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1787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8.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概论(介绍:骨折)共85张课件.ppt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折概论课件,第1页,共85页。,骨折概论课件第1页,共85页。,骨折的定义,定义 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成因 骨折可由伤创和骨骼疾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本章重点是讨论创伤性骨折。,第2页,共85页。,骨折的定义定义 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骨折的原因,一.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打、压、枪、撞击),第3页,共85页。,骨折的原因一.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嵌插骨折 复位后不易发生再移

2、位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骨折(3)螺旋形骨折(7)凹陷性骨折嵌插骨折 复位后不易发生再移位(1)横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骨折,特别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常是全身严重多发性损伤的一部分。下肢髋、膝、踝关节均可发生(五)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打、压、枪、撞击)(4)粉碎性骨折 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

3、的部位,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如跌倒时以手掌撑地,暴力向上传导(图1),依其上肢与地面的角度不同,力的传导可致桡骨远端骨折(图2)或肱骨髁上骨折(图3)。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致髌骨骨折(图4),第4页,共85页。,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三.持续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第5页,共85页。,三.持续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第6页,共85页。,第6页,共85页。,骨折的分类,(一)根

4、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1.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第7页,共85页。,骨折的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第7页,共,2.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如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第8页,共85页。,2.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不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1)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多见于颅骨、肩胛骨等

5、。(2)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有时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第9页,共85页。,(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不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第10页,共85页。,第10页,共85页。,2.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1)横形骨折(5)嵌插骨折(2)斜形骨折(6)压缩性骨折(3)螺旋形骨折(7)凹陷性骨折(4)粉碎性骨折(8)骨骺分离,第11页,共85页。,2.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1)横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第12页,共85页。,(

6、1)横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第12页,共85页。,(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第13页,共85页。,(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第13页,共85页,(3)螺旋形骨折 骨折线呈螺旋状,第14页,共85页。,(3)螺旋形骨折 骨折线呈螺旋状第14页,共85页。,(4)粉碎性骨折 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线呈T形或Y形者又称为T形或Y形骨折,第15页,共85页。,(4)粉碎性骨折 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线呈T形或Y形者又,尿路感染及结石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又未压迫重要血管、神经者,不应将其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到伤口深处。最好使用充气止血带,并应记录所用压

7、力和时间。骨折,特别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常是全身严重多发性损伤的一部分。固定 目的:防止再移位、有利骨折愈合 内固定:(体内)钢板、螺丝钉、钢丝等 外固定:夹板、石膏、牵引、支架 外固定的发展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凡疑有骨折者,均应按骨折处理。并辅以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早日恢复正常功能。应送至医院经清创处理后,再行复位。X线(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本章重点是讨论创伤性骨折。畸形(外观、牵拉神经)外伤骨折 骨折前

8、,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骨折,(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即骨干的坚质骨嵌插入骺端的松质骨内,多发生于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第16页,共85页。,尿路感染及结石(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和跟骨,第17页,共85页。,(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7)青枝骨折,第18页,共85页。,(7)青枝骨折第18页,共85页。,(8)裂缝骨折,第19页,共85页。,(8)裂缝骨折第19页,共85页。,(9)骨骺骨折,第20页,共85页。,(9)骨骺骨折第20页,共8

9、5页。,(三)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稳定骨折 横断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复位后不易发生再移位 裂缝骨折 不稳定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第21页,共85页。,(三)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稳定骨折 横断骨折第21页,共,(四)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新鲜骨折:23周后就诊,第22页,共85页。,(四)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新鲜骨折:23周内就诊第22页,,(五)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骨折,第23页,共85页。,(五)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病理骨折 骨质原有病变(骨髓炎、骨肿瘤、

10、骨结核等),轻微外力作用就产生的骨折,第24页,共85页。,病理骨折 骨质原有病变(骨髓炎、骨肿瘤、骨结核等),轻微外,骨折的移位,成角移位,第25页,共85页。,骨折的移位成角移位第25页,共85页。,旋转移位,第26页,共85页。,旋转移位第26页,共85页。,分离移位,第27页,共85页。,分离移位第27页,共85页。,侧方移位,第28页,共85页。,侧方移位第28页,共85页。,缩短移位,第29页,共85页。,缩短移位第29页,共85页。,骨折的诊断,受伤史 临床表现 全身 局部(一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X线检查(确诊意义),第30页,共85页。,骨

11、折的诊断 受伤史第30页,共85页。,第31页,共85页。,第31页,共85页。,复杂骨折借助CT行3D重建图像,第32页,共85页。,复杂骨折借助CT行3D重建图像第32页,共85页。,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46周),骨板形成塑形期(812 周),第33页,共85页。,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8,病例(骨折愈合过程),第34页,共85页。,病例(骨折愈合过程)第34页,共85页。,骨折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压、叩痛)X线(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功能测定(上肢平举1kg 1、下肢步行30步3)连续观察2周不变形骨性愈合

