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562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0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卫风·木瓜》ppt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经卫风木瓜,学习预设,一、分组自学 34人一组,自由组合二、分组展示 每小组选代表展示成果三、总结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自学题目,速读全诗,理解全诗内容及感情(小组必选)亮点赏析:认真再读全诗,利用以前所学诗经有关知识,梳理全诗突出特点,挑选一点进行分析。(小组必选)你对本诗中男子在女子投以“木瓜”(木桃、木李)后即以所佩美玉相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各小组根据诗歌内容或形式自行设计研讨题目。,提示内容,诗歌内容诗歌写法“木瓜”、“琼琚”象征意义诗歌三、四句的作用,朗读1,朗读2,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扔。木瓜:属蔷科,丛生灌木,果实椭圆形,可食。姚际恒以

2、为木瓜就是“瓜”,同下两章“木桃”、“木李”就是“桃”、“李”一样。王夫之说:“木瓜、木桃、木李者,盖刻木为之,以供戏弄。”(诗经稗疏)报:回赠。琼琚(j):美的佩玉。匪:同“非”,不是。好:相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琼瑶:美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琼玖:美玉。,木 瓜,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宋代朱熹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讨论:主旨解

3、读,三种说法,诗经卫风木瓜参考译文:她送我木瓜,我拿佩玉来报答。不是来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她送我鲜桃,我拿佩玉来还报。不是来还报,表示和她长相好。她送我李子,我拿佩玉做回礼。不是做回礼,表示和她好到底。,诗歌表现周代青年男女之间相互中意,互赠信物以表达彼此相悦相亲的愿望与情感。诗六句三章,每章字数句式相同,仅在固定的位置调换词语,是诗经中重章叠韵写法典型。,辨析:诗歌写法,“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纯用叙述。“投”意“投掷”“给予”,“报”为“回报,回赠”之意。“琼琚”是男子佩在身上的美玉。诗歌虽没点明叙述主体,但从内容上可确定,这是一首青年男子表达对心仪女子爱情的诗。“她送我一只木瓜,我

4、拿身上佩玉回赠。”这种写法在诗经中属赋,平和自然的叙述中透露出坚决执着。,辨析:诗歌写法,有人认为对方“投”来“木瓜”我就“报”以“琼琚”,以重报轻,是否不对称?这里“木瓜”和“琼琚”都已经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蕴涵情感的“信物”。表达自己情感的深厚,“投”轻“报”重才足以达情。其实,在古代,有男女相互悦赏而女子以瓜果投掷所欣赏男子,如果男子也相中女子,即解所佩玉相赠以为信物的风俗。,辨析:诗歌写法,“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男子难以抑制获得心仪女子的心情,急于与人分享,直接告白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匪报也”,不是回报对方的“木瓜”,而是表达自己想“永以为好也”,“永”字表达的态度坚决果断,是寻找到

5、“白头偕老”的伴侣的美好愿望和绝不变心的表白。,辨析:诗歌写法,本诗没有采用诗经常用的四言形式,而是采用“5535”的格式,虽无四言的严整,但三言五言错落有致,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强调,后世阳关三叠乐歌与其相似。,辨析:诗歌写法,四愁诗 东汉 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lng gn),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chn y),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

6、,何为怀忧心烦纡(y)。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人类社会自有火后男女分工:男子出外狩猎或战争,女子在家守火并寻觅采集果实等作食物。随着社会进步,男子手执的石器演变为后世贵族所用的玉礼器,而女子与人相见以干果、干肉作为交换物品。这种早期的原始风俗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男子用玉器、禽,女子用干果、干肉互赠的习惯也保存在后世礼仪活动中。,“木瓜”、“琼琚”象征意义,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

7、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为人处世感悟:,1.珍惜别人的情义。2.懂得感恩,积极回报。3.乐于付出,对人好,对社会好。,为什么能成功?可能是我对人好,对社会好吧!(杨国强)俞敏洪大学四年为寝室同学打开水。,每章诗歌三、四句的作用,一、二句写两人交换礼物,三、四句写决然相爱的态度。全诗以“我”(男子)的口吻写出。每章末叠唱“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二句,看似简单重复,但诗的韵味和精神都在这两句。,每章诗歌三、四句的作用,女子赠我木瓜,我竟用琼琚相报,交换十分不对等,“瓜”、“桃”和“李”是寻

8、常水果,而男子却以佩玉相酬,报答实在太重。一是让读者产生疑虑:来轻回重,虽是礼之所尚,但过重则不合礼法,礼尚往来除重来往外,基本对等也是需要遵守的规则;二是可能被人误解,有向对方炫耀富贵的意味,有轻慢对方之心;三是来轻答重,定有所图,后文如无交待,会让读者难解其意。,每章诗歌三、四句的作用,第三句“匪报也”三字,承上过渡,表达出作者不是一般的回应,按照礼尚往来的规则,如果对方投我以“木桃”,我回之以“木李”,虽有回应,但仅可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应,比如朋友之间的应答等,仅能达到不失礼仪的效果,看不出对方投出含有深意的“木瓜”而得到情感态度的回应了。“匪报也”一句表露真心:永以为好也。此时不仅仅是以物回报,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爱慕之情,永结同好。八字两句,痛快诚挚。,总结评价,1.学生自评观点明确、表达清晰、积极参与2.学生互评观点正确、表达流畅、团队协作3.教师点评观点深刻、表达顺畅、论证严谨,布置作业,1.同学对译诗意2.背诵这首诗歌,吟诵1,吟诵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