物-磷酸葡萄糖。,糖酵解的调控,己糖激酶,G-6-P长链脂酰CoA,抑制,糖酵解的调控,3.丙酮酸激酶的调节。丙酮酸激酶活性也受高浓度ATP、丙氨酸、乙酰C等抑制,这是一种生成物对反应本身的反馈抑制。,体内ATP/AMP调控EMP速率 当ATP/AMP酶被抑制,EMP受抑;当AT

20、P/AMP酶激活,EMP加速。调控目的:在于根据机体对能量的需要来调整糖酵解速度以适应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由此可见:,糖酵解进行到丙酮酸这一步,代谢途径就开始分叉。丙酮酸的去路有三条:(1)在肌肉中,在有NADH+H存在下,形成乳酸。剧烈运动后肌肉酸胀就是乳酸积累过多产生的。(2)丙酮酸在酵母菌或其它生物中,经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脱羧形成乙醛,继而还原形成乙醇。(3)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TCA)氧化成CO2和H2O,这是糖类彻底氧化的主要途径。,乳酸发酵,提问:发酵不产生能量,其生物意义何在呢?答案:消耗糖酵解脱下的 H,保持细胞内的pH稳定。,乙醇发酵,丙酮酸脱羧酶+TPP,乙

21、醇脱氢酶,乙醇,EMP的生理意义:,1、迅速提供能量、净得2个ATP:A、剧烈运动,肌肉相对缺氧,EMP B、病理情况下,呼吸或循环障碍,EMP 供能;C、红细胞靠EMP 供能;D、神经、骨髓也常由EMP 供能;2、反应中NAD+得到再生,保证了H+的周转。3、提供细胞生物合成的原料,联系三大代谢;4、EMP的普遍性,反映大气缺氧时期原始生 物的获能方式。,2.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大多数组织中的葡萄糖均进行有氧氧化分解供给机体能量。,胞液,线粒体,G,G-6-P,PA,PA,乙酰CoA,O2,O2,O2,H+e,O2,H2O,CO2

22、,糖的有氧氧化,反应过程:,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分三个阶段:糖酵解途径:葡萄糖 丙酮酸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 乙酰CoA三羧酸循环,(1)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不可逆,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TPP(Vit B1),HSCoA(泛酸)硫辛酸,FAD(Vit B2)NAD+(Vit PP),酶,辅酶(维生素),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2)三羧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在好氧真核生物线粒体基质中或好氧原核生物细胞质中,酵解产物丙酮酸脱羧、脱氢,彻底氧化为CO2、H2O并产生ATP的过程。,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乙酰CoA中的乙酰基在柠檬酸合成

23、酶的催化下与草酰乙酸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三羧酸循环中的第一个三羧酸柠檬酸,并释放出CoASH。因此称之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反应不可逆,限速酶,异柠檬酸的形成。,柠檬酸在顺乌头酸酶的催化下,经过脱水形成第二个三羧酸顺乌头酸,后者再经加水形成第三个三羧酸异柠檬酸。,第一次氧化脱酸。,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琥珀酸,后者迅速脱羧生成-酮戊二酸。反应中脱下的氢由NAD+接受形成NADH+H+进入呼吸链,氧化成H2O,释放出ATP。,反应不可逆,限速酶,第二次氧化脱羧。,在-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下,-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NADH+H+和CO2,反应过程完全类似于丙酮酸

24、脱氢酶系催化的氧化脱羧,氧化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储存于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中。,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反应不可逆,限速酶,三个酶(-酮戊二酸脱羧酶、硫辛酸琥珀酰基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五个辅酶(TPP、硫辛酸、HSCoA、NAD+、FAD)组成,底物磷酸化生成ATP。,在琥珀酸合成酶的作用下,琥珀酰CoA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用于合成GTP。在哺乳动物中,先生成GTP,再生成ATP;在细菌和高等生物可直接生成ATP。此时,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和辅酶A。琥珀酰CoA+GDP 琥珀酸+HS-COA+GTP,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延胡索酸,反应中氢的受体是琥

25、珀酸脱氢酶的辅酶FAD。,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延胡索酸在延胡索酸酶的催化下,加水生成苹果酸。,草酰乙酸再生。,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苹果酸脱氢氧化生成草酰乙酸,NAD+是脱氢酶的辅酶,接受氢成为NADH+H+。,图8-4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计量,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NADH 3-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NADH 3琥珀酰-CoA GTP 底物水平磷酸化 1琥珀酸 延胡素酸 FADH2 2 苹果酸 草酰乙酸 NADH 3Total 12 ATP,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乙酰CoA+2H2O+3NAD+FAD+ADP+Pi 2CO2+3NADH+3H+FADH2+CoASH+ATP,

26、限速酶:1.柠檬酸合成酶2.异柠檬酸脱氢酶 3.酮戊二酸脱氢酶系,(3)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代谢的枢纽。,3、磷酸己糖途径 磷酸己糖旁路由6-磷酸葡萄糖开始生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NADPH和5-磷酸核糖。全过程中无ATP生成。,(1)磷酸己糖途径(胞液),葡萄糖-6-磷酸核糖-5-磷酸+NADPH过程:第一阶段:氧化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脱羧生成NADPH、CO2第二阶段:非氧化阶段一系列基团的转移,磷酸己糖途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第一阶段:,葡萄糖酸-6-磷

27、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核酮糖-5-磷酸,第二阶段:,(2)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6-磷酸葡糖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葡糖-6-磷酸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NADPH/NADP+比值葡糖-6-磷酸脱氢酶酶活性;比值降低则活性。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取决于机体对NADPH的需求。,(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产生核糖-5-磷酸,为核酸合成提供磷酸核糖产生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及胆固醇等合成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作为羟化酶系的辅酶,参与生物转化,磷酸己糖旁路的主要生理意义:(1)提供核酸生物合成所需的原料

28、核糖。在这一代谢过程中所生成的核糖-5-P是合成核糖的必要原料。(2)提供细胞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力。磷酸己糖旁路所生成的NADPH+H,提供各种生物合成代谢所需要的氢。(3)使活细胞处于还原态,防止生物膜氧化。如在红细胞中,磷酸己糖旁路所生成的NADPH+H可能使红细胞中的谷胱甘肽保持还原状态,这对稳定细胞膜及使血红蛋白处于还原状态是必要的。,4、糖醛酸途径糖醛酸途径由G-6-P或G-1-P开始,经UDP-葡萄糖醛酸脱掉UDP形成葡萄糖醛酸。糖醛酸途径产生的葡萄糖醛酸是重要的粘多糖,如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位置:肝脏或红细胞,糖醛酸代谢的生理功能,生成了尿二磷葡萄糖醛酸与磷酸戊糖途径关系密切,

29、糖异生作用是指从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原。位置:肝脏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或糖有氧氧化的逆过程。,二、糖异生途径,图8-6 糖异生途径和糖氧化作用的关系,三、糖原的合成与降解,肌糖原:供给能量肝糖原:维持血液浓度,由葡萄糖(包括少量果糖和半乳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消耗ATP和UTP,合成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葡萄糖+ATP 6-磷酸葡萄糖+ADP 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UTP UDPG+PPi(焦磷酸)UDPG+糖原(Gn)UDP+糖原(Gn+1),1糖原的合成,1.糖原的合成,糖原分解不是糖原合成的逆反应,除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外,其它酶均不一样,反应包括:Gn(糖原)+Pi G-1-P+G(n-1)G-1-P G-6-PG-6-P+H2O G+Pi,2糖原的分解,图10-5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