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177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四章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掌握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2.熟悉一般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3.熟悉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评估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学习目标,第一节 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一)禁食或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第一节 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一)禁食或饥饿状态下,1.内分泌与代谢的变化血糖水平可降低10%-15%。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促进糖原分解:肝糖原、肌糖原蛋白质分解加速,进入糖异生过程。脂肪水解的供能作用逐渐成为饥饿时重要的适应性改变2.机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各系统、器官的重量

2、减轻、功能下降,1.内分泌与代谢的变化,(二)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二)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应激状态:1.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活跃,形成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现象2.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进行性分解自身相食现象3.脂肪动员及分解加强 周围组织利用脂肪的能力受损。4.体液平衡紊乱 水钠潴留倾向,应激状态:,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和水六大类,是人类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2.糖、脂肪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供能物质。,(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1.营养素:(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3.临床上对病人进

3、行营养支持时,主要功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蛋白质的供给是为了提供氮源,保证体内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3.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主要功能物质是糖和脂,1.公式估算法基础能量消耗(BEE):指机体在安静、平卧、禁食的状态下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移动式测热议(代谢仪),(一)能量需要量,1.公式估算法(一)能量需要量,(二)营养素需要量1.蛋白质基础需要量:1-1.5g/(kg.d),外科病人可适当增加2-3g/(kg.d)。,(二)营养素需要量,正常成人每日摄入50g即能满足要求疾病等应激状态下,脂肪应占40%脂肪乳用量1-2g/(kg.d),2.脂肪,正常成人每日摄

4、入50g即能满足要求2.脂肪,3.碳水化合物: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至少外源补给葡萄糖100-150g。供能占全部总能量的55%以上4.其他: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3.碳水化合物:,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短肠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梗阻,第二节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第二节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2.高代谢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3.慢性消耗性疾病:消化道瘘、恶性肿瘤、肝肾衰竭,2.高代谢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1.消瘦: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 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5%提示营养不良标准体重:身高165

5、cm:(身高-100)0.9身高165cm:女性(身高-100)0.9 男性(身高-105)0.9,(二)身体状况,1.消瘦: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二)身体状况,实测体重是标准体重的80%-90%轻度营养不良 60%-80%中度营养不良 60%以下为重度营养不良,实测体重是标准体重的,皮肤黏膜苍白、胃肠功能紊乱、疲乏无力、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2.贫血表现,皮肤黏膜苍白、胃肠功能紊乱、疲乏无力、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2,初期:眼睑等部位水肿中期:全身软组织明显水肿严重:胸、腹腔出现积液,3.水肿表现,初期:眼睑等部位水肿3.水肿表现,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是机体脂肪或能量储备的指标。男性1

6、1.3-13.7mm,女性14.9-18.1mm。,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是机体脂肪或能量储备的指标。,5.上臂肌肉周径 反映肌容积的变化上臂肌肉周径(cm)=上臂中点周径(cm)-肱三头肌皮褶厚度(cm)3.14,5.上臂肌肉周径 反映肌容积的变化,1.血浆蛋白质测定 是营养评定的重要指标。2.免疫状态的测试营养不良时免疫皮肤试验可见皮肤反应低下,周围血淋巴细胞计数1.5X109/L3.氮平衡测试 营养不良时呈负氮平衡,(三)实验室检查,1.血浆蛋白质测定 是营养评定的重要指标。(三)实验室检,肠外营养(PN):经静脉滴注等胃肠外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临床支持方法。如果病人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完全

7、由胃肠外途径供给,称为全肠外营养(TPN)。,(四)营养治疗与效果1.营养支持的途径,肠外营养(PN):经静脉滴注等胃肠外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临,肠内营养(EN):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EN):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临,如果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素完全由胃肠道途径供给,称为全肠内营养(TEN)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护消化系统生理功能,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其屏障功能,避免细菌易位,如果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素完全由胃肠道途径供给,称为全肠内营养,1)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者,如无禁忌,应以经口摄食为主,必要时经肠外营养补充部分营养素,2.营养支持途径的