12、标准具临床标准+X线骨小梁通过骨折线,第35页,共85页。,骨折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第35页,共85页。,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年龄、健康、营养、全身性疾病局部:断面接触 断面血供 损伤程度 感染 固定和运动,第36页,共85页。,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年龄、健康、营养、全身性疾病第36,畸形愈合:骨折在重叠、旋转、成角的位置下愈合迟缓愈合:骨折超过正常临床愈合时间,骨折端仍未愈合,X线骨痂稀少不愈合:骨折所需时间再三延长,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示髓腔封闭、骨端硬化,第37页,共85页。,畸形愈合:骨折在重叠、旋转、成角的位置下愈合,骨折的临床表现,大多数骨折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严重骨折

13、和多发性骨折可导致全身反应。,第38页,共85页。,骨折的临床表现大多数骨折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严重骨折和多发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 1.休克 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第39页,共85页。,骨折的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第39页,共85页。,第40页,共85页。,第40页,共85页。,2.发热 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第41页,共85

14、页。,2.发热 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如股骨骨折,(二)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一般表现 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伴明显压痛。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第42页,共85页。,(二)局部表现第42页,共85页。,第43页,共85页。,第43页,共85页。,2.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

15、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型。(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又叫假关节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第44页,共85页。,2.骨折的特有体征第44页,共85页。,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但骨折的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或骨擦感应在初次检查病人时予以注意,不可故意反复多次检查,以免加重周围组织损伤,特别是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骨折如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不出现上述三个典型的骨折特有体征,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以便确诊。,第45页,共85页。,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

16、者,即可诊断为骨折。但骨折的异常,骨折的X线检查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端移位情况,对于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46页,共85页。,骨折的X线检查 第46页,共85页。,骨折的并发症,早期 外伤性休克 感染 内脏损伤 重要血管损伤 缺血性肌挛缩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脂肪栓塞,中晚期 坠积性肺炎 褥疮 尿路感染及结石 骨化性肌炎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缺血性骨坏死 迟发

17、性畸形,第47页,共85页。,骨折的并发症早期中晚期 坠积性肺炎,外伤性休克,出血:1000ml 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 多发性骨折疼痛剌激,第48页,共85页。,外伤性休克出血:1000ml第48页,共85页。,感染,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清创不彻底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危害:骨髓炎,第49页,共85页。,感染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第49页,共85页。,气性坏疽病例,第50页,共85页。,气性坏疽病例第50页,共85页。,内脏损伤,多发肋骨骨折(气血胸)骨盆骨折(膀胱、尿道、肠)肝脾破裂(BP下降)脊柱骨折(肾挫伤),第51页,共85页。,内脏损伤多发肋骨骨折(气血胸)第51页,共85页。,重要血

18、管损伤,直接暴力(刀、剌、砍)斜形骨折多见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髁上骨折出现休克,第52页,共85页。,重要血管损伤直接暴力(刀、剌、砍)第52页,共85页。,缺血性肌挛缩,与筋膜间隔结构有关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胫腓骨折医源性(外固定过紧)痛麻胀肌缺血坏死,第53页,共85页。,缺血性肌挛缩与筋膜间隔结构有关第53页,共85页。,爪形手,肱骨髁上骨折血管受压时间过长,第54页,共85页。,肱骨髁上骨折血管受压时间过长第54页,共85页。,脊髓损伤,躯干骨折C、T椎骨折(硬瘫)L、S椎骨折(软瘫)致残率高,第55页,共85页。,脊髓损伤躯干骨折第55页,共85页。,周围神经损伤,骨

19、折:牵拉、压迫直接暴力:挫伤、断裂医源性(复位、固定)致残率高,第56页,共85页。,周围神经损伤骨折:牵拉、压迫第56页,共85页。,正中神经尺神经 桡神经,第57页,共85页。,第57页,共85页。,脂肪栓塞,少见股、胫干骨骨折易出现脂肪进入血流临床注意:脑、肺,第58页,共85页。,脂肪栓塞少见第58页,共85页。,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下肢骨折、脊柱骨折危及生命,第59页,共85页。,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第59页,共85页。,压疮,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昏迷、截瘫好发于骨突部组织坏死、危及生命,第60页,共85页。,压疮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第60页,共85页。,持续劳损 长期

20、、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骨折后1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骨折骨盆骨折(膀胱、尿道、肠)畸形(外观、牵拉神经)连续观察2周不变形(四)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致髌骨骨折(图4)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又未压迫重要血管、神经者,不应将其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到伤口深处。嵌插骨折 复位后不易发生再移位

