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经典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经典复习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运动复习课,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单位及换算:1km=10m;1m=10dm;1dm=10cm;1cm=10mm;1m=_m;1nm=_m.,测量: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误差:,产生原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与错误的区别:,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人,不可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采用具有更高精确度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注: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长度的测量特殊方法:,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n圈(如50),用刻度尺测出铅笔上铜丝排列的长度l,铜丝的直径为l/50,测纸厚,细丝直径,1累计法:,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度、硬币直径?,2辅助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例1:如下图,能正确测量出硬币直径的是:,D,如何测京广铁路线的长度?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细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3、化曲变直如: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3、化曲为直法 适于测较短的
3、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例2: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度的一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有刻度一边,如图甲物体长度为,乙物体长度为,丙物体长度为。,甲,乙,丙,垂直,2.65cm,2.10cm,3.00cm,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物体,例:坐在奔驰列车里的乘客若选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若选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二、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机械运动,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_的。,具体选择时,根据_原则和_原则而定。,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_的,物体位置的变化,标准,任意,按需,简单,列车,地面,相对,例
4、1: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若以_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其中一辆汽车,地面,A,三、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速度,表示物体_物理量,运动快慢的,定义:,路程和时间之比,速度公式:,km/h,单位:,常用单位:,1m/s=_km/h,3.6,物理意义:,考点二:速度的描述(认识)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理解),速度1定义:_叫速度.(比值法)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3公式:变形,4国际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换算关系:1m/s=_km/h5估测:人
5、步行的速度约1.1m/s 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_。,路程与时间之比,运动快慢,3.6,无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即:,v=,t总,S总,20m/s,20m/s,20m/s,20m/s,20m/s,S1,S2,S3,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例3.列车从甲地到乙地,先以54km/h 的速度行驶了2.5h,然后停车0.5h,再以72km/h 的速度行驶1h,到达终点,求列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1,t1,V2,t2,t3,V=,s1,s2,t1,t
6、2,t3,+,+,+,s1,s2,S总,t总,=,2.5h,+0.5h+1h,+,54km/h 2.5h,72km/h 1h,=,例5:百米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测验成绩是15.0s,那么他跑到中点的速度是_m/s,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m/s,例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s/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B,7,6,例6:如图所示,是车的速度表,现在车速为,如果车以该速度行驶了900m,需用 min。,50km/h,1.08,例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2)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D,1、小明乘车到大丰,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条件下,从此地到大丰至少需要_h,巩固练习,1.5,本节课到此结束,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