8、选择原则,1)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者,如无禁忌,应以经口摄食为主,必要时,2)对不能摄食或拒绝摄食,且胃肠功能尚好的人,可经管饲代替口服,2)对不能摄食或拒绝摄食,且胃肠功能尚好的人,可经管饲代替口,3)凡不能或不宜口服、管饲以及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采用肠外营养。估计肠外营养不超过2周,可采用周围静脉途径,长期的全肠外营养应选用中心静脉途径。,3)凡不能或不宜口服、管饲以及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采用肠,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无法从胃肠道正常摄食者:高位肠瘘、食管瘘、短肠综合征、严重胃肠道反应者2)高代谢状态者:大面积烧伤、复杂性多发性创伤、严重感染、手术前后,3.营养支持的适

9、应症,1)无法从胃肠道正常摄食者:3.营养支持的适应症,3)胃肠道需要休息或吸收不良者:长期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肝功能障碍,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制剂:多聚体膳(适用于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者)要素膳食(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者),4.肠内营养的制剂和治疗并发症,1)制剂:4.肠内营养的制剂和治疗并发症,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误吸:因病人年老体弱、昏迷。鼻-胃管移位及胃内容物潴留所致,2)并发症,胃肠道反应:2)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高钠、高氯及氮质血症:补水不足或肾功不全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老年病人或胰腺病人低血糖:

10、突然停用,代谢性并发症:,1)制剂10%、25%、50%葡萄糖溶液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溶液无机盐溶液全营养混合液(TNA),5.肠外营养的制剂和治疗并发症,1)制剂5.肠外营养的制剂和治疗并发症,2)并发症 损伤性并发症:气胸、血胸、液胸、空气栓塞 感染性并发症:导管性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代谢性并发症:电解质、微量元素、糖代谢紊乱,2)并发症,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体内营养过度消耗等因素有关2.潜在并发症:腹泻、误吸、水电解质失衡、血糖紊乱3.潜在并发症:损伤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体内营养,【

11、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肠内营养支持(管饲要素饮食)病人的护理 1.要素饮食每日在无菌环境下配置,放于低温(4)的环境暂存。并于24h内用完。2.营养液应由小剂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输入胃肠道。使病人在3-4天内逐渐适应。温度适宜(38-40),(一)肠内营养支持(管饲要素饮食)病人的护理,采用分次输注时,每次量不超过200ml,于10-20min完成,两次间隔不少于2小时。出现胃肠道症状应减慢滴速、降低浓度。严重者暂停。,采用分次输注时,每次量不超过200ml,于10-20m,3.采用鼻胃管管饲者,喂食时上半身抬高150-300,喂食前回抽胃液,确定在胃内方可注入食物。喂养后1h内尽

12、量少搬动病人,以防反流和误吸;,3.采用鼻胃管管饲者,喂食时上半身抬高150-300,喂食前,4.保持口腔、鼻腔或胃肠造口处的清洁,保持管道清洁、通畅。5.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营养监测和并发症观察,4.保持口腔、鼻腔或胃肠造口处的清洁,保持管道清洁、通畅。,1.严格无菌操作 营养液在无菌环境下配置。低温(4)保存。并于24h内用完。2.做好静脉导管护理 1)TPN导管必须专用,严禁输入其他液体、药物或输血及采血,以免导管阻塞或污染。,(二)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二)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2)每隔12-24h在无菌操作下更换输液瓶、输液管。输液装置应紧接牢固。3)每日无菌操

13、作下更换1次插管部位的敷料。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4)保持24h持续点滴,注意防止液体中断、空气进入或接管脱落,否则可引起空气栓塞,2)每隔12-24h在无菌操作下更换输液瓶、输液管。输液,3.经常巡视滴速,按医嘱调整滴注速度营养液浓度由低至高,输入速度由慢到快。4.做好肠外营养监测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摄入热量及营养成分含量,生命体征,电解质、肝肾功及营养指标的检测,3.经常巡视滴速,按医嘱调整滴注速度,5.密切注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损伤性并发症:重点注意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2)感染性并发症: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5.密切注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若病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烦躁或反应淡漠,应怀疑导管源性感染;3)代谢性并发症:重点是控制输注速度和浓度若在输入葡萄糖过程中,病人出现口渴、尿量急剧增多、烦躁或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应警惕高糖性非酮症酸中毒。,若病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烦躁或反应淡漠,应怀疑导,1.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措施2.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业,1.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