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2014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单机械复习课,专题一 杠杆,考点1: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a,【基础知识】1杠杆的定义:一根_能够在_的作用下围 绕着一个_转动,这样的硬棒称为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_O,_F1,_F2,_L1,_L2。(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2)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_的垂直距离。(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_的垂直距离。,硬棒,力,固定点,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作用线,作用线,【深化理解】1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2、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D,解析 杠杆不一定都是直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且动力臂、阻力臂指的是动力、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因此D错误。,2(2012厦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 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D,解析 由图可知,A、B、C三种剪刀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故均不符合题意。D中的剪刀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刀头部,故D符合题意。,专题一 杠杆,考点2: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b,【基础盘点】1作力臂的步骤:(1)找

3、出支点;(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则_到 _的距离即为力臂。,支点,垂足,【深化理解】3(2012盐城)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 F1的力臂。,解析过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则垂线段即为力臂L。,专题一 杠杆,考点3:描述杠杆平衡的条件 b,【基础盘点】1杠杆平衡条件 _,即:F1L1F2L2 比例形式:F1/F2L2/L12当杠杆达到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 是阻力的_。,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几分之一,【深化理解】4(2012德州)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 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

4、向上拉,杠杆保持 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 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B,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取钩码重力为F1,B点到转轴的距离为L1,在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L2减小,所以F2增大。,专题一 杠杆,考点4: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c,【基础盘点】1_杠杆:当L1L2,F1F2,不省力也不省 距离。2_杠杆:当L1L2,F1F2,可以省力,但 要_移动距离。3_杠杆:当L1L2,F1F2,可以省距离,但要费力。,等臂,省力,多,费力,【深化理解】5(2010广州)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

5、跷板 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A20kg B30kg C60kg D120kg,B,解析观测人离支点的距离和球离支点的距离,可以发现,人到支点的距离约为球到支点的距离的1/2,则根据杠杆平衡,结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知识可知,人的质量约为球的质量的两倍。,专题一 杠杆,考点5:举例说出人体中的杠杆 a,【基础盘点】1人体中的手臂、头、腿、脚等都可以看作杠杆。,【深化理解】6在人体中有许许多多杠杆,甚至踮一下脚尖都是人 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_(填字 母)为支点,通过小腿腓肠肌用力,踮起脚尖,按杠 杆的分类,这是一个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小明体重为600N

6、,当小明踮起脚尖时,假设体重落在“杠杆”中心,则两腿肌肉共用力至 少_N。,O,省力,300,专题二 滑轮,考点6:辨认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a,【基础盘点】1滑轮:周边有_,能绕_ 转动的轮 子,是一种变形的_。,槽,固定转轴,杠杆,2滑轮的类型(1)定滑轮(图甲):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2)动滑轮(图乙):使用时,转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深化理解】7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中()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F1、F2、F3一样大,D,解析因为该滑轮是定滑轮,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力大小不变。,专题二 滑轮,考点7: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a,【基础盘点

7、】1定滑轮的特点: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 变_。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杠杆,其支点在轴 上,力臂等于半径。3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_一半力(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_倍的杠 杆,其支点在动滑轮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 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的_和_。,力的方向,等臂,省,2,直径,半径,【深化理解】8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解析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乙是动滑轮,使用

8、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9如图,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 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解析图略,专题二 滑轮,考点8: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a,【基础盘点】1滑轮组:是由_和_组合而成的。2滑轮组的特点:使用滑轮组可以_,同时也 可以_。,动滑轮,定滑轮,省力,改变力的方向,专题二 滑轮,考点9: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 问题 b,【基础盘点】1使用滑轮组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计摩擦,使用滑轮 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 用的力就是总重的_。绳子末端通过的距离是物 体移动距离的n倍。,n分之一,【深化理解】10物

9、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是()A60牛 B120牛 C20牛 D180牛,D,解析绳子股数是3,所以绳子末端的拉力F1/3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3F360N180N。,11.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冬夏都要绷直,才能使 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 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一个恒拉力系统,原 理图如图所示。则图中的A、B滑轮为_(定滑轮/动滑轮)。若水泥块的总重为7800N,则滑轮组对高压线 的拉力为_N。,定滑轮,23400,解析A、B轴固定不动,所以A、B是定滑轮。由图知,此滑轮组由3股绳子承担物重,水泥块在绳端,根据G水泥1

