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857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洛 阳,蜀,成都,吴,建业,第18课 三国鼎立说课,四大板块,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鼎立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

2、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为什么发生及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失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等基本史实。(2)对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负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及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的能力、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历史辨别与判断能力。2、过程与方法(1)对比历经两次战争考验的曹操在两次战争中采取的不同策略后取得的不同结果,认识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

3、用多”的原因及正确的策略对战争的影响。(2)提取有效的学习材料和历史资料,掌握观察历史事实及表述史实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2)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4重点:官

4、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5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四、说教法,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人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1官渡之战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

5、,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翦伯赞,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经济上: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前的形势,袁 绍,10万大军,曹 操,白马,延津,3-4万军队,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官 渡 之 战,官 渡

6、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 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 果,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2赤壁之战(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曹 操,孙 权,刘备,刘备,刘备,刘备幻灯片,曹操20多万大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赤壁之战前的形势,赤 壁 之 战,赤 壁

7、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三国鼎立的形成(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和;(3)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4)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曹丕 220年 洛阳,刘备 221年 成都,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

8、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孙权 222年 建业,魏,蜀,吴,蜀221,成都,吴222,建业,魏洛阳,220,曹丕,刘备,孙权,魏蜀吴,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国务院发言人,能否介绍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魏: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 回复和发展蜀:丝织业行销三国 吴:造船发达,加强了内地和 台湾的联系,(三)课堂小结 1利用歌谣小结:二OO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二O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2依据内容概括总结,一种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9、;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1、(四)巩固练习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可以设计下面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制作成知识树,让学生摘知识树上面的果实。2、,谢谢!,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B,D、牧野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A、官渡之战,基础巩固,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议一议,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

10、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秦朝,西汉,东汉,第三单元: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补全歇后语1、周瑜打黄盖,2、关公面前耍大刀3、刘备借荆州猜谜语(三国人物)1、凿壁偷光2、孔雀收屏3、展翅翱翔知识抢答: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3、“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一

11、个愿打,一个愿挨自不量力有借无还(孔明)诸葛亮关羽张飞 罗贯中 刘备 关羽 张飞 周瑜,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2三国时期开始于A219年B220年C221年D222年,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是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知识巩固,5、下列朝代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的是A东汉 B魏 C蜀 D吴,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A诸葛亮 B曹操C孙权D刘备,1、最早派人到达台湾的是:台湾当时叫:2、建立魏国的是: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吴国,夷洲,曹丕,魏蜀吴,识图:,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吴,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错误:理由:错误:理由:,三国时期,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赤壁之战,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看图说话,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隆中对幻灯片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