21、骨板形成塑形期(812 周)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不稳定骨折 斜形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骨折螺旋形骨折,第61页,共85页。,持续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尿路感染及结石,脊柱骨折并截瘫长期卧床并留置导尿管逆行感染骨折处理积极护理恰当,第62页,共85页。,尿路感染及结石脊柱骨折并截瘫第62页,共85页。,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骨折整复粗暴血肿扩散肘关节多见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影响关节功能,第63页,共85页。,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骨折第63页,共85页。,血肿机化影

22、响关节活动,第64页,共85页。,血肿机化影响第64页,共85页。,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不整成角畸形未纠正下肢髋、膝、踝关节均可发生步行疼痛,第65页,共85页。,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不整第65页,共85页。,第66页,共85页。,第66页,共85页。,关节僵硬,关节内骨折(瘀血)固定时间过长截瘫功能永久性丧失,第67页,共85页。,关节僵硬关节内骨折(瘀血)第67页,共85页。,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血供障碍与解剖结构在关股骨颈骨折、腕舟骨折、距骨骨折骨不愈合、功能丧失,第68页,共85页。,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血供障碍第68页,共85页。,第69页,共85页。,第69页,共8

23、5页。,股骨头 胫骨下段 腕舟骨,第70页,共85页。,第70页,共85页。,迟发性畸形,骨骺损伤,骨生长障碍长期观察肱骨外髁骨折(肘外翻)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外观、牵拉神经),第71页,共85页。,迟发性畸形骨骺损伤,骨生长障碍第71页,共85页。,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复位(闭合、开放)1、闭合复位 手法复位:早、稳、准、巧 持续牵引(复位、固定双重作用)2、开放复位 切开复位(直视、易成功)近代方向:微创手术,第72页,共85页。,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第72页,共85页。,复位的标准 对位:指两骨折端和接触面 对线:指两骨折端的纵轴上的关系解剖复位 对位对线完

24、全良好 稳定、早练功、愈合快、功能好,第73页,共85页。,复位的标准 对位:指两骨折端和接触面 对线:,功能复位 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有条件)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改造)成人10小儿15 对位:干骨折至少达 1/3 干骺端骨折至少达 3/4 长度:儿童缩短 2cm 成人缩短 1cm,第74页,共85页。,功能复位 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固定 目的:防止再移位、有利骨折愈合 内固定:(体内)钢板、螺丝钉、钢丝等 外固定:夹板、石膏、牵引、支架 外固定的发展,第75页,共85页。,固定 目的:防止再移位、有利骨折愈合 内固定,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

25、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性,遵循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防止一些并发症发生。,第76页,共85页。,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骨折后1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功能锻炼应以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但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则应进行功能锻炼。,第77页,共85页。,第77页,共85页。,即骨折2周以后,患肢肿胀已消退

26、,局部疼痛减轻,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此时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其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缓慢增加,并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健肢的帮助下进行,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第78页,共85页。,第78页,共85页。,骨折己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己拆除。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早、中期功能锻炼不足的病人,肢体部分肿胀和关节僵硬应通过锻炼,尽早使之消除。并辅以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早日恢复正常功能。,第79页,共85页。,第79页,共85页。,骨折的急救,骨折,特别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常是全身严重多发性损伤的一部分。因此,现

27、场急救不仅要注意骨折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注意意全身情况的处理。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第80页,共85页。,骨折的急救 骨折,特别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股骨骨,首先检查病人全身情况,如处于休克状态,应注意保温,尽量减少搬动,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第81页,共85页。,第81页,共85页。,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绝大多数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最好使用充气止血带,并应记录所用压力和时间。创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予以包扎,以减少再污

28、染。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又未压迫重要血管、神经者,不应将其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到伤口深处。应送至医院经清创处理后,再行复位。若在包扎时,骨折端自行滑入伤口内,应作好记录,以便在清创时进一步处理,第82页,共85页。,第82页,共85页。,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应按骨折处理。闭合性骨折者,急救时不必脱去患肢的衣裤和鞋袜,以免过多地搬动患肢,增加疼痛。若患肢肿胀严重,可用剪刀将患肢衣袖和裤脚剪开,减轻压迫。骨折有明显畸形,并有穿破软组织或损伤附近重要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可适当牵引患肢,使之变直后再行固定。,第83页,共85页。,第83页,共85页。,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便于运送。固定可用特制的夹板,或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等。若无任何可利用的材料时,上肢骨折可将患肢固定于胸部,下肢骨折可将患肢与对侧健肢捆绑固定。,第84页,共85页。,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第84页,共85页。,4.迅速转运 病人经初步处理,妥善固定后,应尽快地转运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第85页,共85页。,4.迅速转运 第85页,共8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