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2968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和环境的影响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刘立国 2010级农生院 农学二班学号222010326012044 老师:宗学凤,一、发展生物质能对粮食的影响,二、发展生物质能对环境的影响,一、发展生物质能对粮食的影响,21世纪,人类正悄悄地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谁能最先占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解决能源替代问题,又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化、现代化,变无用为有用,清洁、环保,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可推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又可促进环境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专家们认为,我国要充分认识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处,并消除发展生物质能的误区。,1、发展生物质能的必要

2、性,2、全球生物能源发展迅猛,农业功能将发现本质性变化 生物能源的发展,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正如美国农业部2007年3月的农业展望论坛的主题“处于十字路口的美国农业能源、农业和农村政策”一样,当今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其主要特征是生物能源的发展,将使农业的功能发生重大转变。农业将不仅提供传统意义的农产品,还是重要的能源途径。农业的种植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动,能源作物将逐渐在农业中独立出来,形成食物、纤维、能源新的三元种植结构。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能源作物与食物争地的矛盾将日益显现,有可能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的新因素。,3、农产品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农产品将告别低

3、价时代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石化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农业投入品价格的上升,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生物能源的发展,使直接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的粮油产品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促使其价格上升,并有可能带动农产品价格的整体上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加大,农产品供求偏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也将促使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联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需求推动,农产品价格长期居于高位将成为常态,我国农产品有可能告别低价时代。,4、国内

4、发展烬料乙醉冲动强劲,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加大受国际燃料乙醇快速发展示范效应的影响,加上玉米等粮食主产区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意愿,利用各种方式发展燃料乙醇项目,这对国家长期粮食安全形成潜在风险。近年来国内玉米需求量、特别是加工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是这种现象的直接反映,并己经引起我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据农业部预计,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加300多万亩,但玉米却增加1200万亩,大豆减700万亩,小麦减130万亩。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长,小麦、水稻等口粮作物将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将粮食作物面积、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作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粮食总面积与玉米面积呈较强的副相

5、关,相关系数为一0.7表1。,基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年底紧急通知,坚决制止以粮食为原料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今后如果有关政策执行力度稍有松动,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5、其他生物能源原料生产发展,将直接对粮食生产造成压力 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资源日益成为约束我国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发展油料、甘蔗等可用来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作物生产,将对粮食种植面积产生直接的影响。利用粮食面积与油料及甘蔗作物生产面积作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粮食与这两种作物高度负相关,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78和0.81(表2)。此外,用粮食与油菜、甘蔗做计算模型分析表明,粮食种植面积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的油菜

6、种植面积将下降0.16个百分点,甘蔗下降0.08个百分点。反之,当油料和甘蔗种植面积在2006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即增加1257.5万亩时,则粮食种植面积将比2006年减少2686.4万亩,下降1.7%当油料和甘蔗种植面积在2006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0%,即增加1525万亩时,则粮食种植面积将比2006年减少5978万亩,下降3.8%。可见,如果大力发展生物乙醇需求的油菜、甘蔗等原料作物时,将严重挤压粮食面积,并产生放大效应,危害国家粮食安全。,6、我国应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统筹粮食与能源安全,坚决走非粮作物生物 能源发展战略利用全球化条件,改善农产品贸易格局设立生物能科技专

7、项,实施联合攻关战略实行以技术换资源战略,在国外建立石化能与生物能合作开发基地尽早进行农业战略调整,应对可能到来的高农产品价格时代,二、发展生物质能对环境的影响,影响环境安全的双刃剑生物质能,1、传统的能源的污染 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氢类物质和燃料燃烧产生的N2O所致,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大量粉尘、SO2、H2S等除了污染环境外,还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使人类产生各种疾病。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能源供应量为

8、29-36亿吨标煤,其中煤炭仍占50%-60%,化石燃料排放的CO2将达15-20亿吨。这种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使我国区域性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在国际上也将承担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2、生物质能的益处 生物质能属于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是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生物质能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减少温室气体CO2释放量。从整个生命周期来说,生物质能对全球碳贡献基本上为“零”,生物质能利用对碳贡献来自于所有收集、运输和预处理过程中化石燃料利用造成的CO2排放,生物质能总体利用过程中相对于化石燃料CO2的减排是显著的,采用高效合理的利用方式(如纤维素乙醇),CO2减排率能够

9、达到90%左右。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还能够减少SO2等污染物质排放。此外,生物质能的利用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变化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都有重要影响,将对环境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3、生物质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粮食和纤维等农业用水占全世界淡水使用量的86%。水资源短缺已经日渐成为全世界各国发展的制肘,工农及城市居民用水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若要采用生物质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必将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来种植生物质原料,从而加剧水资源枯竭的进程。此外,为获取生物质原料而大面积采伐森林,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破坏,降低其生态服务功能,并可能引起环境问题;同时,不合理地大面积种植用于提取生物质能的单一物种,也将降低生物多样性。,因此,在规划发展生物质燃料时要有适当的步伐与节奏,将其生态风险因素考虑进去。为了追求生物质燃料的占有量而快速扩张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又引来新的环境问题,其他国家已出现的问题或隐患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在规划发展生物能源时,一定要警惕其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可盲目急进。,谢谢老师同学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