10、/3F2,F23G水泥37800N23400N。,知识网络,热点一 认识杠杆,【提示】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找出杠杆的五要 素,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能举例说 明生活中的杠杆。解题过程中找支点是一个难 点,要注意观察杠杆转动过程固定不变的位 置,从而找出支点。画力臂时,也要注意力臂 必须经过支点,并且与力的作用线垂直。,【例1】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 理的一组是()剪刀;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弹簧秤;试管夹 A B C D解析仔细了解常见器具是否利用杠杆原理,分析是否符合杠杆的条件,以及是否具备杠杆五要素。,A,对点训练,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

11、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只能是直的,不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B,解析杠杆具有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因此杠杆一定要有支点。,热点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提示】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所使用的 杠杆在使用时,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 小于阻力,省力,但费距离;如果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但省距离;如 果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不省 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外 可以通过关注力臂、动力、阻力中的某个量的 变化,推测其它量的变化。,【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 的力F,将杠杆

12、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 个过程中()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A,解析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2如图所示,每个钩码质量相等,且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各再挂上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A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左端下降 D杠杆右端上升,对点训练,B,解析设钩码质量为m,左侧杠杆长为L1,右侧杠杆长为L2,因处于平衡状态,则有2mgL1mgL2,则L22L1,两端增加钩

13、码后,左侧力矩为3mgL1,右侧力矩为2mgL24mgL1,则右端力矩大,杠杆右端下降。,对点训练,3(2010金华)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 的是(),B,解析该剪刀动力臂比阻力臂大,所以是省力杠杆。,对点训练,4下列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解析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主要是比较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短,动力臂长则省力,反之则费力。由图可见,火钳、开瓶器、拔钉子的羊角锤的动力臂都长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而镊子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对点训练,5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

14、定相等 D两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D,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因为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所以两边乘积应相等。,热点三滑轮组的应用,【提示】滑轮组在使用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 重由几根绳子承担的确定是难点,要注意最 后一根如果是绕过定滑轮的是不能计算在内 的。,【例3】如图所示,物体重50牛,不计滑轮自重及轴心摩 擦,用F10牛的拉力将物体沿水平面匀速拉动,则物体受 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解析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时,所克服的不是重力,而是地面的摩擦力。此时有几股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接,则动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Ff/n。由图可知,n3,所以摩擦力f3F

15、30牛。,对点训练,6(2010桂林)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 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 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 确的是()AF甲F乙 BF乙F丙 CF丙F丁 D一样大,B,解析乙、丙是定滑轮,所以不能省力;甲、丁是动滑轮,可以省力。因此B正确。,实验探究,【例4】下表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 表。哪一组数据肯定有错误?如果动力与阻力测量正确,那么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通过前两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归纳出F1L1F2L2,由此可以

16、看出第三组实验数据有误。由题意知,动力与阻力的大小测量都正确,因此错误的原因就集中在动力臂和阻力臂上。因为F1L1比F2L2的值小,所以可能是动力臂记录偏小或阻力臂记录偏大。,答案第3组动力臂记录偏小或阻力臂记录偏大,对点训练,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 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 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 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或将 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水平,力臂,左,左,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他第3次实验时的F1力臂不是L1,F1力臂不等于20cm,15,2,易错警示,【例5】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将它的中点悬挂起来,铁丝 恰好水平平衡,如把它的右半段对折起来,则铁丝将()A仍保持水平平衡 B右端下降 C左端下降 D不能确定,C,误选A解析选A的原因是误认为铁丝右半段对折后,右半段的重力G右不变,则铁丝仍然保持水平平衡,这里没有考虑到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左L左G右L右,铁丝的右半段对折后,G左L左不变化,G右也没变化,但L右变小了,用L现右表示,即G左L左G右L现右,所以铁丝的左端将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